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拿破仑和希特勒战争失败的共因探析程广中拿破仑是法国革命的代表,希特勒是德国法西斯魔王,两人所发动的战争相隔近一个半世纪,但这两场战争失败的轨迹十分相似:曾一度横扫欧洲大部,建立了在欧洲大陆的霸权,因海军力量不足而无力入侵英国,后调头东向侵略俄国、苏联...  相似文献   

2.
一、先决条件概述一下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略往往会遇到难题,也就是不能按战争的进程连续不断地反映出希特勒试图用武力征服欧洲的政治计划。这种难题甚至比1939年9月1日爆发的战争还要大,因为这场战争一开始就是在不同于希特勒20年代以来一直认为有可能的情况下打起来的。  相似文献   

3.
在普通大众眼中,朝鲜战争的空中行动就是中国新生的空军与美国远东空军、海军航空兵之间的较量,其实老牌的航空强国--英国也曾经参与其中,发挥过一定的作用。本文是参加过朝鲜战争的英国皇家空军飞行联队长菲利普·格雷维尔的口述历史,揭开英国航空兵参战的内幕,述说沦为从属地位的他们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不多的闪光点。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邮票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与英、法美等国之间进行了多种心理战。其中之一就是邮票宣传战。他们授意各自的情报部门大量印制敌国邮票,通过邮票上的图文内容,在敌国中造成混乱。英国针对德国的邮票宣传战,在伪造德国邮票时,将希特勒的头像换成...  相似文献   

5.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希特勒的战车将欧洲的一个个小国碾得粉碎,强大的法兰西也经受不住法西斯德国一个半月的冲击,在贡比涅森林屈膝投降了。然后,希特勒集中2000架战斗机、轰炸机发动了不列颠之战,大批德军云集英吉利海峡,准备实施横渡海峡的“海狮行动”计划。在德国飞机的狂轰滥炸下,英国航空工业中心考文垂被夷为平地,伦敦等大城市也是满目疮痍。大英帝国处在危急中!到1941年10月,欧洲的战争已经打了两年,华盛顿的国会山上,仍被孤立主义情绪所笼罩,罗斯福总  相似文献   

6.
1940年夏天和秋天,德国军方制订了攻占英国直布罗陀海军基地的计划。这一计划有望取得成功。西班牙愿意站在德国一边参战,并且为此次进攻提供通道。英国不大可能在坚决的进攻面前守住在布罗陀。德国能够除掉皇家海军至关重要的西地中海基地,进而威胁英国与西半球及中东的交通。然而,这次进攻一直没有进行。佛朗哥把拒绝参战归因于西班牙的经济困难。可是,在其支吾其词的背后,有着更为复杂的原因。它们是由阿道夫·希特勒夺取直布罗陀的动机所引起的。重新审视这些动机即是本文的主题。关于希特勒对直布罗陀的兴趣,以往的学术研究均从…  相似文献   

7.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空前浩劫 ,纳粹德国则是造成这场浩劫的元凶之一。按照希特勒制定的计划 ,他原本是准备在 1 94 3— 1 94 5年发动世界大战的 ,但战争却在 1 93 9年 9月随着纳粹军队入侵波兰而全面爆发。希特勒缘何提前 4— 6年发动世界大战 ,弄清这个问题 ,不仅有助于我们加深了解 60多年前爆发这场战争的真正原因 ,而且更重要的是 ,它对我们在今天新的世界形势下探讨如何遏止和避免新的世界战争 ,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量历史事实表明 ,希特勒提前发动世界大战 ,固然与他作为现代历史上最大的战争冒险主义者和他所代表的德国最反动的垄断资产阶级推行的侵略扩张政策密切相关 ,但同时还有其它多方面的原因 :绥靖政策是纳粹德国提前启动战争机器的加速器 ;反德国际统一战线的流产 ,形成了对纳粹德国有利而难得的战机 ;在战争准备上 ,出现了促使和剌激纳粹德国提前发动战争的顺利进展和有利态势等。本文拟就上述观点作一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8.
二战中最怪异的故事之一就是鲁道夫·赫斯和他的秘密飞抵苏格兰。作为纳粹德国统治集团中的第3号人物和希特勒的副手,赫斯是“元首”的一个狂热的追随者。在全部欧洲大陆沦陷之后,英国继续巍然屹立并坚决抵抗,赫斯便设下了一个计谋,那就是秘密去英国议和,以便希特勒能够放手对苏联发动“圣战”。赫斯生于埃及亚历山大城的英国区。他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并深信他是“理解英国人想法的”。他决定飞往汉密尔登公爵的庄园——他在1936年柏林举行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曾遇见过这位英国人。时间是  相似文献   

9.
今年6月10日,英国政府公布了41年前审讯希特勒副手汉斯的部分秘密文件,证明汉斯当年并非受希特勒之命,而是自行决定到英国,想与英国达成一项和平交易,借以提高他在希特勒眼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6月22日是俄罗斯人难以忘怀的日子。60年前的此日,德国法西斯突然袭击苏联,导致苏德战争的爆发。几十年来,由于历史原因,一些有关战争爆发的真相始终没有公布。最近,俄罗斯有关部门披露了苏德战争爆发的一些内幕情况。《莫斯科时报》就此作了报道。 在俄罗斯政府这次公布的档案材料中,较为引人注目的是希特勒“巴巴罗萨计划”中攻占苏联欧洲部分的早期  相似文献   

11.
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英国情报部门曾在伊拉克战争开战之前秘密邀请英国工党议员伊安·吉布森前往伊拉克游说伊女科学家瑞哈伯·塔哈,希望得到有关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内幕情报。这一消息也使得外界纷纷猜测英国在伊战前曾想劝说作为萨达姆前政权主要生化武器专家的塔哈给英国当间谍。之所以请吉布森出面,是因为他在20世纪80年代初曾经在东安吉利亚大学担任生化科学家,而那时塔哈正好是吉布森带的一个博士生,塔哈在吉布森的指导下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前后 ,美军的情报工作出现了三次重大失误。第一次是在美军仁川登陆之后 ,其情报部门认为苏联和中国对朝鲜进行全面干预的可能性很小 ,美国政府于是不顾中国政府的严正警告 ,悍然决定美军越过三八线。第二次是在志愿军发起第一次战役之前 ,美军情报部门认为朝鲜境内只剩下人民军的残余 ,麦克阿瑟令其部队长驱直入 ,直奔中朝边境。第三次是在志愿军发起第二次战役之前 ,美军情报部门认为朝鲜境内只有少量中国军队 ,不足以抵挡他们的进攻 ,麦克阿瑟令其部队再次向中朝边境发起进攻。这三次情报失误都对随后的战争进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译自英国《空中力量评论》2004年春季号,作者为英国皇家空军飞行联队长蒂姆·韦伯斯特(TimWebster)。文章讲述了1943年5月16日夜晚,英国皇家空军第617中队使用特殊炸弹“维持”炸毁鲁尔水坝的前后经历。  相似文献   

14.
100年前人类发明了飞机,不久就用于战争。为适应战争对飞行人才的需求,专门培养飞行员的学校也应运而生。1915年英国海军飞行学校成立,1922年在此基础上组建了皇家空军学院,这是世界上第一所军事飞行院校。前不久,我随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飞行学院教官团赴英国访问,有幸来到该院参观考察。 悠久的历史成为最亮的“看点” 英国皇家空军学院位于伦敦西南300多公里的克兰威尔镇。我们从北京乘飞机经过8个多小时的飞行到达伦敦后,随即转乘汽车向学院进发。不知不觉3个小时过去了,夜  相似文献   

15.
1943年11月,罗斯福总统和丘吉尔在开罗举行会谈,也为德黑兰会议作准备,这预示着战争将很快结束。同时,在大西洋彼岸,希特勒还在精心策划着绑架丘吉尔的行动。这一隐藏多年的令世人震惊的秘密被一名英国记者从对英国北诺福克海滨一个名叫斯德莱康司坦卜尔的村庄的调查后发现。在这个村庄教堂后面的墓地里埋葬着当年执行这一任务的德军特别行动队成员。  相似文献   

16.
1941年6月22日,法西斯德国背信弃义地发动了侵苏战争。这是希特勒继1939年确定“先西后东”的战略打击顺序并签订苏德条约之后,在其侵略扩张和争霸世界的道路上采取的又一重大战略步骤。它对德国法西斯的命运,乃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希特勒为何在尚未征服英国的情况下,迫不及待地背弃《苏德条约》,进犯苏联,甘冒两线作战的风险呢?对此,国际上众说纷纭。有的学者认为,入侵  相似文献   

17.
近段时间来,因英国在伊拉克战前对联合国搞窃听而越闹越大的“窃听门”事件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 英国前国际开发事务大臣肖特最近披露说,英国曾在去年3月伊拉克战争前对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办公室进行了窃听。3月4日,安南约见了英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帕里,要求英方就窃听事件作出“完整的解释”。尽管两人会谈的内容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窃听门”已在联合国搅动起风波,且有越来越大之势。 1月中旬,一位名叫凯瑟琳·冈的英国情报部门翻译向外界披  相似文献   

18.
林国利 《环球军事》2009,(21):22-23
他曾是一个有着25年表演生涯的职业演员;由于他的相貌与蒙哥马利元帅特别相似,情报部门选择他作为蒙哥马利的替身;经过专门训练,他很快熟悉了蒙哥马利的生活习惯、言谈举止,甚至连蒙哥马利身边的工作人员和常年同蒙哥马利元帅打交道的官员们都无法辨别其真假;在执行任务中,他—言一行,镇静沉着,欺骗了希特勒最有才能的两名间谍,使希特勒坚信蒙哥马利不在前线,造成纳粹德国高层放松警惕,对盟军达成战役突然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精神动员是战争动员的重要内容,是进行战争的基础之一.无论是正义战争,还是非正义战争,都是如此.希特勒上台后,为了欺骗群众参加战争,对精神动员极为重视.他认为,"一个国家的力量首先不在它的武器,而在于它的意志,并且在征服外部的敌人之前,一定要消灭国内的敌人".(〈英〉:艾伦·布洛克《大独裁者希特勒——暴政研究》(上),北京出版社1986年版,第310页)希特勒为了将德国人民绑上法西斯战车,在具体实施全民精神动员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二战初期,纳粹德国的铁蹄在欧洲肆意践踏。1940年6月法国败降后,德国实施“海狮计划”,准备大举进攻英国。此时的英国处境十分危急,特别是在德国海军潜艇“狼群”般的攻击下,它赖以生存的大西洋海上运输线极为脆弱。这期间,纳粹元凶希特勒还要“把丘吉尔脖子上的绳索再勒紧一扣”,派出以“俾斯麦”号为首的两艘巨型战列舰进入大西洋,进一步扼杀英国的海上运输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