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国防教育作为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国防、巩固国防的重要精神力量,是赢得未来战争胜利的重要舆论武器。随着国防教育和政治动员的深入发展,全国上下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  相似文献   

2.
闫雪 《军事历史》2007,(3):36-39
拿破说过:"战争不仅是物质力量的冲突,更重要的是精神力量的较量."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战争,在这场旷日持久、波及全球的大战中,同盟国与法西斯轴心国不但在正面战场兵戎相见,在"第二战场"的精神防线上也是攻守交织.  相似文献   

3.
战斗精神是精神力量在军人身上的集中体现,是支配军人行为和作战表现的一种无形力量,是战争制胜的重要因素.胡锦涛主席深刻指出: "战争既是物质力量的较量,又是精神力量的较量.""要在全军深入进行强化战斗精神、提高打赢能力的教育,真正搞清楚为什么要准备打仗、准备打什么样的仗、怎么准备打仗这个重大问题,引导广大官兵牢固树立敢打必胜的坚定信心.  相似文献   

4.
杨慧 《国防》2005,(5):32-32
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国防素质的重要途径。在新形势下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不断更新国防教育观念,充实国防教育形式,提升国防教育水平。 以先进文化为导向,建构国防教育新观念。先进文化是引领社会进步的精神力量,是推动国防教育发展的动力。抓好国防教育,首先要以先进文化为导向,更新观念,提高认识。现代国防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精神力量的综合体,是渗透各个领域的“大国防”;…  相似文献   

5.
战争是敌对双方物质和精神力量的综合较量,培养过硬的战斗精神对取得战争胜利至关重要。培养过硬战斗精神必须不断强化官兵“军魂”意识,必须把握其衡量评判标准,必须认清其生成机制,必须塑造正确的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6.
范晓光 《国防》2003,(7):4-6
伊拉克战争,不仅在军事上呈现出许多新特点,而且对国际政治、军事、经济诸领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这场战争留给我们很多的思考和启示,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切实认清形势,居安思危,不断增强国防意识。 一、伊拉克战争表明,战争的危险并没有远去,国防教育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伊拉克战争是单极世界与多极世界反复较量的产物。冷战结束后,随着两极体制的瓦解,世界力量对比严重失衡。美  相似文献   

7.
刘志全 《国防》2006,(9):64-65
国防教育,既包括国防知识教育、国防技能教育,也包括国防理念教育、国防精神教育。强化全民国防理念和国防精神,引导人们走出认识的误区,是国防教育的重要任务。(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是一派歌舞升平、和平安康的繁荣景象。和平与安宁,是一个民族的幸运,也是容易产生麻痹思想的时候。在混乱、战争的情况下,人们总是渴望和平、渴望秩序;在和平、安宁的环境中,我们也应当想到危机、想到战乱。因为,和平的概念,形象地说是两个战争的间歇。和平与战争相生相伴,又相互作用,互为转化,构成了人类社会的两大景观。大敌当前,生死相伴,民族的…  相似文献   

8.
张年祥 《国防》2005,(5):28-30
江 泽 民 同 志 曾 深 刻 地 指 出 :“从发展趋势看,信息化战争将逐步取代工业时代的机械化战争,成为未来战争的基本形态。”由美国主导的近几场局部战争已向世界展示了信息化战争的魅力,表明信息化战争已走上了现代战争的舞台。国防教育作为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必须为打赢未来我国可能面临的为维护祖国领土主权完整统一 而进行的 信息化 战争服 务。正确认识和全面把握信息化战争对 国防教 育提出 的新要 求、新挑战,对推进国防教育改革创新,提高国防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充分发挥国防教育的教育引导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信…  相似文献   

9.
试论国防教育的本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苑士军 《国防》2006,(5):49-51
国防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有的说是社会思想教育,有的说是爱国主义教育,有的说是国防精神教育。这些提法都是从国防教育的地位、作用等角度肯定国防教育的意义,而没有真正抓住国防教育的本质。本质是事物诸要素的内在联系。国防教育的要素包括教育对象、教育条件、教育内容、教育目的等,其中根本的要素是教育对象和教育目的。因此,国防教育的本质应当从教育对象与教育目的的联系中去寻找。国防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公民,国防教育的目的是增强国防实力、保卫国家安全。从这个角度分析,国防教育的本质可以概括为“关于国家和公民根本的共同的长远的利…  相似文献   

10.
国防教育的人民性、群众性和整体性,是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特征,也是人民战争思想的重要特征。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是在现代政治、经济、科技和军事诸因素的综合影响下,运用现代化的武器装备及相应的战略战术,以国家的综合国力为基础进行的战争。全民国防教育与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统一的。进一步弄清两者之间的一致性和统一性,对于深入开展全民国防教育,自觉贯彻人民战争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白明霞  张年祥 《国防》2002,(10):33-33
通过深入的国防教育来强化全民国防观念,是做好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的思想基础和政治保证。从当前军事斗争准备形势和国防教育的任务来看,国防教育要履行好为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提供强大精神动力的历史使命,必须努力实现“四个转变”。 在教育内容上,要由一般国防知识的灌输向学习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有关理论转变。要加强对做好新时期军事斗争重要意义的学习,认清未来战争是反侵略、反分裂的战争,是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海洋权益的正义战争,战争胜负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根  相似文献   

12.
王民旻  胡学才 《国防》2014,(12):39-40
战争是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的综合较量,战斗精神是战斗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新形势下,要针对和平环境与寓兵于民对战斗精神生成的不良影响,遵循量变、渐进、质变规律,坚持经常加强教育引导与融入建设实践全过程相结合,努力培育民兵预备役部队过硬的战斗精神。  相似文献   

13.
王安龙 《国防》2014,(8):43-46
正军委习近平主席深刻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可以说,这个梦想是强国梦,对军队来说,也是强军梦。"要实现百年梦想和强军目标,首要的是团结和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力量。国防教育作为提高全民国防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伟大实践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作用。因此,必须拓宽新思路、探索新途径、创造新方法,推动国防教育创新增效,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4.
刘金生 《国防》2002,(6):10-11
国防教育就是通过一定的战争观、国家安全观和利益观以及相关的国防知识,对全体军民施加影响的活动过程。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国防教育都是提高国民素质、振奋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增强责任感和进取心的基础工程。深入持久地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是加强国防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没有深入持久  相似文献   

15.
胡建新 《国防》2002,(2):40-40
战争是包括经济实力在内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在未来战争中,充分发挥我人民战争的传统优势,快速有效地将战争潜力转化为战争实力,是赢得胜利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6.
和平时期,要不要搞国防教育?在国家进行经济建设的时期,国防建设、国防教育应当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地位?这是搞好国防教育必须解决的重要认识问题。对国防教育的重要性,党和国家的文件以及领导同志的讲话有过许多重要论述。党的十三大指出:“应当加强国防教育,提高人民的国防观念。”军委杨副主席在庆祝建军6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在和平建设时期,增强国防观念,不仅是保卫祖国安全的思想基础,而且是增强中华民族向心力、凝聚力的精神力量。我们的军队是人民的军队,我们的国防是全民的国防。我们不仅要提高军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把国防教育纳入思想教育总体系,是由国防教育的社会性和长期性决定的。对公民进行国防教育,应当“成为对公民进行以爱国主义为主要内容的全社会性的教育活动。”江泽民同志的论断,深刻揭示了国防教育的本质。可以说,爱国主义是国防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国防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永恒主题。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国防教育,升华爱国主义,是我国思想教育总体系中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国防教育的社会意义和本质 江泽民同志在《国防教育应纳入思想教育总体系》一文中,对国防教育的社会意义、性质、方针和对象都  相似文献   

18.
科索沃战争对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启示,就是要重视和不断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国防观念。从我国全民国防教育的实际看,当前似应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针对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着力加强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和我国安全形势教育马克思主义战争观是我们考察战争,揭示战争的本质和规律,以及战争同其它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研  相似文献   

19.
战斗精神,通常是指战争精神力量在军人身上的集中体现,它是由军人的理想信念、爱国情怀、作战意志和心理素质浓缩深化的一种无形的战争力量,是直接支配军人行为和作战表现的一种精神力量,是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古往今来世界各国军队普遍重视战斗精神的培养,美军在此方面做得比较成功。  相似文献   

20.
马联合 《国防科技》2006,(11):68-71
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中,对抗双方不仅在有形的战场上进行着激烈的拼杀,同时,在心理战场这块无形战场上的较量同样是惊心动魄的,这种巨大的“软杀伤”对战争进程和结局的影响越来越大,让我们领略了高技术局部战争的风貌,窥视到了信息化战争心理战的雏形。世界各国的军事家都意识到了:战争已不再单纯是武力的较量同时也是舆论的较量、心理的对抗和法理的争夺;心理战已成现代战争须臾不离的组成部分,成为了一种新的战争形式,赢得政治主动、军事胜利的重要手段和重要的作战样式,制约着整个武力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