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1937年冬南方各边区红军游击队的改编和新四军的组建,是中华民族抗战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在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的过程中,叶挺将军做了哪些工作?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本又依据有关史料,对他在这一时期的历史功绩作一粗浅的探讨。率先提出将南方红军游击队改编为一个军的建议,为新四军的创建开了先声关于南方各边区红军游击队的改编问题,是抗战初期国共合作谈判中持续时间较长、斗争复杂、过程曲折的一个问题。早在1937年2、3月间国共两党西安谈判时,周恩来、叶剑英等就受命向国民党提出,立即停止对南方各地红军游击队的军事“清剿…  相似文献   

2.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中,除15个游击区的红军游击队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游击战争外,江西、福建等地一些苏区还有一些红军游击队也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没有能够建立起较巩固的游击根据地,坚持的时间也长短不一,以致史籍中没有或很少提及。但这些没有能够建立起巩固的游击根据地的红军游击队所开展的游击战争,同样牵制了大量国民党军,配合了中央红军主力的长征,同样是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组成部分,不应被后人忘记。  相似文献   

3.
阆中,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1933年6月至1935年4月,先后有1.9万名热血青少年参加了红军游击队和赤卫军。在举世闻名的长征中,他们中大多浴血疆场,献身革命,仅有记载的革命烈士就达1.76万人。今年87岁高龄的老红军王世荣,13岁便随父亲参加了红四方面军,15岁时参加了长征,后又经历了著名的“延安保卫战”、“宜川战役”。1950年转业后,他一直生活在阆中洪山乡,与76岁老伴赵守芬相依为命。在过去56年里,王世荣这位幸存红军,在阆中这块红色土地上,用毕生的精力宜传长征精神,他逢人便说:“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  相似文献   

4.
在四川省绵阳市内,有一座风光秀丽,环境优雅的大山,名叫富乐山。著名抗日爱国名将、原国民党第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将军之墓就坐落在这里。宋哲元,1885年10月30日出生在山东省乐陵市城西北赵洪都村。他的父亲宋湘及虽满腹经文,但不诸农事,加之连遭水灾,以致家境窘困.宋哲元7岁时,他的父亲开始教他读书识字,给他灌输爱国主义思想,讲述汉高祖、唐太宗、明太祖及管子、晏子、诸葛亮、岳飞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武工队深入日伪占领区,灵活机动地开展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斗争,宣传和组织群众,消灭日军,镇压汉奸,破坏日伪的“治安”计划和重要军事设施、物资,争取和瓦解日伪军,有效地配合了正面战场和游击战争的开展,造就了一个个战斗传奇.同时,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为突破日方的经济封锁,国民党军委会和国民政府曾命令各战区组织了规模不等的经济游击队对敌作战,但由于种种原因,国民党经济游击队远比不上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武工队战绩显赫、广为人知.  相似文献   

6.
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于1938年10月入侵广州,中国华南抗战就此揭开序幕。此后,广东(含海南岛)和广西境内组建起多支由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后统称为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有力地打击了日伪军,配合了华北、华中敌后战场和国民党军正面战场作战,支援了盟军太平洋战场作战,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抗日战争史和人民军队发展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赖民生,安徽省绩溪县人,生于1918年,1944年参加民兵组织,1947年任村民兵队长。在革命战争年代,他数十次带领民兵炸碉堡,伏击敌人军车,配合游击队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并多次冒着生命危险为游击队传递情报,掩护游击队伤病员脱险。由于他在坚持敌后游击战争时期,对党对革命作过很大贡献,1951年被安徽省军区授予“民兵英雄”称  相似文献   

8.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福建、广东、江西三省交界的边境地区建立的闽粤赣苏区,是中央苏区的组成部分。自1930年11月以后,在中共闽粤赣特别委员会领导下,三省边区红军、游击队和人民群众,在反对国民党第一、二、三次“围剿”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古田会议以后,红军和游击队空前壮大。至1930年夏,在闽粤赣地区有赣西南第3军、第20军、第22军,闽西第12军、第21军,东江第11军。此外,还有寻乌游击队(后编为闽粤赣赤卫军)、东江游击大队、武北四支队等。上述闽粤赣边区工农武装斗争的发生和发展,为建  相似文献   

9.
广西地下党及游击队在广西战役中的贡献江虹广西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战略追击阶段进行的一次重大战役。此役,第四野战军主力和第二野战军第4兵团在短短的35天中便歼灭国民党军白崇禧集团17.3万人,基本解放广西全境。在这次战役中,广西地下党、游击队和各族人...  相似文献   

10.
享受副地级待遇的老红军张其生有一段不平凡的经历——走过长征路,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湘西剿匪,退役后回到家乡贵州省盘县特区淤泥乡沙河村当了40多年的农民。1997年冬季征兵时,83岁高龄的张其生决意把19岁的小儿子张绍江送到部队当兵,又引出了一段佳话。  相似文献   

11.
浦东,指上海市黄浦江东岸的川沙、南汇两县和奉贤县东部的部分地区,这是一个南北约百余华里、东西七八十华里的狭长的冲积平原。它南濒杭州湾,北靠长江,东临大海,西靠黄浦江而紧贴上海市区。1937年“八一三”事件以后,上海沦陷,日本侵略军沿铁路线向其他一些大中城市进犯,无暇顾及浦东。这时,浦东境内,有小股被打散的国民党正规军和国民党特务系统组织的别动队,还有本地土匪流氓结伙拉起的队伍。他们不抗日,成日鱼肉乡里,无恶不作,浦东人民深受其害。为了解救人民,打击敌人,1937年12月,由共产党人领导的第一支抗日游击队在南汇县泥城角成立。不久,这支游击队编为南汇县抗日自卫团第2中队,周大根任中队长,下辖五个区队,全中队二百余人,拥有长短枪和轻重机枪一百多支(挺),  相似文献   

12.
彭雪枫,1905年生于河南省镇平县。1925年参加革命,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早年参加农民起义,1930年后历任红八军五纵队三大队队长、支队长、帅长、师政委等职。1938年任新四军游击队司令,1941年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第四师师长。1944年日寇大举进攻中原,他率部进行了顽强的反扫荡斗争,9月在河南永城的战斗中不幸中弱殉国,时年39岁。  相似文献   

13.
冯白驹,1903年6月生于海南琼山县。1926年初投身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2年秋,国民党陈汉光旅集中优势兵力,围剿苏区。冯白驹带特委机关、苏维埃政府和红军100多人在母瑞山上坚持斗争辗转近一年,最后在他带领下仅有26名干部战士胜利突围,建立琼崖红军游击队司令部。  相似文献   

14.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进行的三次战略决战性战役之一.笔者作为华东野战军第13纵队第37师师长,率部自始至终参加了这次战役:战役开始后,指挥所部渡过运河直插陇海铁路,和兄弟部队一起合围了国民党军第7兵团,为全歼该兵团做出了贡献;尔后率部南下,指挥第37师在西集团编成内参加了围歼国民党军第12兵团的双堆集战斗;第12兵团全军覆灭后,带领部队在永城西南地区进行战备休整,直到淮海战役取得最后胜利.笔者时淮海战役中作战指挥方面的心得体会,反映了当时作战指挥的特点和规律,对今天的军事学术研究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意大利反法西斯游击队是1943年~1945年抗击德国占领军与本国法西斯势力的抵抗组织,其在二战中驱逐法西斯势力、配合盟军作战的历史功绩被长期忽视.他们共牵制、逼降了至少9个德国师,协同盟军解放了几乎全部意大利主要城市.游击队的出色表现,特别是发达情报网的构建和运行与英国特别行动处、美国战略情报局(亦译“战略勤务局”,英文缩写OSS)等盟国情报机构的协助密不可分.其中,成立于1942年6月的中央情报局前身OSS通过在游击队中发展谍员、空投装备和给养、提供情报、派驻教官等多种方式支持游击队行动;同时,游击队也通过情报工作和进攻、围困敌人给予盟军有力配合.游击队和OSS卓有成效的协同行动,为解放意大利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许忠伟,1930年出生,山西左权人白幼受到红色革命思想熏陶,耳濡目染共产党、八路军打击日本鬼子、保家卫国的红色事迹,逐步萌发了跟随共产党、八路军建设新中国的红心。特别是兄长参加新四军后一直查无音信,后被告知在"皖南事变"中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怀着对国民党反动派的仇恨,在父亲的支持下,17岁的许忠伟参加刘邓大军,被编入晋冀鲁豫野战军第3纵队7旅21团2营4连当战士。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的胜利距今已半个多世纪了,今天人们想起这场艰苦的反侵略战争时,不能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作一公正的评价。抗日战争爆发后,在中国的抗战中存在两个战场:一个是以国民党正规军为主的正面战场,一个是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游击队和东北抗日联军等组成的敌后解放区战场,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下,抗击了  相似文献   

18.
王尔琢(1903~1928),湖南石门人,21岁时考入黄埔军校第1期。学习期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一度在周恩来的领导下从事革命活动。他先后参加平息广州商因叛乱、东征和北伐。大革命失败后,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暴行,他发誓不铲除反动派坚决不理发,不刮胡子,因而蓄下一头长发和满脸络腮胡子,人称“军中美髯公”。1927年,他率部参加南昌起义,后随朱德、陈毅转战赣湘,发动湘南暴动。1928年4月28日,在井冈山与毛泽东胜利会师。两军会师后,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4军”。后根据中共中央决定,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简称‘”红四…  相似文献   

19.
嘉贤 《世界军事》2022,(1):61-62
1945年10月8日夜,大雨倾盆,困守山西长治的国民党第19军军长史泽波,得知援军被歼后再也坐不住了,冒雨率部弃城西逃.我晋冀鲁豫军区部队随即展开追击,至12日,全歼突围国民党军,史泽波被俘,历时42天的上党战役胜利结束.  相似文献   

20.
守望永恒     
在山东省陵县赵家村,村里人或过往的行人,经常看到这样感 人的一幕:一位八旬老太依门拄杖,默默凝望着60多年前,为丈夫 出征时送别的大槐树,期待着丈夫归来…… 老人姓张,当地人叫她张氏或张奶奶。张氏出生在陵县张家村, 年轻时是十里八村有名的巧媳妇。她19岁那年嫁到邻村一赵姓人 家。丈夫赵大奎是个厚道快乐的小伙。婚后,大奎非常体贴照顾妻 子,虽然是战乱时期,生活困难,但夫妻恩爱,其乐融融。后来,在一 位亲威引导下,大奎参加了抗日游击队。1943年初春一个雨雪霏霏 的早晨,赵大奎随队伍开拔到外地作战,那时小两口才结婚5个月, 大槐树下的分别给张氏留下了永恒记忆。大奎离家不久就在一次战 斗中壮烈牺牲,年仅22岁。由于当时消息不灵,加上游击队有所顾 虑,使张氏和家人一直蒙在鼓里。而分别那天的一幕便定格在老人 60多年的记忆中了。张氏回忆说,当时大奎与张氏在那探大槐树 下,夫妻二人执手相看泪眼,丈夫一再温情嘱托:“好妹子,家就交给 你了,等打走鬼子,俺一定回来给你盖新房,过好日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