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是揭示战争本质的重要论述,但战争与政治的范畴则有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中国古代的军事家思想家们已开始把政治作为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或首要因素看待,但具有直观、朴素的性质;资产阶级军事家思想家们对战争与政治关系的探讨,在克劳塞维茨的时代基本上是零碎和不自觉的,在克劳塞维茨之后褒贬不一;克劳塞维茨首次提出"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的论断,并通过这个论断基本正确而全面深刻地揭示了战争的政治本质,但对政治的理解有偏颇;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批判地汲取了克劳塞维茨关于"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论断的合理成分,改造了这个论断中的政治概念,并对这个论断作了进一步的补充、完善和发展,使之成为马克思主义考察战争问题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1.“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这是克劳塞维茨指出的一句至理名言。2.“任何军队没有军事知识就无法作战,就无法守住任何城市。”这是恩格斯的论述。3.“提高警惕,保卫祖国”,是毛主席于1953年8月10日,为公安部队首届功臣模范代表会议的题词。  相似文献   

3.
重视战争法在高技术战争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昕 《政工学刊》2002,(7):55-55
现代战争受政治、外交制约极为明显。德国著名的军事家克劳塞维茨说 :“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 (即暴力 )的继续。”这句“至理名言”道出了战争的本质。战争是政治的继续 ,而法律则是政治的体现。这是现代战争的首要特点。各国在进行战争时 ,都要研究涉及法律特别是战争法的相关问题 ,以达到使己方行动时刻处于合法的状态 ,争取主动权 ,以便得到国际社会的支持。例如 ,科索沃战争就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维护“人权”的旗号 ,绕过联合国安理会 ,对弱小国家进行的一场典型的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 ,以“制止人道主义灾难”为名 ,使…  相似文献   

4.
“如果理论能促使对战争作更深入的研究,就完成了占的使命。”——克劳塞维茨  相似文献   

5.
<政工条例>是我军政治工作的根本法规.学习贯彻<政工条例>,要着重从理论上深刻认清和实践中正确处理好四大关系,不断增强政治工作的科学性. 一、"军事"与"政治"的关系.列宁曾经讲过,军事是流血的政治.西方著名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也有句名言: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延续.这就告诉我们.政治决定军事,军事从属于政治,政治是军事的目的,军事是实现政治任务的手段.军事与政治紧密相连,军事脱离了政治,就会偏离方向;政治工作脱离了军事.实现政治任务就失去了手段.我党通过"支部建在连上"的制度,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位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是为许多人熟知的。可是,人们通常不太知道他还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历史学家。克劳塞维茨为撰写自己的理论名著《战争论》,曾研究了130多个战例。在他留给后世的十卷巨著中,有七卷是论述战争历史的。对军事历史的研究,在克  相似文献   

7.
战略问题,是关系战争全局的问题。毛泽东指出:“研究带全局性的战争指导规律,是战略学的任务。”而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政治对战略思想、战略格局具有决定性的制约作用。克劳塞维茨曾强调指出:“对一个大规模战争事件,或它的计划,进行纯军事的评价是不能容许的,甚至是有害的。”因此,研究政治对战略思想、战略方针、战  相似文献   

8.
高强 《当代海军》2002,(1):36-37
一部人类的战争史.也可以说是一部心理战史。早在公元前4世纪,大军事家孙武就提出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心理战思想。著名的军事家拿破仑也曾说过:“战场上的胜负,有四分之三取决于精神因素,有四分之一取决于其他条件。”克劳塞维茨对战争的认识更是直接,他指出:“所谓战争,就是为了使敌人在精神上和肉体两个方面都屈服。”  相似文献   

9.
克劳塞维茨的军事经济理论,不仅体现在他对战争与经济等相互关系的总体认识上,还反映在他对军事经济要素具体的微观分析上,也体现在对军事经济管理的把握上。其主要内容包括:物质要素是决定战争胜败的重要因素和首要标志;敌我双方的经济状况是制订战争计划的基本依据;“夺取敌人无生命的作战力量”是战略的一般原则;以战养战转嫁战争负担;民众是军事经济供给的重要力量;重视军事经济动员;保障军队给养具有战略意义;注重军事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1915年列宁在研究哲学和战争问题时,曾阅读了德国资产阶级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的著作《战争论》,并做了许多摘录和批注。从列宁的摘录和批注中可以看出,列宁特别重视克劳塞维茨关于战争与政治的关系和用辨证方法考察战争的一些著名论述。列宁在《第二国际的破产》《社会主义与战争》《战争与革命》等著作中,高度评价并多次引用克劳塞维茨的名言,驳斥机会主义者在战争问题上的谰言。该书中译本在中国广泛流传,对于早期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战争观的形成有着一定的影响。研究这部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理论著作在中国的翻译、出版与传播史对深入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武装斗争的过程中,既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科学,同时还兼收并蓄了以往的军事家,包括资产阶级军事家,尤其是普鲁士资产阶级著名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的战争学说。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列宁就研究过克吕泽烈、拿破仑、菲特烈大帝、毛奇、伯恩哈迪等人的军事著作。1915年,列宁在研究哲学和战争问题时,又不仅仔细阅读过《战争论》,而且还专门写了长达五万余字的《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一书摘录和批注》的读书笔记,批判继承了克劳塞维茨关于战争与政治的关系,以及用辩证方法考…  相似文献   

12.
一天,一位拳师偶遇克劳塞维茨。“先生大名,如雷灌耳。不过,我对您的理论颇有怀疑之处。您说世上没有不失手的拳师,也没有打不败的将军。”拳师得意地竖起两只手,趾高气扬地说下去:“我在拳坛上混了20年.就未曾被人击倒过。先生,需要我在您的杰作里作注释吗?”克劳塞维茨听了这番话,脑中迅速闪过一个意念。猛然间向对方肩膀一击。毫无准备的拳师蓦然被击倒在地。此时,克劳塞维茨连忙把他扶起,陪笑道:“亲爱的拳师,对不起。您又为我的理论作了注释:骄兵必败。”  相似文献   

13.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 ,是克劳塞维茨最先提出 ,经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批判改造 ,用以考察每一战争意义及揭示战争政治本质的重要论断。然而 ,随着核武器的问世 ,围绕核战争是否仍然是政治的继续的问题 ,在世界范围展开了一场此起彼伏的论争。美国及西方国家对此经历了从开始普遍的责难、否定到后来又肯定的演变过程 ;而苏联则就此按照赫鲁晓夫、安德罗波夫和戈尔巴乔夫三个时期 ,大体经历了否定———肯定———再否定的曲折过程。这一以美、苏为代表的论争既涉及“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论断的真理性问题 ,且不同的争辩过程也颇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4.
克劳塞维茨是当资产阶级还在历史上起着进步作用时创立他的战争理论的 ,他的军事思想反映了资产阶级发展初期的进步倾向和革新精神。他运用辩证方法 ,结合对历史战例和自己所处时代军事冲突的实际考察而得出的关于战争本质的某些正确见解 ,和他为研究战争理论而制定的一套方法论原则 ,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军事科学的发展。正因为如此 ,他的军事理论遗产《战争论》一书 ,一直受到各国军事界的普遍重视。尽管《战争论》长期以来享誉海内外 ,其理论学术价值备受赞誉 ,但同时它又是一部出了名的难读的书。它之所以难读 ,一是不少文字晦涩费解 ,再…  相似文献   

15.
研究战区建设理论,首先应该弄清“战区”这个概念。“战区”这一概念,多数人认为是瑞士的资产阶级军事理论家和历史学家约米尼于1815年首先提出来的。他指的是一个(或数个)集团军脱离其他军队单独行动的空间。这个定义是不尽完整的。另一位德国的资产阶级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在他所著《战争论》中对战区作了极为详尽的论述,指出战区是“具有一定独立性的整个战争空间的一部分”。这与我们今天所说的“战区是一个军事行动空间”已经相当近似了。  相似文献   

16.
孙子是具有大战略眼光的军事家,他是站在“安国全军”大战略的高度,从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综合因素来认识战争问题的。今人学习研究孙子,也要注意从国家安全战略,也就是大战略的高度,学习和汲取“安国全军”的大智慧。笔者认为,学习研究孙子的“安国全军”之道,应注意把握他的以下思想:一、“修道保法”——“安国全军”的政治战略孙子从考察战争这个关乎国家死生存亡的“国之大事”的角度提出了“修道保法”的政治主张。他认为,善于领导战争的人,必须“修道而保法”《(孙子校释》第61页),就是说,必须修明政治,确保法制,才能掌握战争胜…  相似文献   

17.
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和孙武的《孙子兵法》两书的主导思想 ,不是“主战论”与“不战论”之分 ,而是战争形态上的“硬战”与“软战”之别。  相似文献   

18.
斯夫 《军事历史》2003,(3):78-79
目前在军事学术界,“战争比和平成熟得早”这样一句话时而被引用。使用者或引用者的真实用意无非是在说明和阐述这句话字表上的意思:战争比和平成熟得早。那么,战争真的比和平成熟的早吗?这句话的本意应是什么呢?其实,这句话的原文是“战争比和平发达得早”。它最早见于马克思在1857—1858间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这篇《导言》是一篇没有完成的《总导言》草稿,《总导言》是马克思为他计划中的一部经济学巨著而作的。在这篇《导言》的第一部分“生产、消费、分配、交换(流通)”中的第四个问题———“生产。生产资料和生产关系…  相似文献   

19.
早在19世纪中叶,著名的军事战略家克劳塞维茨就一针见血地指出,“精确识别的困难是战争中最严重的失误来源之一”。20世纪末期的军事战略家们坚信,网络系统能减少这种失误,并导致未来的作战平台向微型化过渡。  相似文献   

20.
苏联对“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这一马列主义观点的不同意见争论,由来已久。早在苏联建军初期,一些托洛茨基分子和旧军事专家就坚决否定“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的原理,否认政治的决定作用,把战争简单地看作是民族以及军队之间的冲突。一些忠于革命的苏军高级将领也持有不同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