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国家战略性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国防科技工业,离不开国家装备制造业的支撑,军工制造业对高、精、尖数控机床的大量需求,对我国数控机床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近年来,我国机床行业的快速发展,为国防科技工业提供了大量的数控机床,特别是高.精,尖的高档数控机床产品,高档数控机床在国防科技工业各个行业.在军品科研生产中的各个环节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机床被喻为装备制造业的工作母机,机床工业中的集大成者——数控机床则是实现制造业现代化的关键设备,其拥有量及技术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作为国家战略性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国防科技工业,离不开国家装备制造业的支撑,军工制造业对高、精、尖数控机床的大量需求,对加快我国数控机床发展提出了紧迫要求。中央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在提到“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时,把“提高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水平,特别是在高档数控机床等领域实现突破”放在优先位置;在《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3.
机床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装备产业,对装备工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数控机床作为现代制造业的主流加工设备,是当前机床工业技术发展的核心,已成为基础制造装备竞争的焦点。当前,国产高档数控机床已逐步进入国民经济各重点发展领域。高档数控机床过度依赖进口的局面正在逐步改善。  相似文献   

4.
今天这个会议,是继去年大连会议以后,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防科工委联合召开的军工企事业单位应用国产数控机床发展座谈会,是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和机床制造业的又一次重要的大会。我听了前面的讲话,很受鼓舞,也很高兴,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我国军工企业和机床制造业的合作又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呈现出了可喜的发展势头,可喜可贺。我们不满足于现状,乘胜前进,下决心深入发展,值得肯定。下面我就国防科工委如何贯彻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批示,鼓励军工应用、推动国产数控机床发展谈三点意见,供大家参考。一、国防科技工业实现平稳快速发展,必须立足于我国…  相似文献   

5.
作为军工行业和机床行业长效合作机制的重要工作平台,军工行业国产数控机床应用座谈会(年会)已经连续召开了五届,对于宣传和落实国务院和政府主管部门相关政策措施、促进军工行业和机床行业的有效交流沟通、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和机床行业的共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4月12日,“2010年军工行业与能源装备领域国产数控机床应用座谈会”在南京召开。  相似文献   

6.
机床行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工业,尤其是以数控设备为基础的先进制造技术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实力。据统计,在国内数控机床市场中,国内企业占有份额不到30%,产品主要集中在经济型、普通型等低档数控机床产品领域,而高档数控机床,特别是五坐标联动、大型数控机床的市场份额为国外品牌所占领。  相似文献   

7.
今天这个会议,是继去年大连会议以后,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防科工委联合召开的军工企事业单位应用国产数控机床发展座谈会,是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和机床制造业的又一次重要的大会。我听了前面的讲话,很受鼓舞,也很高兴,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我国军工企业和机床制造业的合作又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呈现出了可喜的发展势头,可喜可贺。我们不满足于现状,乘胜前进,下决心深入发展,值得肯定。下面我就国防科工委如何贯彻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批示,鼓励军工应用、推动国产数控机床发展谈三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8.
数控系统是数控机床的关键部件,开发研究它定会大有作为。10多年来,五八研究所在机床数控化改造的过程中,走过了十分艰辛的道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1.用数控系统改造旧机床,能获得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我国数控机床的发展开始于l958年,可以说是与日本同时起步的。但由于多种原因,我国数控机床的发展长期停留在试验阶段,而不能投入批量生产。1978年以后,北京机床研究所引进了日本富士通-  相似文献   

9.
国防科工委一直将数控机床国产化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给予高度重视,委领导亲自挂帅,相关业务司局密切组织,军工集团公司和企业积极配合,全力推动数控机床国产化工作大面积展开。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在政府的主导下,在推动军工企事业单位应用国产数控机床工作上应大有作为。一、居安思危数控机床国产化工作举国关注装备制造业是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工业水平、科技水平的一个标志性的产业,机床工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之一,机床是装备制造业的工作母机和基本生产手段,而其中作为机电一体化装备的数控…  相似文献   

10.
《国防科技工业》2005,(6):61-61
2004年中国已连续第3年成为全球最大机床消费市场,同时也是世界第4大机床生产国.2005年高端数控机床成为市场需求的主体。有分析研究表明,汽车工业将成为机床工具产品的第一重要用户:航空、航天、IT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国防现代化需要大量的高效、精密、智能、多坐标连动和专用数控机床;机械、纺织、冶金、石化、造船、轨道交通等传统产业为了提高国际竞争力.都在抓紧进行企业的技术改造。第7届东博国际机床模具展将于7月26—29日在上海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  相似文献   

11.
(4月12日在南京召开)加强机床行业与军工行业、能源装备领域合作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推动产业经过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国产数控机床行业发展和技术进步推进国防科技工业装备和国家能源装备数控化、  相似文献   

12.
<正>政府三部门与两协会抓住机遇联手举办机床展会、11次召开军工行业与能源装备领域国产数控机床应用座谈会,十载大力推动国产数控机床在军工领域中应用,唱响了新时期的"借东风"。从党的十六大到党的十八大,党中央把军民融合提升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为我国军队与国防工业现代化建设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政府三部门与两协会抓住机遇联手举办机床展会、11次召开军工行业与能源装备领域国产数控机床应用座谈会,十载大力推动国产数控机床在军工领域中应用,唱响了新时期的"借东风"。  相似文献   

13.
很高兴参加国产数控机床应用座谈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是机床行业的主管部门,也是本次会议的主办单位之一。首先,我代表工业和信息化部,感谢大家长期以来为机床行业做出的辛苦努力和突出贡献。借此机会,谈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4.
2013年4月22~23日,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国家能源局联合主办,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承办的"2013军工行业与能源装备领域国产数控机床应用座谈会"在北京召开。这是由四部委局共同举办的第九次国产数控机床应用长效合作机制年会。来自军工、能源装备和机床制造企业近2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以"合作创新"为主题,回顾了长效合作机制在过去一年中所取得的工作成绩,指出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了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和今后工作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正>全面总结十年来国产数控机床应用工作暨考察国内外机床最新发展本刊讯:初春的上海,雨雾轻纱难掩柳暗花明,料峭春寒中洋溢着浓郁的春天气息。2月25日,作为CCMT2014展会期间的重要活动,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和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主办,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和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具体承办的"2014年军工行业与能源装备领域国产数控机床应用座谈会"在上海举行。  相似文献   

16.
2011年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军工行业应用国产高档数控机床工作巩固发展、继往开来的一年。过去的一年里,在四部委局的领导下,军工行业与机床行业之间的长效合作机制取得了新的突破。供需双方的合作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军工行业应用国产高档数控机床已成为推动我国数控机床产业快速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7.
<正>本刊讯(曹福成、燕利娜)4月13日,2021年重点领域国产数控机床应用座谈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会议由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与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联合主办,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苗长兴一级巡视员、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发展计划司胡宜槐副司长出席会议并讲话。重点领域用户及企业代表、机床工具企业负责人270余人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18.
一、企业概况 北京北一数控机床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北京第一机床厂重组改制后的企业,已承继北京第一机床厂与机床相关的业务和资产。公司主要产品包括重型超重型机床、中型数控机床、普通铣床及功能部件、刀柄刀具、生产线等,重点用户涉及发电设备、船舶、冶金、军工、模具、汽车、航空航天、轨道交通、通用机械等行业领域。  相似文献   

19.
<正>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国际知名品牌悉数登场,展品琳琅满目。这一切无不向广大观众昭示:创新是创造性劳动的体现,是企业前进发展的核心动力和不竭源泉,是展会观众争相瞩目的焦点。与之相映生辉的是:"2017年军工行业国产数控机床应用座谈会"和"国防科技工业智能制造推进与实践论坛",更有在创新中嬗变的长效机制。12年前,发改委、工信部和国防科工局三部委联合主导、两协会助力开展国产高档数控机床  相似文献   

20.
<正>今年以来,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力度加大,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日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应用研究,开展补链强链专项行动,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当前,我国科技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依旧是我们最大的命门,"卡脖子"的现象仍比较突出。我国产业中存在一些"卡脖子"的技术问题,特别是芯片、发动机、材料、数控机床、工业软件等领域存在短板,一些关键零部件、关键装备依赖国外。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拿不来、买不来、讨不来,军事关键核心技术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