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新材料技术是我国参与世界竞争,抢占科技工业发展制高点的重要领域,是实现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统筹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当今是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快新材料技术的创新发展是实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升武器装备质量水平,推动军工企业产品升级的必然要求。为了展示新材料技术和产品成果、交流新材料技术和产品的发展和需求信息、促进我国军民两用新材料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推进新材料技术发展的军民融合,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拟于2016年6月25日-26日在北京举办军民两用新材料技术对接交流会,会议在上级主管部门  相似文献   

2.
<正>本刊讯9月23日,2017第二届军民两用新材料技术对接交流会在北京万寿宾馆举办。国内部分军工企业、民营企业新材料研发制造部门、厂家与军民两用新材料产品用户及相关工业园区、投资界代表共300余人,研讨交流了新材料在军民领域研发推广的最新进展。国家国防科工部门和军队相关部门以及航天、航空、船舶、核工业有关领导、专家出席了大会。会议由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副秘书长  相似文献   

3.
<正>2019年5月24日,第四届军民两用新材料大会暨展览会在南京成功举办,大会由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全国工商联科技装备业商会共同主办,十一大军工集团、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协办,南  相似文献   

4.
中国军民一体化的发展对实现军事现代化有着重要意义。为了实现发展国民经济与国防建设双赢,中国国防制定了军民一体化战略。中国军民一体化的道路分两个步骤,第一是军转民阶段;第二是发展军民两用技术阶段。军民两用技术的研发与发展将积极推动我国军事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钟庭宽  许嵩 《国防科技》2012,33(1):14-19,34
当前,军民两用技术发展及技术转移成为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对美、英、法、日四国促进军民两用技术转移的机构职能及作用方式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为进一步促进我国军民两用技术转移,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提供理论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第四届军民两用新材料大会将于2019年5月24日-26日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召开,同期举办11场分论坛,预计200家军工企业、400家民参军企业参会,展出面积15000平米,出席大会主论坛约1200人,届时将有军、地相关领导及材料领域大咖们齐聚盛会,近千种先进材料及制品盛装展示。军民两用新材料是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点领域,对武器装备创  相似文献   

7.
<正>本刊讯(记者曹福成)协会搭台,供需唱戏。为促进新材料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的推广应用,6月26日,由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主办的"2016中国军民两用新材料技术对接交流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围绕"促进新材料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的推广应用"的主题,就军工科研生产面向民企开放的政策信息、前沿产品与技术对深化军  相似文献   

8.
发展军民两用技术一直是世界各国国防科技政策的重要内容,冷战结束后,美国率先把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及产业提高到战略地位加以实施。随后,欧洲、俄罗斯等技术和军事大国,均将发展军民两用技术作为国防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导。本文系统梳理了发达国家促进军民两用技术及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和主要做法,并提炼出几点启示,以期对我国发展军民两用技术产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军民两用技术流动模式与军民两用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流的观点,给出了军民两用技术流动的概念。在分析美国基于国家技术基础的技术流动模式和中国军民两用技术流动的副产品(spin-off)模式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基于军民协同国家创新体系基础之上的军民两用技术流动模式。建立了包括军民两用能力社会一技术网络、军民两用技术产业集群、“军民两用能力型”武器装备生产“预备役”企业的军民两用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理事长兼秘书长李东海受邀赴重庆出席2012年4月12日第十届中国重庆高新技术交易会暨第六届中国国际军民两用技术博览会。在主办方陪同下,李东海重点参观了十大军工集团展出的军转民技术和军民两用技术相关产品以及优  相似文献   

11.
军民两用技术,是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中既适用于军事目的,又适用于经济发展的一部分高新技术。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化是军民结合和“军转民”、“民促军”发展的一个更高阶段,是国防科技工业军民结合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开展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化战略问题的研究并加快实施,对于深入贯彻“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方针,理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防科技工业管理体制,建立与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相适应的国防高新技术科研生产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推进我国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化发展的重大意义一是增强军品科研生产能力的重要措施。发…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军用与民用技术日趋融合,高新技术两用化的特征越来越明显。军民两用高新技术产业化从20世纪中叶在美国兴起以来,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股热潮。军民两用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上主要国家推进科技进步、增强国家战略能力、提高综合国力的共同政策取向。深入研究和充分借鉴国外发展军民两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的成功经验,对于提高我国军民两用高新技术水平及推进产业化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航军民两用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天科的背景工(一)军民两用高新技术产业化成为集团各国经济社会快速、…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的前20年,是我国国防科技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引导和促进形成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新体制的关键时期。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和强劲的竞争对手,军工集团公司所属成员单位越来越关注采购供应链,物资供应需要更科学、更有效、更安全的电子交易平台,推进军民两用电子商务的发展,具有越来越大的紧迫性。一、军民结合方针与军民两用技术1.军民结合研发军民两用技术是世界发展趋势在世界工业发达国家的武器装备中,85%采用的是军民两用技术,纯军事技术只占15%。发达国家武器装备采用的军民两用技术,多数是由民用企业研发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军转民》2012,(5):73-73
中国和平利用军上技术协会理事长兼秘书长李东海受邀赴最庆出席2012年4月12日第十届中国重庆高新技术交易会暨第六届中国国际军民两用技术博览会。在主办方陪同下,李东海重点参观了十大军工集团展出的军转民技术和军民两用技术相关产品以及优秀民企展出的通信电子、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5.
第十届中国重庆高新技术交易会暨第六届中国国际军民两用技术博览会于2012年4月12—15日在重庆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举行。作为军工研究所,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经过“军转民、军民两用、军民融合”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在“十一五”期间和“十二五”初期,开发出很多技术成果,  相似文献   

16.
军民两用高技术园区的概念 理论上讲,军民两用高技术园区的概念是由高技术园区和军民两用技术概念演化而来的。建设军民两用高技术园区的初衷是为了发展我国的军民两用高技术产业,因此,军民两用高技术园区是军民两用高技术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基地,是军民优势互补、相互合作的窗口,是加强军民一体化的最佳举措。 对大多数人来说,军民两用高技术园区的概念,或许比较陌生,但是这个事物却实实在在的存在着,只是冠以它的名称罢了。在美国,久负盛名的硅谷和128号公路地区实质上就是军民两用的高技术园区,同时服务于军用和民用两个市场,…  相似文献   

17.
黄嘉 《国防科技》2005,(11):19-21
空间技术具有军民两用的属性,现代空间技术发展史就是从其在军用领域先行发展成熟到向民用领域转化渗透再到军民互动协调发展的历史。当前,空间技术在军事和国民经济各领域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成为现代战争新的“制高点”和现代社会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了占领这一“制高点”和“增长点”,我们应大力发展军民两用空间技术,并由此带动相关技术的发展,实现国家科技水平的全面提高和空间实力的不断增强,实现和维护国家空间利益与安全。一、空间技术的本质是军民两用技术从空间技术的历史发展来看,空间技术在诞生之初就是军民两用技术,军…  相似文献   

18.
军民两用产业与军转民、民转军的异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认为,不能把军民两用产业等同于军转民加民转军,因为两者具有技术属性和经济属性上的不同。文章分析了它们在技术和经济属性上的异同及其对我国发展军民两用产业的启示,并指出,军民两用技术与军技民用、民技军用是两种不同的技术发展层次,要逐步引导我国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向第四阶段即发展军民两用产业的阶段飞跃。  相似文献   

19.
顾文波 《国防》2016,(6):43-44
军民两用机场对推进国防建设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兼具军事效益和社会效益功能.本文论述了军民两用机场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剖析了当前军民两用机场存在的主要现实问题,并提出军民两用机场深度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军民☆融合Gmme 2017促进"军转民"带动"民参军"中国·北京21-23/09/2017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静安庄馆)China Int'l Exhibition Center,Beijing同期活动第二届军民两用新材料项目对接交流会2017军工装备配套对接交流会展会简介2017年,军民融合战略实施和产业发展步入"开花结果"关键之年。作为响应国家战略的重点展览项目,"中国军民融合材料与装备配套展览会"将于2017年9月21-23日在北京召开。本届展览会组织力量强大,参展范围广泛,涵盖应用于国防、军工装备、航空航天、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