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8 毫秒
1.
弹花绽放金牌握,是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人的梦想,这个梦想在多哈亚运会上大放异彩。15届多哈亚运会上,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向中国射击队提供了两种比赛用弹,分别是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成员单位黑龙江北方工具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三角牌运动弹、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成员单位中国嘉陵工业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嘉陵牌猎枪弹。使用三角牌弹的陈颖,以792.2环的绝对优势摘金并与队友合作,以1749环的总成绩获得团体冠军;使用三角牌弹的刘忠生、张鹏辉和刘国辉以总成绩1738环获得团体冠军,并包揽了个人决赛前三名,这是射击比赛史上的第一次,一时传为佳话。使用嘉陵牌弹的刘安龙,在男子飞碟多向团体赛中获得冠军。  相似文献   

2.
舰炮使用近炸引信预制破片弹进行反导,是舰炮反导的一种重要方式,近炸引信预制破片弹弹丸威力是影响舰炮使用该弹种反导效能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分析舰炮使用近炸引信预制破片弹的反导过程和毁伤机理,用弹丸毁伤破片数描述弹丸威力,对弹丸威力及毁伤破片进行了定义,建立了一套计算弹丸毁伤破片数的方法,得出了反导过程中弹丸威力随拦截距离的增加而变化,是一动态威力的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弹道修正弹的射击精度,对一维弹道修正弹空气阻力系数的拟合方法进行了研究。在分析Logistic曲线对43年阻力定律拟合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采用三次B样条曲线对其进行拟合的新方法。并通过某型号一维弹道修正弹验证了该拟合方法具有可行性好、拟合精度高、运算简单、结果可靠等优点。该拟合方法的提出为一维弹道修正弹空气阻力系数的拟合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更便于外弹道的仿真计算。  相似文献   

4.
华丽 《环球军事》2008,(22):62-63
“窒息弹”,并不是一种技术含量非常高的新式武器,但却始终披着种神秘的外衣。今年上半年,英军在阿富汗对塔利班武装人员发射窒息弹是它的最近一次现身。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诞生以来,窒息弹已经在越南战争、20世纪80年代阿富汗战争、海湾战争和第二次车臣战争中使用过,但由于杀伤力巨大,杀伤效果“太残忍”,受到《日内瓦公约》明文禁止。那么,“窒息弹”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武器呢?要想回答这一问题,还得先从“燃料空气炸药”谈起。  相似文献   

5.
舰载直升机拦截鱼雷的战术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火箭深弹拦截是水面舰艇防御鱼雷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进一步提高水面舰艇对鱼雷的防御作战能力,首次提出了舰载直升机使用航空深弹拦截鱼雷的战术设想。通过对战场态势的分析,建立了直升机拦截鱼雷的战术可行性判断模型,并通过仿真计算,对两种情况下舰载直升机拦截鱼雷的战术可行性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该战术设想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某型100毫米舰炮的射速与供弹速度伺服校正系统,从功能、组成、发射与供弹速度,及其速度校正插件中的有关电路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就今后该系统的正确使用与调试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防暴动能弹的设计安全性和使用安全性,需要确定影响其钝击效应的关键因素,并区分因素属性,采用基于OWA算子集成DEMATEL-ISM的方法(ODI方法),构建因素间的递阶层次结构模型,确定冲击加速度、冲击位移是影响防暴动能弹钝击效应的关键因素,比动能、动能为底层原因因素。研究结论对防暴动能弹钝击效应致伤标准制定和损伤等级评定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用弹体强非对称实现末敏弹稳态扫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末敏弹是一种高效的反装甲武器系统。当前,绝大部分末敏弹系统均使用降落伞实现稳态扫描,在分析这种稳态扫描技术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技术,即用单侧翼,也即用人为的子弹质量和空气动力的强非对称来实现稳态扫描。分析了该系统的受力情况,建立了二体动力学模型。该模型可用于末敏弹总体及其稳态扫描装置设计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9.
中段弹道飞行是各种导弹防御系统的研究重点,动能拦截器的发展已达到精细化、精确化的程度,对弹道导弹中段突防技术提出了挑战。针对动能拦截器的拦截与弹道导弹中段机动突防问题,研究了一种新的拦截器-突防弹机动策略,在突防弹不机动情形下,分别研究拦截器拦截成功的策略以及突防弹机动情形下突防弹突防成功的策略。在拦截器和突防弹的速度矢量平面内构建攻防对抗模型,基于动力学原理和奇异摄动理论,使用两种不同的脱靶量计算公式,通过脱靶量确定拦截器和突防弹拦截成功或者突防成功。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机动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标枪”反坦克导弹是一种便携式中程反坦克武器,由一次使用的完整弹和多次使用的指令发射装置所组成,全重约为22.3公斤。它使用红外成像探测器,具有“软发射”能力,可从顶部和正面直接攻击目标,其射程是“龙”反坦克导弹的两倍以上。美陆军、海军陆战队和国民警卫队都将装备该导弹,届时将淘汰“龙”反坦克导弹。  相似文献   

11.
非线性气动力对弹箭运动特性具有重要影响,而其复杂性和有效分析工具的缺乏往往制约了弹箭非线性运动理论的发展.为探索正规形方法在弹箭非线性运动分析中的应用,构造了考虑二次非线性阻尼和七次非线性静力矩下攻角方程的正规形,进而求得攻角的通用解析解,通过数值积分验证了其在较大攻角范围内的有效性,该解析解也同样适用于无阻尼角运动和...  相似文献   

12.
全面系统阐述了Bayes统计理论下的射表编拟方法,具体研究了验前信息的处理、符合计算、编拟计算及试验用弹量的确定等几个关键难点问题,同时导出了确定先验分布中未知参数的计算公式、射表基本诸元的后验估计公式、射表试验用弹量的计算公式。通过两个实例对其具体使用方法给予了详细说明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分析,指出应用该方法可以在相同精度要求下节省用弹量或在相同用弹量下提高射表精度,具有很好的经济适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根据自动补弹系统中翻转机构的功能和设计要求,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翻转机构,使用ADAMS软件对其进行优化设计,得到相应的曲线和较为理想的结果参数。结果表明通过对翻转机构的优化设计,为自动补弹系统翻转机构的改进设计起到指导作用,该方法对自动补弹系统中其他机构的优化分析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以某预研项目双管自行迫击炮为研究平台,阐述了多发同时弹着的目的和意义,分析了多发同时弹着的实施要素,提出了多发同时弹着武器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设计了双管迫击炮多发同时弹着的火力样式。通过仿真计算,验证了6发同时弹着的可行性。实弹射击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有效提高火炮首次打击力和战场生存力,具备了推广使用的条件,可为武器系统...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国内二维弹道修正处于起步阶段和一维弹道修正处于研制阶段,提出了一种基于距离及精度二次修正执行机构的驱动控制器,该驱动控制器模块是一种新型的修正组件控制模块,详细介绍了修正组件控制器的工作原理、修正原理和硬件电路设计。硬件电路设计主要包括升压电路、四路起爆电路和异或门电路。每路起爆电路可以独立控制一个阻尼片。该控制器可以完成多种模式的修正,不仅可以完成弹道修正弹的一维一次和一维二次距离修正,还可以完成弹道修正弹的二维修正。  相似文献   

16.
据耶路撒冷消息:最近以色列“箭”式反弹道导弹的一次发射试验的成功使支持该计划的呼声日增。2月28日在以色列地中海岸进行的试验中,“箭”式导弹第一次显示了其准确的拦截精度。该弹是同类型导弹中首先在地球大气中以高达8个马赫数的速度进行的拦截,该弹可对目标进门探测、锁定,最后在离目标几步远的距离内穿过。专家们指出,“箭”式导弹并不要求直接碰撞,因为其战斗部具有近距引炸的摧毁能力。  相似文献   

17.
针对地面火炮新型弹药毁伤效能分析难的问题,提出综合运用终点效应理论、可视化建模、动力学仿真、数据挖掘等分析新型弹药实战条件下对典型目标动态毁伤效能的思想;运用该思想计算某型预制破片弹对轻型装甲目标的动态毁伤效能,分析了毁伤效能随射向偏差角、落角、距离偏差量、炸高等实战因素的变化规律,给出该型预制破片弹作战使用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8.
NMD的难题 迄今为止,NMD导弹拦截技术共进行了4次全系统试验,两次成功,两次失败。就是这两次成功,由于试验条件与实战情况相差甚远,如使用过时的“民兵”Ⅱ型导弹当靶弹,只配备一枚诱饵弹,早早地监视着靶弹发射点,甚至在靶弹上安装信号发射器,使试验结果的可信程度大打折扣,颇有些弄虚作假、自欺欺人的味道。 有专家指出:NMD要拦截的战略导弹飞行马赫数都在10以上,要在短时间内测准其准确位置相当困难。在茫茫太空中,导弹的雷达反射截面积仅为飞机的0.1%~1%,以  相似文献   

19.
由于统计方法前后不同,因此从海湾战争以来的几次局部战争中,美军(或联军)使用制译弹药的情况及使用制导弹药与弹药总数的比例(以下简称“比例”)说法不一、多有混乱。现汇集相关资料,并提出粗浅的看法。在海湾战争中,美军飞机共投弹88500吨,其中制导航弹7400吨(1.55万枚,以光电/红外、激光制导弹药为主),占总投弹重量的8.36%。需要说明的是:①8.36%是制导航弹重量与航弹总重量之比,而随后几场战争的“比例”。是数量之比;②这个比例没有包括约12500枚对地攻击导弹,而随后的“比例”中包括了对地攻击导弹;③  相似文献   

20.
一维弹道修正弹是近年来兵器领域新研制的一种低成本信息化弹药,目前对其校射方法尚未有成熟的标准。为此,在分析一维弹道修正弹对岸射击工作原理、计算有无控弹试射的基础上,提出舰炮武器系统使用有控一维弹道修正弹的校射新方法,并确定了校射的组数和发数。分别对使用新方法前后的射击效能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本方法能极大地提高舰炮武器系统的射击效能。所提方法对舰炮武器作战效能的提高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