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舰用高速大功率柴油机低负荷问题为研究对象,采用试验和理论分析以及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TBD620柴油机进行缸内示功图实机测试和放热规律计算。结果表明,采用主辅双进气道系统是解决舰用大功率柴油机低负荷性能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陕西柴油机重工有限公司,作为我国重 要的中、高速大功率船用柴油机专业制造企 业,在改革发展中,按照我国舰船动力的发 展需求,以技术创新为先导,在引进国外先 进技术的基础上,努力加快新产品开发,内 强素质,外拓市场,在加速发展我国舰船动 力事业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相似文献   

3.
李国瑞,研究员,1939年出生,196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船舶动力系内燃机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舰艇用柴油机研制,并曾参加我国第一部海军轮机规范的编制。造船学会常务理事、国际内燃机会议(CIMAC)常设委员会委员。在40多年的工作生涯中,李总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二等奖等多项奖励。不久前,本刊记者就舰艇用柴油机的相关问题对李总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4.
舰船的动力     
<正>军舰的动力装置都有哪几种?它们的工作原理是什么?舰艇的动力装置当前主要有柴油机动力装置、蒸汽轮机动力装置、燃气轮机动力装置、核动力装置、电池动力装置以及联合动力装置6种。柴油机发明于1897年,经过100多年的发展与改进,现在已是民用船只上运用最广的动力装置,在军用领域,多被用于舰艇联合动力装置中,作为低速巡航机使用。此外,常规动力潜艇一般也采用柴油机作为水面航行时的主动  相似文献   

5.
气象雷达与雷达气象宁夏气象台徐阳春雷达最早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主要用于军事目的,即搜索飞机、舰艇、导航警戒等用。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云、雨、雪等降水粒子也能返回足够强的电磁波,为雷达所接收,并形成回波。因为这种回波干扰了对飞机舰艇的搜索。所以在...  相似文献   

6.
未来舰艇指控系统发展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舰艇指挥控制系统作为战斗双方的"兵力倍增器",在未来战争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介绍了全分布式系统结构、高速网络技术、多传感器数据融合、高级语言技术、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和最小共享信息集等未来舰艇指控系统发展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最近,一封电子邮件通过国际互联网.从远在万里之遥的德国波恩传到陕西柴油机厂。电子邮件的作者是格哈德·布勒迪克先生。他是一位曾在陕西柴油机厂工作过、现已回国的德国退休铸造专家.一位作风严谨、工作负责的德国老头。 作为我国船舶系统最大的中高速大功率柴油机专业制造厂,陕西柴油机厂,为了促进我国柴油机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针对重12V180增压柴油机作为大型舰船的电站原动机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充分探讨。为了改善低负荷性能,提高柴油机工作可靠性,我们围绕非增压改装进行了一系列理论分析、计算研究和改装设计,最后在实机上完成改装工程,试验获得成功。改装后的柴油机各项性能指标比改装前均有很大提高,军事和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
(一)PC型机发展简况及其在船用大功率中速机中的影响 (1)PC型机发展简况 PC型大功率中速机是法国热机研究协会(S.E.M.T.)研制的,热机研究协会是专门从事高速与中速大功率柴油机的研制与改进工作的一个机构。 PC型机主要用作船舶主机,广泛用于万吨级货轮、渡轮、客轮、高速货箱船、油轮、矿石船、冷藏船、渔船、海洋调查船、挖泥船、拖轮以及军用舰船上,亦用作陆上  相似文献   

10.
水雷作为一种现代海战武器,最早被当作对付水面舰艇的武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开始用它进行反潜时就炸沉潜艇54艘;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它的反潜力作用更加突出,仅德国潜艇就有27艘被水雷击沉;海湾战争中,伊拉克海军布设的1000多枚水雷,不仅重创了美国  相似文献   

11.
本刊上期向读者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潜艇作战世界之最,这次再讲讲水面舰艇作战的最高纪录,主要介绍几位杰出的水面舰艇指挥官,以及他们创造的水面舰艇作战的世界之最。  相似文献   

12.
两栖攻击舰是一种用于搭载直升机、输送登陆兵及其武器装备实施垂直登陆的两栖战舰艇,亦称直升机登陆运输舰或直升机母舰,是美国独有的一类作战舰艇。两栖攻击舰是20世纪50年代根据“垂直登陆”作战理论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舰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登陆作战中一般是由大量两栖舰船集结于登陆区。用登陆舰艇进行由舰到岸的换乘登陆或抢滩登陆。随着直升机的性能不断提高,用直升机输送登陆兵实施垂直登陆,既可越过敌方抗登陆障碍、自  相似文献   

13.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海上战场空前激烈,舰艇集群行动的规模庞大,具有统一的指挥十分必要。在登陆作战中,在己方部队尚未占领海滩及没有完成纵深发展时,在沿海舰艇上对登陆波次、海空火力支援的指挥协调尤为重要。当时美、英等国利用民船进行改装作为指挥舰,起到了一定作用。战后,随着海军技术装备的飞速发展,美国感受到在现代海战,尤其是现代登陆作战中,需要更多的指挥、协调部门,而二战中改装的指挥舰从舱容到装备已无改进发展余地,因此美海军在1965~1966财政年度获得拨款,建造两艘专门用于两栖指挥的舰艇“蓝岭”级。该级首舰“蓝岭”号舷号 LCC 19,1967年2月  相似文献   

14.
水雷作为一种现代海战武器,最早被当作对付水面舰艇的武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开始用它进行反潜时就炸沉潜艇54艘;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它的反潜力作用更加突出,仅德国潜艇就有27艘被水雷击沉;海湾战争中,伊拉克海军布设的1000多枚水雷,不仅重创了美国的3艘作战舰只,而且对多国部队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威胁,限制了其海上兵力行动。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军转民》2015,(3):39-40
<正>陕柴重工一直坚持以军为本,密切关注和跟踪海军动力选型要求,加快柴油机制造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在尽最大能力为海军提供质量高、性能先进的动力装置前提下,提升企业的生产能力和军事保障能力。陕西柴油机重工有限公司(SXD),成立于1953年,位于陕西省兴平市,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CSIC)所属的国内规模最大的船用中、高速大功率柴油机和柴  相似文献   

16.
涡轮增压已成为大功率柴油机发展的主要技术措施。在向高增压的发展进程中,曾遇到了机械负荷及热负荷过高、运转性能变差等新的技术问题,亟需从理论上加以概括,用以指导当前的研究并对今后的发展给予科学的预测。本文将柴油机与涡轮增压器这两种具有不同流量特性和效率特性的机械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看待,考察在联合运行中两者的相互作用和制约关系,特别是当工况变化时所产生的影响,从改善性能的角度出发探讨系统的优化和主要参数的优化,利用涡轮增压器及柴油机系统中的若干可调节的环节来实现能量的合理分配,提出利用现代控制技术把传统的单参数控制改变为多元控制,以进一步提高柴油机的经济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德国、日本和意大利组成的轴心国与英国、美国、法国和苏联等国家组成的同盟国之间展开了激烈的军事斗争,这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惨烈战争。各国海军基本上都把攻击敌方的舰艇和运输船只作为其潜艇的主要任务,而把从事侦察和监视、输送人员和作战物资、隐蔽渗透等作为潜艇的特种任务。主要参战国美国、英国、苏联、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动员了大约2300多艘潜艇投入战争,共击沉了4800多艘运输船和500多艘舰艇,而这些国家也有1300多艘潜艇在战争中被击毁或沉没。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舰艇柴油机的推进工况,研究通过测试一组稳态参数,建立物理和数学模型,获取缸内示功图。分析认为:该方法简单实用、成本低,与实测示功图比较误差小,完全满足使用管理中性能分析、工况评判、故障诊断等方面的需要,是解决舰艇柴油机实测示功图困难的一种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9.
由我院研制的海军计划内课题“舰用柴油机热力性能和故障自动分析诊断系统”,于1991年1月19日,顺利通过了由海军装备技术部舰艇部主持的鉴定。该系统主要包括:经计算机实现的舰用柴油机热力性能预测和故障诊断软件系统模型;与软件系统相配套的柴油机数据自动采集系统,其中包括自行研制的  相似文献   

20.
潜艇就其推进动力而言,可划分为常规潜艇和核潜艇两种。所谓常规潜艇,通常系指在水面或通气管状态航行时采用柴油饥推进,在水下航行时使用蓄电池作为动力源的潜艇。潜艇具有隐蔽性和突然性,往往能给敌人以出其不意的致命打击。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绩显赫,击沉舰艇数位列各种舰艇之首。从而确立了其在各国海军中的重要地位。二战结束后,虽然出现了高性能的核动力潜艇,但并未影响常规潜艇的发展,特别是在冷战结束以后,其发展势头还有上升之势。目前常规潜艇已发展到第三代、甚至第四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