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我刚任福建连城县委书记并兼任人武部党委书记时,对民兵工作不熟悉,我借助权威刊物——《中国民兵》杂志,指导工作。例如,我上任后,为民兵工作现场拍板解难题近百件,就是从《中国民兵》杂志上学习和借鉴来的。《中国民兵》杂志指导我县民兵工作上了三个台阶,还受到了省、地的表彰。我还十分注意《中国  相似文献   

2.
读刊用刊     
一道纸令,1984年我从南昌陆军学院调到江西省武宁县人武部工作。十年来,《中国民兵》发行了126期,我期期必读,日积月累,受益非浅。 我刚跨入人武工作大门时,组织分配我担任政工干事。民兵政治工作如何搞,我心里没有数。正当我困惑时,《中国民兵》杂志刊登的文章帮我解了难。从此,《中国民兵》就成  相似文献   

3.
《中国民兵》教我以武为本邓州市人武部张继伟我很想对《中国民兵》杂志说说我的心里话。我1985年从野战部队补充到人武部搞民兵训练工作之初,感到不知从何处下手。一次,我在《中国民兵》杂志上看到了“训练参谋”专栏内刊登的指导文章,边看边琢磨起来,发现民兵训练与野战部队的训练有相同之处外,  相似文献   

4.
初次接触《中国民兵》是在1996年,那时我刚从武警部队转业分配到人武部工作,对《中国民兵》的印象并不是很深。但随着对武装工作的开展,遇到的实际问题和需要解决的情况越来越多,为弥补我业务上的不足,在请教领导和同志们的同时。首先想到了《中国民兵》。我翻开一看,里面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了我,杂志里有全国武装战线的先进典型和经验,有致富知识和信息:又是读者施展才华的舞台,内容之广,信息之多,真让我爱不释手,从此我与它有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5.
我爱人武工作,是从1984年开始的,那时我正上高中,空闲时常去村“民兵之家”。我现在还清晰地记得读《中国民兵》创刊号被她吸引住的情形。我一口气读完了整本杂志。从此以后,我总是想方设法借阅《中国民兵》,这时,我已爱上了人武工作.1986年,我考上大学,虽然在学校见不到《中国民兵》,但放寒暑假,回到村  相似文献   

6.
屈指算来,我与《中国民兵》结下不解之缘已经整整13年了。13年来,《中国民兵》杂志以独特的魅力在我的精神生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有它伴我左右。 1986年,我带着云南老山前线的征尘,到齐国故都临淄区人武部任政委,由于一直在野战部队工作,而且又刚从前线回来,所以,对民兵、预备役工作比较陌生。抓什么?怎么抓?一时理不出个头绪。正在我烦恼与苦闷时,无意间翻阅  相似文献   

7.
我从野战军转到青海祁连县人武部工作,初到人人武部困难的确不少,主要是不熟悉工作。后来我在《中国民兵》的帮助下,学会了做民兵工作。我下乡搞民兵政治教育,参照《中国民兵》杂志上介绍的典  相似文献   

8.
15年前,当我离开作战部队来到陕西省扶风县揉谷乡武装部当上武装干事的时候,恰逢《中国民兵》创刊。15年来,《中国民兵》杂志像一个无声的老师,指导我工作、学习。使我在武装战线上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到了今天。  相似文献   

9.
湖南省新田县把《中国民兵》杂志订阅工作当作全民国防教育和提高民兵素质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共订阅2000年《中国民兵》杂志500份,突破了往年订阅《中国  相似文献   

10.
20年前,我从作战部队调到山东省庆云县人武部当参谋,工作一时无从下手,好在《中国民兵》杂志创刊,从此她便成为我无言的老师。工作之余,我从头至尾认真阅读每一期《中国民兵》杂志上的每一篇文章,摘录整理,系统地学习到了民兵工作的政策法规、搞好民兵工作的方法和  相似文献   

11.
说起与《中国民兵》相识,还得从5年前说起。那年我刚从作战部队调至预备役部队工作,一次在我们主任办公桌上偶然看到了《中国民兵》这本杂志,当时我就被那美丽淡雅的封面设计吸引住了,便给主任讲,想带回去看看。主任看我爱不释手的样子,就答应送给我。于是,就有了我与《中国民兵》的相识。  相似文献   

12.
《西南民兵》创刊20年的生日就快到了,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向《西南民兵》说说我的知心话,是《西南民兵》给了我营养,我才有了今天。1996年冬,我退伍回乡,被分配到县人武部工作。政委知道我在部队搞过新闻报道,就把我安在政工科,要求我在新闻报道上多下点  相似文献   

13.
2003年6月,我被组织任命为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绿东村街道武装部部长,上任之初,工作千头万绪,我感到无从下手。街道党工委及时为武装部征订了《中国民兵》等国防报刊。为弥补我业务上的不足,每期杂志一到,我便如饥似渴地阅读起来。一直坚持到现在,不仅开拓了自己的视野,而且对工作帮助很大。《中国民兵》杂志,该  相似文献   

14.
1992年,湖北恩施军分区选拔大学毕业生到基层武装部任职,从小崇拜军人却没当上兵的我,毫不犹豫报名到建始县景阳乡武装部任干事。部长黄正岳给我上的第一课,就是学习《中国民兵》杂志。我一看便着了迷,从此,《中国民兵》就没有离开过我。我部充分借鉴《中国民兵》刊载的外地民兵工作经验,狠抓民兵基层建设,很快就抓出了成效,景阳乡武装部被评为省级民兵基层建设  相似文献   

15.
每当我在军内外报刊发表稿件、文艺作品在大赛中获奖经验被上级转发时,就会想起写作之路的恩师——《中国民兵》。 1993年,我在一所村小学当民办教师。一天,我到村委会汇报学校工作,看到村干部办公桌上的一叠《中国民兵》。我将杂志借回学校。我渐渐地被刊物特色吸引。一天,我又到村委会去借杂志。镇武装部陈部长正好在场。他说:“你这文化人不能白借,得写写稿。刊发一篇,奖你一年的《中国民兵》。”于是,  相似文献   

16.
我从事人武工作10年了,与《中国民兵》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民兵》创刊以来,坚持每期必读,并一期不漏地装订成册,珍藏起来。在实际工作中,《中国民兵》给我的帮助很大。每年制定民兵、预备役政治教育计划时,我都参照《中国民兵》中提出的要求,结合本县实际,提出实施意见。为办好青年民兵之家,我按《中国民兵》介绍的“宜城县人武部10年以如一日:办  相似文献   

17.
在共和国50华诞盛大庆典中,我作为一名受到江主席和全国人民检阅的首都女民兵,能参加纪念《中国民兵》创刊15周年座谈会,心里感到特别高兴。在这里,我代表参加受阅的首都民兵,代表《中国民兵》的全国广大读者,对《中国民兵》创刊15周年和取得的累累硕果,表示衷心的祝贺! 15年来,《中国民兵》杂志  相似文献   

18.
张军 《中国民兵》2008,(9):11-11
我的父亲是一名“老武装”,曾任人武部政工科长。在人武部大院里长大的我,白幼就喜欢阅读父亲带回的每一期《中国民兵》杂志。在《中国民兵》杂志的熏陶下,我走上武装工作岗位。如今,这位“无言老师”陪伴了我整整20年。  相似文献   

19.
李波 《中国民兵》2007,(6):38-38
1999年毕业后,我当了预备役舟桥团的一名排长。对预备役工作一筹莫展时,我请教指导员,他给我传授了许多预备役工作的经验体会,还送给我10本专业书刊,让我业余时间看一看。这些书刊中就有一本《中国民兵》杂志,我把这本杂志稍一翻阅,它就深深地吸引了我,不少知识对我来说都是新鲜的。之后,我就到团阅览室里借来《中国民兵》杂志,以后是每期必读。  相似文献   

20.
曾涛 《中国民兵》2010,(1):60-60
最早接触《中国民兵》是在1996年初,也就足县(市、区)人武部收归军队建制之初,刚刚退伍的我被招聘到区人武部当汽车驾驶员,当时有些从作战部队交流到人武部的领导,经常借助《中国民兵》学习武装工作经验做法,图文并茂的《中国民兵》也时常把我吸引,渐渐地也喜爱上了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