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司马法》是一部成书于战国中期的著名兵书。《汉书·艺文志》把它列为《礼类》,称《军礼司马法》。全书共一百五十五篇。汉代以后,这部兵书的许多篇章都已佚失,今本仅存仁本、天子之义、定爵、严位、用众等五篇,共三千三百余字。《司马法》总结了夏、商、周三代的军事制度和战争经验,论述了古代的战争准备、战争指导、战场指挥、兵种部署、兵器配备、天时地利的选择、间谍的使用,军人心理以及治军等问题。历史上人们对《司马法》这部兵书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古兵书,是一批巨大的闪烁着伟大中华民族智慧之光的军事遗产。它集中地阐发了我国历代的军事理论,总结了历代战争的实践经验,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军事思想,具有极为珍贵的军事学术价值,堪称国之瑰宝。在我军指导思想建设实现战略性转变的新时期,充分发挥军事理论的先导作用,已成为时代赋予的崭新课题。我们增设这个栏目,是想通过对古兵书的源流、分类、版本、真伪、作者以及成书时代等问题的考究,开兵书研究之法门,去伪存真,继承优秀的军事遗产;更想通过对古代军事理论、军队建设以及不同历史时期军事思想等方面的研讨,辟论兵之新章,去粗取精,觅求在今天或将来对我们有用的东西;同时也希望通过与西方军事著作的比较研究,更深入地认识我国古兵书的特质及其对世界军事史的影响,为军事理论的现代化,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军事理论体系,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军事纵横     
我国古代的兵书卷帙浩繁无比。远古的不说,从先秦到清乾隆年间,有记载的兵书就有1300多部,目前尚存的有288部。许多兵书被中外政治家、军事家誉为“圣卷”,其思想理论至今仍熠熠生辉。这些兵书大体分为九类: 一是研究战争史的。如明代茅之仪《廿一史战略考》、清代胡林翼《读史兵略》等。 二是研究战争理论和作战方略的。如《武经七书》,其中包括《孙子》、《吴子》、《六韬》、《司马法》、《黄石公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等七部兵书。 三是研究军制的。如宋代傅良著《历代兵制》、宋代钱文子著《刘汉兵志》  相似文献   

4.
《孙子兵法》(以下简称《兵法》)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一部兵书,为我国春秋末期吴国孙武所作。孙武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春秋时期的战争经验,从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出发,对战争作了比较全面的分析,提出了把握战争运动的一系列矛盾范畴,诸如  相似文献   

5.
我国古代军事哲学思想是我国历代战争发展一般规律的总结,是古代军事思想的核心和精华,它在我国古代兵书中得到了比较集中的反映。我国古代兵书作为军事哲学的物质载体,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哲学内容。研究我国古代兵书的特点,对于深刻理解我国古代军事哲学的历史地位是很有意义的。一产生的时间早,成熟快、数量多、内容丰富西方最早的兵法,是公元前三世纪艾涅的《战术》一书,而我国的《孙子》则产生于公元前六世纪,比外国早两个世纪,水平也高得多。西方古代较有影响的兵书是罗马  相似文献   

6.
我国古代,兵家学者无论在战争的实践中,还是在兵书著述中,一直存在着无神与有神两种思想的对立和斗争。无神论思想是对宗教迷信的挑战,是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反映,是正确总结战争历史经验的结果,是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普及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高广东  于洋 《国防》2006,(8):77-77
司马迁的《史记》中有这样一段故事: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自幼熟读兵书,善于谈兵,自以为战争的奥秘都在他的掌心之中,大有普天之下无人能挡之势。后来赵王让他代替廉颇为将,率兵战于长平。由于他死搬兵书,不知灵活处理情况,结果中了秦军绝粮道、纵奇兵的计谋,不但自己中箭身亡,赵国的40万大军也全部被秦军坑杀。后人把这种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或者空谈不能成为现实的学习讥笑为“纸上谈兵”。其实“,纸上谈兵”并非注定与贬义结成不解之缘。把对战争和用兵的论述汇集成帙,过去称作兵书,现在叫军事著作,它是前人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对战…  相似文献   

8.
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社会意识形态的变迁,先秦时期的战争方式与兵学思想亦随之演变、递嬗,二者相互作用、彼此激荡。原始社会末期战争出现,兵学萌芽,早期防御观念产生;夏商时期随着国家与王权的出现,战争成为国家的重要职能,兵学思想亦随之形成,重视情报,强调战场纪律等在卜辞中已有反映;随着西周礼乐文明的兴盛,周礼笼罩着整个战争的过程,以"古司马兵法"为载体的军法和兵法是兵学发展的特色;春秋争霸时期,普遍兵役制出现,步兵崛起等一系列变革,与以尚诈、逐利、崇力为特征的《孙子兵法》的出现相同步;以争夺土地和人口为特征的战国兼并战争兴起,兵器愈加精良、郡县征兵制施行、四大兵种协同作战等是其战争形式的表现,政治伦理思想为本、兵书思想地域特征明显、兵书与诸子学术的融合均是战国兵学发展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9.
作为战国时期黄老学派的重要著作,《黄帝四经》既述治国之本,亦言兵学之要,可视为一部兵书.在战争观上,它认为战争性质对战争结局具有决定性影响,主张慎战重战、不得已才战;在战争指导上,提出了兵法三道、 “王术”制胜、因时秉宜等有价值的观点;在战争准备思想上,主张“政胜为先”.全书还蕴含着内涵丰富的朴素军事辩证法思想.  相似文献   

10.
从先秦到清乾隆年间,有记载的兵书就有1300多部,目前尚存的有288部。这些古代兵书,大体可分以下九类: 一是研究战争理论和作战方略的。如《武经七书》(包括《孙子》、《吴子》、《六韬》和《司马法》、《黄石公三咯》、《尉缭子》、《李卫公问对》七部书兵)等。二是研究战史的。如明茅元仪《二十一史战略  相似文献   

11.
《尉缭子》是战国时期的一部兵书。该书论述了如何、富国强兵、一并天下的问题,建立了自己的军事理论体系,包含着丰富的军事经济思想。战争从来都不是孤立的社会现象,而是与经济、政治、外交等等密切地联系着的。就经济对战争的关系来说,起码存在着两个层次的  相似文献   

12.
兵书分类是军事学术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产物。兵书分类的详略,一方面受当时军事学术水平的制约,另一方面也为当时兵书数量和种类所决定,而兵书数量和种类又恰能反映当时军事学术的盛衰情况。兵书类目在综合性图书分类法中的位置,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兵书的重视程度。因此,通过对各时代兵书分类的考察,可以窥见各时代军事学术发展的概貌。一、兵书分类,是军事学术发达的标志。我国现存最早的兵书分类目录是西汉刘歆《七略》中的《兵书略》。《七略》是我国第一部综合性分类目录。它分为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七大类。《七略》是在由专门人材分  相似文献   

13.
《道德经》虽非严格意义上的兵书 ,但其中确实蕴涵着丰富的军事思想。战争伦理观、战略伦理观、将帅伦理观等三个方面是老子军事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论者认为 ,老子的军事伦理思想博大精深 ,意义深远 ,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4.
姜尚(即姜子牙、姜太公)是我国西周时期的一位著名军事家。因辅佐周武王灭商有功,封于齐,为齐国始祖。相传兵书《六韬》为他所作。该书主要论述了治国、治军的根本主张和各种情况下的作战原则。其中关于对社会经济和战争、军队作战和物资供  相似文献   

15.
《武经七书》自宋代集刊以来,备受后世兵家的重视和尊读。历代谋臣名将且不说,谙熟此书者,帝王中也不乏其人。清朝康熙皇帝就是其中之一。康熙皇帝(1654—1722),是清初一位很有作为的封建政治家、军事家,统治中国达61年之久。康熙在位时,非常喜欢阅读中国古代兵书,尤其爱读《武经七书》。他虽政务繁忙,频频征战平叛,但阅读《武经七书》却手不释卷。他读兵书,往往能够把握兵书的精神所在,吸取其精华,运用和发挥其中合理又合乎现实的原则,摈弃那些过时和带迷信色彩的东西。据《清圣祖实录》卷243载,康熙曾总结读经体会说:“《武经七书》,朕俱阅过,其书甚杂,未必皆合于正,所言火攻水战皆是虚文,若依其言行之,断无胜理。且有符咒占验风云等说,适足启小人邪心。昔平三逆,取  相似文献   

16.
马亚西(以下简称马):首先.非常感谢您能在百忙中接受我的采访。在信息战研究中,有信息战争和信息战两种不同的提法,请您谈谈这两者的区别和联系。王普丰(以下简称王):这两种不同的称谓,反映着两种不同的事物。信息战争是一种战争和战争形态,信息战是一种作战和作战形式。战争与作战不同,战争包含了作战,信息战争当然包含了信息战。战争形态与作战形式也不同,战争  相似文献   

17.
我国历史悠久,古代战争频繁。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古代有记载的战争达3000多次。著名兵家将帅数以千百计,他们在历代战争中不仅导演出一幕幕生动的活剧,而且总结出指导战争的高深理论。我国古代兵书见诸著录的有2000多部,著名的就有50部。在我国历史上,除兵家将领著述军事理论外,诸子及文人墨客也谈兵,而且他们多是谋全局、论大略,从高层次上、从对战争全局谋划和指导上,或者说从战略上着眼,论述、总结战争准备、伐交结盟,争取战争主动权、活用战争原则、注意战略勤务等方面的经验,这就使我国古代战略思想丰富多彩,特点鲜明。这些特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武经七书》包括《孙子》、《吴子》、《司马法》、《李卫公问对》、《尉缭子》、《三略》、《六韬》等七部兵书,或称《武学七书》,又简称《七书》。它是我国古代军事著作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战争指导者智慧的集中体现和经验总结。《武经七书》对后代军事理论的发展和战争活动,都有过很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关于战争外观的空中化戴旭(以下简称“戴”):刘将军,您是我军高级将领,也是深受读者欢迎的学者、作家。很多人对您的真知灼见印象深刻。不久前爆发了举世瞩目的伊拉克战争。您认为这是一场什么样的战争?刘亚洲(以下简称“刘”):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外观上的空中化,实质上的信息化。这既是这场战争的特征,也是近年来历次局部战争揭示出来的未来战争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军事历史》杂志每次发下来,我们这里的同志都争相阅读。就我自己来说,对《历代军事思想研究》栏目的文章更感兴趣。今年的第一期杂志发来后,我把汪柳同志写的《“孙子·势篇”三议》一文读了几遍,感到文字比较通俗浅显,对我们深入学习《孙子》这部古代兵书很有帮助。我们基层的同志。讨学习《孙子》兵法,常常是望而生畏。感到这部兵书文字难懂,读了半天也不明白讲了一些什么。因此,希望《军事历史》在研究古代兵法时能照顾到我们这些初学的同志的理解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