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耕柱子是墨子的门徒。一天,墨子授课时,一只小鸟停在窗外的柳树上婉转鸣啼,弟子们纷纷向外张望,耕柱子也随之瞅了一眼。事后,墨子却单独严厉地责骂了他。耕柱子感到很难过,觉得受到很大的委屈,抱怨说:“我犯的错误并不比别人多,却遭到老师这样严厉责难。”墨子听到之后,问他:“假如你要驾驭马和羊上太行山,你会选择鞭打马还是鞭打羊?”耕柱子回答:“我当然要鞭打马。”墨子又问:“为什么要鞭打马而不鞭打羊呢?”耕柱子回答:“因为马儿跑得快,才值得鞭打,这种能力是羊不具备的。”于是,墨子告诉他说:“我责骂你正因为你像马而不像羊,你值得批评呀!”  相似文献   

2.
张珂 《政工学刊》2008,(6):35-35
一位幼儿园的小朋友向园长告状,说老师骂自己了。这位教师十分纳闷,自己从来没有骂过学生呀。园长批评小朋友说谎。小朋友委屈地说:“老师没有用嘴骂我,她用眼睛骂我了!”老师这才意识到,早上因为这位小朋友调皮,自己确实用眼睛狠狠地瞪了他一会儿。这位老师在文章中写道:“小朋友这天真的一状,给自己上了一堂课,骂人不仅仅只有嘴巴,有时眼睛也会骂人的。”  相似文献   

3.
家乡的灯     
我家住在贵州北盘江畔的一个贫困山寨。幼年读书时,我从书本上知道了电灯。有一次,我问一位城里的老师:“老师,电灯是什么呀?”老师说:“电灯就是一拉开关,满屋子都亮堂堂的大灯泡”。  相似文献   

4.
杨定善同志是嵩明县白邑乡白邑村人。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一位做过多年民政工作的退休干部李正发同志对我说,杨定善同志在朝鲜战场上第一个用轻机枪打落一架美军飞机。我听后,及时向杨定善访问有没有此事,他说“有,用机枪打落敌机我是头一个。”我请他讲讲当时打落敌机的具体情况,他点点头,打开了话匣子:  相似文献   

5.
杨弘   《兵团建设》2010,(7):50-50
问:我支部有一名党员对支部的决议持“保留意见”,但有的党员却批评他是“坚持错误”,请问,“保留意见”就是“坚持错误”吗?  相似文献   

6.
“起在学生前边.睡在学生后边,跟在学生身边”,这“三边”是秦自生给军训带队老师们定的规矩,而他自己则要比“三边”老师起得更早、睡得更晚。作为中国传媒大学武装部部长,秦自生说:“学生军训,别看只有20天,却足我一年中最累最紧张的。”  相似文献   

7.
墨子是春秋战国之际极为重要的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和军事家,其军事思想与孙子兵法恰成为古代军事思想的双璧;即使他与兵圣孙子相比亦毫不逊色。陈雪良先生说:“《墨子》中守御各篇,是中国古代讨论积极防御的经典之作。它根《孙子兵法》恰成古代军事学说中的双璧,...  相似文献   

8.
绿色幽默     
山本五十六课堂上,一位老师在给学生介绍日本人的姓氏习惯。她说:“如果有个日本名字里有‘太郎’两个字,那他一定是长子;如果他名字里有‘次郎’二字,那他一定是次子……下面,谁能说出一个有这种名字的日本人?”一个学生站起来大声回答:“山本五十六!”  相似文献   

9.
去年夏秋之交,一个细雨豢濛的下午。老勐乡三台坡下寨车老四在行进的途中不小心,其打着的雨伞碰断了1.7千瓦小型水电站电灯线,当即倒在地上。“电触人啦——快救人哪……”在附近的和平村公所民兵连一排一班战士刁贵林听到呼救声飞快地跑到现场,见一时无法找到干木棍和总闸刀,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救活难友”。他奋不顾身地用双手猛力一拉,电线从车老四身上脱了,倒在地上的车老四得救了。同时,全部电流直往刁贵林身上输。“有危险,快放开!”在场的车进林碱道。“快把他背去抢救,不要管我”,刁贵林挣扎着说。 假如老天不是下雨,假如旁边有  相似文献   

10.
抗击“非典”时期,领导批评人最多也最严厉,有的批评还显得有点过火。但被批评者绝大多数都能正确对待,没有因此而产生矛盾和对立情绪。一位朋友曾深有感触地对我说:“批评是最大的关心。”假如“非典”能让人们都明白,“批评是最大的关心”,那真要感谢“非”典。如果没有非典,在批评“”“与自我批评难以开展的情况下,谁”能承认批评是最大的关心”这个人“生的基本道理呢?批评是最大的关心,有人或许对此还有异议。但细想一想,人之一生,尤其在青少年时期,谁对自己批评最多,除了父母就是老师。实践证明,父母对儿女的爱,老师对学生的爱,是天…  相似文献   

11.
墨子是从儒家学派中分化出来的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据《淮南子·要略》载:“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以为其礼烦忧而不悦,厚葬靡财而贫民, (久)服伤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墨子从儒家中分化出来,另立新说,聚徒讲学,有弟子数百。他精通军事,力主“非攻”,提倡“救守”,著有《非攻》、《备城门》等诸篇军事著作,对后人影响很大。尤其是他的社会伦理思想与军事实践相结合而形成的以“非攻”说为核心的正义与人道的军事伦理思想体系,在军事伦理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1961年秋天,张仲瀚到五家渠,农六师正在开干部大会,请他讲话,他扫视了一下会场,向远处望去。……谈了一会儿生产,话锋一转,他风趣地说:“我建议,以后你们哪个干部犯了错误,不要给处分,只让他从五家渠到乌鲁木齐坐一趟车就行了……”那时候,以粮为纲,一心抓粮食生产。农六师盐碱大,年年种树年年死。道路泛碱,高低不平,从五家渠到乌鲁木齐要走两三个小时。张仲瀚就是这么风趣幽默地批评农六师路不平、没有树。批评得你心悦诚服。在农六师,说到五家渠的园林建设,团场的绿化。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老同志就会说起张仲瀚的这次批评。(节选自《镇边将军张仲瀚》)  相似文献   

13.
被人羞辱 ,特别是当众被人羞辱是最让人难堪 ,让人愤怒 ,让人无法容忍 ,让人刻骨铭心的。然而 ,在实际生活工作中 ,有时某些“羞辱”却是十分珍贵和不可多得的 ,它让人终身受益。记得一位朋友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还在上高中的时候 ,有一次 ,一位英语老师让他背单词 ,而他当时正聚精会神地读一本武侠小说。老师很生气 ,便当众对他说 :“你真是没出息 ,不仅糟蹋爹娘的钱 ,还耗费自己的青春 ,如果你能考上大学 ,全世界就没有文盲了。”听了老师当众“羞辱”他的这番话 ,他既生气 ,又暗自下决心 :“你不要瞧不起人 ,我此生必定要上大学。”他…  相似文献   

14.
三思强修养     
近日读到这样一则轶事:最早完成原子弹核裂变实验的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有天晚上走进实验室,看见他的一名学生依然伏在实验台上,便问:“这么晚了,你还在干什么呢?”学生答:“在工作。”又问:“那你白天干什么呢?”答:“也在工作。”又问:“那么你早上也工作?”答:“是的,教授。”于是,卢瑟福批评道:“这样一来,你用什么时间思考呢?”学生愕然。  相似文献   

15.
春秋时期的楚庄王酷爱养马,有一天,他最心爱的马死了。楚王命令全体大臣致哀,准备用棺椁装殓,一切排场按大夫的葬礼隆重举行。左右大臣都劝谏他不要这样搞,楚王非但不听,还下了一道通令:“敢为葬马向我劝谏的,一律杀头。”有位叫优孟的臣子听说了,闯进王宫就嚎啕大哭,并对楚王说:“那马是大王最心爱的,像楚国这样一个堂堂大国,  相似文献   

16.
古人云:“用人如器.各取所长。”战国时卫国经常受到周围大国侵扰。有一天,子思对卫侯说:“苟便是一个能攻善战的人才,他可以统帅大军五百乘。”古时一乘战车有驷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五百乘是一支不小的队伍了。卫侯说:“我早就知道苟便有统帅军队的才能,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将军。可是你不知道,他曾经在为官时,在老百姓那里搜刮了两个鸡蛋吃了,所以我不用他。”子思觉得好笑,但仍委婉地对卫侯说:“依我看,古往今来的贤明君主,他们用人好像木匠用木材一样,取其所长,弃其所短。几抱粗的木材,是相当好的木料吧,中间可能有几尺已经腐坏,但是高明的木匠不是把整个木材扔掉,而是选用其中好料部分。选用人也是这样,现在多国纷争,诸侯征战,非常需要有才干的人才。各国都在招贤纳士,卫侯您却因两个鸡蛋的问题而把一个能率领千军万马、能攻善守的将军弃而不用,这样的事最好不要让邻国知道啊!”  相似文献   

17.
[案例]某部一连战士小王,入伍后,总把“革命道理”挂在嘴边,而且出了错误从来不认错,大家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常有理”。比如,组织上团课时,大家听课都很认真,他却睡大觉, 班长批评他,他说:“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说了,睡觉是人的基本需要,我不能不睡觉。”排长拿他也没有办法,只好反映到连长那里。连长在管理上有点迁就照顾,就告诉排长只要不出大事, 就算了。  相似文献   

18.
马仔有与"父亲"有着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姓氏,却用自己的行动演绎人间大爱在农五师八十一团有一对异姓"父子"的故事广为流传。"父亲"叫杨勇,一个孤独的汉族老人,"儿子"叫马仔有一个善良的回族青年。在杨勇感到最绝望的时候,马仔有给了他一个家。月3日,笔者来到了这对"父子"家中,听他们讲述这段异姓"父子"的感人往事。2007年12月的一天,杨勇拉着木板车艰难地走在回家的小路上。他抬起头只觉一阵晕眩,  相似文献   

19.
墨子是春秋战国之际极为重要的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和军事家 ,其军事思想与孙子兵法恰成为古代军事思想的双璧 ,墨子与兵圣孙子相比亦毫不逊色。孙墨二家的思想形成了进攻与防守的辩证统一 ,这使得中国的军事思想永远立于不败之地。陈雪良先生说 :“《墨子》中守御各篇 ,是中国古代讨论积极防御的经典之作。它与《孙子兵法》 ,恰成古代军事学说中的双璧 ,二者相辅相成 ,互为补充 ,应该受到同等程度的重视。”① 本文从“救守”总方针 ,“救守”义举 ,“救守”统一战线 ,军事工程等方面作探讨 ,研究墨子的“救守”思想 ,这对于维护世界和…  相似文献   

20.
1948年4月17日,刘伯承同志在第二野战军一次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以“狼的战术”作比喻,讲了一个寓意极为深刻的战术思想。他说:“成都有一个坡路,狼就在坡路上静坐等着,一个推手车的人走到半坡时,狼就照准他的屁股吃一块肉,推手车的人放也放不下,走也走不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