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国防科技工业》2009,(2):18-18
国防科技工业科研生产过程中存在大量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放射性等危险物质,系统内危险作业场所多,事故风险率高.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历史上曾多次发生伤亡几十人的生产安全事故。随着科研生产任务的实施,军工企事业单位科研生产任务十分繁重.安全生产工作任务非常复杂而又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2.
雷电严重威胁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企业的安全生产,因此加强该类企业的雷电防护工作十分重要。分析了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企业环境及雷击火灾隐患特点,对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企业建(构)筑物、露天装置区、供配电系统、电子信息系统的防雷设计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易燃易爆化工单位遭遇恐怖袭击的危害性,着重分析了13种易燃易爆化工单位反恐防范对策,并提出反恐发展建议,欲予易爆易爆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单位反恐工作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4.
成品油管线在运营过程中会发生泄漏,主要原因为管线腐蚀、外力撞击、打孔盗油及水击等,泄漏后油品蒸发扩散形成的爆炸性区域具有很大的危险.通过小孔泄漏模型和大面积泄漏模型对地面管线发生泄漏事故形成的油品蒸气扩散情况进行了分析计算,获得了油品泄漏后距泄漏点的安全距离,计算数据可对管线的抢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容器设备泄漏源的模式进行了分类,分别从泄漏物物态、泄漏面积、小孔泄漏孔形、内部压力、液面高度、泄漏物密度六方面对容器设备破裂泄漏的危险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避免破裂泄漏的防范措施,具有一定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易燃易爆场所产生燃爆事故的可能性比较大,而送电线路是易燃易爆场所进行生产活动必不可少的能源输送者,往往深入到易燃易爆区。由于送电线路各种型式和敷设方式都存在着造成燃爆事故的危险,同时,这类事故的发生率比较高,因此必须认真对待。 一、送电线路造成燃爆事故的主要因素 送电线路主要由架空线路、电缆线路组成,到室内后还存在户内配电线路。由于它们的构成、敷设方式、使用范围不同,因而造成危险的情况、可能和程度也大不相同。 易燃易爆场所中,送电线路有可能造成燃爆事故危险的主要因素有:(1)易燃易  相似文献   

7.
压力容器内的工作介质大多为易燃、易爆和有毒物质,一旦发生泄漏或火灾事故,就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根据压力容器的形状、结构特点、火灾特点和多年参加压力容器火灾事故处置取得的经验,提出处置压力容器火灾事故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8.
化学物料泄漏具有引起火灾、爆炸事故,造成严重的毒害事故,污染、破坏生态环境等危害,其泄漏的原因有自然灾害、设备本身、人为及意外事故几方面,在处置化学物料泄漏事故应注意防止形成燃爆条件;严防毒害;防止冻伤;搞好现场监测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自行火炮油液泄漏故障形式和原因分析,综合考虑系统的工作压力、温度和混入空气量影响,建立了自行火炮油液泄漏量的数学模型。该模型指出了自行火炮液压系统内泄漏量主要取决于系统的温度、压力、液压油的动力粘度、油液的体积模量和热膨胀系数,揭示了泄漏量随工作参数峰值变化的规律,可为自行火炮的油液泄漏检测与定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冷库呈现迅猛发展趋势,且多采用氨制冷系统。由于氨制冷系统存在泄漏、火灾等安全风险,一旦发生此类安全事故,易导致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甚至出现群死群伤事件,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基于实际案例就冷藏涉氨企业氨泄漏、火灾致氨泄漏的事故原因进行了深度分析,并根据事故原因提出了一套安全防控措施,旨在通过有效的防控措施减少此类灾害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1.
根据化学危险品事故的特点及消防部队的装备配备情况 ,提出了一整套化学危险品事故抢险救援的程序 ,并介绍了处置过程中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危险化学品事故统计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02~2007年危险化学品事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 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计算得到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的第一主成分,进一步分析得出危险化学品事故主要发生在使用环节和生产环节。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的结论,针对危险化学品在使用、生产环节采取得当的预防措施,可以为有效减少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在论述了电磁泄漏所带来的影响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武器系统的电磁信息泄漏机理,论述了进行电磁泄漏防护的相关方法,展望了下一步需要继续研究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14.
机房漏水是危及精密信息设备长期稳定可靠运行的重大安全隐患。为了解决传统定位装置难以实现漏水点精确定位的问题,从传感电缆的检漏原理出发,利用分压补偿原理,通过STEP7软件编程,设计了一个结合自检、漏水检测和漏水定位3种功能的机房漏水检测与定位装置。在此基础上搭建了实验系统,经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短距离定位精度可以达到1.70%,从而证实了该装置检测的有效性和定位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受限空间油气泄漏的运动规律,及时有效地查明事故隐患,预报和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以挽救人民的生命财产,基于对油气泄漏的分析,建立了油气泄漏的仿真模型.采用压力和速度耦合场的SIMPLE算法,完成了地下坑道油气泄漏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研究发现,地下坑道的油气泄漏可分为4个阶段:孕育阶...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水下机器人与周围障碍物发生碰撞的情况,提出了一种用模糊决策技术判断危险度大小的方法,建立了危险度判断模型,并分析了水下机器人避碰动作决策模型的构造原则。  相似文献   

17.
The revival of nuclear strategy in US policy and scholarship has been strengthened by arguments that the ‘nuclear revolution’ – the assumption that thermonuclear bombs and missiles had made major war too dangerous to wage – does not affect international behaviour as much as nuclear revolution advocates claim. This article shows that the Soviet leader Nikita Khrushchev indeed regarded nuclear war as too dangerous to wage, a decision which manifested itself not so much in foreign policy or military doctrine but in his determination to avoid war when the possibility arose. We argue that Khrushchev’s experience provides us with a more useful way to characterise the nuclear revolution and suggest some implications of this argument for contemporary debates about nuclear weaponry.  相似文献   

18.
储油状况下油罐底板探漏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开罐检漏、传统检漏和带油检漏方法的优缺点,得出储油状况下油罐检漏技术的重要性,指出油罐底板检漏一直是油罐检漏的热点和难点。为找到适合覆土油罐和洞库油罐特点的油罐底板探漏方法,简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外油罐底板主要探漏方法,着重说明了各种方法的探漏原理、探漏精度和定位功能。分析对比了各种探漏方法的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改造和新建油库的油罐底板探漏方法提出合理化建议,为现阶段油库的扩容改造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9.
通过系统地论述消防特勤队伍在队伍建设与训练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应对措施,从而提高专业队伍的抢险救援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