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徐平  王子钰 《军事史林》2013,(12):40-46
中国派遣军,日方称“支那派遣军”,日本侵华战争期间派驻到中国关内的侵略军,于1939年10月成立,日本战败投降后撤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陆军组建的第一个总军(方面军群)级战略集团。可以说,中国派遣军是日本侵华战争中对中国人民犯下罪行最多的一支侵略军。  相似文献   

2.
解放军档案馆馆藏档案中,珍藏着多件抗战期间被改造日军战俘和投诚日军官兵控诉侵华日军暴行的档案,从暴行直接参与者、见证人的视角,反思、忏悔和揭露侵华日军对中国军民所犯下的累累罪行,是研究侵华日军暴行极其重要的历史文献。70多年后的今天,公布和研究这些档案史料,对于世人了解日本侵华战争的血腥历史和日本军国主义的滔天罪行,驳斥日本右翼势力刻意篡改历史、美化侵略行径的恶毒言论,警示爱好和平的人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突然向位于北平城西南芦沟桥附近的我国驻军发动进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中国人民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7月8日中共中央发布《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芦沟桥通电》,号召全国同胞、军队团结起来,抵抗日本的侵略。7月15日中共中央向国民党发出《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声称“准备应战”,同时“希望由和平的方法,求得芦事的解决”。7月23日毛泽东同志发表《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7月28日日军侵占北平。7月30日日军侵占天津。8月13日-11月9日日军进攻上海,国民党军队进行上海防御战役。11月9日上海失守。  相似文献   

4.
《宁夏科技》2002,(10):69-74
日本军国主义者在侵华战争中。公然违反国际公法。在中国土地卜研制和使用细菌武器,进行细菌战,大量残杀中国人民。这是日本侵略军在中国犯下的又一罪行。  相似文献   

5.
略论“八一三”抗战时中国军事十大失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37年8月13日,日本帝国主义在上海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进攻,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军展开了三个月之久的大会战。这次战役不仅打破了日本“速战速决”“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中国军民毙伤日军六万余人,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同仇敌忾,不怕牺牲,顽强战斗的革命精神,从而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增强了夺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有利于全国总动员,为沿海工业的内迁赢得了时间,并扩大了中国抗敌的国际影响。  相似文献   

6.
吕传彬 《环球军事》2013,(17):54-56
“北平西郊机场”位于现北京海淀区四季青乡境内,占地3000余亩。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军为了进一步扩大对中国的侵略,在中国的土地上修建了该机场。机场修建期间,他们强占土地,强拆民房,雇用朝鲜监工,疯狂压迫中国民工,犯下了滔天罪行。  相似文献   

7.
68年前,日本悍然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凶残的侵略者在中国大地大肆烧杀抢掠、奴役和残害中国人民,犯下了累累罪行。但是,如今的日本政府始终不肯正面承担历史责任,日本国内的右翼极端分子也不断否定曾经的暴行。值此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特刊发此文,以还原历史本来之面目,昭彰侵略恶魔之罪行。  相似文献   

8.
萧嘉 《政工学刊》2014,(9):90-90
随着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日本军队的铁蹄迅速遍及整个东南亚,并专门成立了掠夺亚洲人民财产的秘密机构——"金百合"。裕仁天皇任命皇族成员竹田宫恒德亲王为该组织的负责人,其他几名皇族亲王,如朝香宫鸠彦王、闲院宫载仁王也参与了这项任务。日本从中国和东南亚国家掠夺大量黄金据披露,日军在1937年攻陷中国当时的首都南京时,不仅屠杀了数十万中国人,犯下滔天罪行,日本皇室还利用"金百合",亲自参与抢劫财宝。  相似文献   

9.
1938年2月18日至1943年8月23日,侵华日军对中国重庆进行了长达5年半的战略轰炸,史称“重庆大轰炸”。据不完全统计,此期间日本对重庆实施轰炸超过200次,出动飞机9000多架次,投弹1.15万枚以上。重庆有超过1万人死于轰炸,1万幢房屋被毁,市区大部份地区掺遭破坏。日军的暴行给重庆人民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但当时国民党政府的腐败,特别是防空部队的腐败,也加剧了重庆人民的灾难。  相似文献   

10.
危难之时立壮志 江积祥.1936年出生于上海市一个普通的市民家庭。在他上小学时,正是国难当头的时刻。当日本侵略军占领上海市时,随父母逃难到安徽芜湖的江积祥.目睹了日军飞机在中国领空狂轰滥炸、为所欲为的情景.萌发了长大献身航空的志向。1954年.江积祥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京航空学院,实现了企盼从事飞机设计的愿望。  相似文献   

11.
对于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的罪行,人们多知道南京大屠杀等日本武装部队制造的暴行,而对于一支由日本作家和记者组成的曾积极配合日寇正规部队的行为,在日军侵华战争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特殊部队——“笔部队”所犯罪行,则知者寥寥。7月20日的《北京日报》刊载了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王向远教授撰写的一篇文章,披露了这桩鲜为人知的史实:  相似文献   

12.
1904年英国侵藏部队编制情况--兼论藏军失败的军事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03年9月8日,英国侵略军入侵亚东,发动了第二次武装侵略中国西藏的战争。在此以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侵略军所到之处,烧杀抢劫,无恶不作,对西藏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今年是江孜抗英斗争100周年,为了缅怀先烈,进一步揭露侵略者的罪行,本文简要介绍英国侵略军的编制情况,分析藏军失败的军事原因,以便让更多的人了解当时英国侵略者是如何利用强大的正规部队和现代化武器对西藏人民进行掠杀的。  相似文献   

13.
郑林 《宁夏科技》2002,(10):52-52
世界人民不会忘记,日本军国主义在20世纪上半叶大举进攻、侵略、掠夺、残害中国和东南亚各国人民,犯下了不能饶恕的滔天罪行,给中国、朝鲜、韩国及东南亚人民造成深重的灾难。这就是日本军国主义美称的所谓“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结束快60年了,可是日本有些人贼心不死,继续大做“圣战”梦,竟然建起“大东亚圣战大碑”来了。  相似文献   

14.
营救“盟军”飞行员脱险记彭光楣1944年,结成侵略集团的“轴心国”德、意、日正处于总崩溃的前夕。作为同盟国之一的美国曾派出多批架次飞机,对侵占武汉的日本侵略军进行频繁的轰炸。日军如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这年12月15日(农历冬月初一),虽是隆冬...  相似文献   

15.
梁茂芝 《环球军事》2010,(21):60-62
1937年的“七·七”事变,日本挑起了全面侵华战争。“八·一三”淞沪会战结束后,日军又把侵略的矛头指向当时的中国南京,于是,一场惨烈的南京保卫战打响了.1937年12月13日南京陷落前,中国陆军曾在南京城外进行了抵抗,但鲜为人知的是,在此前后的万米高空上,中国空军同样进行了一场壮怀激烈的保卫战。  相似文献   

16.
血淋淋的史实岂能篡改南玉瑞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也是我国军民抗击日本侵略军胜利五十周年。岁月匆匆不觉已过半个世纪。抗战8年我由一个8岁的儿童成长为一个八路军的少年战士,经历了日本侵略军对抗日根据地8次之多的“扫荡”,一次次躲过了日军的搜...  相似文献   

17.
徐平 《军事史林》2016,(6):52-55
台湾军为1919年后驻扎在台湾地区的日本侵略军的统称. 1895年4月,甲午战争战败后,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澎湖.当年5月底,日军在台湾北部的澳底登陆,并不断增兵,先后调近卫师团、第二师团和联合舰队共同参加南侵.这期间,日本于台北设立台湾总督府,任命全权负责侵台事宜的海军大将桦山资纪担任台湾总督.9月中旬,日军援兵大至,使侵台总兵力接近5万人.日军随即在台北登瀛书院成立了“南进军司令部”,由率领增援部队来台的“台湾副总督”高岛鞆之助中将任司令官,统一筹划指挥进攻台南事宜.同年秋末日军攻下台南,并控制台湾全境.  相似文献   

18.
1937年7月7日深夜,卢沟桥反抗日本侵略军的枪声,标志着中国人民期待已久的全民族抗战终于开始。14日,毛泽东等致电在南京的叶剑英,要他转告蒋介石:“红军主力准备随时出动抗日,已令各军十天内准备完毕,待令出动。”同时,他指示红军各路将领到云阳集中,讨论红军改编问题,并对红军参战、部队编制等做了周密的部署。对此,聂荣臻回忆道:“到七月中旬,尽管同国民党政府的谈判还没有结果,我们已经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开始酝酿部队的改编工作,着手进行开赴前线的准备了。”  相似文献   

19.
1945年4月,面临彻底崩溃的日本侵略军为挽救败局,纠集8万余兵力,从湖南宁(乡)益(阳)至邵(阳)新(宁)一线分三路西犯。发动了以夺取和摧毁芷江空军基地为主要目的的“芷江攻略战”,史称“湘西会战”。经过近两个月的激战,中国军队歼灭日军2.93万人,生俘213人,日军被迫撤回原阵地。  相似文献   

20.
在抗日战争时期,湖北军民同全国人民一道,同仇敌忾,英勇战斗,为彻底打败日本侵略军,捍卫祖国的尊严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湖北抗日作战可分为两个战场,即由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和由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正面战场于1938年6月12日至10月25日进行了著名的武汉保卫战。此次会战,是抗战以来投入兵力最多,牺牲最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一次战役。日军在作战中损失惨重,军力顿挫。中国的抗战由此转入战略相持阶段。日军侵占武汉后,为稳定局势,巩固占领区,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