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陈昌锋简要事迹海军陆战队某旅两栖装甲团团长陈昌锋,江苏省阜宁县人,1963年1月出生,1981年10月入伍,1984年5月入党,海军军事学硕士研究生学历。入伍以来,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参谋长,1999年8月至2001年6月赴德固联邦国防军指挥学院留学,归国后,担任现职至今。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一线部队的军事指挥员,一直以来,陈昌锋密切关注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潮流,带领团队勇敢面对新军事变革的挑战,殚精竭虑谋打赢,勇于创新求发展。在海军陆战队期间,他先后参加了六次重大演习和1998年的长江抗洪抢险。曾荣立三等三次,七次被海军、舰队评为“优秀基层主官”、“军事训练先进个人”、“优等指挥员”,2004年被评为“全军优秀共产党页”。任团长以来,其团队连续三年被舰队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并荣立集体三等功一次,铸就了全面过硬的“两栖铁甲团”,被誉为勇立军事变革潮头的“两栖先锋”。  相似文献   

2.
昔日一支钢枪征战南北,今朝战车轰鸣威振海疆。 驻守祖国南疆的海军陆战队某旅两栖装甲团是一支英雄的团队,抗日战争时期参加过“三下江南、四保临江”。  相似文献   

3.
蔡玉冲  王金龙 《国防》2005,(2):66-66
全军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先进典型陈昌锋留学归国后,任海军某陆战旅两栖装甲团团长,面对团队建设与外军的巨大差距、面对制约团队军事训练质量跃升的诸多因素,“一种空前的危机感撞击他的心头”。强烈的危机感催生强烈的紧迫感,陈昌锋立说立行,在全团开展了新军事变革教育,宣讲世界新军事飞速发展的形势,让大家看到了团队建设面临的巨大差距,把自己的危机感变成了团队的危机感,激发了全团官兵争先创优的工作动力,锻造了一支敢打必胜、威震海疆的“铁甲雄师”。现实生活中,身处危机却产生不了危机感的人并不多,但有了危机感而不知该…  相似文献   

4.
海军陆战队某旅两栖装甲团作为一支两栖攻坚的重要突击力量,每年都要进行海上适应性训练(简称海练)近三个月。针对环境艰苦、训练辛苦、敌社民情复杂的实际,该团以“十个一”为抓手,积极营造“大政工”氛围,努力实现政治工作全时全维全域覆盖,在全团形成了“工作一起落实、挑战一起应对、困难一起克服、问题一起解决、荣誉一起争创”的良好局面,有效促进了海练任务的圆满完成。  相似文献   

5.
当披着海洋迷彩的战车方队通过天安门时,随着中校指挥员”向右看”的指令,战车方队带着全体海军陆战队员的梦想,通过天安门,光荣地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这名指挥员,就是海军陆战队某两栖装甲团参谋长王家权。  相似文献   

6.
数字化装甲团装备保障能力是数字化装甲团作战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分析了联合作战数字化装甲团装备保障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数字化装甲团装备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法(ANP)建立了评估模型,实例验证了数字化装甲团整合式保障力量模型和配送式保障力量模型的高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当代海军》2010,(5):50-50
王志军:1996年9月入伍,现任海军陆战队某旅两栖装甲团副参谋长,2002年4月20日,经过层层筛选,王志军被派往土耳其军事学院和特种部队训练基地学习。面对恶劣的训练环境和对手强大的竞争压力,他时刻以“不畏艰险,背水攻坚,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猛虎精神”鞭策激励自己,刷新基地多项纪录,为祖国赢得了荣誉。2005年受到总参通报表彰并荣立一等功。  相似文献   

8.
汪允栋.人称“两栖团长”,块头大,黑黝黝,寡言干练,走路带风,任团长6年,他的信条是:要做好打赢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准备.就要少说多做,干!  相似文献   

9.
赵国栋 《当代海军》2003,(10):30-31
日前,国内和国外的一些军事杂志在对“两栖攻击舰”如何定位上,意见不一。特别是在对英国最新一级的两栖舰究竟是“两栖攻击舰还是两栖船坞运输舰”说法不同。为进一步帮助读者,辨清两栖家族成员中的主力舰只——两栖攻击舰,本刊特刊文,详细介绍英国最新一级两栖船坞运输舰。  相似文献   

10.
发新  常绿 《当代海军》2003,(10):12-13
一艘外貌酷似航空母舰的大型军舰,突然出现在敌近岸海域,舰上的海军陆战队员在垂直/短距起降飞机近距离火力支援下,一部分乘坐直升机从天而降,另一部分乘坐气垫登陆艇,两栖装甲车,两栖坦克等水上登陆工具劈波斩浪冲上滩头。瞬时,从空中,海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敌方海岸全纵深,多点,多地域,发起迅速猛烈的两栖攻击——这就是两栖攻击舰执行两栖作战时的真实场面。  相似文献   

11.
李发新 《当代海军》2003,(10):26-27
伊拉克战争的硝烟未散,利比里亚的战火又起。美国海军的最新型多用途两栖攻击舰“硫黄岛”号疾驶西非。“山姆大叔”的两栖攻击舰到底怎样,无皆探个究竟,但其“表亲”英国最新型的两栖攻击舰——“海洋”号直升机两栖攻击舰,2002年我在英国学习期间曾经有过“第一次亲密接触”。  相似文献   

12.
闻舞 《环球军事》2006,(7):52-53
随着美国全球军事战略的进一步深入, 对远程投放能力的需求越来越大,两栖攻击舰这种远程打击群的核心舰种正成为美国海军的新宠。于是,在塔拉瓦级已显老迈时, 它的继任者——新一代的两栖攻击舰开始浮出了水面。不堪重负的塔拉瓦级 2003年8月22日,一支新组建的美国海军舰队驶出了位于西海岸的圣迭哥军港, 这就是以“佩利洛”号两栖攻击舰(LHA- 5)为旗舰的美国第1远征打击群。它是由  相似文献   

13.
新绿  张金华 《当代海军》2003,(12):36-37
在地中海和红海沿岸,活跃着这样一支两栖特战奇兵——他们身着黑色作战服,佩带黑翼蝙蝠队徽,在夜幕掩护之下从海上神不知鬼不觉地接近海岸,渗入敌后,摇身一变成为精锐的陆上精兵。在对敌人进行迅雷不及掩耳的奇袭之后,他们又迅速而无声地消失在茫茫的夜海之中。这就是人称两栖“蝙蝠”的以色列海军特种部队——海军13中队。  相似文献   

14.
集训期间,他总是第一个起床、第一个来到训练场,苦心人天不负,比武场上,捷报频传——在兰州军区岗位练兵比武中,新疆军区某装甲团一举包揽步战车驾驶前三名,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在与几名奖牌得主交谈时他们都不约而同提起了教练王振兴,一个个竖起大拇指,止不住的赞。金牌得主韩国栋说道:"没有教练辛勤付出与默默支持,我们  相似文献   

15.
一个刚毕业的毛头小子给团长倒水时反而把团长烫伤了。别人看来,他闯了大祸,没有多大发展前途……现如今,昔日的毛头小子已成长为旅长。他说,是团长教会他两点,一是人做事要纯洁,心纯则路平;二是人要学会宽容,心宽则路宽。做作的表现——当排长第一个月,就遇到团长来站里检查,支部带领大家做好充分迎检准备,我个人也提前模拟好多套"方案",想在团长面前好好表现。没想到,当面对团长时,我心扑通扑通跳得厉害,手心满是汗,生怕说错话办错事,团长说的话我一点也没听进去,只顾着  相似文献   

16.
利刃般的车首,迷彩的涂装,巨大的浮箱……两栖突击车方队隆隆驶来。 这支部队的亮相,向世界传递着一个重要信息——中国陆军有了两栖机械化部队,他们来自南京军区“硬骨头六连”所在师。这也是南京军区历史上首次组织装备方队在国庆大典上受阅。  相似文献   

17.
2008年4月3日,被誉为“海上蛟龙、陆地猛虎、空中雄鹰”的中国海军陆战队某旅两栖练兵场,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美海军陆战队司令詹姆斯·康威上将。  相似文献   

18.
当“超越地平线”登陆作战的曙光照亮21世纪的海岸线之际,紧随世界头号登陆作战强国——美国之后,欧洲老牌海军——不列颠皇家海军也急不可耐地推出了其追随铁杆老大美国海军、践行21世纪登陆作战新理念的闪亮新星——“海神之子”号、“堡垒”号两栖船坞登陆舰。英国皇家海军“新潮一派”两栖船坞登陆舰的1号舰L14“海神之子”号,早在2003年1月已正式服役;同级2号舰L15“堡垒”号,也已在2004年12月17日加入了皇家海军的两栖舰队。“海神之子”号、“堡垒”号两栖船坞登陆舰与L12“海洋”号两栖攻击舰(无坞舱的直升机母舰)、4艘海湾级通用登陆舰一起构成了21世纪初皇家海军两栖作战部队的主打力量,这对于提升英军的对外军事干预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它们将与2010年前服役的两艘大型航母一起构成具有全维作战能力的两支特混远征舰队,随时准备赶赴世界上任  相似文献   

19.
<正>实车介绍几年前,网络上开始流传一种蒙着神秘面纱的中国新型两栖装甲车的图片——高大的车体,前部巨大的滑水板,酷似美国多年以来为其海军陆战队研制的下一代远征两栖突击战车。几年时间过去了,面纱层层褪去,不觉间,中国已经成了率先装备这种先进概念战车的国家。2009年,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阅兵仪式上,该  相似文献   

20.
李杰  刘涛 《现代军事》2008,(2):28-32
进入新世纪以来,许多国家海军如雨后春笋般接连推出各种新式两栖战舰。美国海军自不待说,两栖攻击舰、船坞运输舰、船坞登陆舰等大型两栖舰船的研发与建造持续升温,其他国家海军发展两栖舰船也亳不示弱,如印度、澳大利亚等国海军都在加紧购买或发展适合本国特点和海上安全需要的两栖战舰,东亚地区的我国两个近邻——日本和韩国发展两栖舰船的势头尤为猛烈。日本早在2003年就建造了3艘满载排水量1.3万吨的“大隅”级船坞运输舰,此后又于2007年8月下水了满载排水量达1.8万吨的“日向”号16DDH直升机驱逐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