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营第756厂     
国营第756厂始建于1971年,座落于中国科技城——绵阳市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386亩。756厂是国内设备技术领先、研发能力强、产业链齐全的专业研制生产蓄电池及电源系统的现代化大型企业,也是中国具有实力的航空电源系统研发和生产基地;国家国防重点工程主要配套厂家;城市轨道车辆应急电源和地铁应急电源系统供应厂家。中国烧结式碱性蓄电池生产基地。工厂是中国"863"计划实施单位之一,也是我国化学物理电源行业标准的核心起草单位。  相似文献   

2.
<正>贵州振华群英电器有限公司(国营第八九一厂)隶属于中国振华(集团)科技股份公司,企业始建于1966年,是国家微型密封电磁继电器和航空航天用接触器研制、生产的核心企业,是贵州省高新技术企业、贵州省创新型企业和贵州省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企业自主研发和生产的T0-5微型密封电磁继电器和航空航天用接触器型谱系列产品技术水平属国内领先,是高端应用领域替代进口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3.
<正>贵州振华群英电器有限公司(国营第八九一厂)隶属于中国振华(集团)科技股份公司,企业始建于1966年,是国家微型密封电磁继电器和航空航天用接触器研制、生产的核心企业,是贵州省高新技术企业、贵州省创新型企业和贵州省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企业自主研发和生产的TO-5微型密封电磁继电器和航空航天用接触器型谱系列产品技术水平属国内领先,是高端应用领域替代进口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4.
<正>贵州振华群英电器有限公司(国营第八九一厂)隶属于中国振华(集团)科技股份公司,企业始建于1966年,是国家微型密封电磁继电器和航空航天用接触器研制、生产的核心企业,是贵州省高新技术企业、贵州省创新型企业和贵州省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企业自主研发和生产的T0-5微型密封电磁继电器和航空航天用接触器型谱系列产品技术水平属国内领先,是高端应用领域替代进口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5.
<正>航空工业南京机电隶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全称为"中国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金城南京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航空工业南京机电")。航空工业南京机电是我国军用航空机电综合与管理系统、液压系统、燃油系统、空气管理系统、辅助动力系统的研发中心,也是民用航空液压系统、燃油系统和空气管理系统的国际合作、转包生产和自主研发基地。航空工业南京机电目前拥有的核心技术包括:空中加油、恒速传动装置、应急动力装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国特大事故不断发生,应急救援不力是中国安全生产事故后果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美国是世界上应急处理经验十分丰富的国家,借鉴美国应急管理机构的管理经验,建立适应中国国情的、行之有效的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7.
正贵州振华群英电器有限公司(国营第八九一厂)隶属于中国振华(集团)科技股份公司,企业始建于1966年,是国家微型密封电磁继电器和航空航天用接触器研制、生产的核心企业,是贵州省高新技术企业、贵州省创新型企业和贵州省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企业自主研发和生产的TO-5微型密封电磁继电器和航空航天用接触器型谱系列产品技术水平属国内领先,是高端应用领域替代进口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8.
实现武警后勤可持续发展,国家应尽快完善法规制度,警地各级领导应深化认识、树牢警民融合发展理念,重点要在信息网络系统、通用物资储备保障、装备研发与生产及维修、基本生活需求与医疗保障、后勤应急保障力量、后勤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实现融合。  相似文献   

9.
正13所、230厂分别是我国最早组建的航天惯性技术专业研究所和精密惯性器件专业制造厂,也是我国航天领域重要的惯性技术产品研制和生产基地。2013年11月,为顺应航天事业发展新形势,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九院对13所和230厂实施改革重组,所厂携手踏上了打造创新型、开放型、融合型惯性导航科研生产联合体的新征程。目前,13所拥有各类惯性仪表、惯性平台系统、挠性陀螺捷联系统、激光陀螺捷联系统、光纤陀螺捷联系统、MEMS陀螺捷联系统的研发、设计、生产、试验和鉴定能力,是我国惯性技术产品较全、型号应用领域较广的"国家队"。  相似文献   

10.
<正>公司简介河南中南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兵器豫西工业集团公司全资子公司,企业代号:国营第五一二三厂。公司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南阳市方城县,占地面积155万平方米,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1985年建成投产,是"六五"期间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是国家特种弹药的重要研制与生产基地,是军民融合发展优秀企业。  相似文献   

11.
<正>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是中核集团公司的重要成员单位。公司创建于1 958年,是一个具有"厂所合一"的特色企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拥有我国最为完整的铀化工工艺、铀冶金工艺、铀粉末冶金工艺、核材料研究、核燃料元件研制和生产体系,是我国核燃料元件和铀金属研发生产基地,设有核工业重点实验室、国防工业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和内蒙古自治区钍基燃料研究工程技术中心等科研机构,在核材料、核燃料元件研发方面积累了雄厚的技术和丰富的制造经验,研制和生产了我国绝大多数生产  相似文献   

12.
<正>武船,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934年6月6日,原名武昌机厂,"一五"期间,被列入国家156个重点建设项目,更名为武昌造船厂。2011年和2,013年,武船产业主体分两期注入中国重工上市,分别成立"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和"武汉武船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两家公司同属一家治理结构,统称"武船"。2016年,武船和北船重工行了资源和能力整合,企业规模、生产能力跃居船舶行业首列,主要从事军工军贸、民船海工、市政桥梁、成套设备的研发生产,是我国重点军工企业和以船舶建造为主体的大型军民融合现代化企业。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坐落在渤海之滨天津市,是我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中成立早、规模大、专业覆盖面广、科技水平高、产品类别多的综合性化学与物理电源研究所。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化学与物理电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化学与物理电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以及六个化学与物理电源的全国性专业学术机构均挂靠在十八所,与国内外电池界有着广泛的联系。现有职工1700余人,其中科技专业人员8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200余人。科技人员中有集团公司首席专家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人,研究员级高工45人。  相似文献   

14.
黄清华 《国防》2013,(12):43-43
当今时代,恐怖活动、自然灾害、交通和安全生产事故、网络袭击等非战争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上升。参与应对非战争非传统安全威胁,维护国家安全与发展利益,维护群众生命安全、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是军队和民兵的重要职能任务。目前,作战部队和省军区系统,都着眼平时应对非战争安全威胁,建立应急队伍、购置应急装备、组织应急训练,随时准备执行应急任务,并在近期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彰显了强大的威力。但从实践情况看,军队和民兵应急力量建设与使用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一线传真     
《中国军转民》2013,(4):9-11
三门核电1号机组核岛调试首个节点顺利实现 2013年3月28日17时28分,三门核电1号机组核岛中压母线受电成功,标志着1号机组核岛倒送电节点顺利实现。至此,三门核电1号机组常规岛和核岛中压厂用母线均已通过厂外备用电源受电,保障了调试及生产用电的可靠性。该节点的顺利实现为今年主控室可用、主系统移交等重点任务及后续电仪、工艺系统调试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正>工控系统安全是关系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问题,随着自主保障、信息安全问题逐渐暴露,工控系统的核心中枢——PLC系统的自主研发与推广应用刻不容缓。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是应用于工业环境中的数字运算操作电子装置,通过数字或模拟的输入输出来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设备或生产过程。PLC是生产制造系统、重大基础设施和军用装备的通用基础核心控制设备,在电力、石化、制造、市政等领域及航天发射场、舰船、装甲车辆等军用装备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顾名思义,“应急通信系统”(Emergency Communication system)是应付紧急情况时使用的通信系统。在民事领域,紧急情况包括各种天灾人祸,范围很广,很多国家建有国家应急通信系统。而在军事领域,由于军事行动本来就带有紧急性,作为军事术语的“应急通信系统”所对应的“紧急情况”,应该有所特指。笔者认为,在军事上的“急”,指的是“在最险恶的战争环境下、特别是在核袭击之后,当指挥所各种常规的通信手段均被敌摧毁、以致面临通信中断的紧急时刻”;这时用来保障最低限度通信联络的系统,就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船舶集团山西汾西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家"一五"期间156项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国家水中装备专业生产厂、舰船电机定点研制生产企业、新能源装备骨干制造企业。按照中央和集团公司总体部署,汾西重工党委作为第一批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单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EPS应急电源的工作原理、性能的分析,以及EPS与UPS和发电机组工作特点的对比,结合相关规范对建筑消防安全的要求,研究了EPS应急电源在消防应急照明、消防动力设备等建筑消防安全中的应用及前景。  相似文献   

20.
随着建设现代化武警部队的逐步推进,各警种部队信息化装备不断发展,引进和研发了许多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信息系统。如何合理整合运用这些系统使之尽快生成应急救援能力,是当前部队和院校面临的重大课题。建设警种部队应急救援信息系统,发挥信息系统优势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是实现统一指挥、快速反应、科学用兵、科学施救、密切协同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