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蓝军”是军事演习中对模拟敌军部队的专称,而“红军”则是指已方部队。《沙场点兵》让我们充分领略了现代化“蓝军”的风采,那么,“蓝军”是如何产生和使用的呢?演对抗,兴蓝军“蓝军”最早起源于我国的模拟敌军对抗演习。公元1572年,明代将领戚继光在蓟州镇汤泉就组织过一次对抗演习,他组织了一支为数众多的“假扮敌军”部队与守备部队对抗,演练了突袭与报警、攻城与防守、突袭与增援、扩张与反击等问题。这次大演习持续了二十天,参战的士兵有十万之众,将士不下千人。这支“假扮敌军”部队就是“蓝军”的雏形。后来,我国又断断续续地组织…  相似文献   

2.
“全营注意!坦克火力点,2N装药,表尺135,方向11-45,全营4发急促射——放!” 在实兵实弹对抗演习中,面对“蓝军”突袭,只见这位预备役指挥员处乱不惊,指挥若定,与战友们一举摧毁“蓝军”移动目标。参加观摩的军地领导对这位指挥员赞赏有加。  相似文献   

3.
初秋的科尔沁草原,安静详和。突然,"砰、砰、砰"3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划破了草原上空的宁静。霎时间.战车轰鸣、电波频传,立体侦察、远程打击、信息窃密一场高技术条件下的实兵实障对抗演习拉开了帷幕,"蓝军"对"红军"频频发难,凭借灵活的战术、高超的指挥,将"红军"逼上绝境。这就是素有"新裂磨刀石"之称的专业模拟"蓝军"部队——沈阳军区某装甲团。  相似文献   

4.
最近,这个师成功地组织了红军加强摩步团进攻与蓝军加强机步营防御首长机关(携带通信工具)室内沙盘兵棋对抗演习。组织这种团级规模的合同战术演习在该师尚属首次。为了搞好这次演习,他们在课题新、难度大、要求高、无经验借鉴的情况下,认真学习研究,积极探索总结,把对抗训练作为提高首长机关分析判断和决策指挥能力的突破口,从现代战争作战指挥领域广、判断决策要求高、组织指挥复杂的实际出发,提出了“蓝军”的合成体才是红军对抗主体的思路,使对抗训练有了明确的目标。为了使演习演得实、抗得活,他们认真研究了“蓝军”作战思想和战术手段,并对“蓝军”的防御体系、工事构筑、兵力运用等进行了重点研究,在演练中切实按照“蓝军”的作战原则进行训练。从而避免了以红军战术对红军战术的局面。演练中,他  相似文献   

5.
2005年10月19~28日,北京军区陆空联合对抗演习以信息化战场为背景展开。演习部队从燕山脚下到大漠深处、从长城内外到渤海之滨,摆开了战场。近万名官兵及数百辆装甲、坦克战车空地多路开进,异地同步联合战役演练至此拉开战幕……在近千里的实地演练途中,天上卫星侦察、空中飞机轰炸、地面电磁袭扰……演练中,“蓝军”招招凶狠,令“红军”以往的“拿手好戏”失效,逼着“红军”指挥员想办法出新招。针对“蓝军”强大的信息优势,“红军”对野战指挥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探索出多种新战法;面对“蓝军”远程精确打击, 他们采用精确化、小型化的联合编组,空地联合、诸兵种协同,  相似文献   

6.
于永军 《国防》2012,(6):69
某部举行实兵对抗演习,按照事先设计的万案,是 红军”获胜 然而,演习的结果却相反,原因是,就在“红军向“蓝军”发起冲击时,突然狂风大作,雷雨交加,步兵前进困难,数辆坦克深陷低洼地,贻误了战机 在评判这次演习时,大家都说“太意外了”! 这种带有偶然性的“意外”,往往对作战结局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这是对烟台预备役师预编保障分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否拉得出、开得动、运得上的一次实际检验。 时针指向下午3时整,随着副师长李青山“演习开始”的口令发出,两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这支藏兵于民  相似文献   

8.
初冬某日,云雾缭绕的伏牛山峦、黄鸭河畔突然升腾起一片“战地硝烟”。这是河南省南召县民兵医疗分队举行的一场医疗救护动员演习。 上午10时,3颗信号弹腾空而起。“红军”向“兰军”阵地发起了攻击。这时,电台里传来抢救前沿伤员的紧急呼叫。只见数名民兵担架员时而猫腰跃进,时而  相似文献   

9.
我军建成无人机培训基地据《解放军报》1998年4月12日龚璐、黄华敏报道某试验基地日前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对抗演习。在激烈的电子对抗中,只见“红军”一架纤小的飞机躲过“蓝军”雷达的监视,在目标区域上空盘旋,不断将侦察到的信息传递给自动化指挥决策系统,“红军”的炮火瞬间准确地覆盖目标。在这次演习  相似文献   

10.
鼠标轻点,键盘声声。蓝军作战指挥中心因打开了“盟军”发来的电子邮件,一种破坏性极强的病毒随即爆发,所有电脑全部死机。红军特种分队抓住战机深入敌后,切断蓝军网络节点,一发精确制导导弹命中蓝军指挥中心供电站,彻底粉碎了蓝军利用网络战攻击红军的企图。  相似文献   

11.
“砰!砰……”随着两颗红色信号弹升空、指挥员下达“兵员集结开始”命令,顷刻间,演习现场人头攒动、编配在城镇乡村。工厂企业、政府机关的预任官兵,或三五成群、或以连排为单位从四面八方面操场涌来。  相似文献   

12.
2005年10月19日,北京军区陆空联合对抗演习在信息化战场的大背景条件下,从燕山脚下到大漠深处、从长城内外到渤海之滨,近万名官兵,数百辆装甲、坦克战车,空地多路开进,实施异地同步联合战役演练至此拉开战幕…… 在近千里的实地演练途中,天上卫星侦察、空中飞机轰炸、地面电磁袭扰……“蓝军”招招凶狠,逼着“红军”指挥员想办法出新招。针对“蓝军”强大的信息优势,“红军”对野战指挥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探索出多种新战法;面对“蓝军”远程精确打击,“红军”又采用精确化、小型化的联合编组,空地联合、诸兵种协同、形成了陆空联合的作战能力。 演习全过程采取随机导调的形式,构设逼真复杂的战场态势,增大演练强度和难度,在近似实战的环境中锤练摔打部队。参演部队结合实战实施实兵对抗、实弹演练,演习了快速立体机动、抗敌信息攻击、远程精确打击、反机降突击、特种作战等10多个课题,30多项成果得到检验,并完善了一批新战法。提高了部队信息化条件下快速机动联合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一飞惊天     
前不久,一场规模宏大的红、蓝军实兵对抗在西北大漠拉开。只见蓝军2架先进战机冲出云层,直扑6架红军战机。红军战机巧妙摆脱蓝军攻击,并趁其不备杀了个“回马枪”,将其打得措手不及。演习以红军胜利收局。扮演红军创造这一骄人战绩的沈空航空兵某团,面对世界新军事变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立足现有装备,坚持从难组训,使部队战斗力实现了一次新的跨越。  相似文献   

14.
10月中旬,苏北某丘陵地区,铁流滚滚,硝烟弥漫。 随着两发红色信号弹凌空而起撕开天幕,引而待发的“红军”炮兵群顿时发出怒吼,首发命中、首群覆盖,“红军”步兵分队利用炮火间隙迅速接近敌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起攻击,群队多路、越点直插,与“蓝军”展开生死搏斗,双方的无线电干扰、计算机病毒渗透、激光武器对抗等在“隐形”战场同样展开生死较量……这是江苏某陆军预备役师实兵实弹合成演练中的一个个镜头。该师在现代条件下,特别是未来高科技条件下的诸兵种合成作战战法研究在这次演练中得到充分检验和提高。  相似文献   

15.
暴雨如注,炮声隆隆。午夜时刻,东南沿海某地域,一场“红”、“蓝”对抗演习激战正酣。突然,“红军”几部炮瞄雷达变成了“瞎子”,顿时,数十门火炮变成了“哑巴”。随之“蓝军”火力越来越猛、愈战愈勇!“红军”指挥部领导心急如焚!他们清楚,如果这几部雷达得不到及时修复,这场演习必败无疑!在情况十万火急之际,他们向军区某军械器材仓库雷达修理所发出求援信号。该所3名惨理人员火速抵至现场后,凭借精湛的维修技术,很快排除了故障。“千里眼”重见了光明,火炮又恢复了怒吼,一枚枚炮弹准确无误地飞向目标……  相似文献   

16.
“叭、叭”,两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闪现在黔北第一雄关——娄山关的上空,拉开了贵州省遵义市预备役团信息化条件下攻防演习的序幕。前沿指挥所,只见一位身材高大魁梧、佩戴大校军衔的预备役军官,正在电脑前密切注视着较量双方的战场态势,从容指挥演习。他就是预备役团第一政委、遵义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卢守祥。提升战斗力要敢于迎接挑战  相似文献   

17.
在天津某预备役高炮师的编制里没有“蓝军”的编制,却有一支特殊的“蓝军部队”,这支“蓝军部队”总共才有3个战斗员。四级军士长张宗理就是这支“蓝军部队”的“总司令”。身为航模班班长的他还是一名出色的“飞行员”。不过战友们却总是调侃道:“只遗憾他这个‘飞行员’从来没有上过天。”  相似文献   

18.
检查     
2D08年12月7日,云南某空军机场,一名演习归来的歼10飞行员在停机坪上检查导弹。挂弹飞行是红蓝军对抗演习中接近实战的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19.
“乒!乒!乒!”三颗红色的信号弹在凛冽的寒风中腾空升起。“呜……呜……呜……”防空警报声划破了天穹。1999年12月29日上午10时,为期10天的镇江市城市反空袭综合演习进入了实兵、实弹、实爆阶段。 随着防空警报声响起,市区群众全部进入防空设施,10多个重点目标瞬间全部“消失” 防空警报声中,一道道预先号  相似文献   

20.
初夏,大凉山海拔3000多米的成都军区某合同战术训练场依然寒气沁人,某团信息化条件下边境反击战斗演习如火如荼。担任蓝军和演习总导演的军区某合同战术训练基地一边运用多种信息手段与部队顽强对抗,一边运用"部队演习评估系统"对演习进行"定量"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