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青年民兵之家”是民兵活动的好阵地,应该充分利用它。但是过去的“青年民兵之家”一般都建在村(大队)上。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不少“青年民兵之家”已解体,有的尽管保留着,也很少活动了。  相似文献   

2.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浓浓春意染遍青山。近年来,地处贫困地区的河南省中牟县人武部,积极发动民兵基层组织广泛开展打造地域特色经济产业的科技富民活动。广大基层民兵骨干发挥排头兵作用,因地制宜,科学谋划,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倾力打造地域特色经济产业,在豫中大地上掀起了“科技兴农、特色兴农”热潮,为当地农村开辟了一条科技致富新径。全县426个民兵连,每个民兵连都是一个致富源,每个民兵连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山东诸城是一片改革的热士。在这片热土上,诸城市人武部面对农村改革给民兵工作带来的冲击和影响,不等不靠,上下求索,紧紧抓住影响民兵工作的“瓶颈”,把制约民兵工作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做为突破口,走出了一条农村产业建连的新路子,实现了产业民兵组织与产业经济组织、产业民兵活动与产业经济活动的有机结合,使农村民兵工作呈现出蓬勃生机和活力,促进了民兵预备役工作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王德好 《中国民兵》2014,(11):27-27
随着社会经济转型和利益关系调整,民兵基层党组织建设“虚拟化”问题日益突出,导致执行任务时难以达成统一意志和有力领导。因此,应站在稳固基层政权、扩大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政治和战略高度,切实把加强民兵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党管武装的重要内容,推进“支部建在连上”在民兵组织中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5.
阮仁良 《国防》2001,(7):39-40
民兵组织建设是民兵建设的基础。民兵工作“三落实”首要的是组织落实。现行《兵役法》和《民兵工作条例》对民兵组织建设作了规范,但随着高技术作战需求变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落实民兵组织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深化民兵组织建设改革已成为提高民兵、预备役部队作战能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在组建范围上,要突破地域、所有制的框架,拘建有利于民兵组织落实的新格局 按照现行法规明确的民兵组建范围,民兵组织主要建在乡、民族乡、镇和企事业单位,其主要特点是:农村建得多,城镇  相似文献   

6.
经验交流     
今年4月,贵州省铜仁军分区在铜仁市坝黄镇基干民兵营一连进行了建立党支部的试点。试点按照“统一思想,建立组织,配好班子,明确职责,开展活动,总结经验”的指导思想,把支部建在连上纳入民兵基层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试点,取得了有益的经验。 在“建立”上形成共识,树牢党管武装的观念。 在摸底中,坝黄镇基干民兵一连少数民兵存在着一些模糊认识:有的认为在“基干民兵连建不建党支部一个样”;有的认为“现在有的村党支部都很少开展活动,民兵连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陕西省紫阳县人武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村域经济建设人手组织民兵为县域经济发展作贡献.在民兵中大张旗鼓推进“一村一品”工程建设。培育民兵产业大户200多户。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东丰县人武部着眼地方经济建设需要,坚持不懈地抓好民兵的培养锻炼。注重发挥他们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带头和辐射作用,为当地经济繁荣发展作出了贡献。先后有50余名民兵被市、县评为“产业带头人”、“民兵科技致富标兵”.有43名民兵走上村官的岗位。  相似文献   

9.
李亚洲 《国防》2013,(6):65-67
2011年底召开的全国民兵工作会议,研究部署了民兵工作调整改革的目标任务,拉开了民兵转型建设的大幕。我省军地各级闻令而动、主动作为、勇于创新,齐心协力在新的起点上推动民兵工作转型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抓住“调整改革”这条“主线”,科学统筹、推动转型按照“适应国防建设需要强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的总体要求,积极深化民兵工作调整改革,扎实推进民兵建设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民兵在产业之间、地域之间的流动性增大了。对外出流动的民兵怎样加强管理和健全组织?通过下基层人武部调查研究分析,我们认为在民兵中颁发“民兵身份证”,在流动民兵中设立“流动民兵活动卡”能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民兵身份证”类似于居民身份证。“流动民兵活动卡”类似于驾驶员的“驾驶证”副本。作为流动民兵参加民兵组织和活动的记录凭证。外出民兵凭“民兵身份证”和“流动民兵活动卡”与流入地  相似文献   

11.
绥芬河市人武部按照“练为战.建为用”的方针,报抓民兵队伍建设.并注重在支援地方经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及抢险救灾中锤炼和检验队伍。锻造了一支“联得上,拉得出、打得赢”的过硬民兵应急分队。2005年7月,该市绥芬河镇民兵小分队的先进事迹在黑龙江省军区“为振兴龙江,建设小康做贡献”活动推进会上做了经验介绍。图为绥芬河镇民兵应急分队开展和参与各项活动的一组镜头。  相似文献   

12.
企业是民兵组织的主要载体。新时期,三资、股份和民营等新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企业以其良好的经济效益和优厚的报酬,吸引了大量高素质的智力型青年从业,为建立民兵组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可见,如何适应国家经济结构多元化形态,向新兴企业拓展民兵工作,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民兵建设必须认真研究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从近年城市民兵工作调整改革的情况看,新兴企业的民兵工作应重点把握以下几个问题。(一)在领导关系上,要强化属地管理。目前,我国基层民兵组织主体建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其直接领导关系有…  相似文献   

13.
一、适应形势任务发展需要,着力构建应急专业力量体系.民兵预备役部队应急专业力量是后备力量建设的重中之重,是实施动员行动的基础,必须从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中突出出来,重点筹划、重点建设,形成与安全形势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相衔接的建设格局.反恐维稳队伍.按照“建在身边、抓在手中、用在关键”的要求,在继续巩固应急分队市(地)建营、县建连、乡(镇)建排的基础上,高度关注边境一线地区、敌情社情复杂地区、大中城市民兵反恐维稳分队建设,将村级治安分队纳入反恐维稳力量加强建设,探索“网格化”执勤、村级警务室联建和组建常备民兵应急分队的方法路子,着力解决重点地区和重点部位力量不足、装备器材配套率低、防暴训练针对性不强、关键时刻反应慢等问题,确保一旦有事能拉得出、用得上、起作用.  相似文献   

14.
禄丰县素有恐龙之乡美誉。近年来,该县人武部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狠抓民兵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民兵战斗力,使民兵队伍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一是组织民兵守卫国家重要目标,充分发挥民兵在经济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  相似文献   

15.
改革是时代的潮流,是发展的动力。国有企业民兵工作如何适应改革,使企业民兵上作与企业发展相适应,与企业机制转换相衔接,位于鄂西北武当山下全国特大型企业之一的汉江集团公司在依法办民兵上下功夫,在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上做文章,在发挥作用上见成效,建成了“国”字号的一流民兵队伍。 企业改制,民兵工作如何与企业改革同频共振?汉江集团公司的做法是——在依法办民兵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松滋县斯家场镇武装部长易峰,找准新形势下武装工作的切入点,创造性地率兵带民实施“六个一”致富奔小康工程:即“一兵一技”(一名民兵掌握1—2项致富技术):“一户一院”(一户民兵家庭建一个经济小庭院);“一排一业”(一个民兵排从事一种产业);“一连一区”(一个民兵连办一个科技示范小区);“一部一地”(武装部办一个以劳养武基地);“一带一联”(每个专武干部、民兵干部带出一户小康户,联系一个扶贫点)。2850名民兵走上了小康之路,354名基干民兵成为奔小康标兵。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宜城市“青年民兵之家”曾经享誉全国,其经验被总政群工部在全军推广。近年来,宜城市人武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发挥“青年民兵之家”作用基础上,依靠市场运作,积极占领农村文化阵地,在全市民兵中广泛开展争创“民兵文化中心户”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民兵文化生活,提高了民兵文化品味,纯正了社情民风,拉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截至目前,全市“民兵文化中心户”已达1135个,主要类型有社会公益型、连锁经营型、艺术型,产业带动型和文商互补型等。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民兵》2013,(1):F0003-F0003
近年来,陕西省泾阳县人武部着眼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稳定、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需要,坚持任务牵引,注重因地制宜,针对当前民兵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探索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着力构建一支“建在身边、  相似文献   

19.
云南这块边疆热土,曾经是自卫还击作战的主战场。在那场战争中,云南先后有35万民兵配属部队作战、救护伤员、运送物资、巡逻警戒、设伏堵卡、扼守要点、构筑工事、修路架桥,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送得上、救得下、炸不断、拖不垮”的钢铁运输线,与部队一道铸造了“老山精神”,为保卫祖国边疆立下了卓著的功勋。1986年这里由战转平后,云南省军区党委围绕国家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大局,从云南相对贫困落后的实际出发,及时提出了“围绕中心办民兵,办好民兵促中心,抓好民兵‘参建’,促进边疆振兴”的工作思路,率领全省200多万各族民兵致力于经济建设——以劳养武。他们开矿山、办工厂、种林果、搞运输……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云南民兵为当地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据统计,在云南民兵创办的劳武经济实体中,产值在10万元以上的有150多个,100万元以上的有20个,1000万元以上的有8个。  相似文献   

20.
范会艺  宋秀勇  彭卫国 《国防》2006,(11):34-34
科学发展观是新世纪新阶段国家全面建设的指南。在民兵建设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重要的是,从民兵“寓兵于民、兵民一体”的性质特征出发,充分体现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为此,必须坚持“两个依托”。一是依托经济社会发展提高民兵建设质量。民兵是国家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国家发展安全的重要力量。新世纪新阶段,要按照“军民结合、兼容发展”的要求,努力提高民兵建设质量,增强民兵维护现代国家安全的能力。要在国民经济发展和财政增长的基础上,不断加大民兵建设的经费投入,保障民兵军事斗争准备和调整转型所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