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普通的农家小院,一位一字不识的农民父亲,为共和国培养了两位将军。他们人生之初,身份是卫生员、保密员,但他们在生命长河中,于自尊中养肥了努力的意志。只因为,有一位质朴的父亲打着灯笼让他们看到了远方。  相似文献   

2.
在吉林省东丰县五道岗乡两南角.有一个不起眼的小山村,叫大顶村,在群山绿树环抱中,稀疏地掩映着三十几户普通的农家小院。这里居住着一群淳朴憨厚的关东农民,他们用勤劳编织着对生活的美好梦想.用真情谱写着一曲曲拥军之歌  相似文献   

3.
在豫西南桐柏老区的南阳城王府山下,座落着一户极普通的农家小院,特等残废军人李德志和他的妻子秦秀洁就生活在这里。人们时常看到秀洁或是陪着丈夫散步,或是教丈夫看报识字,人们对这个充满温馨和爱恋的特殊家庭,常常投以敬慕的目光。然而,在这欢声笑语之后.却隐藏着一个延续了22年、鲜为人知且  相似文献   

4.
赤子兵团情     
我是兵团人,我是兵团人的后代,第三代兵团人。我流动着祖辈屯垦戍边的热血,凝聚着父辈田园牧歌的智慧,肩负着自己蠢蠢欲动的梦想!喝一口幽香的花草茶,脑里浮现着一个儿时成长的小院。小院里,猪圈、鸡棚、苹果树。小院外,杨树、渠道、麦草垛。还有一群叫扎扎刺的家伙,是那时最想挑战的对象。  相似文献   

5.
光明路15号     
乌鲁木齐市的高楼大厦叠窗搭檐,拥挤不堪,其密度可与香港比肩。但是香港卧在海水上,乌鲁木齐则窝在山沟里。水和绿让人觉得稀罕呀!可是,当你到了光明路15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小院,你会精神一爽,深吸几口气。这是一个绿色的小院,  相似文献   

6.
邢仁柱是江淮平原一个普通而敦厚的农民,只因60年前一场生离死别的邂逅,邢仁柱的生命内质被赋予了鲜亮和厚重,当英雄的生命化作彩虹之后,他用景仰和执著演绎着跨越世纪的真情追寻。时光回溯到1948年初冬,那年邢仁柱刚6岁。那个子夜,9个解放军战士披着浓湿的雾霭进入岗集那座泥垒的农家小院宿  相似文献   

7.
曾藏过朱德扁担的老红军朱俊才,现居住在河南省方城县裕州北路一个优美独家小院里,今年93岁高龄。他曾参加过“八一”南昌起义、五次反“围剿”和两万五千里长征。在井冈山时期,当过朱德的通信员,多次给毛泽东送情报,参战400余次。  相似文献   

8.
去年盛夏,沈阳农学院一位教授带领两名日本留学生,千里迢迢慕名来到吉林市郊区丰满乡一座农家小院,专门进行蔬菜栽培考察。在主人培育的高架西红柿大棚内,教授和两名留学生仰望高出人头一米多的西红柿秧,连连赞叹:“了不起,这真是一个大胆的设想”。  相似文献   

9.
去年3月6日晚,河南民权县杏堂乡某村头一处小院里,昏暗的油灯下,香烟缭绕,一个赤膊的中年男子手舞足蹈捉鬼驱邪,一对青年夫妻拜倒在他的脚下……这对青年夫妻就是小院的主人,都是村里的基干民兵。他俩结婚三载。夫妻恩爱,但不尽人意的是,没有孩子。为治疗不孕症,夫妻俩从乡村到省城,四处求医问  相似文献   

10.
引子小包袱引出的"秘密"如果不是省委书记的一次家访,这个故事也许继续封存在中原的一个农家小院里。今年1月4日,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到范县看望慰问困难群众和复退军人。考虑到方便领导看望慰问,县里就随便选了靠近路边的两户人家,其中一户就是白衣阁乡86岁的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怀安县尖台寨村是一个偏僻的山村,但是近年来出现的一排排农家小院、宽阔的文体广场、藏书丰富的"民兵之家",令来访者叹为观止。特别是当他们了解到村民兵连为改变家乡面貌治穷致富的动人事迹后,更是由衷地交口称赞。  相似文献   

12.
蜿蜒的永定河玉带般缠绕着北京城。在永定河引水渠与四环路交界处的楼群中,有一个不大的院落。小院没有门牌号但由军官执勤,这一切陡然增添了神秘和肃穆。 沿着石板铺成的小路向里窥探,一座乳白色的小楼静静地面对着一块四四方方的操场。操场尽头,“苦练神功绝技,献身警卫事  相似文献   

13.
在一个农家小院里,一张老式的八仙桌上,摆放着40余张已经发黄的奖状和数枚奖章。望着这些奖状和奖章,我们的眼眶湿润了。因为每一张奖状和每一枚奖章里,都饱含着这位老军垦人的梦想和人生追求。王占荣今年84岁,他的家乡在四川省盐亭县。1948年10月,在陕西永丰镇战役中,22岁的王  相似文献   

14.
“咬得菜根,倍历艰辛,方能百事可为”,武警某部参谋长吴仕绪总是这样告诫自己。1958年,吴仕绪出生在黄土高坡一个农家小院。父亲早逝,家中兄弟姐妹多,他自幼聪颖伶俐,早略劳苦,早谙世事。1978年,吴仕绪参军入伍,当年就参加了军区组织的大比武,并取得了好成绩。1979年,吴仕绪奉命开赴广西前线,参加  相似文献   

15.
我们来到曹县城正西十公里偏僻的魏湾镇王泽铺村,在一个农家小院里,雪白的波斯猫睁大黄绿两只眼睛,七彩山鸡翘着长长的尾巴在漫步,笼中的狼犬竖起了警惕的耳朵,池中的龟在水中游戏,房中的蛇在攀沿缠绕,满院白羽、黑羽的鸟鸡在争啄抢食…… 一位年约24岁打扮时髦的女主人介绍说,他们通  相似文献   

16.
生命之灯     
1993年的春天,还是新兵的我,被一纸命令调到基地管理科农场种菜。农场距基地机关营区30多公里,是一个由十几间平房组成的小院落。空荡的小院,加上我一共有5个兵。班长姓陈,江苏人,是一位1987年入伍的志愿兵。在戈壁滩,素有"一年刮一风,从春刮到冬"之说。黄沙如同熟悉的朋友,  相似文献   

17.
三分小院里一方是月季、牡丹、芍药等名贵花卉200多盆,另一方是四层鸡舍楼房,180只品种鸡生息之中,总长约40米的院墙内外爬满了葡萄秧儿,院墙的四周47棵山芋肉、杜仲、板栗等经济林木井然有序。这是河南省南召县南河店镇民兵李相奇庭院经济的特写,也是这个镇人武部引导民兵开发庭院经济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8.
再忆祝榆生     
2011年5月一个普普通通的上午,在车道沟兵器大院的一座普通六层小楼,一个普通而又不普通的人与笔者对坐了一个下午,蓝白相间的格子衬衫把这个90多岁的老人衬托的十分矍铄,脸上被岁月写满了皱纹,却掩盖不了炯炯有神的目光。作为一名军工战线上的老兵,他很普通,像千千万万的军工人一样,默默无闻耕耘在武器装备研制的第一线;作为三代坦克总师,他又不普通,跨代的装备研制让华夏的门楣更加坚实厚重。而更不普通的是他  相似文献   

19.
今天,中国农民的文化心理,由“被动接受型”转向“主动参与型”。新时代的文化浪潮叩击着年轻一代农民的心扉,使他们由过去的观众,涉足于殿堂。本文的主人公——辽宁省东沟县西土城村女民兵张坤,就是千百万追求文化艺术的农民中的佼佼者。西土城,一个偏僻闭塞的小山村。一个普通而又典型的农家小院,前后菜园种满了茄子、辣椒、豆角、韭菜和黄烟、鸡、鸭、猫、狗、猪在院里走动,使整个院落充满农家气息。张坤的闺房兼“画室”就在其中。很难想象,在这样偏僻的小山村,在这样的条件下,竟然诞生了一幅幅获奖作品。张坤记得,前些年,她只想填饱肚子,没有追求美的奢望。现在,温饱懈决了,18岁的张坤又对文化有了“饥饿感”,开始用自己的画笔,描绘农村的新生活。张坤对绘画艺术充满了痴情。作饭时,她折根柴棍在地上画;到  相似文献   

20.
双滦区人武部根据民兵思想政治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民兵的农家小院、田间地头,把科技、理论、政策、法律送到民兵的家中,受到广大群众好评。如何使民兵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深入到民兵内心深处,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