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多人都说她很傻,如花似玉,家庭富有,却嫁给了家徒四壁的军人。然而,17个年头过后,她还是那句话:“我无怨无悔。”她是谁?她是“全国百名好军嫂”、辽宁省葫芦岛军分区后勤部长黄开军的妻子李红。 说起李红,黄开军脸上绽放着幸福,他说他的生活因为有妻子的相伴而充满阳光,他更为妻子成为优秀的军嫂而感到骄傲。  相似文献   

2.
因为爱你     
正爱情,一个浪漫而温暖的词语,幸福了对对相爱的人,系紧了颗颗跳动的心。而茫茫大漠深处的爱情,比寻常的爱情少了花前月下的甜蜜,却多了无怨无悔的牺牲,少了朝夕相处的浪漫,却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荣誉和担当!军嫂邢文姬说:"嫁给他,我也是半个航天人!""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荒凉的大西北,我来了!认识陈彦辉时,他还是吉林大学计算机系大三的一名学生。内敛,憨厚,瘦是陈彦辉留给邢文姬的全部印象。那时候,邢文姬已经大学毕业工作了,作为朋友,两人的交流大部分靠书信。他们谈爱好,谈生活,谈理想,虽然彼此都没有表明,但两个人的心里分明都感觉到了一丝甜甜的幸福。2004年,陈彦辉快大学毕业了,邢文姬不自觉地高兴起来,相见的日子一天天  相似文献   

3.
亲爱的战友,当全社会对幸福的讨论热度走高,当许多人嗟叹自己的人生充满坎坷,当我们把幸福指标定义得无比宏大神圣的时候,你是否能想到,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远离亲人朋友,行走在死亡边缘,奉献着青春热血,铸就着和平丰碑,自始至终都无怨无悔。他们是和平年代离战火离危险最近的人——战斗在黎以边境"蓝线"上的60名中国维和扫雷兵。人们不禁要问:他们幸福吗?请跟记者一起感受维和硝烟,听听他们对幸福的理解和诉求。  相似文献   

4.
沧州姑娘李艳华从小崇拜军人、热爱军人。这种感情并没因时间的推移而淡漠。两年前,当她了解到目前不少大龄军人面临着择偶难的问题时,便暗自下了决心,要做一个“有心人”,帮助军人找到属于他们的幸福。 功夫不负有心人,“热线”是开通了,可是怎样才能使热线真正“热”起来,在更多的军营男子汉和爱恋军人的姑娘们之间搭起一座座鹊桥呢?李姑娘为这可没少费心。她自己掏钱,行程万  相似文献   

5.
牵手     
20年前,农八师一四二团团直党工委书记赵忠岳与赵青幸福地结合了。婚后两年,爱情的结晶降临到了这个家庭——一个胖儿子来到了这个世界,为他们的生活增添了美满与欢欣。当他们沉浸在幸福中时,赵青突然患病瘫痪在床。为了治好赵青的病,赵忠岳背着妻子穿梭在许多家医院,而每张诊断书上都赫然写着同样的字眼:脑血管畸形。这意味着赵青将永远与轮椅结缘。从此,身为领导干部的赵忠岳每天早晨6点钟起床,打好牛奶,喂好孩子,然后做一些可口的饭菜端到妻子的面前。由于疾病的折磨,赵青的容颜变得憔悴不堪,而赵忠岳仍像往常一样体贴她、疼爱她。她那沾有大小便的衣服,发出阵阵难闻的气味,赵忠岳不声不响地为她洗干净。赵青躺的时间长,腰酸腿麻,他就轻轻为她按摩、搔痒。睡觉前,他给她洗脸、洗脚;每天早晨为她穿衣、梳头,每天晚上还得三番五次起来服侍妻子大小便。  相似文献   

6.
4年前,他还是一名普通的战士,受益于部队的良好风气,在警营幸福成长;4年后,他成长为一名连队主官,他说自己的带兵理念就是,要让战士比自己当年更幸福。4年前,《解放军报》曾以《幸福的西西玛》为题,报道了武警某部藏族战士西西玛,受益部队良好风气,在警营成长进步的幸福故事。时隔4年之后,  相似文献   

7.
初春,笔者在农九师一六七团的一户“十佳家庭”采访,这家的女主人殷建棉是聋哑人。人们常说,聋哑人的世界是孤寂的。然而,殷建棉虽然身患残疾,却在丈夫袁清录的关爱下,幸福地生活着。“周围邻居很羡慕我们的生活, 说我很有福,要是没有他,我还不知会怎么样了呢!”殷建棉双手比划着, 向笔者倾诉她幸福的生活,一旁的丈  相似文献   

8.
她是一名普通军嫂,是一位伤残军人的妻子,是两个儿子的母亲;20岁那年,她义无反顾地嫁给一位无腿英雄,瘦弱的双肩从此担当起整个家庭的重负;尽管24年经历太多坎坷,她内心却充满幸福,如果爱要用言语来表达,她说,她愿一辈子做那个人的双拐……  相似文献   

9.
班玉的每一个变化,邢宝坤都看在眼里,幸福在心头,便萌生了一个想法:我要给她一个家。在沈阳军区某通信团军嫂进军营活动的现场,当一声"我爱你"在主持人的引导下由一名军嫂的嘴里颤巍巍地模糊发出时,全团官兵爆发出了长久的掌声,这是发自内心的感动。这名军嫂叫班玉,她的丈夫叫邢宝坤,现任某通信团二营六连连长,二人于2001年相识,2012年7月在历经生与死的考验后,在爱的庇佑下他们终于步入婚姻的殿堂。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镶嵌在开都河畔。农二师八一中学的师生们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焉耆回族自治县永宁镇中心敬老院的各民族老人同饮一河水,谁也离不开谁,已经走过了26个春秋。26年里,他们用行动诠释着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真实内涵。一幸福,不是一个人孤独的追求与享受。幸福是人与人之间"分享"的一种体验,是人们面向现实和未来的一种"给予"。  相似文献   

11.
正我叫易新华,是八师一二一团的一名职工。我的家是一个四世同堂的幸福之家。婆婆倪荣芝今年81岁,她是1954年从山东支边来到兵团的。来到团场后,她被分配到十八连,放过羊、种过果树,一干就是30多年。那时,她既要养育一双儿女,还要照顾父母和弟弟妹妹,虽然辛苦,但一家人过得充实而快乐。1983年,婆婆退休了,虽然每个月只有50多元的退休工资,但她很满足。让她没想到的是,20年后养老金到2700多元。如今,她最大的幸福就是在儿孙的陪伴  相似文献   

12.
围绕"地方大学生干部你幸福吗?"这一话题,近期笔者与沈阳军区某装甲师的几名地方大学生干部进行面对面交流,真切感受到他们的幸福经历……这些故事或许琐碎,也许平凡,但凝聚着他们收获的喜悦,成长的快乐。"个性"助我成长人物扫描:迟锋,2001年7月毕业于长春大学,本科学历,现任某装甲团装步营教导员。  相似文献   

13.
赵红霞今年29岁,是湖北省石首市东方保险站的一名普通女工。她以出色的工作连续三年被树为全市“三八”红旗手。同时,她用瘦弱的身躯和坚强的毅力,支持丈夫——东方办事处人武部长夏家喜全力抓好人武部工作。 赵红霞是一个热心肠的人,她对东方街道办事处人武部辖区内那些家有困难的军属和民兵,心里都有一本帐,哪家有什么困难,记得清清楚楚,千方百计为他们排忧解难,奉献着自己的爱心。郭家铺村一组的徐村二现在南海舰队某部服役,他从小父母双亡,是由政府抚养成人,参  相似文献   

14.
无名 《政工学刊》2014,(10):87-87
上学时,一个女同学趁小长假到外地与男朋友小聚。听说她是坐了二十几个小时的硬座去的,同学忍不住说了句:我要是她男朋友,一定给她买卧铺!没想到此话传到该同学耳朵里,让她很难受。虽然幸福要靠每个人自己心理调节,但是自己也要学会不去惊扰别人的幸福。路边有一地摊,摆地摊的是一个中年女人。一个中年男人骑着自行车过来送饭。他一下车,就歉意地笑道:对不起,来迟了,饿了吧?女人抬起头,看到男人,眼睛里闪过一丝亮色,笑道,不急,还早呢。  相似文献   

15.
"同是一颗心,同是一条根;幸福伴祥和,都是一家人。"近年来,三师红旗农场的各族群众休戚与共、携手相助,传诵着一个个民族团结的佳话。孟德成和他的少数民族学生在红旗农场有这样一位教师,自2008年大学毕业后,选择来到红旗农场中学,成为一名特岗教师,他叫孟德成。当他刚来到红旗农场时,看到农场落后的面貌,心里落差很  相似文献   

16.
语录体     
正那一年,我趟着没膝深的江水来哨所看他,觉得边防军人值得一生依靠。珍宝岛见证了我们的爱情!——沈阳军区某边防团连长张建伟和他的妻子杨钰用自己的故事诠释了边关军人的甜蜜爱情。在珍宝岛举行的集体婚礼上,杨钰动情地说道。每名军人和各族群众要像石榴子那样紧紧团结在一起,我愿作一颗军民团结的"石榴子"。——新疆军区某防空旅上士张世矗为维吾尔族儿童捐献血小板、为天津白血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事迹感动边城。面对大家的赞誉,他如是说道。  相似文献   

17.
编与读     
正再续辉煌新篇章■博乐市读者王建兵我是一名边防战士,漫漫边关,让我领略了什么是真正的寂寞,什么是真正的奉献。而在漫漫边关上能有《当代兵团》一路相随,使我远离了空虚、孤独、寂寞与烦恼,终日与幸福、愉悦、欢乐和充实牵手。她让阳光雨露滋润我的心田,也给了我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转瞬间,新年的钟声已铿锵响起,2013年携着无限的依恋远去了,2014年正携着清  相似文献   

18.
玉兰花开     
又到了春天,在他的记忆中,那座北方的校园陷入一片花朵的海洋。一树一树洁白如鸽、宽阔如掌的玉兰花下,站着他心爱的姑娘。他常常在梦中回到那座城市,与她肩并肩地走在春天的校园。玉兰花静静开放,在他们走过的路上,风轻轻捡拾着美丽的花瓣。他已经两个春天没有回到那座城市,他也  相似文献   

19.
幸福的源泉     
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牛玉儒……每每读到他们的名字或事迹,心中都会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和崇敬。仰望他们,我突然发现一个闪光的亮点:奉献才是幸福的真正源泉。自有人类以来,幸福始终是人们渴望并为之奋斗的主题。但是,什么是幸福?幸福从哪里来?怎样才能追求到真正的幸福?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回答清楚的。一位哲人这样说:“幸福是一种感觉,是一种心情,是一种心境,是居陋室而德唯馨,是食菜根而味犹甘,是着布衣而气自华的一种感觉。对于那些永远不知足、欲壑难填者,幸福却永无感觉。”这应该是目前对“幸福”最普遍、也是广被认同的诠释,而我觉…  相似文献   

20.
正在一师四团团部卡小花·卡德尔的家里,挂着的一张"全家福",照片中男男女女12个孩子围坐在一起,这些孩子中有汉族也有维吾尔族,其中的10名是孤儿。"这是我的大女儿阿青,这是我的二儿子高春节,他们俩只相差半岁……"这间屋子的女主人卡小花·卡德尔仔细擦拭着镜框,思绪飞回21年前。1991年,年仅26岁的维吾尔族女青年卡小花·卡德尔是四团粮油厂的一名普通职工,她年轻漂亮,富有朝气,还会说一口流利的汉语。自嫁给了阿尔肯,有了乖巧懂事的儿女之后,她感觉生活每天都是新的,充满阳光。有一天,当她拉着女儿、唱着"幸福生活比蜜甜"的歌儿回家时,看见家中来了两个汉族孩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