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1 毫秒
1.
十八岁那年,佩带着海军上等兵军衔的我对南沙产生了一种浓烈的情感,南沙卫士成了我心目中的偶像。每每听老兵谈起守礁的体会,我总是心潮澎湃、思绪万千;要是哪一天我也能成为一名守礁兵该多好啊!于是我怀着对南沙的向往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向党组织递交了赴南沙守礁的申请书。指导员告诉我申请已被批准的那天,我激动得热泪盈眶,战友们也都为我祝福。军舰由湛江港出发,途经海南岛、西沙群岛,连续航行四昼夜后终于到了南沙。一踏上这片蔚蓝色的国土,一种神圣的自豪感油然而生。看,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海风的吹拂下飘扬得如此舒展;简易的…  相似文献   

2.
读者互动     
<正>读者圆桌读者老猫来信说,巩固南海的主权,不妨从"耕海捕鱼"开始。2010年8A和9A两期杂志上黄胜友先生的南沙专题文章让老猫非常感慨。在这之前,说到南沙只知道那条很夸张的"九段线",具体这条线之内都有什么,还真不清楚。没想到,我们祖国的南疆如此壮美。在看了《现代舰船》的介绍之后,老猫也很想去南沙看看,可在网上查了半天,只找到去西沙永兴岛的航班,混上海监船去南沙溜一圈,对于我来说也是不大现实的……看来,我的南沙之梦在短时间内是没法圆了。  相似文献   

3.
成长在南沙     
刘鹏 《政工学刊》2011,(8):74-75
我从小在部队大院里长大,军号声伴我成长,耳濡目染的都是军人的气息。刚来南沙守备部队的时候,我以为我对部队已经很了解了,完全可以适应这里的生活环境。来南沙部队的前两个月还好,新鲜感很强烈。慢慢地就有些不适应了,表现出眼高手低、目中无人的心态,很难与战友们打成一片,很难融入到南沙卫士这个群体中来。  相似文献   

4.
涛涛汪洋是文化灵感的源泉——南沙的对联 很少有机会,也很少有人去研究南沙的文化。但我坚信南沙文化是中国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新芽。 南沙文化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南沙的对联。南沙人把对联叫着礁联。 踏上南沙的礁土,礁联是每个上礁人见到的第一个风景:白墙上镌刻的红字,或美观工整,或清秀大方,或苍劲有力,与巍峨的礁堡、威武的水兵和蓝色的大海溶为一个和谐的整体。而当你读完南沙的每一幅礁联,你对南沙自然就多了一份理解,多了一份敬仰。  相似文献   

5.
“礁堡文化”是南沙的特产,具有明显的海洋特色、岛礁韵味和极强的生命力。它在激励广大官兵完成艰巨的守礁任务中发挥了不可低估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江主席“三个代表”思想的精辟论述给南沙“礁堡文化”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要求我们在不断拓展南沙“礁堡文化”新内涵上进行认真探索和实践。努力实现“礁堡文化”由娱乐性向思想性的转变,形成具有南沙岛礁特色的精神激励源。(一)南沙地理位置日益重要,对官兵政治意识的更高标准,要求“礁堡文化”更具思想性。随着人类不断发展进步而造成陆地资源日益贫乏,丰富的海洋资源便…  相似文献   

6.
南沙之恋     
南沙之恋陈可敬红豆是恋情的象征,"虎斑"是大海的浓缩。许是寂寞的缘故,我又把去南沙时带回来的红豆和虎斑贝翻了出来,细细地端详着,仿佛能从滚烫的红豆里读懂椰林下的絮语,仿佛能从浓缩的贝海里听到南沙的回声。龙年除夕、正值万家团圆的时刻,我随"鹰潭"舰远航...  相似文献   

7.
南沙是中国南海诸岛中位置最南、岛礁最多的岛群,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亚洲大陆和澳州大陆之间的航运要冲。然而,目前中国仅控制着9个岛礁,其中包括台湾国民党控制的南沙最大岛屿太平岛,大部分岛屿都不在中国控制之中,由某些国家占领着,那些国家已开始从许多方面加强控制。越南目前占据着南沙的25个岛礁,是侵占南沙岛礁最多的国家。1975年,越南河内政府  相似文献   

8.
读者朋友们: 近来我们接连收到来自祖国各地、年龄不同,身份各异的读者来信,听到了同一个呼声:与海军官兵交朋友,特别是希望与守卫南沙、西沙的官兵交朋友。为了却大家的心愿,本期我们公布南沙和西沙守岛部队的通讯地址和一批渴望交友的读者名单。  相似文献   

9.
南沙老礁长     
他刚从大海中走来,带着海的腥味、海的咸味。大海没有忘记馈赠给这个儿子,一副黝黑发亮的面庞。南沙守备部队政委周华告诉我:“他叫周建明,是南沙最老的礁长了,也是南沙现任礁长中唯一参加过建礁、守礁的礁长,堪称一代海骄”。至今,周建明已守礁11次,1130天,先后3次荣立三等功。  相似文献   

10.
立业在南沙奉献为祖国──南沙守礁部队道德建设纪事张万华,傅良仕我们南沙守礁部队是1991年6月正式扩编织建的。三年多来,在祖国最南端的这片海洋国土上,官兵们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守礁建礁,保卫着祖国的南大门。守礁官兵的奉献得到了最好的报答,祖国和人民给了...  相似文献   

11.
从位于“雄鸡”脚下的南方某军港出发,海军补给船犁出1400公里的蓝色航迹,终于向大海深处重重抛下那巨大的锚链——南沙到了。 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经过两天三夜的寂寞航行之后,巍峨的永暑礁盘同跃出南沙海面的太阳一起跳进我们的视野。我们先后登上人民海军  相似文献   

12.
查春明  郭承清 《军事史林》2010,(11):F0002-F0002,I0001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一片美丽而富饶的蓝色国土——南沙群岛。她位于浩瀚的南中国海上,远离祖国大陆1400多公里,由200多个岛礁、沙洲和暗沙组成,海区面积达82.3万平方公里。南沙位于共和国版图的最南端,是祖国的“南极”。  相似文献   

13.
俞征 《宁夏科技》2002,(7):54-57
近年来,尤其是近一个时期以来,菲律宾变本加厉地抢占、扩张我国南海岛礁、滩和油、气、渔业资源,达到了疯狂的程度。一再野蛮扣押大批中国渔民和渔船,一再残暴、残害、杀残中国渔民。最近.菲律宾为了大肆扩张我南海又企图把其大陆架的范围由目前的200海里扩大为350海里,妄图进一步吞食我南沙和中沙的黄岩岛。  相似文献   

14.
壮丽的南沙     
本刊记者刘胜俊亲自前往南沙采访守礁官兵,调查南沙风情,真实地记录了南沙旖旎风光,写成这部脍炙人口的佳作,现予刊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语录体     
正爸爸,我觉得你一定会说,感谢甘巴拉培养了你!——王胜全是在甘巴拉雷达站坚守时间最长的兵,他对甘巴拉的爱成为了一家的自豪。当问及如果离开部队会说点儿啥时,他5岁的儿子一本正经地这样抢答道。没有莺歌,没有燕舞,只要能听到嘹亮的号角,就不会独孤;没有鲜花,没有掌声,只要能戴上和平的勋章,便可以满足。——为营救战友英勇牺牲的"南沙赤子"李永强,生前守在南沙,乐在南沙。他曾在一篇文章中如是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加强部队思想政治建设指明了方向。作为海军乃至全军熟知的“南沙精神”,是一代代南沙守礁官兵在占礁、守礁、建礁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南  相似文献   

17.
前面讲到,历史的遗迹、庙宇、用具等说明中国一直拥有南沙的主权,一直在管辖南沙,同时也说明中华民族的子孙也一直在这南沙捕鱼打捞、生息居住.建设家园。中国人民长年生息的地方,也就是中国对南沙拥有神圣主权的地方。  相似文献   

18.
38021部队担负着南沙守备任务,部队长年驻守在远离大陆的孤礁上.党委根据这一特点,坚持以爱国主义为主线强化官兵的职业道德观念,使官兵为祖国的利益甘愿吃苦,乐于奉献,圆满完成守卫南沙的光荣使命.一、把爱国主义教育与知礁爱礁教育结合起来,激发官兵强烈的职业使命意识第一,结合官兵思想实际,把爱国主义教育经常化.教育中针对不少官兵对爱国主义是军人的重要道德规范缺乏认识的实际,在讲好专题课的同时,还组织播放《伟大的军队,光荣的战士》系列录相片和《林则徐》、《英雄儿女》等爱国主义影片,激发官兵奋发图强的民族自尊心和艰苦创业的进取精神,增强守礁卫国的历史责任感.第二,引导官兵知礁爱礁,把爱国主义教育具体化.教育时,始终注意把爱国主义教育与富有南沙特色的知礁爱礁教育相结合,组织开展“熟悉海洋国土”、“祖国在我心中”、“我与主权碑’等活动.通过这些现实的教育,使大家明确南沙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南沙的历史,浓缩着中华民族的荣辱,从中体会到守卫南沙岛礁的  相似文献   

19.
约定     
2011年冬天的湛江港,如往常一样,缓缓从睡梦中苏醒。不忍打破它的宁静,我们轻轻地从这里起航,告别南国特有的冬日温情,相约去承载梦想的远方。作为南沙值班舰艇,这已是我们第三次对南沙各礁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巡逻和守护。守护着南海的明珠,守卫在海防的前沿,内心无比荣耀。战友们枕戈待旦,用生命和青春践行着军人无悔的忠诚。当永暑礁翡翠绿的礁盘映入眼帘时,我们已被它的美丽征服。礁盘上的建筑,虽然还不及足球场大小,  相似文献   

20.
《现代舰船》2011,(10):10-15
1988年3月14日,这是让所有炎黄子孙热血沸腾的一天,时任榆林基地参谋长的陈伟文指挥502、531、556护卫舰编队在赤瓜礁海域痛歼越南侵略者,取得了中国海军自蒸汽舰艇以来抵御外族侵略战斗中最为辉煌的胜利。更为重要的是,南沙海战的胜利收复了9个岛礁,这为我国1992年提出的"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南沙领土争端解决方针提供了现实依据。2011年7月底,《现代舰船》有幸采访了陈伟文将军,听他讲述23年前那场奠定南沙格局的战斗。陈将军一生参加6次海战,全部告捷,国外媒体赠以"常胜将军"称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