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佩内明德(曾译为庇内蒙德),这曾经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且又令人惊恐不安的地名。它是纳粹德国的火箭导弹试验基地。曾因研制了被希特勒称之为“神奇武器”的 V-1和 V-2导弹而轰动一时。佩内明德原来是德国北部波罗的海海边一个名叫乌塞多的小岛上森林茂密、人烟稀少的渔村。1936年,德国陆军军械局在这里设置了规模庞大的火箭试验场,试验场占据了乌塞多岛北部一片长12公里、宽5公里的土地。以冯·布劳恩为首的一批德国火箭专家在这里开始研制一种后来被命名为 V-2(复仇2号)的弹道导弹。随着法西斯侵略战争的爆发,导弹研制  相似文献   

2.
提起导弹,人们自然会提起“战斧”巡航导弹、“爱国者”导弹、“飞毛腿”导弹等。然而,这些只是导弹家族中很小的一部分。从二战开始,导弹便在战争中粉墨登场,出现最早的要数德国的V-1和V-2导弹,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和演变。导弹已经发展成种类多、打击目标多并且能从多种平台上发射的庞大家族。当今世界上能够自主研制生产导弹的国  相似文献   

3.
2003年3月20日,巴格达当地时间9时25分,一枚“战斧”巡航导弹划过天空,拉开了伊拉克战争的序幕.当日,美国海军6艘舰艇发射了45枚“战斧”巡航导弹;美国空军2架F-117A隐身战斗轰炸机投掷了4枚GBU-28激光制导炸弹.在整个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对伊拉克连续实施高强度、全天候、全纵深的精确打击,日平均投掷精确制导武器450枚,共投掷精确制导武器19948枚,约占投掷弹药总量的68%,达到了历次局部战争的最高记录.  相似文献   

4.
1945年8月6日,在飞临广岛投掷原子弹前,"埃诺拉·盖伊"号飞机机长蒂贝茨上校向地面人员挥手致意.这架飞机的名字是用他母亲的名字命名的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人类历史上真正将核武器用于战争只有一次,那就是二战末期美国对日本进行的原子弹轰炸.1945年8月6日和9日,随着两朵蘑菇云在日本广岛、长崎腾起,威力巨大的原子弹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最后灭亡.然而,在原子弹投掷之前却有一段鲜为人知的逸事秘闻.  相似文献   

6.
早在80年代中期,美国国防部为了满足未来超视距作战模式的需要,加紧研制能够承担快速运输任务的 V-22“鱼鹰”倾转旋翼飞机。但是面对来自空中的威胁,V-22飞机存在速度慢、攻击能力差等不足,极大地影响了作战使用。为解决这一无法回避的缺陷,美国国防部与西科斯基公司开展了X 机翼式飞机的研制,准备用于 V-22飞机的武装护航,但由于技术问题和经费困难,此项研制计  相似文献   

7.
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后,美苏两国在氢弹的研制领域便展开了竞争。从美国方面来看,原子弹的研制成功使其思想产生松懈,再加上其核物理学家的内部分歧以及对苏联科学界能力估计的严重不足,一度使得泰勒的"超级"热核弹即氢弹研究陷入停滞;而苏联方面,政府高度重视氢弹研究并为其提供各种便利,苏联科学家具有高超智力和奉献精神,1949年8月29日苏联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这使得泰勒的"超级"设计重新得到重视,1952年11月1日,美国成功进行了第一次氢弹试验。而苏联萨哈罗夫提出的氢弹"分层"结构设想,使氢弹的研究于1953年8月12日同样也取得了成功。美苏两国氢弹研制的历史对两国关系及其战略力量的平衡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3月16日,美《华盛顿邮报》援引国防部官员的话 说,美国防部准备在未来5年内研制一种亚轨道飞行器。 这种飞行器将从美国本土发射,能够在两个小时内向世 界任何地方投掷常规武器。这表明,本已不太平静的太空 正在向着军事化、战场化的方向迈进。"非军事化"的呼 声已被战场化的雷声渐渐淹没--  相似文献   

9.
《国防》2005,(10)
2003年3月20日,巴格达当地时间9时25分,一枚“战斧”巡航导弹划过天空,拉开了伊拉克战争的序幕。当日,美国海军6艘舰艇发射了45枚“战斧”巡航导弹;美国空军2架F-117A隐身战斗轰炸机投掷了4枚GBU-28激光制导炸弹。在整个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对伊拉克连续实施高强度、全天候、全纵深的精确打击,日平均投掷精确制导武器450枚,共投掷精确制导武器19948枚,约占投掷弹药总量的68%,达到了历次局部战争的最高记录。精确制导武器按运载平台分为机载、舰载、陆基(车载)武器,具有突防能力强、命中精度高、杀伤威力大、总体效能好等优点。它在现代战争…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人类历史上真正将核武器用于战争只有一次,那就是二战末期美国对日本进行的原子弹轰炸。1945年8月6日和9日,随着两朵蘑菇云在日本广岛、长崎腾起,威力巨大的原子弹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最后灭亡,同时也宣告了人类原子时代的到来。然而在原子弹投掷前后,也有许多鲜为人知的轶事秘闻。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掀开这段尘封已久的历史--  相似文献   

11.
何进 《军事史林》2007,(10):47-50
当今时日,由导弹、火炮发射或飞机投掷的、钻入地下延时起爆的钻地弹,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和关注。它不仅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军事大国、强国研究开发的一个重点,也是众多国家防范遭受打击、特别是一些“上了美国黑名单”的国家防范遭受“斩首”攻击所关注的一种武器。由于钻地弹对精确制导技术、引信、侵彻战斗部材料要求极高,目前还只有美国、俄罗斯等极少数军事技术强国有研制钻地弹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二战结束之后,美苏几乎同时开始研制舰载巡航导弹,而其基础则都是从德国那里缴获的V-1导弹战利品。冷战初期,作为战略核武器的未来载体,双方先是制造出并开始不断完善所谓的"无人驾驶式飞弹"——即后来的巡航导弹,而在这一过程中,德国V-1导弹相关的文件、模型及技术半成品,都被充分利用了起来。二战结束后不到十年,美国海军就造出了自己的巡航导弹:试验型"潜  相似文献   

13.
2005年5月20日,美国空军在凯特兰空军基地组建了第一个V-22倾转旋翼机训练中队,围绕V- 22用于运送特种作战部队的设计初衷展开系统训练。2005年6月,美国海军陆战队VMX-22作战试验与评估中队的全部8架“鱼鹰”集中在美国海军LHD 5“巴丹”号两栖攻击舰上,进行最后阶段的作战评估试验……这一系列事件标志着这种研制期长达25年的新型作战飞机真正投入了部署。V-22有着独特而优异的性能,但在技术上仍然存在着较严重的问题,对此,我国专家将进行详尽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2013年4月26日12时13分04秒,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高分一号"卫星,此次任务还搭载发射了装载于荷兰研制的两个卫星分配器中的三颗微小卫星,三颗微小卫星分别由土耳其、阿根廷、厄瓜多尔研制,本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  相似文献   

15.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掷了两颗原子弹——“小男孩”和“胖子”。这两次核突击所造成的惨状给人类留下了无穷的恐怖和毁灭的阴影:瞬间两座城市大部被夷为平地,当即共死去10.17万多人,伤残20多万人,并潜伏下无法计数和难以根除的核辐射病源。人类从此被带进了核时代……  相似文献   

16.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虽然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困难,但英国政府决心研制自己的原子弹.此举有力地提高了英国的国际地位和独立性,使它重新成为世界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因此,英国政治家克罗斯曼把研制原子弹说成是"1945年以来英国政府所做的最重要的政治决定".  相似文献   

17.
2010年4月24日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40周年纪念日。航天四院研制生产的“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第三级固体发动机为卫星的成功发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时光飞逝,但当年研制、攻关的事迹是永远难忘的。  相似文献   

18.
据估计,中国的核武库拥有1400多枚核武器。这些武器由飞机、陆基弹道导弹、潜射弹道导弹.可能还有包括大炮在内的非战略系统投掷和发射。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世界上导弹的型号可能有上千种,发射方式也千姿百态,但导弹为什么有的选择垂直发射,有的选择倾斜发射,而有的几乎可以以任何角度发射呢?实际上导弹的发射角度与技术、战术等多种因素有关。从导弹发展史上来看,导弹多以垂直发射方式进行,二战中德国造的世界第一种弹道导弹“V-2”导弹就采用的典型垂直发射方式,而且似乎导  相似文献   

20.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过去的5年里研制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共实施了70次发射,成功将84颗卫星、3艘神舟飞船、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特别是2011年和2012年发射次数连续两年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