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我跑到边防线上想当兵的故事传遍了左邻右舍,街道的同志又讲给人武部的领导听。是不是他们被感动了? 授衔那天,眼泪不知不觉打湿了我的衣襟……班长见了,逗我说:“别激动,离将军还远着呢!”可是,我想说:“班长,你可知道,我只想当一个兵!”想当兵,梦难圆。1996年高考,我第一志愿就是国防科技大学,结果差5分落  相似文献   

2.
我真的不想当兵了,我想回到家乡去?电话那边,战士哽咽着,用生硬的普通话向我诉说着。三月中旬的一个晚上,我接到了这样一个咨询电话。电话那头小战士普通话讲得很慢,很吃力,自我介绍是彝族人,家在四川偏远的山区,刚刚从新兵连分到连队。自我介绍完以后他  相似文献   

3.
第一次出车     
第一次出车,北风挟着雪花扑打在我肥大的军装上,寒冷被心头那股神圣的绿色暖流融化了。 遥望星空,纷飞的思绪从我的心港驶出。 我小时候,看的第一部战争片就是《闪闪的红星》。我喜欢潘冬子,从小就立下了“到祖国的雪域高原,骑着骏马守边疆”的志愿。17岁那年,我终于圆了从军梦。临走那天,妈妈对我说:“以苦为乐,好男儿志在天涯。”我揣着妈妈的叮咛第一次走出了家门来到军营,紧张有序的训练,使我从小小少年成长为革命军人。 从新兵连分下来当驾驶员前,连长意味深长地说:“当兵不怕苦,怕苦不当兵,只打个人的小  相似文献   

4.
2002年八一那天,我是一名“红牌”,刚刚从地方大学毕业不久分到通信营,在一名黑脸营长手下从事技术工作。也就是在那个属于军人神圣的节日里,我遭遇到了军旅生涯的第一次挫折和第一次荣光。  相似文献   

5.
正一、我的家庭及入伍经过我家乡是贵州凯里炉山洛棉村,我家世代都是山里种地人。父母生了我们兄弟三个,因为家里穷,兄弟三人都没读过书。我去当兵是在1938年的秋天,正值家乡收割稻子。政府规定"三丁抽一,五丁抽二",原本抽中的是我二哥。我二哥因为刚结婚不久不肯去当兵,就躲了起来,没有办法,只有让我顶上去。那年我才16岁。部队走的那天我也没有告诉家里,我怕妈妈知道要哭的,就悄悄地走了。我第一次离开家乡去贵阳,不知道是不是水土不服,路上就病了,得的"打摆子"。有一个老乡叫  相似文献   

6.
1981年的那个冬天,我被一辆大解放拉到了一个空旷的戈壁滩。那地方,大风一年从春刮到冬,满目荒凉,抬头就能看见巍巍祁连山顶上的皑皑白雪。我心里暗暗叫苦。最让我泄气的是新训结束后又到了一个成天舞弄钳子、扳手的修理连。下连那天的阳光很灿烂,可我心中的天空却一片阴沉和灰暗。“在这地方当兵没出息!”我是抱着练就一身过硬军事本领的来当兵的,成天  相似文献   

7.
班长和他的朝鲜族士兵吴晓干杨罗玉“是母亲给了我生命,把我带到了这美丽的世界;是班长教我怎样做人,认识了这美丽的世界。在我当兵的历史里,班长就是我心目中最敬佩的人……”在一次演讲会上,37351部队朝鲜族战士赵光军操着不太流利的普通话满怀深情地讲述着他...  相似文献   

8.
我当兵第二年的夏天,水晶和同学们到北京旅游。天安门是必游之地,她就准备暗访一下,看我对她的情真不真。那天我正在国旗下执勤,有几个姑娘雀跃着跑到隔离带处跟我合影。你们知道,经常有国内外的一些游客和  相似文献   

9.
正2010年7月,我被授为将军,挂上将星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望我的老领导——我当班长时的政治处主任许维斗。说起许主任,我真的是非常感谢他,在我刚入军营,完全摸不着"门道"的时候,是他给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1970年,我从石家庄市的一个子弟中学一毕业,便要求参军。我从小就有当兵的梦想,没想到,征兵体检却成了我从军路  相似文献   

10.
当兵四年,我在新闻成才之路上孜孜以求,共上稿300余篇,因工作成绩突出,入了党,连续两年荣立三等功。我曾暗下决心,有可能的话,我将把毕生的精力献给部队,献给我所衷爱的新闻报道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错过了升学提干的机会,退伍返乡那天,团队领导为我的离去而深感惋惜,把我送了好远。我也为离开热恋的军营和新闻报道工作岗位而流下了眼泪。 退伍回到家乡江苏省泗阳县,第一步就面临找工作的难题。当时县里下岗工人很多,不要说我这个从  相似文献   

11.
拜拜,虱子     
到新兵连的第一件事就是理发。理发本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但正因为这次理发,却让我牢牢地记住了走进军营的弟一天——1986年11月22日。那天,我背着背包在乌鲁木齐站下了火车。从山东到乌鲁木齐,整整跑了四天  相似文献   

12.
新兵第一次     
第一次穿上军装高兴忘不了当兵这一天第一次踏入军营新鲜直线加方块真爽第一次睡上高低铺新奇高高在上唯我独尊第一次唱军歌自豪我是人民子弟兵第一次训练好累当兵真的好辛苦第一次会操冒泡这下完了第一次挨批评生气班长比爹妈还凶呢  相似文献   

13.
母亲的信     
当兵九年,从南到北走过不少地方,无论是上学还是调动,每一次收拾衣物,每一次整理行装,最舍不得扔的就是母亲写给我的信。母亲是位农家妇女。当兵前,我只知道母亲曾经上过几天学,会认几个繁体字;当兵后,家里给我写信成了一件麻烦事。刚当兵时弟妹小,爸爸也是“斗大的字认不得半升”,别人代写的信怎么也读不出父母味来。俗话讲:“新兵信多,老兵事多”。我们这些新兵蛋子整天就盼着家里的来信,可我的家信总是那么的稀,我的新兵生活也就那么无精打彩地过着,想家的情绪在所难免。然而,有一天,家里来信了,信封是请人写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怀念父亲     
父亲离开我们已整整20年了。这些年来,父亲却常在梦中回来看我。每次与父亲见面,我都泪湿枕巾。 父亲走的那年,我当兵在外。那天上午,通信员给我送来一封电报。我的心一紧,赶忙拆开,啊!“父病危,速归。”还没来得及动身,第二封电报又到了我手上:父病故。顿时,我泪如泉涌。在回答同志们  相似文献   

15.
永不放弃     
一年365天,我几乎天天穿着军装。我是打心服里对军营充满热爱。我小时候得了一场重病,差点死掉,母亲把我抱到庙里,是一位老僧人收留了我,对我精心调养救了我一命;5岁那年师父给我取名"茂光"。19岁当兵时,我穿上了人生的第一双鞋——解放鞋,从此结束了光脚板的人生。从那天起,我就立志要在绿色军营建功立业,把一生献给国防事业。  相似文献   

16.
当兵转眼就要进入第十五个年头,有一件事一直珍藏在我的记忆里。说起来,真有点不好意思,我从小睡觉就有个爱蹬被子的毛病,夜里要是没人盖,第二天早上被子准在地上撂着。当兵走的时候,妈拉着我的衣襟千叮万嘱地说,到部队晚上自己可要盖好被子,外面可不是家里。  相似文献   

17.
我是云南边防77322部队61分队的一名班长,不久前,曾遇到一件令我十分尴尬的事。  相似文献   

18.
“欲固长城基,必先从我始。”话虽直了些,但河南省固始县县委书记、县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周大伟说,这是他的“国防观”。不信?有几件事可以证明。 第一堂课,我先讲。1998年征兵季节,固始县城关镇出了件“怪事”:全乡仅有11名青年应征报名参军。原来,城关镇随着经济的富裕,一些青年认为做生意赚钱快,不愿意当兵“受罪”。这件事很快反馈到了周大伟的耳朵里,也深深剌痛了他的心。当天他就要求县委、县政府、县人武部联合发文,通知县武委会成员和乡(镇)党政“一把手”、武装部长到县人武部,集中进行3天的国防教育补习课。“第一堂课,我先讲”。3天的补习课,周大伟讲了4节。从百  相似文献   

19.
第一次送礼     
第一次送礼曹东当兵这些年,我有很多经历是第一次:第一次看大海,第一次登长城,第一次乘地铁,第一次开汽车……但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第一次送礼。那年,由于工作需要,我被选送到海军汽车团学习汽车维修与驾驶。我学习认真,工作积极,加上有点书法基础,不久,连党支...  相似文献   

20.
今天的"我",或许是明天的"你"——个刚刚毕业的基层排长,一个初来乍到,啥都似懂非懂的"新兵蛋子"。昨天的"我",像极了今天的"你"——满怀着炽热的激情,渴望下部队,渴望在新环境下大展宏图。今天的"我",想告诉今天的"你"——有时候,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刚下部队,没有轻松的生活,也没有刺激的演习,有的,竟全是一件件非常尴尬的"尴尬事儿"……现在看来,这些尴尬,对我是一种财富,对你也许是一种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