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在人们的印象中,毛泽东是一位百战百胜的伟大军事家和军事统帅.事实上他也指挥过一些败仗.那么,毛泽东指挥过哪些败仗?这些败仗的情况怎样?造成这些败仗的原因又是什么?弄清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从战争中学习战争,不断提高军事指挥才能.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从一介书生成长为军事家,除了时代条件和湖湘文化传统的影响之外,他还多次说过,他之所以上山打仗,一打就打了20多年,是国民党蒋介石"逼上梁山"的.国民党蒋介石不仅把毛泽东"逼上了梁山",而且也教会了毛泽东怎样打仗,使他成为伟大的军事家.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与枪     
何雷 《环球军事》2009,(18):60-62
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而且还是古今中外罕见的集军队统帅与军事理论家于一身的伟大的无产阶级军事家。 作为军事统帅,毛泽东一生中的战争实践达25年之久,亲自指挥的战役战斗有数百次之多,而且大都是以弱胜强、以少胜多、以劣胜优。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当代对无产阶级军事科学所作出的最伟大的贡献。 历史上伟大的军事家,都是生活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的人。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其军事理论必然是那个时代社会革命和战争实践的反映。毛泽东军事思想是随着中国伟大的历史社会变革而产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除了毛泽东本人杰出的理论创造外,中国特殊的社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是怎样成为伟大军事家的(五) “从战争学习战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未想到过要打仗"的毛泽东,被国民党蒋介石"逼上梁山",投入了中国革命战争,最终指导中国革命战争取得胜利.那么,没有进过军事院校的毛泽东为什么能够"用兵真如神"?他高超的军事才能是从哪里来的?其实,这同毛泽东极为注重战争实践,善于从中不断总结经验,并上升到理论高匿是分不开的.正如他自己所说:"从战争学习战争--这是我们的主要方法.没有进学校机会的人,仍然可以学习战争,就是从战争中学习."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是世界上一位令对手都佩服的伟大军事家.然而,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并没有想到要去搞军事、要去打仗,甚至没有想到要成为共产党人,更没有想到要当军事家.  相似文献   

7.
马岳 《政工学刊》2005,(9):20-21
战争,这一人类历史上的“怪物”,自从产生的那一天起,人们就思考着它的道德性,并从伦理的角度对它进行认识和规范。毛泽东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和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军事家,在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的历史能动作用原理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科学地提出人民战争思想的同时,也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战争观,对人民战争的伦理问题作出科学的思考和回答,从而形成了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伦理道德观。“拥护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战争”是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伦理道德观的基础和前提人们从伦理的角度对战争的认识和规范很早…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是世界上一位令对手都佩服的伟大军事家。然而,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并没有想到要去搞军事、要去打仗,甚至没有想到要成为共产党人,更没有想到要当军事家。"我可愿做的工作:一教书,一新闻记者"毛泽东出生在一个极其平常、极其普通的农民家庭。他的父亲以务农为生,克勤克俭,精明能干;他的母亲操持家务,勤劳俭朴,心地善良。毛泽东出生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举国同庆之际,我们更怀念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巩固立下不朽功勋的毛泽东。毛泽东不仅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也是令对手都不得不佩服的伟大军事家。《军事春秋》栏目特推出系列文章,回顾毛泽东是怎样从一介书生成长为军事家的,以此启迪我们今天的工作学习更上层楼。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作为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和军事家,他在《矛盾论》中阐发的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思想,在他一生研究军事、指挥战争中,可谓达到了运用娴熟,得心应手的地步。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战争的实际相结合,掌握了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成功地指导中国革命战争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今天《矛盾论》写作已五十周年,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也已经三十八年,但毛泽东留下的许多军事著作,特别是其中运用矛盾精髓思想研究战争问题的光辉范例,仍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是世界上最杰出的军事家之一.然而,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并没有想到要去搞军事,更没有想要成为一位伟大的军事家,其最大的愿望,一是当个教员,二是当一名新闻记者.1921年初,毛泽东在新民学会讨论"会员个人生活方法"时,表示:"我可愿做的工作:一教书,一新闻记者,将来多半要赖这两项工作的月薪来生活."(<毛泽东传(1893-1949年)>上,73页,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后来,毛泽东又回忆说:"我搞过国民革命军政治部的宣传工作,在农民运动讲习所也讲过打仗的重要,可就是从来没有想到自己去搞军事,要去打仗."  相似文献   

12.
一个外国人在读过毛泽东的诗作之后,由衷地赞叹道:"一个诗人赢得了一个新中国".的确,毛泽东既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也是个非凡的诗人.革命战争是铁与血的冷酷拼杀,又是充满激情和浪漫色彩的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13.
战争中人与武器的关系问题,是学术界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并直接涉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论述.其中,有学者认为,恩格斯强调"战争胜负取决于物质条件",毛泽东则强调"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是人不是物",由此断定,恩格斯和毛泽东关于人与武器关系的论述是相互矛盾的.果真如此吗?回答是否定的.  相似文献   

14.
朱德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军队的卓越领导人。在中国民主革命过程中,他在人民战争、人民军队建设等方面,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解决中国革命战争的实际问题,对于毛泽东思想特别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历史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战争哲学思想”作为一个完整科学形态的理论体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战争实践过程。它是毛泽东和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经过战争实践反复检验证明了的科学真理。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它仍然有其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普遍的实践指导意义,而且在中国和世界军事思想史上也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毛泽东战争哲学思想的体系和内容众所周知,中国是最早产生优秀军事理论的国家之一,从孙子兵法到毛泽东战争哲学思想,确有中华民族自己的军事理论和传统的特点,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参加的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仅…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在青年时代只想当教师和新闻记者、从来没有想到要去搞军事、去打仗,但为什么后来却去搞了军事,而且仗一打就打了二十多年,并在战争实践中成长为一位伟大的军事家呢?马克思说过这样的话: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毛泽东先后指导了我军抗美援朝、金门炮战等直接或间接对美的军事斗争,在这些军事斗争中,中美双方尽管斗争激烈复杂,但既没有引发两国间的全面冲突,也没有引起当时舆论喧嚣尘上的第三次世界大战,战争以实现我军的政治目的而告终,显现了毛泽东作为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和战略家高超的军事指导艺术,尤其是毛泽东的控制战争思想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学习和研究毛泽东的控制战争思想,对于指导我军打赢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具有重要价值。一、审视国际战略格局,认清战争本质,把握战…  相似文献   

18.
朱德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卓越领导人,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朱德"勇敢加技术"的练兵思想主要包含练心、练技术、练"将"等,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研究朱德练兵思想对当前人民军队政治建军和技术练兵,实现新形势下强军目标,仍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是揭示战争本质的重要论述,但战争与政治的范畴则有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中国古代的军事家思想家们已开始把政治作为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或首要因素看待,但具有直观、朴素的性质;资产阶级军事家思想家们对战争与政治关系的探讨,在克劳塞维茨的时代基本上是零碎和不自觉的,在克劳塞维茨之后褒贬不一;克劳塞维茨首次提出"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的论断,并通过这个论断基本正确而全面深刻地揭示了战争的政治本质,但对政治的理解有偏颇;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批判地汲取了克劳塞维茨关于"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论断的合理成分,改造了这个论断中的政治概念,并对这个论断作了进一步的补充、完善和发展,使之成为马克思主义考察战争问题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一部人类史,半部战争史。自阶级社会产生以来,战争便随之而来,而对战争和军事历史的研究也就成为人类总结战争规律、吸取历史经验的有效途径。因此,从中国古代开始,历代统治者和军事家都高度重视对战争和战争规律的研究,并将其上升到关系国之生死存亡大事的高度。古代著名军事家孙武明确指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人民解放军创建以后,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更是高度重视军事历史研究。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即倡导党内同志要研究近百年来的军事史,老帅徐向前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也曾经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