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层状硅酸盐(PLS)纳米复合材料因同时具备力学性能、气体阻隔性能、热稳定性能、耐溶剂性能和阻燃性能,成为被诸多社会领域关注的新型阻燃高分子材料,其中在消防工程阻燃层面有着深入的应用。研究PLS纳米复合材料应用问题,可以进一步了解其阻燃机理,提升消防工程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双苯基氧化膦阻燃PET纤维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磷系成纤阻燃聚酯现状的基础上,从共聚阻燃单体自身的特性、共聚酯的性能和共聚阻燃聚酯的工业化等方面讨论了双(对羧苯基)苯基氧化膦(BCPPO)用作成纤共聚阻燃单体的可行性,指出研究和开发这种阻燃共聚酯纤维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红外光谱法在表征阻燃材料与防火涂料结构及研究其阻燃性能方面的应用,讨论了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材料阻燃分析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木质人造板是目前建筑装饰中的常用板材,通过对其进行阻燃处理,可提高其难燃性能。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对胶合板、刨花板进行阻燃处理工艺现状及其进展,并提出了一种新的阻燃装饰板材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5.
根据FFF02型防毒服改进研制要求,试制薄型阻燃炭布,在保持FFF02型防毒服内层材料115型阻燃炭布各项基本性能的基础上,采用新的原材料、新的喷炭配方和工艺,综合提高炭布的使用性能.通过试验,研究高吸附性能活性炭、黏合剂、炭浆配方以及阻燃绒布等材料对炭布性能的影响,为FFF02型防毒服改进研制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无卤磷系阻燃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及阻燃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双酚A-双(磷酸二苯酯)分别与聚磷酸铵和纳米二氧化硅复配制备新型无卤阻燃环氧树脂(EP)材料。通过氧指数、垂直燃烧和锥形量热研究环氧树脂复合体系的阻燃性能。通过热失重和电镜扫描分析对比不同阻燃体系的热分解过程及燃烧炭层结构,推测阻燃机理。  相似文献   

7.
2013年10月11日,由武警学院科研部科研所赵敏教授主持的公安部应用创新项目"新型含硼阻燃树脂在防火涂料中的应用研究"通过验收。验收组认为:该项目突破了传统膨胀阻燃技术,成功研制了硼酚醛防火涂料,研究了该涂料的防火性能、理化性能、热性能、烟密度、炭层结构,提出了硼酚醛树脂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玻璃钢阻燃技术的介绍,以及老化对玻璃钢性能的影响,提出阻燃玻璃钢材质在自然环境中同样存在因老化而出现阻燃性降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讨论棉类纤维素的阻燃机理,并介绍了国外常用的三种阻燃剂及经阻燃处理后棉织物的性能,对测试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为了改善聚氨酯(PU)材料的阻燃性能,首先在PU中加入阻燃剂膨胀石墨(EG)、氢氧化铝(ATH)与阻燃协效剂磷酸三乙酯(TEP)、硼酸锌(ZB)和磷酸硼(BP);然后,通过氧指数仪、垂直燃烧测定装置和电子拉力试验机等表征了材料的性能;最后,用体式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阻燃材料的微观结构和燃烧后的碳层形貌,分析了材料力学性能下降的原因和燃烧机理。结果表明:随着PU中阻燃剂EG、ATH的添加量的增加,PU的阻燃性能逐渐提高,力学性能却逐渐减弱;TEP、ZB、BP对EG/ATH/PU体系的阻燃性能的协效作用明显,其中TEP协效作用最明显;综合考虑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EG/ATH/协效剂/PU的最优配方为10gEG/50gATH/5gTEP/100gPU,其氧指数为34.3%,阻燃等级为V-0,拉伸强度为1.95MPa,断裂伸长率为140%。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溴系阻燃剂三(2,3-二溴丙基)异三聚氰酸酯(TBC)进行了较深入的包覆研究,对包覆TBC进行了热分析、电镜扫描和阻燃性能测试,并将包覆TBC用于阻燃聚乙烯,在提高材料氧指数上优于未包覆者。  相似文献   

12.
聚溴化苯乙烯阻燃聚乙烯热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聚溴化苯乙烯作为阻燃剂,制备了阻燃聚乙烯(PE),利用TG方法研究了PE和阻燃PE在氮气气氛下的热解动力学行为,并用改进的非等温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其热解动力学。结果表明,加入阻燃剂后材料的初始分解温度提前,阻燃材料的热解区间变宽,阻燃体系的平均失重速率下降,最大失重速率下降,主要分解阶段的残炭率高于未阻燃PE,聚溴化苯乙烯阻燃效果明显,可用于聚乙烯阻燃,说明大分子溴系阻燃剂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氮气气氛下未阻燃聚乙烯的热解过程只存在一个失重阶段,而阻燃材料在相同温度范围内呈现不同的失重阶段,且在各失重阶段其反应机理函数也发生变化;活化能、指前因子都有所不同,阻燃材料的活化能大于未阻燃材料,且活化能在整个失重阶段是随着温度和转化率的变化而变化的,说明阻燃剂的加入改变了材料的热解行为。  相似文献   

13.
磷系阻燃剂毒性小、低烟、价格较低,在阻燃剂开发领域中最引人注目。介绍了磷系阻燃剂的阻燃机理,无机和有机磷系阻燃剂在阻燃聚丙烯中的研究现状,并论述了磷系阻燃聚丙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利用未阻燃的ABS、15%十溴二苯醚(DBDPO)阻燃的ABS及15%十溴二苯乙烷(DBDPE)阻燃的ABS锥形量热仪燃烧试验数据,将上述三种材料的锥形量热仪实验数据运用到FDS的输入文件中,运用FDS对上述三种材料进行了火灾模拟。模拟过程以直观、可视的方式反映了所选材料烟气层温度的变化,并相应计算出安全疏散时间。经DBDPO和DBDPE阻燃的ABS发生火灾时的可用安全疏散时间由未阻燃前的67.7s增加到150s以上,由此可知阻燃材料的使用可以使火灾时人员逃生的时间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5.
不同类别的阻燃剂配合使用能产生协效作用,大大提高阻燃效果。在甲基丙烯酸类不饱和聚酯树脂9001基体中,添加微囊化红磷/氢氧化铝/三氧化二锑/甲基膦酸二甲酯(MRP/Al(OH)3/Sb2O3/DMMP)阻燃剂体系,对其树脂体系固化物及玻璃纤维织物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提出了一种有望用于列车复合材料大尺寸构件制造的性能优异、价格低廉的新体系。结果表明,当质量添加比例分别为12%MRP、50%Al(OH)3、2%Sb2O3时,树脂体系室温粘度100mPa.s左右,凝胶时间超过80min,适用于RTM和VIMP等大尺寸构件成型工艺;复合材料拉伸强度215.4MPa,弯曲强度177.15MPa,拉伸模量13.85GPa,弯曲模量13.36GPa,氧指数39.7。  相似文献   

16.
用有机磷系阻燃剂Pyrovatex CP以及尿素、二氰二胺和三聚氰胺3种氮系的协效剂组成的整理液对纯棉织物进行阻燃处理,利用热重仪对其热解特性进行研究,通过分析TG-DTG曲线,研究了阻燃剂对棉纤维热解过程的影响,并对协效剂的协效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棉纤维热解主要分3个阶段;阻燃剂使棉纤维的起始分解温度降低,剩炭率提高;在磷氮比固定为1:0.1的情况下,尿素的协效作用相对最好,并对其阻燃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目前公共场所使用的窗帘幕布类产品阻燃性能批量检验合格率较低,其安全状况令人担忧。通过批量检验,对阻燃织物氧指数及垂直燃烧性能测定中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实验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材料的成分、纺织工艺、阻燃剂处理方式、阻燃剂浓度,涂覆均匀性及制品厚度等对纺织品阻燃性能合格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以五氧化二磷/季戊四醇/三聚氰胺为原料合成了聚合型膨胀阻燃剂,并制备了膨胀型阻燃聚丙烯。比较和讨论了热分解动力学方法,通过测定体积流速评价了流变性,用热重分析方法研究了膨胀型阻燃聚丙烯的热分解特点。  相似文献   

19.
磷氮型膨胀阻燃剂最新研究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近年来国内外P—N型膨胀阻燃剂的合成及应用进展情况作简要综述。重点介绍了有机磷酸酯、磷氮一体的磷酸酯三聚氰胺盐、六氯环三磷腈及其衍生物和氮系阻燃剂的合成及应用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