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今刊物成千上万,丰富多彩。如果有人问我在如此浩瀚的刊物中,最喜爱哪一种?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中国民兵》。《中国民兵》之所以赢得我的喜爱,不排除它是我们干“武”行人自己的刊物,与我们有特别感情的缘故。俗话说:近水知鱼性,  相似文献   

2.
《中国民兵》杂志即将迎来自己的15岁生日。从1984年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刊名的《中国民兵》杂志正式问世以来,这本杂志得到了中央军委领导和总部机关的关怀与厚爱,得到了全国国防后备力量战线广大官兵的支持与喜爱,也得到了社会各界和亿万读者的好评与赞誉。15年来,《中国民兵》杂志在准确传递军委、总部关于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指示,客观报道各地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新经验、新典型,努力为读者提供各种服务等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亲爱的读者,当我们阔步走向新世纪的时候,回顾一下自己与《中国民兵》的关系,以此纪念《中国民兵》创刊15周年,帮助编辑部进一步办好《中国民兵》,将是你、我、他的共同心愿。因此,本刊从今年第一期起开办《我与〈中国民兵〉征文》专栏,期待着你拿起笔来,围绕“我与《中国民兵》”这个话题,畅所欲言。来稿可以是一条经验给了你打开智慧大门的钥匙;也可以是一个先进典型帮你校正了前进的方向;可以是一项活动使你难以忘怀,也可以是读者、作者与编者之间坦诚交心、平等相处的一段往事;可以是为办好《中国民兵》献计献策,也可以是直言不讳地指出缺点和不足。总之,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把《中国民兵》杂志办得更好,献上一份真诚,贡献一份力量。 我们期待着。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 《中国民兵》2000年第4期刊登本刊记者采写的《尽快给专武干部授予预备役军官军衔》报道,读后让我们感到十分欣慰.感到《中国民兵》与我们后备力量战线上同志们更近了、更亲了。 笔者认为,在继续按照中办[1999]24号文件精神抓好基层专武干部队伍建设的基础上,如能参照军  相似文献   

4.
李德庆 《华北民兵》2008,(11):16-16
《华北民兵》是华北地区国防后备力量战线唯一的综合性刊物,也是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学习实践党的一系列创新理论的主阵地、组织政治教育的主课堂、了解时事政策的主窗口。多年来.我们坚持发挥《华北民兵》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能,积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刊授教育,有力地推进了全省民兵预备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5.
编读往来     
编辑同志: 《西南民兵》是成都军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主要宣传阵地,也是一本公开发行的理论性、指导性、综合性较强的刊物。凡是在国防战线上工作和支持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事业的同志都愿意成为该刊读者。但是,笔者了  相似文献   

6.
为切实做好《中国民兵》杂志的订阅工作,去年以来,我们采取“以用刊带动订阅,用订阅推进用刊”的办法,基本做到全市每个行政村都订1份《中国民兵》杂志。 一、抓认识,在强化“三个意识”上做文章 订刊不能只算经济帐不算政治帐,只看到眼前的利益没有看到长远的利益。为此,我们注意把文章做在强化“二个意识”上。一是强化阵地意识。《中国民兵》是中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主要宣传阵地,我们工作在国防后备力量战线上就要占领这个阵地、维护这个阵地、运用这个阵地。二是强化导向意识。我们要  相似文献   

7.
听说《中国民兵》将随着《解放军报》一起改版, 给后备军战线读者多了一份期待。当新年第一期《中国民兵》如期而至,我们从头到尾逐栏逐篇品味一遍完毕,大家的感觉就是一个字——爽! 改版后的《中国民兵》不仅传承了改版前主要栏目的特色,还着眼新军事变革热潮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实际,新开辟了《前沿  相似文献   

8.
我从事民兵工作13年了,《中国民兵》创刊至今,我是每期必读,并一期不漏地装订成册,珍贵收藏。在实际工作中,《中国民兵》给我的帮助很大。它对我干民兵预备役工作能做到胸中有数,心里有谱。《中国民兵》刊物刊载的"基层新曲"、"国防教育"等栏目,使我读后吸取里面的营养,借鉴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指导我搞好基层工作。为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战线同其他战线一样,在不断改革中前进。改革出新闻,改革的浪潮推出了许多先进人物。为了更好地学习先进,表彰先进,《中国民兵》杂志编辑部和《解放军报》的《我们的后备军》专栏决定联合发起评选《国防后备力量战线十位新闻人物”的活动。  相似文献   

10.
我是河南省博爱县的一名小学教师,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开始接触《中国民兵》。这些年来,我是逢期必读,并一期不落地每年装订成册珍藏案头。如果说我对《中国民兵》是情有独钟的话,那只好说我丈夫是“第三者插足”了。  相似文献   

11.
播洒深情     
我酷爱《西南民兵》杂志,它信息量大、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可谓我们民兵预备役工作者的无言良师和最佳帮手,每期杂志一到,即使工作再忙,我也要挤时间认真学习,从中汲取营养。我酷爱《西南民兵》,更敬重《西南民兵》杂志的编辑老师和工作人员,如果没有他们对每篇来稿一丝不苟的审阅和编辑,没有他们辛勤的劳动,每一期分量厚重的杂志又怎能与读者诸君见面,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战线那一个个生动的形象、那一桩桩感人至深的事迹、那一条条对工作具有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民兵》杂志社成功地举办过很多在国防后备力量战线有重大影响的活动,然而,给我印象最深、教育最大的要属“共和国不会忘记老英模相聚在北京”。 屈指算来,我们的共和国正在步入“知天命”之年。对于今天的年轻一代来说,他们对于战争的了解  相似文献   

13.
曾涛 《中国民兵》2010,(1):60-60
最早接触《中国民兵》是在1996年初,也就足县(市、区)人武部收归军队建制之初,刚刚退伍的我被招聘到区人武部当汽车驾驶员,当时有些从作战部队交流到人武部的领导,经常借助《中国民兵》学习武装工作经验做法,图文并茂的《中国民兵》也时常把我吸引,渐渐地也喜爱上了它。  相似文献   

14.
《华北民兵》作为军区党委指导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唯一综合性刊物,多年来受到各级领导的倾力支持,一直受到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和各界群众的关心和厚爱。为进一步了解读者的需求,发现刊物的不足,提高刊物的质量,切实把《华北民兵》办成广大读者爱看、爱读的精品刊物,我们设计了这份调查问卷。请您在百忙之中,挤出时间参与问卷,将您的宝贵意见和建议邮寄给我们,信封  相似文献   

15.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我们在胜利的战鼓声中向着新世纪的大门又跨进了一步。在这喜庆的时刻,我们谨向打开这期《中国民兵》的读者郑重地道一声:新年好! 过去的一年,我军后备力量的建设和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可喜可贺! 新的一年,将是我军后备力量战线的“调整改革年”。这是我们联系后备力量战线的实际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民兵》创刊10周年的时候,我代表报社总编室和各部全体同志表示热烈的祝贺。 10年,《中国民兵》作为在人武战线为广大读者所喜爱的、在军内外有相当影响的综合性刊物,为宣传邓小平新时期国防建设思想,宣传军委大政方针,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造就了一支后备军新闻队伍。 10年,在这三千六百多个日日夜夜里,《中国民兵》杂志全体同志付出的是创业的艰辛,带来的是成功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同志: 我是人武战线上民兵武器装备仓库保管(警卫)人员,也是《中国民兵》的热心读者。《中国民兵》是宣传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三总部关于后备力量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指示的喉舌,是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的良师益友。当每期杂志出版下发后,我们都争先恐后抢着阅读。但杂志很少刊登反映我们这些民兵武器装备仓库管理人员的稿件,心里总觉得缺点什么。民兵武器装备安全管理,是民兵、预备役工作的重要内容,各级都三令五申  相似文献   

18.
我刚任福建连城县委书记并兼任人武部党委书记时,对民兵工作不熟悉,我借助权威刊物——《中国民兵》杂志,指导工作。例如,我上任后,为民兵工作现场拍板解难题近百件,就是从《中国民兵》杂志上学习和借鉴来的。《中国民兵》杂志指导我县民兵工作上了三个台阶,还受到了省、地的表彰。我还十分注意《中国  相似文献   

19.
我从事人武工作10年了,与《中国民兵》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民兵》创刊以来,坚持每期必读,并一期不漏地装订成册,珍藏起来。在实际工作中,《中国民兵》给我的帮助很大。每年制定民兵、预备役政治教育计划时,我都参照《中国民兵》中提出的要求,结合本县实际,提出实施意见。为办好青年民兵之家,我按《中国民兵》介绍的“宜城县人武部10年以如一日:办  相似文献   

20.
立足华北大地,担当神圣使命。《华北民兵》伴随着时代脚步走过了几十年的风雨征程。作为人武战线的一名老兵,因从事新闻宣传工作的关系,我有幸与《华北民兵》相识、交往近20年,对之感情真而切、浓而烈、深而厚,有许多发自肺腑的话想诉说一番……是《华北民兵》给了我人生更大的转机。我原先在野战部队的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