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8年6月9日,蒋介石下令炸开郑州花园口黄河大堤,使其改道流向东南,虽然暂时达到了阻挡日军进攻的目的,却也给豫皖苏三省44县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抗战胜利后,尝到“以水代军”甜头的蒋介石出于内战的需要,故伎重演,  相似文献   

2.
近现代意义上的海军陆战队制度进入中国,始于清代洋务运动时期,首见于北洋海军,甲午之役后,清廷重建海军,依旧建立了海军陆战队。民国肇始,从清末海军脱胎而来的民国海军,大量制度沿袭清季,1914年12月以海军部警卫队为基础,编练成海军陆战队,后逐渐扩充,规模至2旅。此时中国海军陆战队的服装制度,与清末新建海军时代并无多少不同,均与舰上官兵相近。抗战胜利后,1946年海军陆战队一度改并入陆军,1947年在福建马尾重建,至1949年扩编为2个陆战师,后随国  相似文献   

3.
在川江西陵峡的入口处,有一个村子名石牌,由于它地处长江险要之处,居高临下可以扼守江面,所以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此设立了要塞炮台,坚守了长达6年之久,在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抗战胜利后,重庆各界慰劳团为石牌要塞树立了要塞保卫战胜利碑,碑文上写道:民族英雄血,山河锦绣花,舍身争许国,杀敌当还家。正气乾坤塞,忠风世界夸,泰山权轻重,片石与光华。其间,石牌要塞先后曾划归川江和宜万区要塞的第一总台管辖,而时任该总台台长的就是海军上校方莹。在方莹的军旅生涯中,他参加过北京政府海军、南京政府海军和新中国人民海军,本文概要地介绍了方莹一生的漫长历程。  相似文献   

4.
《军事历史》2005,(7):38-43
由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刘永华绘画的《民国军服图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一书,为国内权威的民国军服著作。今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本刊特选登该书与抗战相关的章节,以飨读者。本文题目和节标题为编者所加,编辑时文字有删节。  相似文献   

5.
北洋军阀和国民党政权时的海军,派系复杂、矛盾重重。本文拟就民国海军派系的渊源、形成的过程和抗战前民国海军的状况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6.
解放战争中,随着战争的进程,我军的正规化建设有了很大发展。我军发展到50o万人,其中正规军达260万人,建立了以步兵为主,各兵种较为齐全的强大陆军和具有一定海军、空军力量的正规化合成军队。这对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同时为建国后我军全面进行正规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军在解放战争中的正规化建设,依战争进程大致可划分成三个阶段:(-)、全宰由分内的带击状态到舅立各战白区的男四兵团段担(I94S隼4月一1146年6月)抗战胜利后,我军面临着国民党企图发动全面内战的新形势。为保卫抗战胜利果实…  相似文献   

7.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正规化建设有了很大发展。这不仅对夺取解放战争胜利产生了巨大作用,而且为新中国成立后全面进行正规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的正规化建设,依战争进程大致可分三个阶段:一、由分散的游击状态到建立战区野战兵团阶段抗战胜利后,解放区军民面临着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的新形势。为保卫人民抗战的胜利果实,壮大革命力量,中共中央制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并做出了加速实行军事战略转变的决策,即由游击战向运动战的战略转变。这一阶段的正规化建设着重抓了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全面内战爆发前国民党整军析江英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反内战、争民主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对于国民党庞大臃肿的军事机器,人们一致呼吁:必须裁减,必须整编。国民党当局一度也对“整军复员”表现得十分“热心”。1946年1月1日,蒋介石在元旦广播演说中说:政...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海军政治学院纪念抗战胜利五十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王真日前,海军政治学院举行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学术研讨会,研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关于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与会者...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代的海军力量孙琦中国近代海军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筹建,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据其发展的历史轨迹,大抵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世纪60-90年代;第二阶段,清末民初时期;第三阶段,国民政府统一中国至抗战前夕;第四阶段,抗战胜利后...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山东是全国抗战的重要敌后战场,在艰苦的岁月里,山东人民全力以赴支援战争,正是他们的无私奉献铸就了坚持山东敌后抗战的坚强后盾,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从弱到强、从小到大.从胜利走向胜利.山东人民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积累了进行人民战争的宝贵经验,对于在新的历史时期打赢信息化人民战争提供了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2.
抗战时期的生存危机激发了中华民族抗战到底的斗争精神,国共合作促发了各界同胞同舟共济的团结热忱,浴血抗战锻造了全国人民自力更生的独立意志,民族解放运动激发了广大民众追求民主的政治诉求,抗战胜利鼓舞了华夏儿女复兴民族的自强信念。  相似文献   

13.
中国建设近代海军不成的原因之一是财政紧缺,而财政紧缺的原因在晚清和民国两个时期有所不同。造成晚清建设海军经费紧绌的原因,一是腐败的政治把能够强国富民的许多钱给糟蹋了;二是帝国主义通过抢劫和不平等条约,把清朝上万万计的银子拿走了。民国时期的财政主要用于内战,各项建设、包括海军近代化,根本提不到当政者的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4.
1946年7月,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胜利不久,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就冒天下之大不韪,彻底撕毁国共两党重庆谈判协定,悍然发动了全面内战。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各解放区军民慷慨悲歌奋起抗击,波澜壮阔的中国人民解放  相似文献   

15.
解放战争史,是一部国民党军迅速崩溃,人民解放军彻底胜利的纪录.在历时4年多的时间里,国民党军与人民解放军先后进行过不下150余次比较大的战役,而几乎每次都是以失败而告终,最后兵败大陆,退守台湾.其原因,就政治上而言有2个:一是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在对沦陷区城市接收过程中,各级官员腐败透顶,大失民心;二是国民党不顾全国人民要求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的呼声,逆历史潮流而动,悍然发动内战,导致众叛亲离.就军事上而言,战略指导失误,情报不灵,指挥不统一,兵力、火力分散使用,都是国民党军屡战屡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人民海军建设和发展离不开正确理论的指导,海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光荣历程,在海军建设和海上军事斗争的实践中,海军军事理论不断得到丰富、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海军史作为军事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研究也离不开海军档案的利用。本文主要从晚清、民国、人民海军三个时期的海军档案的基本情况,对海军史研究作一个概括,提出了如何充分利用军事档案,以深入对其研究。  相似文献   

18.
持久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战略总方针,对于中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争取抗战最后胜利发挥了重大作用。本文仅就国共两党在持久战战略方针问题上的异同点,作一比较。一、持久战战略方针的形成,是国共两党共同努力的结果早在全国抗战爆发前,毛泽东等人就提出了持久战的思想。1935年华北事变后,在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为主要  相似文献   

19.
抗美援朝战争 ,是一场中国人民全力以赴和浴血奋战的伟大战争。人民海军在初建阶段 ,基本上不具备成建制、成规模参战的条件。随着战局的发展和需要 ,人民海军积极支援前线 ,并主动请缨参战 ,相继派出快艇、布雷、岸炮部队和指挥人员入朝参战 ,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一批参加抗美援朝的光荣部队和战斗骨干调归海军后 ,在人民海军尔后的作战和现代化建设中 ,发挥了重要的先锋模范作用。本文对人民海军支援和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以及抗美援朝战争与人民海军的直接联系进行研究 ,填补了该方面研究的空白 ,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中国海军抗战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整整半个世纪以前,1945年9月9日,中华民国海军总司令陈绍宽海军上将代表中国海军参加了在南京举行的中国战区受降仪式,这一时刻的这一仪式,标志着中国人民经过8年艰苦卓越的斗争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同时也向世人表明了中国海军是一支抗击日本侵略的重要的武装力量。那么,中国海军是以什么样的实力投入这场反侵略战争的?中国海军广大爱国将士在战争中做出了哪些贡献?海军抗战在整个抗日战争中处于何种地位?应该从中吸取哪些经验教训?这一系列问题,不消说半个世纪后的今天鲜有人知,就连当时的人们也是知之甚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