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高技术局部战争的产生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给军队后勤既提出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为适应新时期的需要,军队后勤保障必须走军民兼容、发展社会保障的路子。第一,加强军队后勤保障与社会保障的结合;第二,加强军队后勤部门与国家经济部门的协调;第三,搞好军队后勤保障能力与国家经济潜力的接轨;第四,统筹规划地方经济与军队后勤设施建设;第五,提高全民保障责任意识,健全建立法规制度。  相似文献   

2.
后勤保障是军队战斗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在长期的军事实践中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军队后勤保障观,择其大要:用兵制胜,以粮为先;委积丰盈,师行粮从;转饷给军,以通为利;粮饷之道,胜败攸关.这些观点对于新时期加强信息化条件下军队后勤保障建设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推进后勤保障社会化是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客观需要。文章分析了当前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加强宣传教育、完善配套政策法规制度、探索改革模式、加强组织领导等方面论述了推进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构建军民融合的一体化后勤保障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适应联合作战条件下的后勤保障体系,破解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建设发展难题,构建军民融合的一体化后勤保障体系,是积极实践新时期军队建设要求,有效履行我军历史使命的科学举措。要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努力创建一体化后勤保障模式。  相似文献   

5.
明确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边界,有利于军地制定配套政策和社会供应商参与保障。运用比较成本理论,确定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横向边界与纵向边界,有利于改革更加科学地向深层次推进。横向上,基于保障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考虑,军队应确定向社会供应商开放的业务范围;纵向上,基于战时保障能力最大化考量,军队应确定允许社会供应商提供服务保障的有效空间。  相似文献   

6.
全面深化拓展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是实现军队精干化、合成化的客观要求,是提高军队遂行战斗任务能力的现实需要。当前,应在巩固现有改革成果的基础上,重点从公务用车、应急应战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和通用物资储备等领域拓展深化。  相似文献   

7.
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体系源于军队后勤自主保障系统,其概念模型是军队后勤保障人员和体系设计人员之间沟通的桥梁,是体系需求分析和结构设计的科学依据,是顶层设计的理论基础。首次采用体系工程的方法研究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问题,建立了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体系的概念模型。科学定义了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体系,深入分析了其区别于军队后勤自主保障系统的特性,以及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体系的环境、使命、实体、结构、过程等基本元素。  相似文献   

8.
军队饮食保障社会化改革关系广大官兵的切身利益和部队战斗力,是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分析改革现状及制约改革发展的内外因素,提出饮食保障社会化改革发展对策,是改革良性有序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军队实物资产是军费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成后勤保障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加强军队资产管理,对合理配置军事经济资源,提高后勤综合保障能力,促进部队战斗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针对军队参与应急救援后勤保障社会化存在的问题,加强和改进应急救援后勤保障社会化工作重点在于:不断加强后勘保障社会化理论创新;完善后勘保障社会化政策法规体系;逐步建立军地一体的后勤保障社会化体系;严密制订切实可行的后勘保障社会化预案;提高军地后勘保障社会化资源配置效益;加大后勤保障社会化专业人才培养力度。  相似文献   

11.
军队住房保障社会化,是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深化军队住房制度改革,是新形势下加强部队建设的重大举措,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全军广大官兵的共同愿望,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军后勤改革的主要任务和实现目标。军队住房保障社会化改革的根本出路就是分配货币化、供应市场化和管理物业化。  相似文献   

12.
在国防费供需矛盾突出的情况下,针对军队物资管理现状,改革军队物资的核算管理,是实现后勤保障有力的重要方面。军队物资核算管理必须在记帐方法、科目设置、会计核算、会计报表和建成核算管理网络等方面进行改革,从而形成军队物资管理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体系工程理论角度定义了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体系需求工程,介绍了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体系需求工程的主要内容和工作环节。认为以工程化的方法研究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体系需求,使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需求工程活动贯穿在体系构建的始终,是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体系构建的科学实践。  相似文献   

14.
“兵民是胜利之本”,“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这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一大法宝。在和平时期,预备役部队怎样依靠人民群众这个靠山,在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完成“打得赢”使命?重庆预师四团营造战斗力生成氛围的做法,给人启示。  相似文献   

15.
实行三军联勤,是中央军委根据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和军队后勤建设与改革的实际作出的重大决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条例》的颁布施行,标志着我军沿袭了近半个世纪的三军分供体制已告结束。新世纪我军新型的后勤保障体制,是在总后勤部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区域保障与建制保障相结合、通用保障与专用保障相结合的后勤保障方式,以军区为基础组织联勤。三军联勤体制,是我军后勤保障体制改革取得的历史性突破。  相似文献   

16.
曾凡祥 《国防》2014,(2):32-34
正非战争军事行动,是我军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的重要行动方式。加强非战争军事行动后勤保障力量建设,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强化非战争军事行动后勤保障力量组织指挥建设组织指挥是使用后勤保障力量的关键,需要建立完善三个机制:军队与国家、地方政府的协同机制。非战争军事行动及其后勤保障,本身就是国家、军队和武警、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共同参与、高度联合的整体行动,涉及方方面面力  相似文献   

17.
推进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是当前我军后勤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之一。无独有偶,8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军队后勤保障掀起了“民力化”浪潮。认真比较中外军队后勤保障社会  相似文献   

18.
仓库群作为战略后方基地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战时重要的后勤保障力量,文章着眼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对军队后勤保障的特殊要求,提出仓库群建设要积极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观点,并立足仓库群的实际情况,探索了在人才培养、基础建设、科技兴训等方面建设过硬战时保障单元的根本方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19.
运用邓小平理论指导部队后勤工作,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军队后勤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加快和深化保障体制改革、军队社会化保障改革、经费供应保障改革以及物资筹供改革,努力适应“两场”不断发展变化的新要求,提高后勤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20.
军民兼容大后勤是相对于军民分立的军队后勤而言的一种军事后勤保障模式。现代战争与和平的转换规律、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对立统一、高技术战争的特点都要求建立军民兼容大后勤保障体制。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建立军民兼容大后勤提供了外部环境,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为建立军民兼容大后勤提供了物质基础,人民战争的历史实践为建立军民兼容大后勤增加了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