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人机蜂群作战作为一种全新的作战模式,正逐步走进战场,对未来防空作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总结美军无人机蜂群发展主要文件和无人机蜂群项目,分析了无人机蜂群主要作战功能,包括抵近侦察、诱骗干扰、侦察打击一体化和有人-无人协同打击等。提出了对无人机蜂群的防御对策,即构建地面探攻一体的防御体系和空中无人机蜂群防御体系,以实现对无人机蜂群的有效防御。  相似文献   

2.
李德栋  曹建 《国防科技》2020,41(4):19-22
用无人机担任僚机已成为战斗机编组作战领域技战术研究的新热点。本文通过跟踪美国“忠诚僚机”项目的试验进展,了解所用无人僚机和战斗机平台的性能及特点,把握长僚机编组作战对无人僚机的基本指标需求。在此基础上,结合美军分布式作战概念的演变、智能空战技术研究和现有装备改装趋势等因素,分析了“忠诚僚机”项目在推进空中分布式作战概念实用化、提高长僚机编组作战效能以及形成规模化无人僚机装备方面可能产生的影响。基于上述分析,得出无人僚机与有人战斗机编组作战是军队需要面对的新型作战样式这一结论,并结合国内空战理论研究、军用无人机制造能力以及反无人机装备的发展情况,给出整合资源发展优势无人机、以硬杀伤和软杀伤多种形式构建有效反制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结合未来空天一体化分布式作战特点,系统性地概述了当前空天一体化防御系统的现状与不足,并对空天一体化分布式防御系统的发展进行了详细分析;总结了空天一体化分布式防御系统所需的关键技术,并给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
智能技术在海战领域广泛深入应用,催生智能化海战新形态.从海战的发展历程分析智能化海战的作战样式、特点和制胜机理,结合国内外军事领域智能技术发展现状,提出智能化海战装备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最后给出适应未来跨域协同、敏捷指挥和精准控制需求的智能化海战装备的发展建议,为有效塑造态势,打赢未来智能化海战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与空战武器装备的逐步融合,“智能、跨域、自主、分布、协同”等空战新特征日益显著,正在不断推动未来空战走向新的形态.深入分析了国外对空作战的发展现状,并对未来空战技术发展进行了研判,提出了多武器跨域智能协同对空的作战场景,对其中的应用及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为智能空战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促进了人工智能技...  相似文献   

6.
战争即将进入智能化时代,无人装备将成为未来战场主角.地空无人平台协同应用是未来战场的必然趋势.基于未来战场复杂作战环境需求,针对地空无人平台协同作战应用进行研究.合理分析协同作战应用的必然性;从协同侦察感知、协同指挥控制、协同支援保障、协同防御警戒4个领域进行作战应用研究,并分析其技术基础及可行性;列出地空协同运用存在的难点并给出合理的意见建议,为陆军作战、编制及装备体系的论证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纪卿震  黄宇  王川 《国防科技》2020,41(3):62-66
加强应急作战装备保障能力建设,是提高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新体制、新形势下的军队战争形态、使命任务和训练要求,分析了集团军跨域应急作战装备保障的主要特点和当前装备保障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从构建理论体系和装备保障平台、人才队伍建设,装备保障模式以及装备保障实战化训练五个方面给出了集团军跨域应急作战装备保障能力建设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天基信息是远程空中进攻作战信息支援的重要组成部分.介绍了美军天基信息支援空中作战的典型案例,对相关项目的应用需求、系统组成、信息支援的类型、流程与活动等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和探讨,重点分析了包括远程指挥控制、广域情报传输分发、跨域战术协同在内的天基信息系统空中进攻作战典型样式,最后得出了天基信息系统未来发展启示.  相似文献   

9.
《国防科技》2021,42(3)
地空协同无人系统作为新质跨域智能作战力量已成为世界强国开展军事技术竞争的前沿方向。本文首先总结了地空协同无人系统的概念、功能及发展目标,分析了世界主要国家制定的专项规划,从形成智能作战体系、改变战场攻防平衡及全面提高作战效能三个方面阐述了地空协同无人系统对未来战争的重大意义;其次,针对其面临的环境复杂、资源受限和平台异构等约束条件,从分布式态势认知、适应性智能导航及异构系统协同控制等方面总结了地空协同无人系统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最后,为应对智能化战争挑战,从技术瓶颈、平台建设及政策支持等方面提出发展建议。该研究可为地空协同无人系统在国防科技领域的研究、应用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地空协同无人系统作为新质跨域智能作战力量已成为世界强国开展军事技术竞争的前沿方向。本文首先总结了地空协同无人系统的概念、功能及发展目标,分析了世界主要国家制定的专项规划,从形成智能作战体系、改变战场攻防平衡及全面提高作战效能三个方面阐述了地空协同无人系统对未来战争的重大意义;其次,针对其面临的环境复杂、资源受限和平台异构等约束条件,从分布式态势认知、适应性智能导航及异构系统协同控制等方面总结了地空协同无人系统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最后,为应对智能化战争挑战,从技术瓶颈、平台建设及政策支持等方面提出发展建议。该研究可为地空协同无人系统在国防科技领域的研究、应用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未来作战与装备发展呈现"体系化、智能化、实战化"的趋势。首先从美军"分布式防御"、"马赛克战"等新型作战概念分析,指出未来联合作战呈现节点分散、架构灵活、组织动态、智能协同等特点,提出体系智能是军事智能发展的高级阶段。其次,结合信息技术、智能技术的发展进程,以及科技革命对装备与作战形态影响程度,提出体系智能化发展将遵循自动化、自主化、自进化的演进规律。最后,针对体系发展的需求和建设所涉及的主要方向,提出体系智能发展的若干关键技术,为后续体系形态、体系架构、体系运行与作战效能发挥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DARPA寻求从杀伤链转向杀伤网,意图利用信息网络构建高度分散的杀伤网,形成难以预测的杀伤链。美空军在试验旗体系下开展“橙旗”“翠旗”和“黑旗”试验,探索杀伤网概念的落地应用。首先,围绕杀伤网作战概念,阐述杀伤网与杀伤链的内涵与差异;其次,理清DARPA“自适应跨域杀伤网”项目的发展背景,分析其基于电子商务“供应商—消费者”框架的架构设计,总结其“跨域杀伤网协商与实例化的实时推理分析”软件针对项目关键技术的演示验证情况;再次,从作战管理、体系架构、安全通信、基础设施、标准规范等方面提出构建杀伤网所需的关键技术;最后,瞄准构建未来防御作战弹性杀伤网,从技术角度给出建设我防空作战装备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前干扰防空环境下的作战特点,通过对网络化作战需求的分析,建立了一种分布式的网络化指挥控制体系架构,并结合协同跟踪的具体作战运用,设计了基于此分布式体系的协同跟踪作战流程,并建立了效能验证模型。对比一般的集中式指挥控制体系,基于分布式的体系具有生存性强、作战使用效能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无人机集群作战作为全新的作战样式,势必对当前作战理念、作战方式形成巨大冲击。本文基于无人机集群以其精确侦察、无人作战、立体机动等突出优势与空降作战的实时通信、跨域协同、战场保障等潜在短板可实现互补为出发点,重点探讨了无人机集群在空降作战中运用的独特优势及战法运用,并对无人机集群在空降作战中的运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在未来空中作战中,不仅需要筑牢空中盾牌,而且更要塑造空中利剑,攻防兼备才能主动出击御敌于千里之外。面对远程、远海、跨域等更为复杂的战场,空中作战力量不仅需要克服多种自然环境条件带来的困难,同时,也必然面临来自多方面的威胁与挑战。由于具备多域精确、即时聚优和高快远隐等独特的天然属性优势,空中作战力量必然将在未来联合作战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在这一过程中,  相似文献   

16.
军用无人机在实战中的成功应用和陆军较高的作战伤亡比重使得陆军发展地面无人装备的愿望和需求越来越强烈,但当前军用地面无人装备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仍未形成完善的作战体系。本文针对如何促进军用地面无人装备发展和建设,加快战斗力生成,提出借鉴军用无人机成熟的发展经验来指导地面无人装备发展和建设的思路,首先论述了无人作战将成为未来战争主要样式的原因,然后简要归纳了军用无人机的发展经验,最后论述了如何根据军用无人机的发展经验来指导地面无人装备发展和建设,希冀这些建议能够为军队地面无人装备的发展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李波  潘德 《国防科技》2011,32(1):55-57,66
陆军航空兵遂行空中突击作战,具有作战行动隐蔽突然、作战力量多元合成、作战地域开阔深入、作战保障困难繁重等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应加强作战理论研究,加强突击力量建设,加强战役战术训练与装备体系建设,增强陆军航空兵遂行空中突击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18.
未来突发事件凸显了复杂动态环境下的跨域无人系统协同作战需求,不仅要拓展作战地理空间域,多个领域之间合作与协调、综合行动互补,还亟需推动无人系统任务执行力量要素走向"跨域融合",应对内外环境的多域冲突威胁.针对跨域融合中存在的多域协同工作机制以及系统架构设计等重要命题,为未来装备体系跨域协同提供基础理论模型.基于组织行为...  相似文献   

19.
瞄准未来强对抗环境下雷达网作战任务需求,开展了多雷达组网与协同探测关键技术研究。首先,介绍了雷达网作战能力需求,其次,在雷达网传统树状层级结构基础上,给出新的雷达网分布式网络化体系架构,最后,研究了雷达网信息分发共享、情报融合处理、自主协同探测、系统反馈控制等关键技术。研究成果有助于促进多雷达组网理念更新与领域技术发展,为推动雷达装备和情报系统的迭代升级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电子战谁能取得优势?美国海军早已盯着了制高点。他们对其电子战战略进行了若干研究,以确定这一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在作战层次上,美军正在形成能够更加有效地攻击敌方防空导弹阵地的作战概念,即从“压制敌方空中防务”(SEAD)转变成为“摧毁敌方空中防务”(DEAD),其作战目标从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