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毕重峰 《国防》2009,(12):48-48
新形势下,贯彻精干的常备军与强大的后备力量相结合的方针,加强和改进预备役部队建设,提升后备力量的军事化程度,必须适应新的经济社会环境,着眼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围绕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积极加强以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2.
世界各军事大国为适应新世纪军事斗争的需要,纷纷从本国实际出发,调整各自国防力量建设的指导思想,在搞好现役部队建设的同时,突出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提高预备役部队的整体效益以及与常备军的一体化程度,使预备役部队建设呈现出新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李连善  徐闰庆 《国防》2002,(7):32-32
精干的常备军与强大的国防后备力量相结合,是我国武装力量构成的基本模式。这一特定的模式,决定了二者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相辅相成,互为依托的一个有机整体。因此,应将预备役部队纳入军队建设的总体规划,搞好与现役部队的接轨,实现与现役部队同步协调发展,以提高预备役部队快速动员和遂行作战任务的能力。 预备役部队在总体力量上应占有相当的比例。实行精干的常备军与强大的  相似文献   

4.
为适应新军事变革的需要,我军正在加强信息化建设。同样,作为我军重要后备力量的预备役部队也必须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这是因为:一方面,预备役部队信息化建设有其必要性:预备役部队未来的作战对象是高度信息化的敌军,预备役部队未来作战所配合的对象是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常备军,预备役部队未来作战将担负信息作战的  相似文献   

5.
钱国梁 《国防》2002,(11):4-7
预备役部队是我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点和骨干,是我军战斗力整体建设的重要方面。因此,必须以军事斗争准备为牵引,高标准地抓好预备役部队战斗力建设。 一、要从维护国家安全战略全局需要的高度,认清加强预备役部队战斗力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 军委江泽民主席多次强调,实行精干的常备军与强大的后备力量相结合,是建设现代化国防的必由之路。预备役部队作为我国三结合武装力  相似文献   

6.
预备役训练源于普鲁士。1813年,普鲁士王国将军队区分为常备军和后备军(即预备役)。常备军服役期限为五年,期满后转为第一类后备军,每两年参加一个月的操练,直到三十二岁为止;第二  相似文献   

7.
一、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管理的军事经济意义在新时期,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提高其管理水平,有着深刻的军事经济意义。 1.有利于服从经济建设大局,搞好国防现代化建设。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础,它从总体上制约着军事经济和国防建设的规模和速度。在服从国家建设大局的前提下搞好国防现代化建设,其正确选择只能是精简常备军的数量,加强以民兵、预备役部  相似文献   

8.
问:为什么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是我军后备力量建设的重点? 答: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是加强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早在1985年,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批转总参谋部《关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民兵预备役工作的意见》中就明确提出,实行精干的常备军和强大的后备力量相结合,是建设现代化国防的必由之路。这是我国国防建设的一个重要的战略思想。特别是在当前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是进行经济建设的情况下,必须走有中国特色的精  相似文献   

9.
民兵、预备役制度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军事制度。党中央、中央军委历来十分关心和重视以民兵、预备役为主体的人民武装力量建设,强调精干的常备军和强大的后备力量相结合,是建设现代化国防的必由之路。自觉适应战争发展的新要求,努力建设一支有中国特色的强大的人民武装力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  相似文献   

10.
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的委托,现就《中国人民解放军预备役军官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作如下说明: 一、关于立法的 必要性 坚持精干的常备军和强大的后备力量相结合,是建设现代化国防的必由之路。预备役军官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骨  相似文献   

11.
做好预备役军官登记工作是抓好预备役军官队伍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如何解决好当前预备役军官登记难的问题,我们认为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抓住“两个时机”施教,增强军转干部转服预备役的自觉性。要注意把握好“离队前”和“岗前培训”两个时机加强思想教育,提高他们对转服预备役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国防建设指导思想战略性转变组建起来的预备役部队,作为一支新型的武装力量,已经正式列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制序列。三年多来,这支部队的建设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在我国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和裁减一百万常备军以后,建设强大而又可靠的国防后备力量就显得  相似文献   

13.
路秀儒 《国防》2014,(1):37-39
正多年来,以色列一直把预备役部队作为国家战略资产,大力加强其质量建设,并将其打造成为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常态使用的重要力量。同时,以色列还构建了平时以少数精干的常备军为骨干、战时以预备役部队为主体的平战结合的动员体制。在历次中东战争和巴以冲突中,以色列预备役部队都发挥出重要的克敌制胜作用和强大的威慑作用。当前,我军预备役部队建设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既面临难得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研究借鉴以军做法,对于推进我军预备役部队建设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预备役部队是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是提高战时快速动员能力的重要措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许多国家纷纷走上了精干的常备军和强大的后备力量相结合的道路。因民兵预备役是一个国家保家卫国最政治化和最经济化的武装准备形式。它藏兵于民,易于激发全民爱国热情,且它的武装成本做到了最小化。现在,世界各国一方面不断削减现役部队的规模,另一方面不断加大预备役部队建设的力度,将预备役部队建设成为具有一定战斗力的准正规部队。同在亚洲,与中国比邻的日本、韩国、印度的预备役建设情况如何?让我们罗列三个方面了解一二。  相似文献   

15.
史二平 《国防》2004,(11):49-50
预备役部队体制编制调整,标志着我军预备役部队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必须针对预备役部队领导体制“双重性”、人员编成“多元性”、人员管理“动态性”和生活环境“复杂性”的特点,大力加强预备役部队质量建设,促进部队战斗力的全面提升。一、牢记使命,明确职责,切实把握预备役部队建设的正确方向当前,世界军事领域发生了深刻变革,减少常备军,加强后备力量,既是世界各国军事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需求。因此,我们必须强化使命意识,切实从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把握预备役部队质量建设…  相似文献   

16.
罗燕军 《国防》2003,(10):42-43
预备役部队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点,是未来配合现役部队作战的一支重要力量。为此,必须下大力加强预备役部队的质量建设,不断提高其快速动员和遂行作战任务的能力,以适应未来作战的需要。 一是要确立“一体化”建设思想。在近期几场局部战争中都大量动用预备役人员参战的美国,一直重视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的“一体化”建设。其国会曾通过裁减常备军提案,但多次否决裁减后备役提案,相反还增加了后备役在“总体力量”中的比重,目前在陆军中50%的战斗部队和80%的后勤支援部队都由后备役人员担任。我  相似文献   

17.
李鑫 《国防》2006,(3):39-40
实行精干的常备军与强大的后备力量相结合,既是我国国防建设的基本方针,也是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潮流。建设空军预备役部队,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为适应世界新军事变革和当前军事斗争准备需要做出的重大决策。新形势下,加强空军预备役部队建设,必须注意把握“四个问题”。(一)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强抓好空军预备役部队建设的使命感。空军部队在信息化局部战争中将“首当其冲,全程使用”。空军预备役部队是战时动员的重点对象,将直接担负配合和保障空军现役部队作战的重任。在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我军总规模进一步压缩的情况下组建空军…  相似文献   

18.
张智 《国防》2005,(4):29-30
随着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加速发展,世界主要国家都把压缩现役部队规模,加强后备力量建设作为推进新军事变革、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选择,我国也确立了“建设精干的常备军和强大国防后备力量”的国防和军队建设方针。而建设强大的国防后备力量,重点就是要按照武装力量一体化建设的要求,大力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作战能力建设。因为,民兵是国家“三结合”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人民战争的力量基础;预备役部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组成部分,战时首批动员对象。实行民兵和预备役相结合的军事制度,建立民兵组织和组建预备役部队,是符合我国国情、军情的…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 以民兵、预备役为基础的国防后备力量是国家军事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中央军委明确指出:“精干的常备军和强大的后备力量相结合,是建设现代化国防的必由之路”。这充分肯定了后备力量在国防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然而在一些地方和单位,民兵预备役工作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比较突出。如  相似文献   

20.
以色列国土面积非常有限,人口也只有600多万,自从1948年建国以来就十分注重建设一支训练有素的预备役部队。目前,以色列正规部队16.35万人,而预备役部队则多达42.5万人。按以色列有关国防法规规定,在国家遭受侵略的情况下,常备军必须坚持48小时的抗击入侵作战;预备役部队72小时内完成动员投入使用,最终完成夺取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