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三个务必”,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重大责任和使命任务,体现着我们党始终坚守初心和使命的深刻自觉。全面感悟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需要从历史维度、理论维度和实践维度三方面综合考量。从历史维度来看,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从未放弃对初心和使命的践行;从理论维度来看,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是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实践维度来看,中国共产党筑牢初心与使命就要坚定理想信念的“本心”,培养为民服务的“真心”,锻造永毅斗争的“恒心”。  相似文献   

2.
党的三个“历史决议”对党各个阶段的历史做了深刻总结,在关键时刻为党和国家的前途指明了方向。三个“历史决议”一脉相承,始终贯穿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蕴含着中国共产党的智慧与理念。本文基于三个“历史决议”的文本分析,从理论、实践双重维度凝练百年大党的奋斗经验与历史智慧。这对于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历代剥削阶级统治者的盛衰成败,构成了王朝轮换的“历史周期率”。中国共产党面对国际、国内和党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也有一个如何跨越“历史周期率”的问题。我们党只要始终坚持“三个代表”,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就一定能够跨越“历史周期率”。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百年历史,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永恒不变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人在为人民谋幸福的百年历程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使人民的幸福生活的内容和水平得到不断提升,获得感和幸福感得到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5.
“七一”前夕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八十华诞 ,南京政治学院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上海 ,召开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理论研讨会 ,作为献给党的生日礼物。来自教学、科研战线的 4 0多位与会代表参观了党的“一大”会址 ,回顾了党的光辉历程 ,以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联系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 ,对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讨论。一、回顾 80年党的光辉历程 ,总结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一些代表在回顾党的历史的基础上 ,提出中国共产党自 192 1年成立以来 ,有两次大发展的时期 ,一次是从 1935年遵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情报工作的“前三杰”(又称“龙潭三杰”)指的是钱壮飞、李克农、胡底,周恩来曾感慨地说到:他们三个人深入龙潭虎穴,可以说是龙潭三杰。如果没有龙潭三杰,中国共产党历史将被改写。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总书记的“七一”讲话 ,科学地总结了中国共产党 80年的历史经验 ,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是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件 ,是中国共产党人面向新时期的伟大宣言 ,也是指导我军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我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 ,在过去的世纪里 ,我军之所以能够一直坚持战斗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最前列 ,发挥着中流砥柱、坚强柱石、钢铁长城的作用 ,关键在于我军始终处在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之下 ,始终坚持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的指导。在新的世纪 ,我军…  相似文献   

8.
武娟 《中国军转民》2023,(23):124-12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的生动总结,也是我们党回顾百余年党史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更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真理性论断。“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在理论、历史和现实的三重逻辑中彰显着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入了解,凝聚着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的实然结论,体现为中国共产党向世界贡献中国方案的将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长期的革命战争中,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吸取了中国历史上的经验,创造并坚持人民战争的军事路线,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野战军、地方武装和民兵“三结合”武装力量体制。它大体经历了雏形时期、形成时期和完善发展时期。一、人民军队“三结合”武装力量体制的雏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兵是在长期革命战争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明确提出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这一重大命题。[1]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得出的重大结论,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与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之间的内在逻辑,彰显了我们党高度的思想自觉和理论自信,宣告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1.
周恩来与黄埔军校政治工作的新创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伙成 《军事历史》2004,2(2):18-22
1924年黄埔军校的创办,开始了“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合作组织新制度的军队……设立了党代表和政治部,这种制度是中国历史上没有的,靠了这种制度使军队一新其面目”(《毛泽东选集》第2卷,38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这对当时的中国革命军队乃至后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建设,都有着重大作用。毛泽东在后来总结我军政治工作的历史经验时对这些“新创设”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本文就黄埔军校政治工作新创设的历史,述评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组织新制度军队的杰出代表,是中国革命军队政治工作制度新创设的奠基者。一、出任政治部…  相似文献   

12.
《军事历史》杂志 2001年的宣传和研究, 以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军队建设的论述为指导,探讨总结中外军事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发掘中华民族优秀的军事历史遗产和汲取国外军事历史的精华,为加强新时期国防与军队建设、贯彻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保证我军“打得赢”与“不变质”提供历史借鉴。其宣传研究的重点是:   (一) 中国共产党成立 80周年军事建设的成就及历史经验。重点研究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创建、领导与发展人民军队的历史经验;我军军事战略、军事斗争、军队建设和军事理论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的出版 ,是我国社会科学界的一件大事。这部近 74万字的优秀党史专著 ,是在 1 991年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的基础上 ,经过众多党史专家历经六年辛勤劳动修订而成的。它凝聚了广大党史工作者的智慧和心血。总的看 ,该书的著述遵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充分体现中共中央《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精神 ,充分体现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充分吸取了十…  相似文献   

14.
“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人民解放军的根本原则.这一原则来自于中国共产党在创建人民军队过程中的不断探索和总结,并在革命战争中经过不断斗争得以坚持;新中国成立后,又以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的形式固定下来.本文全面考察分析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原则的形成、发展与坚持,从而得出结论: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历史形成的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必然关系,是人民解放军的建军之本、立军之本、强军之本,是人民解放军永远不变的军魂.  相似文献   

15.
西安事变是具有深远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其和平解决是内战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前提。而西安事变能否和平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释蒋”还是“除蒋”。中国共产党政策转变经过犹豫、“除蒋”和“释蒋”三个阶段,其关键的转折点就是12月16日的共产国际来电。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这一重大论断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深刻揭示了党在国家政治体系、制度体系和治理体系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统领地位,体现了深刻的理论逻辑、法治逻辑、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  相似文献   

17.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为实现完全的人民民主政治创造了充分的条件”。民主运动的蓬勃兴起,使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政治成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最终历史选择。  相似文献   

18.
国家认同建构的坚强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建构国家认同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必然存在,总结历史:中国共产党在国家认同建构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始终坚信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意义、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等。走向未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建构国家认同总结了新的经验——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深化理论认同;更加坚定党的核心领导,加强党的认同;坚定不移走“中国道路”,夯实国家认同;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增强情感认同。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在纪念建党 8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 ,系统总结了中国共产党 80年奋斗业绩和基本经验 ,全面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强调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为实现党的基本路线和历史任务而奋斗。欢迎广大读者为本刊撰写和提供学习体会文章。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在这个重要的历史时刻,回顾“两弹一星”伟大功勋,重温“两弹一星”伟大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共产党在90年的光辉历程中领导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建立了伟大的功勋。这其中,“两弹一星”具有特殊的分量。邓小平同志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两弹一星”事业是新中国勇攀科技高峰的伟大壮举,“两弹一星”成果是中华民族勇气与智慧的结晶,“两弹一星”功勋将永载史册、彪炳千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