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实战化实兵对抗演习训练中,经验驱动的作战效能评估方法存在主观性强、评估效率低的问题,对于部队提升实战化训练水平、强化实战能力带来不利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数据驱动的实兵对抗演习作战效能评估方法,引入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算法(LS-SVM)构建评估模型,通过演习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建立效能指标和作战效能的非线性映射复杂关系。实验表明,基于LS-SVM算法的实兵对抗演习效能评估方法具有更高的效率和精度。  相似文献   

2.
刘磊 《政工学刊》2014,(11):62-63
今年,总部组织部队赴朱日和训练基地进行跨区对抗演习集中检验评估,这是贯彻强军目标总要求、落实军委实战化意见的具体举措,树立了练为战、演为战、检为战的鲜明导向。战时政治工作作为一项内容参与检验评估,从战备转级、远程投送、机动集结、实兵对抗、回撤返营五个阶段综合检验政治工作"一个过程"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3.
红蓝对抗训练,是军事训练的重要形式,是训练方式转变、组训模式转型的基本方向.依托红蓝对抗训练平台,探索实践政治工作训练演练的方法路子,对有效提升政治工作实战化水平、拓展深化政治工作准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着眼特点、综合施策,切实强化参训官兵实战意识.红蓝对抗训练作为实战化训练的最高形式,既有军事训练的共性特征,又有鲜明的自身特点,政治工作要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才能取得新成效、实现新突破.一是突出实战性,铸牢履行使命的坚定信念.通过定期研究作战对手军情动态,详细介绍外军最新战法体系,现地观摩蓝军先进装备,及时收看对抗实录、检讨失利原因、分析失败后果,使官兵强化临战意识,自觉投身实战化训练.  相似文献   

4.
况子良  张宸  向勇 《环球军事》2014,(22):30-31
前不久,“铁流-146”实兵演习在陆军第39集团军某装甲旅展开。此次演习重在检验重型合成装甲旅整体作战能力,全程以信息化、实战化条件下作战为基本着眼点,全面锻炼、检验和提高部队整体作战能力。置身演练现场,记者感受到实战之风扑面。  相似文献   

5.
袁红建 《政工学刊》2014,(11):63-64
和平时期,实兵对抗演习已成为我军训练的最高形式,是形成和检验部队整体作战能力的实际步骤,也是政治工作开展和研究演练的实践平台。综合分析近年来演习实际看,对抗演习中政治工作演练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质量效益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突出表现为"四难"现象。一、演习中战时政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我部多年的对抗演习实际,总体感到,政治工作演练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跟不上、融不进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难演真”的问题。从近些年部队训练演习的实际情况看,主要表现为:认识不够到位。  相似文献   

6.
梁辰  李寿其 《国防科技》2011,32(4):50-53
政治作战能力,是政治工作发挥作战功能的主要依托,是军事斗争中政治工作发挥作用的主要形式。政治作战能力伴随着战争的产生而产生,通过基本形态的不断演变而发展变化。文章通过对政治作战能力基本形态神权化、人力化、人一机化三个阶段的介绍,从政治作战的对抗形式、力量构成和指挥方式与手段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了信息化条件下政治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7.
管黎峰 《国防》2013,(2):28-29
国防动员体系是联合作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信息化条件下作战既是作战体系的对抗,也是动员实力的较量,国防动员实战能力的状况直接关系作战的胜负。大力提高信息化条件下国防动员实战能力,对于赢得未来作战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深化和拓展军事斗争准备要牢固树立战斗力标准,坚持从实战需要出发,从部队担负的作战任务实际出发,扎实推进战时政治工作准备。要强化战斗队思想,增强开展信息化条件下战时政治工作能力,提高战时政治工作实战化训练水平。  相似文献   

9.
郝峻岭  张辉锋 《华北民兵》2005,(12):F0002-F0002
最近,河北预备役师进行了一次近似实战条件下的网上对抗演习。他们紧紧围绕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需要.提出了“学信息化.练信息化.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口号。确立了“着眼发展、突出重点坚持标准、演习出战斗力”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0.
联训砺精兵     
刘学刚  刘延涛 《东北后备军》2008,(11):F0003-F0003
近日,辽宁某预备役高炮师结合防空任务,举行了防空作战网上演习。演习中,他们联合友邻部队,利用地方网络通信资源,从实战出发设置课目,突出实案化、网络化、信息化和一体化的特点。通过演习,检验了部队军事训练的建设成果,提高了首长机关组织指挥能力和部队应急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11.
郑林 《政工学刊》2017,(5):26-27
跨区演习是紧贴实战、高度仿真的实战化演练。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善于把握跨区演习的特点,充分利用跨区演习的广阔舞台,在逼真的作战环境中注重结合、突出重点、创设氛围,使思想政治教育切实融入中心,瞄准官兵现实思想问题,提升自身激励和引导功能,促进教育效果的深化。  相似文献   

12.
8月15日8点30分.随着3颗红色信号 弹的腾空而起,3架满载灭火官兵的直升飞机 从航空护林站起飞飞向演习区域;5公里长的 由指挥车.作战指战员.运兵车和特种作战车 组成的队伍向演习地域进发;车载移动通信指 挥平台在行进中向参战部队发出道道指令;森 林部队组建以来.信息化程度最高.投入现代 化装备最多.协同作战兵种最全的灭火实战演 习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打响。  相似文献   

13.
甘伟  吴向东 《政工学刊》2012,(11):36-37
随着新军事变革的迅猛发展,信息化联合作战已经成为未来战争的基本对抗模式。战时政治工作必须积极应对作战样式的转变,按照深化军事斗争准备的部署要求,着力提高把准政治方向、快速反应跟进、驾驭信息手段、创新路径方法的能力,切实担负起为打赢信息化战争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发挥直接作战功能实施政治作战的重要使命。一、信息化战争战略意义重大,必须着力提高注重政治把关定向的能力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中的联合作战,不仅是一场对抗激烈的军  相似文献   

14.
张滢  吕艳  杨任农  吴军  左家亮 《国防科技》2021,42(5):130-134
红蓝对抗训练是实战化训练的最高形式,近年来在部队演习演练中被广泛采用,效果显著。军队院校教学向部队靠拢,向实战聚焦,可在航空兵初级指挥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引入红蓝属性,开展实战化教学的探索和实践。本文提出“模拟环境+师生对抗+硬度可调”的实战化教学组训方法:一是红蓝对抗模拟训练环境,可支撑航空兵初级指挥专业学员开展“规划-部署-实施-评估”的航空兵作战全流程红蓝对抗实战化教学;二是“蓝”教员和“红”学员师生对抗教学组织实施程序;三是适应学员能力渐进式增长的关于训练想定、蓝军能力、导调方式和评定标准的“硬度可调”机制。此外,为确保红蓝对抗实战化教学的顺利实施,给出了锻造“红蓝兼备”院校“蓝”教员队伍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2005年10月19日,北京军区陆空联合对抗演习在信息化战场的大背景条件下,从燕山脚下到大漠深处、从长城内外到渤海之滨,近万名官兵,数百辆装甲、坦克战车,空地多路开进,实施异地同步联合战役演练至此拉开战幕…… 在近千里的实地演练途中,天上卫星侦察、空中飞机轰炸、地面电磁袭扰……“蓝军”招招凶狠,逼着“红军”指挥员想办法出新招。针对“蓝军”强大的信息优势,“红军”对野战指挥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探索出多种新战法;面对“蓝军”远程精确打击,“红军”又采用精确化、小型化的联合编组,空地联合、诸兵种协同、形成了陆空联合的作战能力。 演习全过程采取随机导调的形式,构设逼真复杂的战场态势,增大演练强度和难度,在近似实战的环境中锤练摔打部队。参演部队结合实战实施实兵对抗、实弹演练,演习了快速立体机动、抗敌信息攻击、远程精确打击、反机降突击、特种作战等10多个课题,30多项成果得到检验,并完善了一批新战法。提高了部队信息化条件下快速机动联合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16.
周祥 《现代军事》2008,(12):12-13
2008年9月下旬,空降兵某师部分兵力兵器在戈壁草原——北京军区朱日和训练基地参加了代号为“砺兵-2008”迎外演习。此次演习首次使用人装同机同降技术,参加全军首次陆空跨区联合对抗演习有效锻炼了空降兵机械化作战能力.促进了空降兵核心作战能力的提高。演习成功探索了复杂电磁环境下作战训练问题,丰富了信息化条件下空降作战战法,  相似文献   

17.
扎实抓好实战化训练,是当前部队做好应急作战准备的现实要求。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战化训练,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面对、必须做好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了信息化条件下实战化训练的源动力、决定性因素、作战实践需求和军事理论牵引创新等因素,从理论上回答了信息化条件下实战化训练动因问题。  相似文献   

19.
2009年10月31日,南京军区组织的“必胜-2009”的实兵实弹自主对抗演习在位于皖东的我军第一个合同战术训练基地开始实施。演习分为战备等级转换、机动集结、战斗准备、战斗实施四个阶段。此次演习总导演,南京军区三界训练基地司令员陈强介绍称.“必胜-2009”演习紧贴信息化条件下作战特点.以实兵对抗演习和实弹战斗演练为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20.
鄢砚军  何胜 《国防科技》2020,41(4):117-120
轻武器作战作为特种作战方式的一种,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本文阐述了轻武器实战化训练的短板和弱项,提出一种轻武器激光对抗系统,介绍了系统的主要构成和工作原理,并对激光对抗系统在轻武器实战化训练上展开研究。研究表明,采用激光对抗系统辅助训练能从强化轻武器基础训练效果、提升训练对抗意识、提高战斗员维稳处突能力及强化射击能力等几方面有效提高轻武器基础训练成绩和战术训练水平,为改进轻武器实战化训练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