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面对挫折生之路漫长遥远,既有平坦大道,也有曲折坎坷。生活中悲欢离合同在,得失荣辱并存。成功时人们往往振奋愉悦,春风得意;受挫时有的人则委靡不振,消极颓废。这两种处世态度都失之偏颇,皆不可取。指导员生活战斗在最基层,既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又要做好行...  相似文献   

2.
付勇 《政工学刊》2003,(5):39-40
心理学认为,挫折是人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在环境中遇到障碍或干扰,其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青年军人由于职业的关系,在爱情生活中遇到挫折和磨难会更多一些。面对婚恋挫折,有的青年军人一蹶不振,丧失了生活、工作的信心和勇气,而有的虽然也苦闷、悲伤,却能很快调整自己,重新积极地工作、生活。这主要与青年军人的婚恋挫折承受力有关。婚恋挫折承受力,是指青年军人在婚恋遇到挫折的情况下承受精神打击而不至于人格变态的能力。当前,青年军人的婚恋挫折承受力还比较低,许多青年官兵面对婚恋挫折往往采取…  相似文献   

3.
挫折心理是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心理反应 ,它存在着客观外在原因及主观内在原因两个方面。受挫个体心理有积极、妥协和消极的自我防御形式及其具体表现。在此基础上 ,作者提出了对受挫者进行思想政治工作调适的五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新战士常见的心理挫折一是独立成人的挫折。新战士身体发育已渐成熟,心理上有了“成人感”。由于身体的成人化,便表现出强烈的独立愿望并十分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但事实上他们尚未具备独立成人的能力。无论是经济上、还是对复杂社会的生活体验方面,都对家庭和部队有一定的依赖感,其强烈的独立成人愿望与不够成熟的独立能力的矛盾使得内心受挫,在挫折伴随中成长。  相似文献   

5.
帮助基层主官正确对待挫折张军所谓挫折是指人在通向目标的道路上遇到的压制、阻碍。对于基层主官来说,能否经受住挫折或迅速摆脱挫折的困扰至关重要。笔者近期考核了88名基层军政主官,虽然其中绝大多数心理是健康的,能够正确对待挫折,有的还愈挫愈奋,变坏事为好事...  相似文献   

6.
挫折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坎"。认识挫折、面对挫折、应对挫折,是大家经常议论的问题。一、面对挫折的表现第一种:一蹶不振型。挫折过后便自暴自弃,这种人往往在过去的成长经历中一帆风顺,对挫折没有心理准备,缺少应对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挫折,是指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障碍和干扰,致使预期的动机不能顺利进行,不能获得满足而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总是会遇到各种挫折和困难,军人也是如此。当入党、立功、上军校、转改专业军士、提干、升迁和恋爱等愿望持续性地得不到满足时,有的人就会出现失望、压抑、沮丧、忧郁、苦闷等直接或间接的挫折心理。挫折情境虽然很难完全避免,但是,怎样对待挫折以及对挫折的耐受能力如何,军人之间的差异不尽相同。所谓挫折的耐受能力,是指人们对挫折可忍耐、可接受程度的大小。有的军人能忍受严重的挫折…  相似文献   

8.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心想事成、一帆风顺,但在充满竞争的现实生活中,春风得意不常有,打击失意却相伴。在逆境面前,有的人采取吸纳包容、分解消化的办法,迎着急风暴雨,奋起直追,后来居上,走上成功之路。也有的人不能摆正心态,或是灰心丧气、怨天尤人,或是消沉颓废、一蹶不振,使挫折成了人生道路上的绊脚石。面对失意,青年官兵是选择逃避还是承受,是沉沦还是奋起?  相似文献   

9.
如何制怒     
愤怒是人类的基本情绪之一,常常是个体的意愿遭到挫折或对客观不满时产生的,它会使人的行为失去控制,一般都是由外在的强烈刺激所引起的。但人的主观方面,如思想、情操、人生观等,和怒气的产生以及怒气的程度也有很大的关系。面对同样的强烈刺激,有的人怒气很大,有的人怒气较小,有的人则根本不动怒。一般来说,青年战士年轻气盛,血气方刚,情绪冲动性大,更容易引起愤怒情绪。  相似文献   

10.
挫折感是时常困惑战士的一种消极心理。与受到挫折的战士谈心 ,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对待挫折 ,尽快摆脱受到挫折后产生的消极影响 ,重新投入到正常的学习、训练和日常生活中 ,是每一名基层干部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为使与受挫战士的谈心活动达到最佳的效果 ,就必须灵活运用谈心技巧 ,注重探索谈心的艺术。一、灵活把握 ,择机而谈。准确把握谈心的时机 ,是决定谈心活动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首要因素。一般来说 ,战士受到挫折后 ,往往心态复杂 ,消极悲观 ,在对待工作、训练、学习和其他同志的态度上较为情绪化 ,语言和行为有时表现异常。连队干部与…  相似文献   

11.
珍惜挫折     
人的一生要经历无数次挫折与失败。常言道 :“人生无坦途 ,处处有挫折。”人们欣赏波涛撞击礁石后绽放的浪花 ,赞美战胜挫折畅饮成功美酒的勇士。直面挫折 ,有的人愈挫愈奋 ,把挫折视为人生的磨刀石 ;而有的则自叹命运不济 ,甘于退缩 ,止步不前 ,把挫折看作是横亘在自己面前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人生的漫漫长卷是因为有了战胜挫折的动人情节才更加引人入胜 ,生活中也正是有了亲历挫折而奋起的感人故事 ,才使人荡气回肠。没有挫折的成功令人索然 ,而用挫折酿制而成的胜利之酒 ,才让人回味悠长。轻视挫折 ,你会再一次品尝苦涩 ;逃避挫折 ,人生…  相似文献   

12.
心理学告诉我们,几乎每个人都存在着一个“心理敏感区”。不管有意还是无意,一旦触及它,都会引起强烈反应,处理不当将引发一些问题甚至导致事故案件的发生。这一心理现象应当引起带兵人的重视。所谓心理敏感区是指最怕别人知道或揭发的缺点或隐痛,对别人发现或提到类似的刺激特别敏感,反应特别强烈。战士中形成心理敏感区的因素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生理因素。主要是指身体外形上的某些缺陷,例如,有的战士相貌不佳,五官欠端正,坐、立、行走姿态不佳等,都会使自己爱美的心理受挫,成为隐痛。二是家庭问题。例如,有的战士家庭成员中有人被判刑或…  相似文献   

13.
心理弹性是指当人们面对挫折、困难或者逆境时能有效地应对和适应,并保持心理健康的一种能力。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弹性训练能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危险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是与心  相似文献   

14.
启发诱导教育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启发诱导是按照人们思想变化的规律 ,针对犯错误者及有思想问题的人的思想症结 ,所采取的启蒙思想、脱离盲目、逐步提高思想认识的一种教育方法。它在具体做法上 ,主要有下列四点 :一、提出问题 ,热心地和被教育者一起弄清挫折与错误所造成的危害 ,破除对方心理上的“稳态症”。有些同志受挫后尽管情绪上有波动 ,但对问题没有充分认识 ,于是表现出一种“稳态症”。即 :对后果估计上的“稳态症”———总以为没啥了不起 ,看不到后果的危害性 ;思想认识上的“稳态症”———总觉得受挫出错是客观条件造成的 ,看不到主观方面的失误 ;行动上的“…  相似文献   

15.
挫折与心态     
有的人,将人生道路上遇到的困难和挫折看成是人生赛跑场上的终点,这种人往往容易成为生活的弱者。他们只要受到挫折,就马上会改变志向或丢掉志向,失去前进的动力,丢去工作的热  相似文献   

16.
坚持用豁达的心态面对差别。有的同志在现实生活中,总是感到己不如人,自卑感强。这种心态有时导致心存逆反,总是与他人对着干,或者依赖心理严重,不能自强自立。每个人的生长环境不同,  相似文献   

17.
我军历史上打过许多胜仗,但也有过某些挫折和失利;在不少的场合是由于吸取了失利的教训,而转败为胜的。例如,解放战争时期的襄樊战役,开始我军就吃了亏。那是因为我们采取前人“先夺山后攻城”的战法,结果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在攻城受挫之后,认真总结了失利的原因和教训,不拘泥于前人的经验,果断地采取了“猛虎掏心”战术,经一天一夜激战,终于全歼守敌,活捉了敌军司令康泽。在我军历史上,类似襄樊战役的情况也还有。可是,在有的战史研究著作或文章中,却只讲  相似文献   

18.
官兵心理承受能力弱是近年来基层反映比较强烈的一个问题 ,成为影响和制约基层质量建设和整体水平上台阶的一个重要因素。从部队调查的情况看 ,部分官兵心理承受能力弱主要表现为 :有的经受不住挫折的考验和打击 ,甚至轻度批评都会对其思想产生较大影响 ,少数因个人愿望得不到满足 ,就自感没脸见人 ;有的对外界反应过于“敏感” ,极为关注和看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情绪受外界因素影响大 ;有的思维方式单一 ,基本是直线思维 ,心理需求偏执等等。分析其原因 :(1)近几年入伍的新战士中 ,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 ,依赖性较强 ,在家衣食住行往往是父…  相似文献   

19.
不平衡心理的诱因不平衡心理是人进行心理自我调节过程中的一种心理反应形态,是以自我为中心,由虚荣、自私、贪婪、攀比滋生出来的不满情绪。它的诱因很多,当前诱发青年军人不平衡心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个体心理原因。主要包括性格不健全、思维片面和动机受阻几个方面。有的青年军人心胸狭窄、内向孤僻;有的争强好胜、性情急躁。具有这些不良性格的人,遇事往往想不开,认死理、走极端,容易诱发不平衡心理。有的青年军人考虑问题时不能全面地、一分为二地思考,而是只盯着自己关注的某一点或事物的某一方面去考虑,从而导致思维的片…  相似文献   

20.
对在挫折情境下军人不良的心理状态,应分析不良的心理表现,并给出应对策略。在心理学的视角下,从正确认识挫折、寻求社会支持、提高适应能力和军人情商的途径四个方面,对挫折情境下军人不良心理表现提出四点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