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对现有具备终端直通(Device-to-Device, D2D)功能的蜂窝网络的干扰管理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采用随机几何工具的D2D通信接入控制方法。利用随机过程理论以及随机几何工具建立模型分析邻近基站和D2D通信对蜂窝通信的影响,并推导蜂窝业务接入失败概率表达式。基于该表达式能够计算网络允许的最大D2D用户密度,辅助D2D通信接入控制实现干扰管理。仿真证明基于所提数值计算方法获得的估计结果与蒙特卡洛仿真结果相符,且通过合理限制D2D用户密度和D2D用户发射功率可满足指定的蜂窝业务接入失败概率要求。  相似文献   

2.
目前,陆地蜂窝移动通信和卫星通信的广泛应用.使移动卫星通信得到国内外通信领域的高度重枧。本文概述了陆地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的信道传输特点.着重介绍国外开发和研制的一种针对陆地移动用户使用的卫星寻呼系统(Paging System),并对其结构和移动终端机的构成、关键参数、实验结果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要回顾了原有的跳频PCS系统.着重分析目前采用慢跳频CDMA和TDMA混合多址的PCS系统。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讨论,指出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通信系统的抗毁性能是分析作战系统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分析了防空通信系统的组织结构和对抗特点,利用性能评价过程代数(PEPA)描述了防空通信系统的状态演化,提出了基于PEPA的防空通信系统抗毁特性分析方法。通过具体案例,对通信系统的组织结构、抗击软硬杀伤的能力进行建模和仿真验证。实验结果表明,PEPA方法适用于防空通信系统的建模与分析,能够实现对防空通信系统的结构进行对抗过程的建模;通信系统的不同要素对抗毁性能的影响不同,可以采取有效策略以提高防空通信系统的抗毁能力。  相似文献   

5.
移动通信服务的需求正在迅速增长。因为移动通信服务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同任何人实现通信的理想通信方式。经济和社会活动的发展是移动通信需求增长的主要因素,该需求刺激了包括个人通信服务的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因此移动通信是近几年来通信领域中最活跃的一个研究方向。在移动通信服务中有许多问题可以应用图论和网络理论。例如,蜂窝系统中的信道分配算法,移动通信网络协议和移动通信中的业务量控制。蜂窝系统的模型是图,  相似文献   

6.
在蜂窝网络中部署D2D(Device-to-Device)通信能够有效提升频谱利用率,降低基站负载,但D2D用户与蜂窝用户共享无线信道时会产生信号干扰。提出了一种联合资源分配算法,通过综合考虑信道分配对网络中已有的蜂窝用户和D2D用户的信号干扰,并在小区范围内寻找具有最小干扰值的信道资源分配给用户,以实现有效的干扰控制。仿真结果显示:联合资源分配能够提升D2D链路、蜂窝链路的信噪比及系统总吞吐量,使得蜂窝网络的整体性能优于独立资源分配。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高速直线感应电机动子的应急制动保护能力,首先比较了几种被动式吸能结构的优缺点,并结合动子的具体结构和制动要求,选取蜂窝作为紧急制动装置的吸能元件;然后,在系统研究蜂窝的结构和吸能特性、主要指标的基础上,提出了蜂窝选型与紧急制动装置设计的方法;最后,进行了实例设计和验证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蜂窝适合用于制作动子紧急制动装置,该设计方法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升多载波并行组合扩频的通信性能,将自适应技术应用于多载波并行组合扩频通信系统中,并基于边缘自适应准则(MA),针对多载波并行组合扩频(PCSS-OFDM)通信系统和多载波差分多相并行组合扩频(DMP-PCSS-OFDM)通信系统,分别提出两种自适应通信方式。在多种多径信道环境中的仿真结果显示:在多径信道中,自适应PCSS-OFDM系统的误码率相比PCSS-OFDM系统有显著降低;自适应DMP-PCSS-OFDM系统则更适用于相干带宽较窄且衰落较深的信道中。  相似文献   

9.
π/4DQSPK是一种适合于移动通信和个人通信系统的调制技术,由于其优越的性能,已被美国和日本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所采用,本文介绍了π/4DQPSK及其改进形π/4CTPSK的调制解调方法,并从功率谱特性和误码性能两个方面对它们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
信息战条件下的高频通信新体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一种适应信息战条件下的高频通信新体制,介绍了高频自适应瞬间通信系统(ABCS)的原理及其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11.
Consider a simulation experiment consisting of v independent vector replications across k systems, where in any given replication one system is selected as the best performer (i.e., it wins). Each system has an unknown constant probability of winning in any replication and the numbers of wins for the individual systems follow a multinomial distribution. The classical multinomial selection procedure of Bechhofer, Elmaghraby, and Morse (Procedure BEM) prescribes a minimum number of replications, denoted as v*, so that the probability of correctly selecting the true best system (PCS) meets or exceeds a prespecified probability. Assuming that larger is better, Procedure BEM selects as best the system having the largest value of the performance measure in more replications than any other system. We use these same v* replications across k systems to form (v*)k pseudoreplications that contain one observation from each system, and develop Procedure AVC (All Vector Comparisons) to achieve a higher PCS than with Procedure BEM. For specific small-sample cases and via a large-sample approximation we show that the PCS with Procedure AVC exceeds the PCS with Procedure BEM. We also show that with Procedure AVC we achieve a given PCS with a smaller v than the v* required with Procedure BEM. © 1998 John Wiley & Son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45: 459–482, 1998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沉淀与复配两种调控高压合成聚碳硅烷(PCS)分子量及其分布的方法。研究表明,在PCS的良溶剂(如二甲苯)溶液中加入沉淀剂(如丙酮)比例超过临界点后,PCS中分子量越高的部分越先沉淀出来,从而降低了PCS的软化点、分子量和分散系数,PCS的高、中、低分子量的比例得到调节。复配是将不同分子量分布的PCS均匀地混合在一起,其分子量、软化点和高、中、低各部分的含量基本符合混合率的关系。因此,可以按照混合率来设计所需PCS的软化点、分子量及高、中、低分子含量。  相似文献   

13.
采用改进的滴重法测定了先驱体聚碳硅烷(PCS)的表面张力,并探讨了表面张力对三叶形聚碳硅烷原丝异形度的影响机理。通过对纤维截面形貌的扫描电镜分析,发现表面张力对三叶形PCS纤维异形截面的形成有着较大的影响,它和粘滞阻力相互竞争的共同作用决定了三叶形PCS纤维异形度的大小。研究表明,先驱体PCS的表面张力与温度基本上呈线性关系,温度越高,PCS的表面张力就越小。  相似文献   

14.
以环己烯作为反应气氛,对聚碳硅烷(PCS)纤维进行了化学气相交联不熔化处理。与空气不熔化进行对比,研究了不熔化过程中PCS纤维的反应程度及凝胶含量的变化,并进行了元素分析和热重差热分析,初步探讨了PCS纤维环己烯化学气相交联反应的机理。结果表明,在环己烯气氛中,PCS分子结构中Si-H键的反应程度随不熔化温度的提高逐渐增加,相应地,PCS纤维的凝胶含量迅速提高直至不熔。环己烯受热后产生自由基,引发PCS分子中的Si-H和Si-CH3键断裂形成自由基,促进PCS分子间形成Si-CH2-Si结构而实现交联。  相似文献   

15.
指挥控制参考模型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综述指挥控制参考模型的起源、基本思想和目的,分析和阐释该模型的体系结构和运行过程。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两种潜艇作战模拟系统的体系结构,对两种体系结构的实现方式进行了比较,并对采用DIS体系结构开发潜艇作战模拟系统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Petri网是系统分析建模的有力工具.时间Petri网(TP-网或TPN)作为一种高级Petri网有着广泛的应用.首先简单介绍了时间Petri网的发展过程、基本组成,军事通信系统的效能评估的典型方法;然后根据Petri网建立了系统效能分析的动态模型和军事通信系统效能分析的TPN模型,并分析了该模型在军事通信系统效能分析中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8.
活性填料在聚碳硅烷先驱体转化陶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比较了铝 (Al)、铬 (Cr)、二氢化钛 (TiH2 )和锆 (Zr)等活性填料在聚碳硅烷 (PCS)先驱体转化陶瓷中的应用。研究表明 ,在先驱体中加入活性填料能有效降低陶瓷素坯的气孔率 ,可与PCS气态裂解产物、游离碳和 (或 )N2 气氛反应生成新的化合物 ,提高PCS的陶瓷产率。活性填料的种类与含量对陶瓷烧成体的线收缩有较大的影响 ,Al、Cr能抑制烧成体的线收缩 ,其含量越高 ,线收缩越小。但是TiH2和Zr并不能抑制陶瓷烧成体的线收缩 ,其含量越高 ,线收缩越大。此外 ,活性填料的种类及含量对陶瓷烧成体的三点弯曲强度也有较大的影响。Al、Zr的含量越高 ,材料的强度也越大。但Cr和TiH2 的加入却使材料强度下降。认为Al是较好的活性填料。用X -衍射法 (XRD)分析了烧成产物的物相组成 ,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观察了陶瓷烧成体的断口形貌。  相似文献   

19.
作战任务规划是战场指挥和决策的关键一环。随着多军兵种联合作战思想的发展与成熟,作战任务规划领域正成为传统作战指挥方法与各类新兴技术相结合的集中点,该领域也不断成为智能化指挥和决策指导未来作战的核心点。本文主要阐述了作战任务规划的基本概念和智能化需求,并结合战区级联合任务规划系统对智能化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几种具体技术实现架构,并对未来研究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热交联法制备低含氧量碳化硅纤维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低预氧化程度的聚碳硅烷 (PCS)纤维进行热交联处理 ,降低SiC纤维中的氧含量 ,经过二步烧成法制备出机械性能及高温耐氧化性能优良的连续SiC纤维。通过IR、XRD、SEM、元素分析仪等分析手段系统研究了研究了热交联碳化硅纤维的热交联处理的工艺条件、烧成工艺 ,研究了热交联碳化硅纤维的组成、微观结构及其与纤维的力学性能、高温抗氧化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