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4 毫秒
1.
在党的领导下,我军已走过60年的光辉道路。由于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从而取得了武装斗争的胜利。党指挥枪始终是人民解放军的政治原则,是人民军队的本色。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新中国的建  相似文献   

2.
胡主席明确指出:“英勇善战,是人民军队的鲜明特征,是人民解放军履行职能使命的根本要求。”人民军队成长发展壮大到今天,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新的胜利,根本原因在于听党指挥,始终保持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新世纪新阶段,政治工作必须适应新的使命要求,围绕弘扬英勇善战优良传统,为忠实履行职能使命提供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3.
贺龙军事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贺龙是“南昌起义”的总指挥,人民军队的创始人之一。是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党和国家杰出的领导人,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他为人民军队的创建和壮大,为人民战争的胜利,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诞生,为人民解放军的革命化、正规化和现代化建设,建立了丰功伟绩。  相似文献   

4.
《中国民兵》2007,(4):54-57
2007年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将迎来建军80周年,在80年的风雨历程中,人民军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为共和国的建立、为巩固和保卫社会主义建设成果、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举世瞩目的重大贡献,民兵预备役人员作为人民解放军的坚强助手,没有理由不去了解人民军队的光辉历史,没有理由不去记住人民军队的丰功伟绩,为此,本刊从第四期起将连续推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的系列报道,本期我们邀请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所的专家出了100道军事历史知识测试题,请人武系统结合民兵预备役人员政治教育组织好答题,标准答案将在本刊第五期刊登。  相似文献   

5.
雄师战天津     
冷静 《军事历史》2006,(11):3-10
在波澜壮阔的解放战争中,天津攻坚战是非常威武精彩的一幕。在这场大战中,人民解放军的34万大军——步兵、炮兵、坦克兵和工兵密切协同,实施了人民军队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场攻坚作战,仅短短29个小时就攻克了国民党军以13万重兵坚守的天津城,充分显示了人民解放军的强大作战能力。百战劲旅挥师入关1948年11月,人民解放军取得辽沈战役的辉煌胜利后,毛泽东及时命令东北野战军取消休整,立即南下入关作战,将关内的国民党军傅作义集团抑留在华北就地歼灭,以免该部逃到长江以南,增加人民解放军日后渡江作战的困难。东北野战军遵照毛泽东和中央军…  相似文献   

6.
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为新时期人民军队建设作出更大贡献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总经理在举国上下欢庆香港回归和迎接党的十五大召开的日子里,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七十周年纪念日来到了!兵器工业全体职工向解放军全军将士致以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七十年来,人民军队...  相似文献   

7.
人民军队建设理论,是关于人民军队建设及其发展规律的系统化的理性认识,是中国军事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主席指出:"伟大的实践需要伟大的理论."人民军队建设的实践表明,任何一支精锐之师的发展壮大,都离不开建军理论的孕育.21世纪之初,回顾人民解放军建军理论发展的历史轨迹,是为了更好地创新人民军队建设理论,开创人民解放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8.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初创时期毛泽东等在革命战争实践中逐步总结人民军队建设的经验而形成的一部纪律法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以及后来的八路军、新四军和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这部仅有61个字的法规,伴随全军将士60多个春秋,培育了一代又一代革命军人。它对于人民军队建设,以及在夺取历次革命战争的胜利和保卫社会主义事业中,都发挥了巨大作用,具有极其伟大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五湖四海”的用人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在长期革命战争实践中逐步探索而形成的.由于人民解放军在干部选用上坚持“五湖四海”标准和任人唯贤原则,用人不分地域,不论亲疏,不搞宗派,一视同仁,因而从者云集,四海归心,成为在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的条件下愈战愈强,最终取得革命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历史经验证明,凡执行“五湖四海”标准好的时候,都是人民解放军人才云集、事业兴旺的时期;反之, “五湖四海”标准得不到有效贯彻,宗派主义干部政策盛行的时候,军队建设必定遭到严重破坏.  相似文献   

10.
“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人民解放军的根本原则.这一原则来自于中国共产党在创建人民军队过程中的不断探索和总结,并在革命战争中经过不断斗争得以坚持;新中国成立后,又以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的形式固定下来.本文全面考察分析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原则的形成、发展与坚持,从而得出结论: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历史形成的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必然关系,是人民解放军的建军之本、立军之本、强军之本,是人民解放军永远不变的军魂.  相似文献   

11.
1955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了军衔制度,这是人民军队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是人民解放军走向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重要标志之一.今年是人民解放军建国后首次实施军衔制度61周年,一个甲子,历经风雨,人民军队更加强大,共和国的基石,更加强固.在此笔者收集整理了这个大事记,以之纪念.因资料来源广泛,在此不一一注明来源.不对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2.
徐飞 《军事历史》2016,(2):45-48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军队军事制度进一步成熟发展,特别是在军事领导和指挥体制、部队编制编成、政治工作制度和后勤体制制度等方面,获得了丰富的创新发展,不仅为夺取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为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军事制度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提供了历史坐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预备役部队,是在民兵队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革命战争年代,工人纠察队、农民自卫军、赤卫队、少年先锋队、民兵,作为人民军队的后备力量,曾为夺取革命战争的胜利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开始在战争时期形成的民兵制度的基础上,着手建设国防后备力量和动员体制。1951年,全国由过去自愿参加民兵制逐步改为普遍民兵制,民兵是人民解放军后备力量建设的主体。1955年  相似文献   

14.
任弼时为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壮大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关于人民军队建设的思想与实践主要包括:一、党是军队的绝对领导者,必须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二、人民军队来自人民,必须要为人民服务;三、政治工作是人民军队的生命线,要注重加强和改进政治工作;四、加强部队的教育训练和正规建设,努力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相似文献   

15.
吴晶 《军事史林》2023,(8):16-23
<正>火器时代以来,火炮对于攻击坚固据点和堡垒、清除障碍、压制对方火力方面有重要作用。正因如此,火炮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被誉为“战争之神”。近代中国火炮与炮兵发展史上,人民解放军炮兵部队扮演着不能忽视的角色。实际上,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既有“小米加步枪”,也有“坦克加大炮”,既有研究大多忽略了这一点。在党对人民军队绝对领导下,一般以“人民炮兵”代指人民解放军炮兵部队。早在1949年,  相似文献   

16.
评《中国人民军队建设纵览》江英《中国人民军队建设纵览》(姚延进著,国防大学出版社1995年2月版),是一部人民解放军建设的历史、理论和现实三者统一的著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其突出特点是:一、有很强的历史感。该书简要而系统地论述了人民军队建立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在创建人民军队伊始,即坚持从政治上建设和掌握军队,探索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建军模式。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大力加强组织制度建设,把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武装建设成党绝对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抗日战争时期,创造性地开展整军整风,确保红军在改编后成为共产党绝对领导下的抗日武装;解放战争时期,通过新式整军运动极大地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保证了全国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牢固树立战斗队思想,奋力把人民解放军建设成为优良的现代化革命军队;改革开放新时期,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有效抵制资产阶级错误思想和思潮对部队的侵蚀。中国共产党政治建军的光辉历程,为新时代推动政治建军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8.
人民解放军誓词,即革命军人的誓言,是人民解放军官兵应肩负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它伴随人民解放军的创立而产生,伴随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壮大而不断丰富完善.建军75年来,军人誓词鞭策着人民解放军官兵为人民战斗,为胜利前进,为革命献身,在夺取革命战争的胜利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天,充分发挥军人誓词的教育激励作用,对保证人民解放军"打得赢"、"不变质",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今年8月1日,是人民解放军建军69周年纪念日。1927年“八一”,伴随着南昌起义的枪声,人民解放军在火与血的严峻战斗中诞生了。开天辟地第一次,人民有了子弟兵。人民解放军“脚踏祖国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所向披靡,已经走过了69年的光辉历程。几十年来,人民解放军之所以能够保持坚强的战斗力,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党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培育的一整套优良传统和作风已深深扎根于全军之中。它既包括人民军队所特有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作风方面的内容,也包括现代中国革命精神的结晶和人民解放军历史的精华,也是中  相似文献   

20.
人民军队80年的历史,既是一部不断战胜国内外敌人、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历史,又是一部建军理论创新发展的历史.人民军队建设的理论创新,是人民军队80年高歌迈进、阔步向前的深厚基石与科学指南,并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宝贵的理论财富和深刻的现实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