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寄语     
《兵团建设》2012,(9):45
浙江省台州市援疆指挥部副指挥长王侃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我们要给阿拉尔留下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河北省廊坊市援疆千部、农二师二十七团副团长孙廷华对口援建时不我待,我要抓住每一分钟,让职工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相似文献   

2.
如今,当二师三十一团职工品尝着清香宜人的罗布麻茶时,总会想起为罗布麻茶进入内地市场作出巨大贡献的援疆干部狄增建。在三十一团职工心中,他不愧为团场和河北省石家庄市两地友谊的"使者"!让特色农产品走出去时光追溯到2010年12月,狄增建作为第六批援疆干部,带着对援疆事业的热爱,从经济发达的石家庄市,来到经济相对落后的三十一团任副团长,分管团场民政、社区以及招商引资工作。  相似文献   

3.
"三年的援疆路是有限的,但我与兵团结下的友谊将是无限的;作为援疆干部,我个人的能量是有限的,但从此两地的亲戚关系将是永久的……"王承先在来到二师三〇团后的第一次见面会上深情地说。2010年4月,王承先满怀对新疆、对兵团的憧憬踏上了援疆之路,来到三〇团担任副团长。为尽快熟悉工作环境、完善思路、明确重点,与承包户一起查看播种质量、和他们一起吃"地头餐"……  相似文献   

4.
咱们的兵团     
“三年援疆路,一生兵团情。”这是第一批由中央和国家机关选派到兵团工作的援疆干部们的共同心声。3年来,援疆干部热爱兵团、无私奉献、兢兢业业、扎实工作,在兵团各条战绩上发挥了巨大的促进和带动作用,受到兵团职工群众的广泛赞誉。今后,将会有更多的援疆干部来兵团工作。他们的到来,既给兵团工作增添了活力,也使兵团人更好地履行屯垦成边使命增加了信心和勇气。中央选派干部到边疆工作这一举措,必将会在兵团的发展史上写下特殊的篇章。为此,本期“本刊专稿”栏目特编发援疆干部许柏林在兵团第一批援疆干部总结表彰大会上的发言和本刊记者撰写的首批援兵团干部业绩综述文章,以此共忆共勉,以此共颂“咱们的兵团”!  相似文献   

5.
姜蒙 《兵团建设》2013,(20):12-13
人才援疆是援疆工作的关键,经济援疆、教育援疆、科技援疆都需要人才作保障。浙江省台州市在一师、阿拉尔市落实智力援疆项目71个,提供支持资金4489万元;辽宁省实施干部人才援助"双百"工程,为兵团培训干部人才1800余人次,组织1837名兵团各级干部赴内地培训,21名兵团各级干部到辽宁省挂职锻炼。3年来,十个对口援疆省市按照急需、紧缺的原则,与兵团各受援师通过双向挂职、两地培训和支教、支医、支农等方  相似文献   

6.
刊中报苑     
正兵团召开第四批援疆干部人才总结表彰大会8月8日,兵团召开第四批中央国家机关、中央企业援疆干部人才总结表彰大会,总结3年来兵团援疆干部人才工作的成绩和经验,表彰援疆干部人才工作先进集体和优秀援疆干部,并对下一步援疆工作进行研究部署。会议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把援疆工作纳入到整体工作中谋划部署,编制好援疆规划。各受援单位及组织人事部门要根据援疆干部的优势和特点,安排合适的工作岗位,确保任实职、给实权、负实责。(邱海强)  相似文献   

7.
援建标志     
《兵团建设》2012,(9):34
各对口支援省市在全面落实对口援疆规定动作的同时,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扩大支援范围,加大支援力度,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各具特色的援疆工作新格局。标志—湖北速度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开展以来,湖北省和农五师创造性地提出了"双层全覆盖、有限与无限相结合、单方援助和发展互动相结合"的援疆工作机制,实现了省与师、市与团、部门与部门、系统与系统对接,形成了湖北省集全省之智、举全省之力全方位推进经济援疆、干部援疆、  相似文献   

8.
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中,山西省对口支援六师、五家渠市。在三晋大地,火热的援疆潮跨越千山万水,在六师、五家渠市激情奔涌。借势援疆,六师、五家渠市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提高,经济结构加快转变,民生得到极大改善。"六师与山西省,是前有渊源、后有援建,路长长、情深深。"谈起援疆工作,山西省援疆干部、五家渠市副市长田兵说道。抗日战争时期,六师的前身部队——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七七一团和十六团,始终顽强地战斗在山西省太行山地区。最终,这支英雄部队来到祖国边陲的  相似文献   

9.
在江苏省检察机关第一批的援疆干部中,镇江市检察院干部王军是其中一员。来到兵团后,他成为霍城垦区检察院的一员。信念——建设边疆贡献才智初到霍城垦区检察院时,正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一年中风景最美的季节。领导和同事们告诉王军:"这个季节的伊犁  相似文献   

10.
自开展对口援疆工作以来,湖北省与五师已形成了"省对师、市对团、县对连、单位对单位"的宽领域、全方位的"多层全覆盖"的工作格局,共达成项目、科技、干部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协议90余个,80%以上的连队与有关县市区建立了结对关系,大部分团场与结对市确定了援助资金和项目。三年来,湖北省在到位计划内援疆资金的基础上,结对市、有关部门、企业共增加计划外援疆资金1亿多元,共实施援疆项目46个,实现了项目开工率  相似文献   

11.
2010年5月,黑龙江省按照中央的指示,承担起了对口支援十师的历史使命,一批黑龙江省援疆干部也奔赴十师开始了援疆之旅。三年来,黑龙江省对口援疆工作坚持援疆"新理念",创新援疆"新模式",建立援疆"新机制"。黑龙江省提出"用心、用情、用智"的援疆理念。黑龙江省农垦总局9个管理局对口援助十师8个团场;哈尔滨市与北屯市结为友好城市;绥芬河市指导师、市口岸建设,全  相似文献   

12.
杨波 《兵团建设》2013,(17):10-11
一个个新模式、新举措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一批批民生项目增进了团结和友谊;一项项产业援疆增强了"造血功能";一批批援疆干部拼搏奉献,受到了兵团职工群众的广泛好评……2010年春,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启动,10个对口援疆省市密集进疆,汇聚兵团;中央部委纷纷出台援疆举措,中央企  相似文献   

13.
正他是中央机关副司级领导干部,2008年7月,他主动请缨到祖国边疆。2011年,援疆期满,他选择再留一届,继续未完成的工作,这一干,又是3年。他就是中央编委办公室援疆干部、兵团编委办公室副主任彭忠义。学习兵团对彭忠义来说,新疆是遥远和神秘的代名词。到新疆后,为了更快适应在兵团的工作,他带着探究陌生世界的心情,利用一切闲暇时间广泛阅读资料。"了解一个事物的历史,才能理解它的今天,知道一个事物的过去和现状,才能判断它的未来。"彭忠义这样说。  相似文献   

14.
5月14日,在河北省保定市援疆干部李兆豫的家中,笔者见到了他的妻子郝冬梅和女儿李雨瑄。"我们家兆豫在二师已经生活、工作两年多了,已经成了一名兵团人。我利用暑假去了3次二师,现在,我们一家人都爱上了兵团。"郝冬梅说。2011年3月的一天,李兆豫告诉她和女儿,自己不久后就要到二师参加3年的援疆工作。听了丈夫的话,起初她心里十分不愿意:丈夫从来没有和自己分开过,况且女儿刚上初中,十分需要父亲的关爱……思来想去,郝冬梅认为丈夫选择去援疆是他的工作任务,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既然你已经决定要去援疆了,我和孩子都会支持你的。"郝冬梅说",家里的事情你不用操心,有我呢。""爸爸,您就放心吧,家里有我照顾妈妈呢。"女儿李雨瑄的话,  相似文献   

15.
2010年春天,浙江省台州市对口支援一师、阿拉尔市指挥部全体人员在阿拉尔这片沃土上放飞了无限的希望:双向对口、全面援疆的模式将对口支援从一个层面拓宽到多个层面,从单纯的项目援疆扩大到产业、干部、人才、教育、科技等领域,深化了中央提出的对口援疆内涵。以此为基础,台州市与阿拉尔市逐步建立起了"省对师、市对市、部门对部门、系统对系统、学校对  相似文献   

16.
对援疆省市的感激之情要如何表达,是一首诗,还是一首歌,表达方式各不相同,但从人们心中生长、流淌、绽放的感恩之情一样浓烈"兵团群众感恩党,家家户户住新房,天山南北风光好,雪莲花儿朵朵香……"一首脍炙人口的打油诗在兵团各师、团传唱。"党中央英明决策凝聚力量,10个对口支援省市正在援建一个崭新的兵团。"一台《兵团人不会忘记》大型文艺晚会,向援疆省市表达了兵团干部职工群众对党中央的感激之情以及对各对口支援省市  相似文献   

17.
自对口援疆工作开展以来,五师八十一团医院与湖北省随州市卫生局"喜结良缘"。截至2013年年初,已有三批来自随州市的医疗专家到八十一团医院开展医疗援建工作。在不到3年时间里,随州市卫生局和所有的援疆专家们,用他们高超的医疗技术、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崇高的敬业精神,在西北边陲演绎了一幕幕人间真情。在两年多的援疆工作中,随州市的医疗专家开展各种义诊活动13次,为3600余人次看诊;接诊门诊病人1.31万人次,  相似文献   

18.
援疆440天、诊治360名病人、实施手术160例;在被查出身患癌症、脚踝严重扭伤的情况下,他仍坚持跪在凳子上为患者做手术。连日来,辽宁省丹东市援疆医生李兆奎的名字传遍了天山南北,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辽宁省分别授予他"优秀援疆干部"和"辽宁省劳动模范"称号。  相似文献   

19.
党建传真     
《兵团建设》2012,(18):46
正兵团召开援疆干部学习田百春事迹交流会近日,兵团召开援疆干部学习田百春事迹交流会,兵团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宋浩出席会议并讲话。宋浩指出,短短一年时间里,第四批援疆干部中不仅涌现出了田百春、李兆奎等典型  相似文献   

20.
从祖国的"心脏"北京到地处新疆和田地区的兵团十四师,这两个在地图上都要用尺丈量的地方,如今因为对口援疆而连在了一起。千山万水的距离挡不住援疆干部们的热情,"北京人"来了,为在深山放牧的职工们盖起了新楼房,也带来了全新的生活方式。日子,正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展现在十四师职工面前。民生,是北京援建十四师的重中之重,"安居工程"不仅仅是盖房子,北京的援疆干部们将安居工程与改变十四师职工生产生活方式相结合、与致富职工相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