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庆恒 《军事史林》2008,(11):46-47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军事领域也不例外,在战争实践活动中必须坚持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任何事物也都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体,人们认识事物首先要从现象入手,逐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战场情况纷繁复杂,指挥官必须学会深入研究,透过现象看本质。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指挥官在过去战争中的出色表现。  相似文献   

2.
最近,一些单位在“三讲”活动中,异口同声地批评有的领导机关思想作风不端正,存在着“五多”现象,即:会议多,文电多,工作组多,上层大型活动多,迎来送往的应酬多。这些都是形式主义的表现。其危害,一是迫使领导机关的人无法把心思集中到工作上。更不能以主要精力为基层服务,损害了领导机关在基  相似文献   

3.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由来已久,久治不绝,其危害之大,人皆痛恨。它导致信息失灵,决策失误,政令军令不通,诱发懒惰思想和投机心理,助长不良风气,严重影响工作落实和部队建设。我们必须从讲政治和“保持一致”的高度,把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增强工作实效,作为加强党风建设,落实“三个代表”要求的一件大事来抓,认真研究其表现、原因和危害,采取切实措施,加以防止和杜绝。本文拟从领导机关的思维模式和抓工作落实的运作方式等方面作些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经常听到有的领导评价某某人“很有思想”,羡慕之余,便总想探个究竞,看此人是如何有思想的。没想到,竟然发现了两种人。一种人是真有思想。他们对事物常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仅认识的起点高、格调高,还能一语中的地揭示,一针见血地揭露,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更可贵的是,这些真知灼见既是他们自身实践经验的总结,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 ,形式主义成为影响部队建设的痼疾 ,广大官兵对此怨声载道 ,深恶痛绝。但一些领导干部常常把形式主义看成是工作方法、领导作风问题 ,对形式主义暴露出的深层次思想和制度问题重视不够 ;对形式主义给部队建设造成的显性影响看得比较清楚 ,但对形式主义对党的建设的深层影响却重视不够 ,因而也就不能从党的建设的高度来认识形式主义的危害 ,不能从从严治党的高度来增强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实际上 ,形式主义的可怕之处 ,恰恰在于它潜移默化地腐蚀和破坏着党的建设。正如江主席深刻指出的 ,“搞形式主义不仅是自欺欺…  相似文献   

6.
龙新伍 《政工学刊》2018,(12):30-32
针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新表现,习主席深刻指出:“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为什么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人人喊打,却得不到彻底根治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个人主义是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产生的“种子”。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表现的是工作作风问题,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热衷于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者,往往是热心在外,私心在内,虚心在前,良心泯灭。形式主义者在工作中往往只想怎么出名、怎么显示政绩、怎么产生轰动效应,而不管劳民伤财几何、实际效果如何;官僚主义者则只想怎么安逸、怎么不有碍自己,哪管工作是益是损、群众是死是活。这样处处考虑自己,必然导致抓工作不是先考虑如何提高效益,而是先考虑个人利益的得失。  相似文献   

7.
曾毅  杨柳 《中国民兵》2014,(6):18-19
当下,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进入“查摆问题、开展批评”环节,教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在官兵中也出现了一些消极议论,甚至不乏有一些党员干部主观认为教育是“用形式主义来反对形式主义”,消极被动接受教育。笔者认为,出现这种错误认识和消极现象,归根结底是党员干部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目的意义认识不深刻,投入教育实践活动的姿态树立不端正,没有真正“把自己摆进去学习”所至。  相似文献   

8.
陈海涛 《政工学刊》2001,(11):25-25
处理好抓全面与抓特色的关系 ,坚持全面发展、全面过硬。坚持全面建设、全面发展是“五句话”总要求的本质体现。衡量基层建设水平的高低 ,最重要的标志是看整体水平如何 ,而不是看哪个单项。在全面过硬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特色才是真正的有特色 ,才经得起检验。然而在实际工作中 ,有些单位特别注重抓突击性工作 ,有些单位片面追求特色 ,在抓自己的“特色项目”、“拳头产品”上高起点、高投入 ,而做其他工作特别是基础性、经常性的工作则满足于保平安、不出事 ,导致基层建设进步不明显、出现反复 ,甚至大起大落。产生这些情况的原因主要在于对…  相似文献   

9.
在 筹划和指导工作中 ,把注重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这一主要问题与树立辩证的态度、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统一起来 ,对于改进工作作风 ,提高领导水平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反对表面文章 ,但不能“无为而治”。表面文章在工作中司空见惯 ,它是形式主义的一种典型表现。做表面文章 ,抓工作重形式、轻内容 ,重口号、轻落实 ,重场面、轻实效 ,重过程、轻效果。做表面文章的人 ,并非不动脑筋 ,“饱食终日 ,无所用心” ,而是在指导思想、思维方式和工作作风上有问题。当全党全军大张旗鼓地反对形式主义时 ,不少单位拿出切实措施 ,…  相似文献   

10.
在新的历史时期,海防民兵建设在经历了从“大抓”、“大办”到“服从”、“适应”的一系列调整改革后,虽已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为适应日趋复杂的海防斗争形势奠定了基础,但从适应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要求看,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在整体布局上轻海重陆,存在着抓陆地民兵多,抓海上民兵少甚至是基本不抓的现象。这种海防民兵前轻后重反差太大的布局,无疑失去了其整体的“触角”,降低了其防卫的敏感性,削弱了其快速反应能力;  相似文献   

11.
扫描不落实     
高文阁  杨成 《政工学刊》2004,(10):29-29
法规制度不落实,是一些单位长期存在的一个普遍性问题。但是不落实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可以归纳为以下十种形态。“看菜”型的不落实。在检查中可以发现,在基层党委和党支部现行的必备的法规制度文本,多数都比较齐全,并且还自订了许多落实性的措施。但是有的单位第一位的目的是用来应付上级检查,所以要将其“摆在柜上,印在纸上,贴在墙上”,而就是不能全部落实在行动上,实则是用形式主义来应付官僚主义。这样,一些法规制度就好比是餐桌上的花花绿绿的“看菜”———只看不用,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喜新厌旧”型的不落实。法规制度总是具有一定的…  相似文献   

12.
许德斌 《国防》2013,(6):69-69
在各级党委领导的率先垂范下,一场转变作风的“大考”在全军悄然展开。简化迎送接待,不插彩旗,不挂横幅,不上高档菜肴;精简会议活动,不摆鲜花、不铺红地毯;会议发言,不再套话连篇,开门见山,简明扼要。简、俭、减,新作风新会风新话风,带来不少新气象。对花里胡哨的形式主义做“减法”,是改进作风的题中要义,也获得了上下一致好评。与此同时,广大基层官兵也在关注:形式少了、水分挤了,内容和干货是否会相应增加?以打仗的标准搞建设抓准备的务实作风能否随之而来?换句话说,改作风看实效,我们不仅要看“不做什么”,更要关注“做了什么”。  相似文献   

13.
现在,常常听到一种说法: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实际上是搞私有化.至于理由呢,回答是“凭感觉”.“感觉”一词辞典上的解释是:感觉是一切知识的源泉,但感觉是反映事物个别的特征,是最简单、最低级的反映形式.由此看来,感觉并不是凭空想象,但不一定可靠.要对事物的本质有个正确的认识,必须进行由表及里的深入分析.本文试图通过对“私有化感觉”的分析,为人们正确看待复杂经济现象提供参考.“东欧各国是一步到位的私有化改革,中国是渐进的私有化改革”.这种感觉把两种性质不同的改革混同了.  相似文献   

14.
抓典型的“三统一”曹际祥通过抓典型以点带面,是党委重要的工作方法。抓典型必须克服主观主义、形式主义、片面性和浮躁作风,正确处理抓典型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三个统一关系。真实性与指导性的统一典型是领导者从众多工作对象中发现并选择的具有一定代表性和普遍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各级都在抓落实,但层层都叫落实难.难在何处?不能正确处理“抓”与“落实”的辩证关系,是一重要原因.“抓”是一种手段、措施,“落实”是指目的、结果.“抓”离开了“落实”这一目的,只能是盲目瞎干;“落实”离开了“抓”这一措施手段,也只能成为一句赶时髦的空话,因此,必须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抓落实既是一门真功夫、硬功夫,又要讲究艺术、讲究方法.其关键在“抓”,通过“抓”来确保“落实”:一是要“抓紧”.抓而不紧等于不抓.这是毛泽东的一句名言,确是很有道理的.有些同志喜欢闻“风”而动,上面要求什么抓什么,强调一下抓一下,出  相似文献   

16.
<正>习主席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可见,调查研究的过程,本质就是认识事物、揭示规律、改进工作、科学决策的过程。当前,各级调查研究的深度广度、频度力度与预期效果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调查研究“坐而论道”“走马观花”等形式主义问题依然存在。党中央专门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把调查研究作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为此,要坚持问题导向,练就过硬的调查研究内功,切实提升工作质效。  相似文献   

17.
牢固树立建设讲效益的理念着力提高部队整体建设的质量只有不断提高质量效益,才能确保部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然而,一些领导干部对此缺乏清醒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抓工作、搞建设关注质量效益不够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有的针对部队建设的某些项目缺乏深入科学的调查论证,在很大程度上造成财力、物力的浪费;有的抓工作只是重筹划、抓过程、造声势,不看“终端”效应如何;有的不能正确处理数量与质量的关系,抓工作落实比较粗疏;有的“建为战”的思想树得不牢,没有把搞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提高部队战斗力上。部队建设质量和效益的高…  相似文献   

18.
当前,领导机关抓基层、抓落实,要做的“文章”很多,但怎样才能抓到点上,抓出成效,抓出新水平,却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实践中我们感到,领导机关抓基层要不断深入,不断提高,就要不断更新观念,提出抓基层的新的标准.一、变“不解决问题不撒手”为“解决了问题也不撒手”近年来,一些领导机关把“不解决问题不撒手,不抓出成效不罢休”,做为经验之谈.应当说,具有这样的狠劲、拼劲是非常必要的,但如不辅之以“有了成绩也不撒手”的韧劲、长劲,就很难保持抓基层的连续性、长期性效果.现实中有了成绩便撒手的现象屡见不鲜,有的把“上面挂号,经验见报”看成是工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理论思维?理论思维是相对于人的感性思维和经验思维而言的.它是在直观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对种种感性材料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直观经验上升为理论思维.直观思维往往只停留在事物的表面,只能认识到事物的现象,具有表象性、片面性,是浅层次的思维方式;理性思维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具有抽象性、全面性和预见性,是较深层次的思维方式.这几年,各级机关的领导作风有很大的改变,强调为基层服务,办实事,在对基层的工作指导上也强调要提供“实用性强”、“可操作性”的东西,其用意显然是好的.但过多的大包大揽,“保姆式”的领导,也滋长了部分基层干部不愿动脑、“吃现成饭”、“等、靠、要”的现象,这不利于基层干部的健康成长,将造成基层干部的思维能力弱化.为此,笔者呼吁,要重视基层干部的理论学习,增强他们的理论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0.
这个题目 ,有点象绕口令似的。然而琢磨再三 ,觉得要讲的也就是这个意思 :抓作风建设 ,本身也有一个作风问题。如果“抓作风建设”的作风不端正 ,仅是停留在口头上、会议上、文件上 ,喊得凶 ,抓得松 ,那么什么制度呀 ,规定呀 ,决定呀……等等 ,写得再好 ,喊得再响 ,也是空的 ,甚至会把作风搞得更糟糕。到那时 ,积重难返 ,解决起来就更费劲了。现在有一种很不好的作风 ,就是无论干什么事情 ,首先看“来头”、“势头”和“风头” ,就是不看实际需要不需要、群众接受不接受、能不能解决问题 ,而是一味地造声势给上面看 ,做表面文章以应付差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