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四川汶川抗震救灾斗争,对我国国防动员能力是一次检验。抗震救灾的实践表明:国防动员建设平时准备与战时需要必须紧密联系,动员建设与国防建设、经济建设必须协调融合,信息化条件下"快速动员"将成为衡量当前与未来国防动员质量建设的一个重要标志,"协同动员"将成为未来国防动员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2.
马俊鹏 《国防》2008,(12):16-17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加强国防动员建设,提高预备役部队和民兵建设质量."十七大这一要求,为我们在新的起点上加强国防动员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指明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施中苏 《国防》2008,(9):37-38
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加强国防动员建设,提高预备役部队和民兵建设质量"。所谓国防动员体系,是指国家和社会为应对战争或自然灾害威胁,建立起来的一整套相互联结、互为支撑的动员保障系统。完善的国防动员体系,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  相似文献   

4.
何雄 《国防》2016,(11):23-25
当前,我国安全形势总体趋于缓和,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客观存在,对加强国防动员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必须严格落实党管武装政治要求,始终把住国防动员建设的正确方向;牢牢把握"能打胜仗"这个核心,大力加强国防动员实战化建设;坚决贯彻军民融合重大战略思想,全力推进国防动员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相似文献   

5.
王玉仁 《国防》2010,(9):30-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以下简称《国防动员法》)的公布施行,是我国国防动员建设史上的一件大事,标志着我国国防动员建设进入了法制化、规范化发展的新阶段,对于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增强国防动员潜力、提高快速动员能力、维护国家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国防动员法》,牢固树立依法指导、依法运转、依法落实的观念,充分发挥《国防动员法》在国防动员建设中的指导规范作用,扎实推进经济社会与国防动员建设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李金泉  陈杰红 《国防》2007,(4):27-28
加快完善国防动员工作协调机制,有利于在现行国防动员体制大框架下和谐国防动员工作关系,指导军队、政府和国动委三方自觉、有效地参与国防动员工作协调;有利于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防动员工作顺畅、协调、高效、有序运转,提高动员建设效益和动员保障水平.我们认为,完善国防动员工作协调机制,关键是要建立"六个机制".  相似文献   

7.
高龙福  李国华 《国防》2008,(10):34-35
国防动员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国家各个方面,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要保证国防动员建设卓有成效地开展,就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抓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动员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和国防动员建设全面协调发展。要做到"三个统一"。一是统一计划部署。在制定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国防动员建设的需要,明确国防动员建设的目标、任务、步骤;在制定经济发展和宏观调控政策时,要有促进国防动员建设、落实军民兼容方针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8.
贾凤山 《国防》2008,(6):34-37
党的十七大强调:"增强国防观念,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加强国防动员建设,提高预备役部队和民兵建设质量。"人武部、预备役团是民兵预备役工作的一线指挥部,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各项工作的具体执行和落实机构,要充分履行好主要职能,高标准完成好中心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9.
高军虎  吴焕奇 《国防》2001,(11):13-13
近年来,各级十分重视国防动员指挥系统建设,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实现国防动员数据管理自动化、工作程序规范化、辅助决策智能化,提高国防动员的速度和质量,赢得战争的主动权,要求国防动员指挥系统建设应具有"四性"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寇铁 《国防》2010,(4):20-22
提高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加强国防动员建设,是党中央、中央军委对国防和军队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军队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带来国防动员任务的多样化,加速了国防动员体制编制、动员方式、保障机制的改革创新,国防动员建设面临诸多新挑战。一方面,遂行多样化任务对国防动员建设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国防动员需求更加多样,要求加快潜力资源建设和结构调整;国防动员地位更加突出,要求加快服务和应急功能开发拓展;国防动员实施更加快速,  相似文献   

11.
侯立智 《国防》2008,(2):39-39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主席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的高度指出,要"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加强国防动员建设,提高预备役部队和民兵建设质量"。军分区系统作为地方军  相似文献   

12.
张培敏 《国防》2010,(6):25-28
《国防动员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国防动员建设迈上了法制化、规范化发展的新阶段。其总则指出:“国家加强国防动员建设,建立健全与国防安全需要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相衔接的国防动员体系,增强国防动员能力。”这一重要原则既是多年来我国国防动员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又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依法推进我国国防动员建设的根本遵循。我们应以此为统揽,在新的起点上大力推动国防动员建设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李国辉 《国防》2011,(7):26-28
"十二五"时期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二步目标的重要时期,也是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改革的关键时期。国防动员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深刻把握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加强统筹谋划,推进改革创新,制定对策措施,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十二五"国防动员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相似文献   

14.
车瑞金 《国防》2007,(2):25-26
健全国防动员体制,完善国防动员机制,是新时期加强国防动员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扎实做好军事斗争动员准备和快速实施战时动员的关键.我们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国防动员体制建设,先后作出了加强国防动员体制建设的一系列重大决策,特别是各级国防动员委员会的成立,使国防动员体制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5.
国防动员大数据建设与运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银波 《国防》2015,(2):20-22
人类社会正迈入大数据时代。国防动员大数据是动员主体、作战需求、动员对象及相关要素构成的"信息集合体",具有数据体量巨大、结构复杂、安全防护难、挖掘处理难等特色特点和增强"动员算胜"、促进"深度融合"、实现"智慧动员"等运用价值。新形势下,要着眼保障能打仗打胜仗,积极应对大数据时代的机遇与挑战,科学把握国防动员大数据的含义和特点,确立"用数据说话"的指导思想、把握大数据运用关键要素、加强大数据运用基础建设,提升国防动员大数据运用能力,加快推进国防动员改革和转型。  相似文献   

16.
孙钢 《国防》2010,(8):38-39
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为加强国防建设、完善国防动员制度、保障国防动员工作顺利进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证。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国防动员建设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贯彻落实《国防动员法》为契机,以有效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为目标,加大依法建设和配套建设的力度,努力提高国防动员平战转换、持续保障和综合防护能力,在新的起点上推动国防动员建设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车华松 《国防》2014,(11):28-3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对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新形势下抓动员、搞建设指明了方向。适应新的形势任务要求,加强国防动员建设,必须牢牢把握国防动员建设的正确方向、下力解决国防动员建设重点难点问题、着力增强国防动员建设持续发展后劲,确保在新的起点上推动国防动员建设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李金宇 《国防》2008,(7):47-48
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加强国防动员建设".当前,贯彻党的十七大这一精神,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必须紧贴实际,重点抓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健全领导体制.这是完善国防动员体系的核心工程.新时期,伴随日益加快的改革开放步伐,我国国防动员体制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1994年建立的国动委体制虽然定性为议事协调机构,但由于第一主任、主任、副主任皆为党政军首长,委员均来自党政军机关各部门领导,客观上起到了领导指挥的作用,国动委达成的意见实际上就是党委政府和军事机关关于国防动员的方针乃至任务分配.  相似文献   

19.
车瑞金 《国防》2008,(12):48-49
战时应战是国防动员建设的根本,平时应急是国防动员功能的拓展.构建国防动员应急管理体系,就是要进一步加强国防动员"平时服务、急时应急"功能建设,切实发挥好国防动员在应对自然灾害、恐怖袭击、重大疫情和社会治安等突发事件中的作用.笔者认为,构建国防动员应急管理体系应从六个方面抓起.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作出了"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加强国防动员建设,提高预备役部队和民兵建设质量"的战略部署,中央军委胡锦涛主席进一步指出, "要深化国防动员体制机制调整改革,提高后备力量建设质量,完善国防动员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