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按照1997年《新指针》规定在周边事态变动时提供的“后勤支援”,特别是以此为延伸的出兵印度洋和伊拉克,这些都是日本以军事大国姿态参与国际行动所采取的形式。民众应该明白,这是日本得到美国认可和号召而参加的行动。所以,日美合作的必要性应该超越以往的盟国思考方式。  相似文献   

2.
维护海上石油安全须有强大海上编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日本、韩国相继决定出兵伊拉克。在美国深陷伊拉克战争泥潭的时候,东亚的盟友依然出兵,理由可能有多种。但是,行家分析,这两个资源紧缺型国家,通过出兵伊拉克,进而更多地参与战后重建,以分得中东更多的石油份额,恐怕是:七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冰川 《环球军事》2004,(1):10-11
从2003年7月起就开始四处张罗的日本政府终于在2003年12月9日下午正式敲定:向伊拉克派兵,参加战后重建任务。尽管日本是否出兵伊拉克几个月来已经被媒体炒得烂熟,但小泉政府的正式决定还是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因为这次出兵与日本以往海外派兵相比有4个方面的明显不同,也存在4个方面的巨大风险。  相似文献   

4.
2003年12月19日,日本防卫厅长官石破茂上午向航空自卫队航空支援集团下达了出兵伊拉克的命令。同时命令,海上和陆上自卫队做好一切出发准备,原地待命,随时听侯出兵命令。自此,25日,航空自卫队先遣队的40多名官兵开始从日本本土出发,陆续前往伊拉克巴格达等地  相似文献   

5.
举动     
《环球军事》2009,(23):4-5
日本向印度洋派遣可能为最后一批自卫队舰艇日本政府11月9日向印度洋派遣两艘海上自卫队舰艇,轮换现有的两艘为美国等国军舰补给燃油的舰艇。由于今年9月上台的新政府主张在明年1月派遣任期结束后不再延长,这很可能是日本最后一次向印度洋派遣自卫队舰艇从事供油活动。此次派遣的两艘舰艇分别是“摩周”号补给舰和“雷”号驱逐舰。  相似文献   

6.
《当代海军》2008,(3):4-4
日本媒体1月11日报道,日本防卫大臣石破茂当天下令海上自卫队为恢复在印度洋向美英等国舰船提供燃料补给等后勤保障做好准备。如在本月16日的内阁会议上决定了关于自卫队派遣规模和期限的实施计划。海上自卫队计划派遣“近江”号补给舰和“村雨”号护卫舰前往印度洋执行上述任务。  相似文献   

7.
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的历史渊源刘庭华从70年代以来,日本少数右翼势力否认、歪曲和美化其侵略历史的谬论肆意泛滥,为军国主义战犯招魂的政治丑剧连年迭演不断,政治右倾化日趋严重。例如,胡诌“大东亚战争并非侵略战争,日本是为了解放亚洲各国而出兵的”、“南京大屠杀...  相似文献   

8.
报刊文萃     
中国抗战牵制日军 前苏联免遭腹背受敌 1941年6月底,当德军闪击苏联初战告捷的消息传到日本东京时,日本的“北进派”(指进攻苏联)高级军政官员欣喜若狂:这是出兵西伯利亚,夺占苏联远东领土的大好时机!日本外相松冈上奏大皇,说这是“日本千载难逢之良机”。纳粹德国也在6月30日要求日本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出兵朝鲜进行抗美援朝战争65周年,特约三位专家分别从为什么出兵朝鲜、出兵朝鲜的决策过程、出兵朝鲜的历史意义三个角度撰文,回顾决策出兵朝鲜的历史过程,思考出兵朝鲜的伟大意义,继承和弘扬我军敢打仗、打胜仗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10.
在1954年中国共产党的七届四中全会对高岗、饶漱石事件作出决定后 ,就有关于高岗反对出兵抗美援朝的说法。1971年“9·13”事件后 ,又有关于林彪反对出兵抗美援朝的说法。直至20世纪90年代在有关抗美援朝战争的个别著作和文章中还有这样的说法。那么 ,高岗、林彪是否反对出兵抗美援朝呢 ?虽然到目前为止 ,尚未见到1950年10月4日和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出兵抗美援朝的会议记录 (据中央档案馆有关人士说 ,当时会议不让作记录 ) ,但笔者认为有关高岗、林彪反对出兵抗美援朝的说法根据不足。主要理由有以下各点 :一、在…  相似文献   

11.
张健 《国防科技》2002,(3):70-72
2001年11月25日,日本海上自卫队的三艘军舰启航,前往印度洋支援美军在阿富汗进行的反恐怖战争。与11月9日先期出发的另外三艘战舰在印度洋会合,共同承担美军的海上补给和运输任务。这是二战结束以来,日本首次“在日本以外发生战争的情况下”向海外派兵的行动,在二战后日本海外派兵史上开创了一个先例。  相似文献   

12.
豫夫 《环球军事》2014,(14):51-51
日本内阁会议7月1日批准新的宪法解释案解禁集体自卫权,中国大陆对此表示强烈反对,但台湾岛内一些人却认为,日本集体自卫权解禁后,台湾若遭攻击,日本可出兵相救,还妄称日本可制定台湾关系法。对此,正在萨尔瓦多访问的岛内领导人马英九7月3日宣称,有鉴于日本政府的这项举动攸关区域安全情势,台湾会持续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13.
张健 《国防科技》2002,(5):33-35
“9.11”事件后,日本以打击恐怖主义为借口,出兵为美军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提供支援。在这次二战结束以来、首次“在日本以外发生战争的情况下”向海外派兵行动中,日本海上自卫队充当了“急先锋”,先后出动6艘军舰,在日本海外派兵史上开创了一个先例。  相似文献   

14.
“控制印度洋,走海上强国之路”是印度坚定不移并将继续在21世纪为之奋斗的战略目标。为此,印度在“区域性威慑”新军事战略中非常突出海洋军事威慑,以求对印度洋的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马六甲海峡和巽他海峡实施不间断的“软控制”。印度所谓海洋军事威慑主要是针对在印度洋上保持着强大存在的美国、俄罗斯等大国海军,确保有效地遏制其他区外大国如日本、德国、法国和中国的海军进入印度洋,同时保持对印度洋沿岸30多个国家的绝对军事优势,控制邻近国家海域,慑止其对印度进行的任何军事冒险。印国防部称:“印度海军虽不能期望战胜大国海军,但可使它们在侵犯印度的海域或贸然支援本地区  相似文献   

15.
今年恰逢日本自卫队成立五十周年,自卫队的行动理所当然地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特别是亚洲爱好和平人民的关注。一个时期以来,日本自卫队屡屡突破和平宪法的限制向海外派兵,前段时间更是不顾外界的强烈反对,在没有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出兵伊拉克。再联系到近期以来日本政府和部分民间组织的极右言行,人们不得不思考这样的问题:军国主义会不会复活?日本会不会走向战争?日本有没有能力发动战争?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日本目前不能拥有军队,其自卫队规模也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力量受到一定的制约。但是,这并不能成为周边国家高枕无…  相似文献   

16.
黟远 《军事史林》2014,(11):F0002-F0002
中国远征军是第二次世界犬战期间,中国为抗击日本对中国云南和友邻缅甸的入侵,为保卫滇缅公路和打通史迪威公路这一关系中国生死存亡的国际交通线,出兵滇缅与美英盟军协同作战而组建的一支特殊的部队。  相似文献   

17.
赵坚 《宁夏科技》2002,(1):61-64
2001年6,9,日本借打击海盗之名还军国主义之魂,向东南亚海域派遣大型驱逐舰;2001年11月,制造援美法案为海外派兵再次大开方便之门,向印度洋派遣3艘舰只;日本此举引起亚洲国家的高度警惕及全世界人民的不安。  相似文献   

18.
1894年4月,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后,清政府应邀出兵朝鲜“代戡匪乱”。此举招致日本政府的不满,也开始出兵朝鲜“勘乱”,引起了中日外交争端和武力冲突。在英国的斡旋下,6月底,清政府为避免战端,首先提出两国在朝鲜共同撤兵的议案,并递交日本政府进行谈判,但对方却以种种理由搪塞拒绝,使清朝廷陷入苦苦等待。信守外交“公例”:李鸿章掉进了日本人的战争陷阱1894年7月14日下午,日本驻清政府大使小村寿太郎在获悉大岛义昌的混成旅团全部在朝鲜登陆后,便立即禀承日本政府外相陆奥宗光的电令,向清朝廷递交了日本政府照会书。照会书里断然…  相似文献   

19.
张健  时刚 《国防科技》2002,(1):79-80
美国宣布对涉嫌“9.11”事件的恐怖主义分子进行军事打击一周后,美军“小鹰”号航母战斗群就驶离日本横须贺美海军基地,前往印度洋参加打击塔利班军事行动。在这之前和同时,美大批驻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航空和两栖作战以及特种部队已经迅速部署到了阿富汗周边。继海湾战争后,世人又一次领略了全球尤其是亚太地区  相似文献   

20.
2002年12月16日上午,日本海上自卫队最先进的“金刚”级“宙斯盾”驱逐舰“雾岛”号,在数百群众的抗议声和家属的送别声中驶离横须贺军港,前往印度洋阿拉伯海、“9.11”事件之后,日本以支援美国反恐为名,不断派舰前往印度洋,而且所派军舰性能不断提升,并将驻印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