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久前,日本学者田中立兴首次将二战期间日军在新几内亚战区吃人肉的一些史料公布于众。 日军1943年3月侵入新几内亚。此后,由于受到美、英、法、澳等盟军的重重封锁围困,该地长期断粮,一些日本士兵为了活命,便把活人杀害,用人肉来充饥。当时被日军杀害吃掉的人,有新几内亚土著人,有被日军俘虏的澳大利亚士兵,以及被日军带去做奴役  相似文献   

2.
陈山石 《环球军事》2013,(3):143-143
研究日本近现代史方向的一濑俊也博士写的《飘扬在战场上的传单:用传单重读太平洋战争》一书,是以日本人的视角.通过对传单的历史记忆的梳理来反思战争,思考战争所造成的灾难以及战争本身的罪行。他的另外一本著作《用宣传谋略传单解读日中·太平洋战争空中飞舞的“纸弹传单”图录》.也能帮助读者了解那场战争中传单所发挥的特殊作用。作者以二战中东亚各地的战场上日军和盟军制作并从空中散发的各种宣传传单实物为素材,以看到这些传单的日本兵的体验感受为基础,描述了在长期战争年代各国士兵的艰难境遇,进而体会战争的残酷。日军把士兵投放到广袤的东亚战场,等待他们的是营养不良、传染病以及盟军的猛烈进攻、尽管如此、日军还是拒不投降,但那些描绘着家乡食物和故乡亲人的画面,写有“坚决不杀俘虏”的优待政策的传单,对日军士兵的心理还是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和冲击。  相似文献   

3.
践踏国际法的罪恶行径--侵华日军虐待中国战俘记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洋 《环球军事》2005,(15):58-59
在国际法规中早有明确的规定,对待战俘要给以人道的待遇和保护。1899年,海牙第二公约附件就专门规定了对待俘虏的待遇;1929年,日内瓦外交会议更是制定了具有法律效力的战俘待遇公约。日本作为公约签字国,对不得屠杀、虐待俘虏的规定,自然是十分清楚的。但是,在侵略中国期间,日军却以极其残酷的手段屠杀、虐待中国俘虏,粗暴地践踏国际公约。据南京大屠杀元凶之一的原日军第16师团师团长中岛今朝吾日记记载,他的上司就曾下达过“俘虏一个不留”的命令。原日军第59师团师团长藤田茂战后供认,他曾多次命令:“俘虏要在战场杀掉,算入战果。”由此可见,侵华日军大肆屠杀中国俘虏,绝非战后日本所说“是个别人的个别行为”,而完全是有组织的屠杀和迫害。  相似文献   

4.
全面抗战爆发后,日军成为我军的主要作战对手,其大多数官兵虽然受军国主义毒害很深,但也有厌战思乡的一面,对他们开展政治争取是完全有可能的。中共中央审时度势,要求各部队重视并做好瓦解敌军工作。因此,新四军挺进抗日前线后,坚决执行中央指示,在积极进行军事斗争的同时不放松从政治上争取瓦解日军,注重提高指战员对敌军工作的重视程度,建立健全敌军工作的组织系统,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宣传攻势,严格执行优待俘虏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5.
1943年,同盟国军队在亚洲战场大举反攻,日军处于战略防御的被动地位。年底,盟军对缅甸实施空前规模的战略轰炸,并从中国云南、印度利多及缅甸的西、南方向加紧了围攻侵缅日军的准备工作。日军为了摆脱在缅中平原被优势盟军四面合围的困境,乘盟军反攻准备尚未完成之际,抢先于1944年3月8日,以4个师团近十万人的兵力  相似文献   

6.
二战趣闻:动物“士兵”建殊勋孟微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双方“征招”各种动物参战,创造了惊人的战绩。冲锋陷阵的军犬二战期间,同盟国和轴心国总共使用了25万条军犬,执行探雷、警戒、传令、侦察和拉雪橇等任务,发挥了特殊的作用。苏军为了对付德军的坦克集群,...  相似文献   

7.
抗战时期,针对华中地区错综复杂敌情、日军兵员成分变化以及心理特点,新四军广泛组织力量调研和搜集日军情报,进行战场宣传,优待释放日军俘虏,精选人员打入日军内部策反,并建立日人反战同盟,开展了强有力的瓦解日军工作,收到了显著成效。其主要经验是:根据战场形势和敌军心理特点,科学制定瓦解日军工作方针政策;组织机构严密,各方密切协同;根据日军心理特点,及时调整对敌宣传内容和手段;坚持群众路线,专业性与群众性密切结合。  相似文献   

8.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海军陆战队在南太平洋岛屿与日军作战,美军向岛屿登陆,让白“狐”打头阵,士兵跟在后边,顺利地攻占了滩头,深入到腹地。因为日本士兵比较迷信,认为白狐是阴曹地府的勾魂使者,看见它,就要远远地避开。故此美军在与日军作  相似文献   

9.
报刊文摘     
伊拉克的女将军玛雅姆玛雅姆·拉加比是伊拉克陆军中最年轻的一位女将军,今年仅36岁,是两个小孩的母亲。在1980年至1988年的两伊战争中,由于她毫不留情地将俘虏的伊朗士兵杀害,当年霍梅尼曾悬赏100万美元取她的首级。现在,她是伊拉克约1.5万女兵的领导者  相似文献   

10.
1942年4月17日至19日,中国远征军新编第38师第113团团长刘放吾率领千余官兵,在缅甸西部伊洛瓦底江畔仁安羌油田,一举打破日军第33师团的重重围困,救出濒于绝境的英缅第1师师长斯考特少将以下官兵7000多人,同时解救出此前被日军俘虏去的英美军人、教士、记者572人,打死日军高延隆雄中佐以下官兵  相似文献   

11.
消灭日军527,422人(内毙伤520,463人,俘虏6,213人,投诚反正746人)。消灭伪军1,186,695人(内毙伤490,130人,俘虏512,933人,投诚反正183,632人)。缴获长短枪682,831支,轻重机枪11,895挺,各种口径炮1,852门。  相似文献   

12.
于洋 《环球军事》2010,(12):17-17
二战期间,纳粹德国U型潜艇对英美舰船和同盟国商船一直是个巨大威胁,共击沉同盟国商船2500余艘,总吨位1400万吨以上,占同盟国战时船舶的三分之二以上。  相似文献   

13.
日军认为,心理素质是决定战斗胜负的一个重要方面。心理素质的稳定与否,严重影响着指挥官和士兵的正常思路。心理素质差容易造成错觉、幻想,以致逃亡,从而使战斗引向失败。为此,日军十分重视提高部队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4.
徐平  潘霏 《军事史林》2014,(1):59-64
日军大本营是19世纪末至二战结束前日本发动大规模战争期间的陆海军最高统帅部。自中日甲午战争以来至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帝国陆海军曾三次设置战时最高统帅机关——大本营,通过下达大本营命令(大本营陆军部命令或大本营海军部命令等)的形式发布天皇敕命,统一指挥陆海军战略行动,是直属于天皇的最高司令部。大本营是日本扩大侵略战争和陆海军对立的产物。二战时期日军的大本营被同盟国称为“帝国总司令部”。  相似文献   

15.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首先发动了化学战,英、法、美、俄军队等国也相继大量生产和使用化学武器。法国在战争期间共生产化学毒剂13种,计49296吨,俄国使用了4700吨毒剂,美国曾将500万发毒剂炮弹运往英、法,战争结束时仍有400余万枚毒剂炮弹的贮备。从某种意义上说,一战进行的是一场化学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同盟国加紧化学武器的生产和备战,人们“谈毒色变”,化学战犹如弦上之箭,大有一触即发之势。但是,化学战终究没有发生,同盟国诸国准备的50万吨毒剂最后也不得不销毁。为什么这种有效的大规模杀伤武器没有使用于战争,同盟国大力准备的化学战始终没有爆发呢?其中原因很复杂,在战争的不同时期,对同盟国的不  相似文献   

16.
一年一度的圣诞之夜,对西方人来说是充满欢乐和幸福的时刻。然而,1941年香港的圣诞之夜却笼罩在死亡的恐怖之中,因为就在这一天,港英当局向日军投降,残暴日军的铁蹄踏上了这块美丽的士地。可是在黑暗中,一位残疾的中国海军将领,宁可战死.不做降虏,率领一群同样不愿当俘虏的英国官兵,展开了一场悲壮的突围行动。  相似文献   

17.
1944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同盟国取得重大胜对的一年。然而;对于亚洲主要战场的国民党战场来说,却经历着一场严峻的考验。 从1944年4月开始,日军集结了约五十一万人,十万匹马,一万多辆汽车,一千五百门大炮,二百五十架飞机,在黄河至信阳四百公里,岳州、谅山间约一千四百公里,  相似文献   

18.
营救“盟军”飞行员脱险记彭光楣1944年,结成侵略集团的“轴心国”德、意、日正处于总崩溃的前夕。作为同盟国之一的美国曾派出多批架次飞机,对侵占武汉的日本侵略军进行频繁的轰炸。日军如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这年12月15日(农历冬月初一),虽是隆冬...  相似文献   

19.
1943年,同盟国军队在亚洲战场大举反攻,日军处于战略防御的被动地位。年底,盟军对缅甸实施空前规模的战略轰炸,并从中国云南、印度利多及缅甸的西、南方向加紧了围攻侵缅日军的准备工作。日军为了摆脱在缅中平原被优势盟军四面合围的困境,乘盟军反攻准备尚未完成之际,抢先于1944年3月8日,以4个师团近十万人的兵力(15军3个师团,印伪军1个师团),分三路袭击印度的英帕尔。北路31师团于4月6日攻占科希马,切断了英军从迪马普尔对英帕尔的增援与补给;中路15师团和南路33师团亦先后于4月上、中旬形成对英帕尔的南北合围。但在英印军的顽强抵抗和反…  相似文献   

20.
考舸 《军事史林》2022,(7):72-78
<正>1942年8月7日,同盟国军队在西南太平洋瓜达尔卡纳尔岛(下文简称“瓜岛”)及其周边岛屿发起“瞭望塔”(Operation Watchtower)行动。该行动最初旨在夺取西南太平洋上的反攻据点,占据日军在瓜岛北海岸营建的机场设施,并保护美国、夏威夷及澳大利亚间的运输航线[1]。但随着日本不断增援瓜岛并试图夺回岛内机场,此次以小规模登陆作战为开端的盟军行动最终演变为盟军同日军的夺岛决战。二战后,诸多军事史家将中途岛战役视作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