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武部收归部队后,经过近三年的调整,一批在人武战线上工作多年,年龄偏大,文凭偏低,又为人武部建设作出过贡献的老武装,逐步离开人武战线到地方工作;而一批来自作战部队,有一定专业知识、年龄较轻的干部充实到人武部,为人武系统输入了新鲜血液,也使人武部干部结构产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一是外地干部增多,本地同志减少;二是单身干部增多,家门口同志减少;三是年轻干部增  相似文献   

2.
编辑同志: 人武部移交地方已3年时间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武干部逐渐老化,我们在选配人武干部时出现了难题:转业干部年龄普遍偏大,不适宜继续做武装工作;退伍战士中不乏优秀者,但受干部编制限制,也无法调人;想从部队选调年轻、优秀干部补充,但因人武部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由于多种原因,江城县的基层武装干部人员缺编、年龄偏大、文化偏低、业务素质不高等问题日益严重,极大地影响了武装工作在基层的落实。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县委、县人武部从1996年7月以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在村级干部换届之际,对全县拟用专兼职武装干部进行考核,  相似文献   

4.
在实际工作中,各级对干部队伍年轻化的要求也仅仅是从具体年龄上进行界定,但不同单位的具体情况各异,各个职级干部的年龄结构既动态变化,又相互关联。仅仅从具体年龄上来规定什么职务上的干部有多少要达到多大年龄,这种年轻化的进程很难适合各单位的具体情况,还容易导致干部使用上的“拔苗助长”,不利于干部的持续成长进步,也无助于普遍整体的年轻化。我们建议,引入“相对平均年龄参数”作为评估干部队伍年轻化进程的指标参数。相对平均年龄,就是某一职级干部的绝对平均年龄(实际平均年龄)减去该职级干部平均任职时间的值。用数学公式表示为…  相似文献   

5.
人武部归建一年多了,目前人武部干部思想状况如何?带着这个问题,笔者到部分人武部进行了调查。从调查的情况看,各级党委、领导围绕“树立两个形象、转变两个思想”进行了教育整顿,大多数人武部干部乐于献身国防,安心尽职。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部分收归干部对有关安置政策存有疑虑,二是一些年龄偏大的干部对个人进退考虑较多,三是部分业务素质较低的干部上进心不强,四是一些干部考虑个人利益过多,不能  相似文献   

6.
县人武部收归军队建制4年多时间了,收归时,一大批有武装工作经验的老同志因年龄因素转到了地方。如今,留下的骨干,多数又因年龄过杠,相继转业。目前,1996年之前留下的人武干部所剩无几。县人武部的主官主要来源是野战部队和省军区、  相似文献   

7.
干部交流是我们党干部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培养和造就优秀中青年干部的重要措施。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加强干部交流?在此,笔者谈一点粗浅的认识。一、干部交流工作的现状多年来,各级党组织和组织人事部门始终把干部交流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培养干部、提高干部素质的一个重要措施来抓,通过干部交流,不仅优化了班子结构,培养了干部。也推动了党风廉政建设。从哈管局这些年的状况看,干部交流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且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两个文明建设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一是一批优秀中青年干部经受多岗磨炼,脱颖而出。二是改善了领导班子年龄层次和知识结构,增强了整体合力。三是干部的积极性进一步调动起  相似文献   

8.
人武部改归地方建制后,如何拓宽专武干部的流通渠道,搞好专武干部队伍建设?我们在几年的实践中体会到,县人武部努力做好专武干部的选拔、培养、推荐这三项工作很重要。在选拔专武干部时,应坚持三项行之有效的原则:重视文化程度,但不唯文凭,重在实际工作水平;在年龄结构上,强调年轻化,但不“一刀切”;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武部改归地方建制,人武干部“出不去、进不来”的矛盾日益尖锐。几年来,我们注意在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发挥军事部门的职能,使这项工作有所突破,取得进展。短短两三年时间,全省共调整交流人武干部602名,其中得到提升和重用的达440名,调整交流面达49.2%。人武干部年龄“老化”的趋势得到了控制,干部结构日趋合理,大大增强了这支队伍的生机和活力。当前,地方党委、政府的经济建  相似文献   

10.
1946年秋,国民党军大举进攻陕甘宁边区,文水一带的八路军转战晋西,阎锡山部趁机侵入晋中平川。文水县委根据"保存革命力量,避免不必要牺牲"的上级指示,决定留少数干部组织"武工队"坚持敌后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刘胡兰也接到了转移通知,她考虑自己年龄小,易于隐蔽,请求留在敌后工作。  相似文献   

11.
一是戒软。对民兵、预备役人员和专武干部的管理,是人武部一项重要而又艰巨的工作。能否管理好这支队伍,直接关系到人武部的整体建设。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以下表现:一部分人认为民兵不是兵,专武干部不是现役干部,因而不愿认真负责地管。另一部分人认为,一些专武干部年龄大,干武装工作时间长,有的还是自己的同学、战友,甚至老上级,怕管多了得罪人,因而不敢管。还有一些人武干部素质不高,工作能力较差,工作起来力不从心,显得软弱无力。 二是戒懒。目前,人武干部年  相似文献   

12.
编辑同志:人武部移交地方后,人武干部一度出现死水一潭的状况,近年来开始缓解,一些地方的人武干部已开始流动。但从一些单位的做法来看,人武干部流动又过份强调年龄,规定县市人武部部领导不得超过50周岁,科级干部不得超过45周岁,一般干部不得超过40周岁。这种搞硬性交流的规定和做法,我认为同样不利于加强后备力量建设。  相似文献   

13.
任职教育干部学员在年龄、经历、思想、心理等方面具有区别于生长干部学员的特点,如何针对他们的特点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是新世纪新阶段院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4.
“发展受限”干部“限”在哪?人才发展受限,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其产生原因十分复杂。从我军当前的情况看,干部发展受限的主观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素质不适。这部分干部文化层次较低,知识更新慢,创新意识和工作能力不强,综合素质与本职工作岗位需求存在一定差距,难以胜任本职或上一级职务。(二)年龄偏大。这些干部虽然有一定的能力素质,但因年龄错过了最佳任职时间,提拔使用受限。(三)专业受限。有的岗位专业性比较强,提升渠道不畅,不便于换岗任职或提职。(四)受挫失意。这些干部中有的身体差,工作力不从心…  相似文献   

15.
昔日困扰康巴高原人武部干部年龄老化、民族干部比例失调、科技练兵专业骨干严重缺乏的难题,随着甘孜军分区“筑巢引凤”工程的实施,到如今已基本得到了解决。并且随着这项工程的广泛实施,大学生人武干部比例还将逐年提高。日前,来自全国各高等院校的72名莘莘学子经过磨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专职武装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严重缺编。二是年龄老化。三是文化结构偏低。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干部来源的路子窄,人才乏,渠道流通不畅。按照有关规定,专武干部的来源是从军队转业干部和大中专毕业生中选拔。近年来转业干部分配到基层的数量较少,且受职务和年龄的限制。而从大中专毕业生中选拔,也大都因为专业不对口,不便接收。我认为,拓宽选拔专武干部来源的路子有三条:  相似文献   

17.
江 主席多次强调 ,军队建设要选拔培养优秀年轻干部 ,为我军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各级党委和机关应转变观念 ,积极探索 ,走出一条选拔与培养并重的干部年轻化之路。处理好“三种关系” ,保持干部年轻化工作的正确方向。(一 )处理好年轻与年龄的关系。把年龄作为衡量干部是否年轻有为的一个要素 ,而不是惟一标准 ,防止片面地夸大年龄条件 ,忽视知识结构、精神面貌、领导能力等因素 ,做到讲年轻化 ,更讲德才兼备的原则。(二 )处理好选拔与培养的关系。充分培养是选拔的前提和基础 ,把培养提高干部素质作为年轻化工作的重要环节 ,在培养中…  相似文献   

18.
专武干部是基层民兵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是配合地方党委、政府完成各项中心工作的骨干。新形势下专武干部队伍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值得研究探讨,加以解决。就我县来说主要表现在:一是专武干部缺编严重,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二是部分专武干部年龄“老  相似文献   

19.
预备役部队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作为骨干力量的现役军官队伍结构日趋稳定,但也呈现出“五多五少”的变化。这种变化既有利也有弊,需要引起各级领导的注意。 野战部队交流军官多,军队院校毕业的少。近年来,从野战部队交流的军官成为预备役部队现役干部的主要来源。以某预团为例,1993年来,从院校毕业的只有1人,而交流的军官年龄大、职务高,与部队连职干部缺编、营职干部超编的现状形成矛盾。建议适当交流一些院校毕业的年轻干部,使之形成梯次配备的合理结构。 大专以上文化军官多,但正规院校毕业  相似文献   

20.
编辑同志:《民兵工作条例》是民兵预备役工作的法规,但该《条例》没有对武装干部安置工作做出规定,而实际上武装干部也存在着转业问题,只不过是就地转业而已。因为武装工作要求武装干部的年龄不能老化。由于缺乏对武装干部安置的政策和法规,使许多地方武装干部调离后得不到妥善安置,不同程度上挫伤了武装干部的积极性。他们为国防建设贡献了青春和聪明才智,而现行的武装干部调出安置是根据同级党政主要领导对武装工作重视程度决定的,随意性大。为此,笔者建议有关部门制定武装干部安置工作规定,以与《民兵工作条例》相配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