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残垣、断壁、废墟.震后的青海玉树车站满目疮痍,看不到生命的迹象。 14日14时.驱车150多公里率先从四川省石渠县抵达震中玉树县的第一支跨省驰援队伍——石渠民兵,正在玉树汽车站废墟里搜救,忽然听到一声微弱的呼救声。  相似文献   

2.
《华北民兵》2008,(7):10-11
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惨烈地震,刹那间,天崩地裂,房屋倒塌,孩子们恐惧的哭叫声,痛失家人的悲泣声,寻找失踪亲人的呼喊声,废墟底下奄奄一息渴望生命的呼救声……声声撕肝裂胆、肝肠欲断——  相似文献   

3.
废墟下《泰坦尼克号》激起生命的火花灰暗的天空,笼罩震后的千年古都——都江堰。淅淅沥沥的雨下个不停,哭泣声、呼救声回荡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扑通一声,一对中年夫妇跪在成都市锦江区人武部三级士官潘自贵和20名民兵面前,哀求声惊醒了昼夜在大雨中连续奋战了近20个小时、蜷缩在路旁小憩的兵。我们楼下埋着人,你们能去帮我们看看吗?求救声焦急而急促。这一天是5月13日,下午4点。  相似文献   

4.
4月25日,河南省邓州市东城区马庄村南,宛邓公路边一片麦田内的3间新房前,突然间聚集了600余人。房主基干民兵马成虎泪流满面,紧张地跑进跑出搬东西。室内东西搬出后,在执法人员的指挥下,一辆推土机愤怒地喷起黑烟,冲向这座坚固的房舍。“轰!”的一声,新房成了废墟.1981年,成虎在民兵连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特大地震发生时,四川北川县人武部大部分干部、职工以及正在集训的民兵应急分队100多名队员同时被埋进废墟。在灾难面前,人武部党委一班人没有被击倒,他们毅然从废墟中站立起来,顽强地组织自救并和救护群众,谱写了一曲英勇顽强的战斗之歌。党委凝聚起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6.
唐山市路北区是在废墟上崛起的一座新兴城区,它浓缩了震后新城市所具有的繁荣和朝气,它展示了唐山人的幸福与欢乐。然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却永远忘不了大地震后第一个出现在废墟前的红领章、红帽徽,忘不了那腥风血雨中与唐山人民生死与共的“钢铁长城”。多年来,唐山市路北区的干部群众  相似文献   

7.
拯救巴黎     
希特勒下令,盟军得到的巴黎只能是一堆冒烟的废墟,但巴黎城防司令冯·舒尔第茨将军另有考虑。  相似文献   

8.
唐山大地震过去30年了。然而,作为一名唐山籍的军人,唐山大地震在我心中留下永不磨灭的印记;唐山抗震精神一直影响着我,感动着我,激励着我,也可以说,唐山大地震改变了我的人生追求。那年,我是一名“上山下乡”的知青,在唐山地区迁西县农村插队。地震发生的第二天,当得知震中就在唐山时,我和十几名家住唐山市区的知青就赶到了唐山。当时市区内惨不忍睹,断坦残壁,哀声遍野。用老百姓的话说,“唐山没了,唐山平了……”当时,整个唐山市区连一座完整的楼房都没有了。没有电,没有水,没有粮食,有的只是一片漆黑,一片混乱。我们听到的是老百姓的哭喊声、呻吟声、求救声。我们看到的是一辆辆军车载着解放军朝城区开进,一群群解放军战士在废墟中抢救灾民。解放军战士冒着余震的危险,竭尽全力抢救废墟下面的灾民。他们没有救灾工具,就凭着自己的双手,不停地扒,不停地挖,不停地抬,不停地搬,有的战士十指都血肉模糊了;由于连续几天奋战,有的战士累倒在救灾现场;由于衣服、帐篷、粮食、药品等物资都极为紧缺,解放军战士把这些都分发给灾区群众,而他们自己却忍饥挨饿,露宿街头……我们看到,有解被军战士的地方,受灾群众就像见到了救星,就像见到了亲人。凡解放军所到处,人群中总是响起“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解放军万岁!”的呼喊声。可以说,见不到解放军,灾民就看不到希望。解放军就像黑暗中的光亮,给灾区带来了  相似文献   

9.
战地婚礼图     
3名民兵推迟婚期,来到千里之外的抗震救灾一线。宜宾军分区领导决定在他们奋战的废墟上为3对新人举行一场特殊的婚礼——  相似文献   

10.
2008年5月12日,一个让全体中国人永远铭记的日子。一场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特大地震,震塌了房屋,震倒了家园,也震痛了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顷刻间,成千上万人失去生命,万千孩子成为孤儿,几十万人民失去家园,数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变成了一片废墟。但是,人间自有真情在,大灾大难面前,我们再一次看到了伟大民族团结、抗争、奋进的力量。当温总理手持遇难学生的鞋子,满含热泪向废墟深处高喊:“只要你们有一线希望,我们就尽百倍努力!”我们不禁潸然泪下!  相似文献   

11.
埋在废墟中56小时后,她在解放军战士的《生日快乐》歌声中徐徐睁开双眼。5月16日下午,刚满20岁的彭州女孩贾正娇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ICU病房度过了一个难忘的生日。虽然因为被埋太久而出现肾衰竭,但她的生命体征依然正常。"你们骗我,怎么还没有人来救我?!"埋在都江堰一片厂房废墟中20多个小时的贾正娇情绪极其低落,哭闹个不停。"孩子,坚持住!你一定不会有事的!相信我好吗?"5月13日,  相似文献   

12.
“房子就在我面前眼睁睁地倒了,我一点办法也没有,东西全埋在里面了……”陈光妹依然沉浸在那个让她痛苦的时刻,看着面前的一片废墟,一遍又一遍地叙述着地震发生时的情景。  相似文献   

13.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地区爆发8级特大地震。最早到达震灾现场的是中国陆军航空兵直升机。随后一场史无前例的空中抗震救灾行动拉开帷幕。一架架涂着迷彩的直升机在废墟中拔地而起。空降兵义无反顾地扑向云海。  相似文献   

14.
邢珊瑚 《中国民兵》2010,(9):F0002-F0002
8月9日,大多数参加过汶川、玉树抗震救灾的四川省军区900余名专业救援民兵抵达甘肃舟曲灾区后,主动请领任务,利用携带的专业救援设备,在废墟上迅速展开救援工作。在省军区司令员夏国富、政委叶万勇组织指挥下,成都警备区、广元军分区、阿坝军分区等单位所属民兵应急救援分队星夜兼程,千里驰援舟曲灾区截至8月13日,他们已从废墟上救出一名幸存群众,创造了灾后60小时的生命奇迹;挖掘搬运遇难者遗体,卸载、搬运各类救灾物资,清理淤泥,拆除危房。  相似文献   

15.
2008年抗震救灾,全国人民认识了一位银发将军:在温家宝总理身边,在抢险救援废墟上,在唐家山堰塞湖大坝上……处处都有他高大的身影,他就是成都军区抗震救灾联合指挥部副总括挥、军区副司令员范晓光中将。  相似文献   

16.
2008年5月12日,是黑色的一天。这一天,所有人的神经都感受到了刺病;这一天,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中央电视台关于地震灾情的报道;这一天,所有人都关注着同一个地方——地震灾区;这一天,所有人都焦急地关注着埋在废墟里和被拯救出的人。  相似文献   

17.
语录体     
正今又逢甲午,如果只有"甲"而没有"武",我们又怎能从甲午的废墟上站立起来?——海军南海舰队某驱逐舰支队新型驱逐舰舰长李辉在谈到打赢能力建设时,首先如是扪心自问。我以前觉得青春偶像剧中的"高富帅"是"男神",经历了大地震后.我觉得解放军才是真正的"男神"。——鲁旬县龙头山镇医院女护士李美仙,被第十四集团军某旅上士龙章荣从废墟中艰难抢救出来后如是感慨道。  相似文献   

18.
当前,各国研制的微声手枪、冲锋枪屡见不鲜,特别是可卸的枪口式消声器普及后,普通手枪、冲锋枪安上消声器就可变为微声手枪和微声冲锋枪。但微声步枪却不多见,研制微声步枪的国家寥寥无几。而俄罗斯的多种微声步枪却成为世界轻式武器大花园中的一团锦簇。 俄罗斯的微声步枪品种较多,自成体系,且不拘常规时有创新。现将几种俄罗斯微声步枪性能、特点简作介绍,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利用声辐射模态进行有源结构声控制(ASAC)是一种全新有效的结构声控制方法.为此,结合结构模态和声模态,研究了基于声辐射模态的ASAC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声辐射模态的ASAC机理在于大幅降低主导声辐射模态幅度;从结构模态的角度来看,板控模态频率下的结构模态幅度出现模态抑制,而腔控模态频率下则发生模态重组;从声模态角...  相似文献   

20.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战败国的日本,在一片废墟上,以令世人瞠目的经济高速发展,迅速确立了其经济大国的地位。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强大,日本逐渐对自己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地位心有不甘。然而,在冷战时期,由于日本处于东西方对抗的前沿,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