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下基层检查“两防”工作时发现,一些单位在营区内抓管理有板有眼,有章有法,可一到营门外就乱了“阵脚”,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以至发生事故、案件和军民纠纷,严重地影响了野外训练任务的完成。单位主官也因此怨声载道:部队外出执行任务,“聚起来一大堆,撒出去看不见”,给落实一日生活制度、抓好“两个经常性”工作等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2.
运用典型推动工作是各级党委领导机关对部队实施有效领导的重要方法。一个单位的工作是否有生气、有活力,往往与这个单位有没有、有多少高质量的先进典型有直接的关系。但是,目前有的单位先进典型没少树立,典型事迹没少宣传,组织官兵没少学习,但真正富有感召力,能在部队官兵中引起强烈共鸣并产生长期效应的先进典型并不多。这种抓典型工作中的“泡沫现象”主要表现为:“高”———人为地把典型的事迹夸大拔高。有的单位在挖掘培养典型过程中,存在求全、求高、求大的不良倾向,搞“一俊遮百丑”。有的甚至以“事迹不够材料凑”的办法,给典型堆…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偃师市人武部党委“一班人”爱武装、抓武装,先后被上级评为“先进人武部”、“军事训练先进单位”、“正规化建设先进单位”,面对众多的取经者,他们的回答是:凝聚力、事业心、成就感。 凝聚力形成一个好班子 这是一次特别的党委会,议题是确定立功受奖人员名单。会上,政委田国轩提出:“人武部被上级评为先进单位,应该给宋聚成部长记三等功”。宋部长却坚辞不受:“工作好是因为班子好,这和党委书记的班长作用发挥得好有关,功应该给政委  相似文献   

4.
杨建魁 《政工学刊》2005,(11):39-39
“能者”即综合素质过硬或某项专业技艺精湛之人。在单位和行业中,“能者”往往是排头兵、顶梁柱、多面手,对单位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者多劳”既是“能者”这一地位作用的必然结果,也是领导和群众给予“能者”的褒奖。但时下却有一种对“能者”使用的不正之风,如一些领导图省事,把工作全部交由“能者”办理,把能者多劳变成了能者“独”劳。如此一来,尽管领导省心省力了,却给“能者”和单位带来诸多的负面影响。其一,能者“独”劳不利于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由于领导者经常把工作交给“能者”办理,使其他同志产生“此事非能者莫属”…  相似文献   

5.
在大兴安岭密林深处,镶嵌着一座秀丽的山城——加格达奇。这里虽然地处偏远,但武装工作却非常活跃,“省国防教育先进单位”、“省城市民兵工作改革先进单位”、“省军区先进人武部”……一个个荣誉犹如一串串花环,给加格达奇增添了美丽的光彩。知情人都知道,在这荣誉的背后,无不凝结着加格达奇区区长、武委会主任郭亚明“诚为武装求发展”的辛勤汗水。  相似文献   

6.
两年来,在军队经济工作改革中,开放出一朵鲜花,这就是:1986年的“军队企业资金内部调剂试行办法”;1988年3月的“关于军队预算外资金单独开户的通知”。正是照着“试行办法”,一个一个的资金调剂机构纷纷成立并开展活动;按照“通知”团以上单位的特种预算外资金有息存款帐户也在去年底开设完毕。对于这一重大变化,我们要有正确的认识,给这朵改革之花施肥、浇水,使它开放得更加灿烂。  相似文献   

7.
马俊 《政工学刊》2006,(8):16-16
)自古以来,政贵有恒。如果动辄朝令夕改,使人无所适从,最终只能给单位建设带来损失。但眼下却有这样一种现象,有些领导干部在工作出现失误时,仍然固执己见,一错再错。细问原委,理由却是:“动不动就改变主张,那不成了朝令夕改?”知错必改,才能不断修正错误,提高能力,促进单位的建设。但有的领导干部之所以不能立即改正错误,主要还是有“三怕”。一怕担责任。既然有了失误,那么追究起责任来自己难辞其咎,不如将错就错,敷衍了事。二怕丢面子。认为不管怎么说,计划措施好歹是自己制订的,修修改改无异于“打自己耳光”。三怕失威信。觉得动不动就…  相似文献   

8.
一、针对“编制结构杂,专业种类多”的特点,在提高组织建设整体水平上下功夫。非建制连单位大小不一,人员有多有少,给实施集中统一领导带来难度;专业种类多、分工细,担负任务多样,对机关指导提出了更高要求;隶属关系上多数为“党务、业务、行政”多头管理,工作协调难度大,容易造成“谁都管、谁都不管”的现象。为此,要做到:(一)科学设立组织,发挥支部作用。一要坚持就近挂靠的原则。对业务属上级机关直接管理、党员人数较少的单位,可就近挂靠到机关对口业务部门过组织生活;对分散执勤的正式党员在三人以下的单位,可就近分片挂靠到相邻党支部…  相似文献   

9.
“百姓”是对人民群众的俗称,“百度”则是一种网络信息搜索平台。因“百度”可快速查询到浩瀚资讯,于是“百度”成为各类信息的代名词,也成了解决各类问题的“万能钥匙”。湖北省浠水县政府网站咨询平台上,有这样一段问答。问:“村里要交100元的养老保险是什么钱?”答:“你可以在百度搜索‘浠水县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实施办法’。”民众网络问政,政府却把皮球踢给了“百度”。无独有偶,某部有基层战士到机关咨询复员经费结算办法,机关干部却让战士到单位网上搜索规定。  相似文献   

10.
识才用人的正确导向是激励部队的主要方法之一,对保证部队建设健康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们在识才用人时,必须要有识才的慧眼、用才的气魄、爱才的感情、聚才的方法,做到知人善用,广纳群贤,切实走出识才用人的误区。(一)走出“好人”等同于“好官”的误区。“好人”与“好官”,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好人”未必是好官,“好人”做事惯于强调“人情味”,认为只要能多给单位和部属办实事,给集体和部属谋福利出点格没啥,有时不惜以损害全局的利益来维护局部的利益。往往在思考问题、筹划工作时不是从全局出发,而是只盯着自己的…  相似文献   

11.
周林  王林 《政工学刊》2013,(6):30-30
当前各级都承诺要为基层办些实事。毋庸置疑,这原本是件好事。但有的单位和个人对“办实事”存在模糊认识,感到办实事就是给实惠,给钱给物是最大的实事;有的认为一年下来基层工作辛苦、生活清苦,应多表扬、少批评,多奖励、少惩罚,想尽办法设立名目众多的奖项;还有的认为机关能力有限,与基层哪个单位挂钩就给哪个单位办实事,其他单位与己无关。  相似文献   

12.
身材魁梧,说话铿锵有力,里外透着军人的豪气。在25年的军旅生涯中.周述君给人印象总是雷厉风行.以一流标准干事创业。在他4年多的任职中。县人武部先后有12项工作被上级军事机关评为先进单位,连续4年被广东省军区评为“先进人武部”和“四个基本建设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3.
“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实干是一种素质,这种素质的外在表现形式就是对上级的命令指示和群众的意见建议能够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就是无论大事小事都毫无例外地认真对待和处理,件件有回音就是无论好办与难办都要有一个积极的态度,并通过适当的方式给上级机关和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现在有些单位,是好办的有回音,难办的就没有:有的表态积极,行动消极,“回音”很好听,“着落”很少见;  相似文献   

14.
某部一名干部犯了一个不小的错误,组织决定让其转业,这下可把他给乐坏了。原来他早就想解甲归田,多次申请皆因不符合条件而未能获准,此次意外地被“处理”,正中下怀。象这样看起来为“处罚”,实则为“奖励”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比如,工作无实绩,易地升官;甲单位干不好去乙单位,基层干差了去机关,本职岗位上不好好干调去搞生产经营(有实惠可得);跑官要官的就当官,老实傻干的就吃亏,等等。本应“处罚”的不仅不处罚,反而受到了“奖励”,怪不怪?  相似文献   

15.
搞好标准经费管理,真正实现“保障实力”,是我们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标准经费管理现状 一是标准经费有了大幅度地增加,个别单位盲目地把“紧日子”过成“富日子”;二是个别单位有钱就过“好日子”,没钱就过“紧日子”。  相似文献   

16.
势,是事物所显示的力量,或社会、事物发展的状况和趋向。“借势”是指利用某种形势。“风助火威”、“水涨船高”、“顺水推舟”就是“借势”的典型例子。善于借势,往往事半功倍,产生“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支部书记作为基层支部的“班长”,应当善于借势。一、巩固提高,善借“强势”。强势,是指一个单位相对于其他单位的优势。当一个单位的某些方面优越于其他单位的时候,则这个单位在这些方面就处于一种强势状态。任何一个单位,无论是先进的或后进的基层单位,无论是驻城市部队还是驻艰苦地区部队,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借“强势”,就是要善于…  相似文献   

17.
求“试”。“试”,据字典中的解释有“考察”之意。考察教育对象的思想实际,既是教育的前提又是教育的基础。毛泽东同志就曾经指出:“共产党员如果真想做宣传,就要看对象,就要想一想自己的文章、演说、谈话、写字是给什么人看给什么人听的。”当前,多数单位官兵的知识结构、成长经历、文化背景趋于多元化,他们中既有打工经商的社会青年,也有刚出校门的学生;既有经济开发区的富裕兵,也有山区农村的贫困娃;既有骄生惯养的“小皇帝”,也有家庭变故的单亲儿。因此,在搞教育之前如果忽视甚至忽略求“试”这一步,对官兵的思想实际知之不全、知之不…  相似文献   

18.
常言说:“独角戏难唱”。然而,河南省新野县城关镇武装部长贺占勤,一人一台戏,却把该镇的民兵工作搞得红红火火,各项工作冒尖,连续5年该镇被县委、政府和县人武部评为“民兵工作先进单位”。 1994年,一纸调令贺占勤同志由县人武部政工科干事出任城关镇武装部长。城关镇是县各项工作的“窗口”单位,多年,沿传下来的“一人一部”编制状况,给开展工作带来了很在的压力。凭着对事业的高度负责精神和强烈的进取意识,他“生旦净末”一人演,硬是把该镇民兵工作玩得“团团转”。上任伊始,他根据城关镇基层民兵组织建设状况,制定  相似文献   

19.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无疑,拙妇也难为有米之炊。近年来,为给连队培养更多的“巧妇”,各单位都结合具体情况,或因地制宜以才育才,或广开门路借助社会力量等多渠道、多形式的方法,为连队培训了一批等级厨师(工)。然而,我们在某师调查时发现,大部分连队的等级厨师(工)一旦学了技术,证书到手,“羽毛丰满”时就人心思走,想早日“飞”出军营。结  相似文献   

20.
特色 ,是一个单位特有的优势、特定的传统做法 ,往往给人以耳目一新、为之一振之感。它有助于反映一个单位的面貌 ,了解这个单位的特点 ,深化对这个单位的认识 ,本无可非议。但一味强调“特色” ,人为制造“特色” ,争先恐后比“特色” ,那就可能使“特色”变“色” ,值得深思了。近一段时间下部队 ,笔者发现创“特色”成了一些单位的时尚 ,在有的单位还很“火”。不仅军事训练上有“特色” ,农副业生产上有“特色” ,接待工作组的饭菜上有“特色” ,而且在基层文化活动上也充满“特色”。如有的单位在不长的时间内就组成了十几个、几十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