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优先,已经成为“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新潮流,而今唯一的超级大国也在积极调整其防务政策,以顺应这一历史发展的必然。在“国家安全主要是经济安全”观点的基石上,美国在亚太地区积极推行“合作参与战略”,努力分享亚太经济持续增长的成果。在刚刚结束的亚太经合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克林顿异常活跃的一系列外交动作,可洞见美国防务政策种种新的意向。  相似文献   

2.
亚太地区经济迅速崛起,引起世界各主要国家和集团的广泛关注,其在调整外交和经济政策的同时,纷纷调整防务经济政策。美国等国家选择主导参与型经济战略与扩张型的防务经济政策;东盟选择合作参与型经济战略与自立型防务经济政策;俄罗斯选择融入参与型经济战略与渗透型防务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3.
近年,克林顿政府制定了新版《国防科技战略》,以此确立了“经济安全观念”,使美国的防务政策更具浓厚的经济色彩,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军事经济与民用经济相结合”战略的实现。他们通过精减员额,调整科技技术重点,改革武器系统采办程序,贯彻“国防转轨战略”,发展军民通用技术,以及推行新的科技管理原则等措施的实施,实现克林顿上台时的愿望——内涵质量建军。克林顿政府当前这一国防战略措施,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现代化国防所需借鉴的。  相似文献   

4.
<正>2022年12月16日日本岸田内阁会议通过新版《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国家防卫战略》《防卫力量整备计划》三份安保文件。作为决定未来十年日本国家安全战略的顶层设计及近年来日本民族主义与军国主义合流的最新结果,新“安保三文件”为日本发展“自主防务”“反击能力”提供了指导意见,为日本新一轮扩军铺平了道路。其出台标志着日本事实上成功突破了战后“专守防卫”的安保政策,向进攻能力与威慑能力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和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日本加速了调整防务政策的步伐。近年来,日本相继成立了由军方组成的“防卫力检讨委员会”和由防务问题专家、各界有关人士及国会议员等组成的“防卫问题恳谈会”。目前,围绕日本的防务政策调整,各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世界战略格局的发展变化,美国总统和军方的职能部门以及军事理论界,纷纷提出了一些新的国家安全战略思想。 一、要求树立以“经济安全”为核心的新安全观 冷战结束后,世界各国相继将本要注意力转向本国的经济发展,美国也不例外。在克林顿政府对外政策的三大支柱(维护美国的经济利益、确保美国的防务安全和维护美国的价值观)中,维护美国的经济利益是列在首位的。克林顿就任美国总统后不久就指出:“美国所需要的不是缩小规模的冷战思想”,而应制定  相似文献   

7.
正确地评估国防经济实力,通常是国家与国家对抗、国家集团与国家集团对抗过程中,用来支持国家政策和防务政策的重要资料。二次大战后,美国和苏联在激烈对抗中各自对对方的国防经济实力不断作出评估。特别是50年代末,苏联洲际导弹发射成功和人造地球卫星上天,使美国的公众、议会、总统都感到了安全危机,促成了美国战略管理的“反思”,重视了对苏联国防经济实力评估,同时也重视了对美国国防经济实力计量,从而推进美国的计量经济学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8.
2010年3月28日至4月1日,由军事科学院举办的“中国与东盟(10+1)防务与安全对话”在北京召开。来自东盟各国和中国军队、地方防务机构的36名学者,就国际战略格局、亚太地区安全形势、东亚区域安全结构、地区安全机制的现状和发展、中国与东盟的海上安全合作、中国与东盟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中国和东盟各国的国防政策等问题展开了对话。本文介绍了这次会议的基本情况,并对与会学者提出的主要观点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黄爱民 《外国军事学术》2010,(4):F0002-F0002
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举办的“中国-东盟(10+1)防务与安全对话,于2010年3月28日至4月1日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和东盟国家的防务政策官员和防务学者约40人参加本次对话。该对话的前身是忆经举办两届的“中国-东盟(10+1)高级防务学者对话”。  相似文献   

10.
“9.11”后美军防务思想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军善  杨前  曹宁 《国防科技》2003,(12):52-54
引言 “9.11”恐怖事件后,国际安全形势发生了显著变化,同时也打破了美国绝对安全的想法,使美国从安全的后方变成了危险的前方,充分暴露了美军以往防务政策的缺陷和盲点,迫使布什政府进行了军事改革。在其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美国对其安全形势进行了深入反思,并为此进行了全面的防务审查和大幅度的战略调整。具体而言,—是在形势判断上,由强调未来安全转向现实威胁。认为随着地缘政治变化和军事技术发展,美将面临来自主权国家与  相似文献   

11.
华晓 《环球军事》2008,(13):28-29
6月17日,法国总统萨科奇在巴黎举行的军队和安全部门代表大会上宣布,即将推出《国防与安全白皮书》,出台未来15年的国家安全防务战略,全面启动大规模的国防改革。冷战后,法国自1994年出台第一部《国防白皮书》至今,已经过去了14年。此次新版自皮书的推出,标志着法国“后冷战时代”的安全防务战略正式确立。  相似文献   

12.
二战结束后,美国一跃坐上世界超级经济、军事强国的宝座,其主宰世界的欲望日益膨胀。随着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大战中崛起,美国又把军事战略主要矛头转向以欧洲为重点、以苏联为主要对象的遏制战略。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标志着遏制战略取得了成功,为此,老布什政府提出了“地区防务战略”,把美国防务计划重点从对付苏联全球性挑战转向对付地区性冲突;克林顿政府先后提出了“灵活  相似文献   

13.
世界防务经济在经济全球化、科技进步的双重推动下,以及为应付恐怖主义和霸权主义的挑战,呈现出了竞争与合作并存的新特点。当前和今舌一个时期世界防务经济根本目标是共同安全、同时安全和可持续安全;主要任务是反恐和防止核扩散。世界防务经济发畏要通过促进作战平台向信息化发展,实现防务技术和防务资源共享,加强高科技防务经济的国际合作与开发,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豫夫 《环球军事》2012,(5):48-50
台湾“中央社”1月18日报道,岛内领导人马英九当天宣称,小而精、小而强、小而巧的台军,是建军备战目标。在战略思考上,不再把所有的“国防”都放在军事方面,两岸关系的改善等方面,都是隐性的“国防”与安全保障。这是马英九获得连任岛内领导人后,首次对岛内防务政策发表政见。台湾媒体分析认为,在马英九的第二任期内,将会继续拼经济、争取历史定位,而台军的发展空间可能会进一步压缩,甚至还有舆论要求台军要忍耐。  相似文献   

15.
美国2010年版《四年防务评估报告》,是奥巴马政府发布的首个安全政策指针性文件,对美国今后一段时期防务战略及军队建设的调整走向作出了较为明确而详细的规划。报告呈现出如下一些新特点:淡化了“同时打两场大规模战争”的传统构想,凸显了关军“打赢当前战争”目标的突出地位,建军思想随之从追求“高精尖”转向专注实用,对中国的防范则由明转暗。这是美国决策层填补理想与现实间“鸿沟”的必然之举,但美国的军事战略调整仍存在不少困难和变数。  相似文献   

16.
庄林 《环球军事》2014,(9):24-27
2014年3月初美国国防部发布的2014年《四年防务评估报告》,在2012年《防务战略指南》的基础上,分析了美国所处的安全环境和财政紧缩现状,规划了美国的国防政策和军队建设的优先发展方向,其中最突出的内容是为应对中国军队潜在威胁,而继续推进奥巴马政府的重返亚太战略。  相似文献   

17.
提起达沃斯经济论坛,恐怕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说到防务领域里也有一个影响力不相伯仲的论坛,了解的人就不那么多了,这个论坛就是全球颇具影响力的安全防务论坛——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  相似文献   

18.
霍家佳 《国防科技》2016,37(6):100-103
网络防务是一国政府为应对网络安全威胁而采取的军事及相关活动,与国家安全息息相关。美国作为网络空间第一强国将最强的网络安全技术应用到网络防务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从战略上运用的网络防务承包政策。本文着重研究了美国网络防务承包的现状及特点,分析并归纳了其配套的管理措施和法律法规,并对我国网络防务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介绍了美国1994财年防务建设的重点,并对其作了评价。文章认为,美国1994财年防务预算的特点是:确保高新技术武器的优先发展,使美军继续拥有技术优势;适当缩减军队规模,减少防务开支;集中进行两用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实行防务转换;保持防务预算的连续性,重点保障急需项目;充分体现“维持和平”的战略意图。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末期,东欧巨变震惊全球。西欧国家窃喜之余,急忙调整军事政策和防务态势,逐渐将战略重点转移到提高机动作战能力、发挥威慑作用、保护战略资源、介入地区冲突、处理危机和执行维和任务等方面。荷兰就是北约国家中较早实现战略转移的国家之一。 1991年,《荷兰政府的防务白皮书》中首次写到:“在过去的几年中,欧洲国家的安全政策发生了许多变化。1991年爆发的海湾战争、索马里和前南斯拉夫境内的内战,促使荷兰政府寻求新的防务方向。荷兰必须成立自己的快速反应部队,并探求必要时在欧洲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