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针对基于欧式距离的最近邻居的缺失值估计算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马氏距离的估计算法来估计飞行数据集中的缺失数据.该算法通过飞行数据之间的马氏距离来选择最近邻居数据,并将已得到的估计值应用到后续的估计过程中,然后采用信息熵来计算最近邻居的加权系数,得到缺失数据的估计值.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优于基于欧式距离的最近邻居缺失值处理算法,是一种有效的飞行数据缺失值估计方法.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训练修改权值的加权M距离法用于雷达信号的识别,通过仿真试验验证了此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3.
基于GIS覆土油罐滑坡危险性模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滑坡灾害致灾因子、孕灾环境和承灾体(覆土油罐)地质影响基础上,筛选了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水文气候条件、诱发条件、历史灾害条件5类20个可以进行定性或定量衡量的指标,建立了覆土油罐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GIS对油罐的坡度、坡向、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等指标进行提取和处理,并制作了油罐周边地形3D模型示意图,编程实现了IAHP计算指标权重,利用目前地灾危险性评价常用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某油库某号覆土油罐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该油罐处于危险度低的状态,与该罐建罐以来未受滑坡灾害破坏的现状吻合,但降雨对该地区影响较大,应重点对研究区不规律降雨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4.
针对基于马氏距离的重要性测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谱分解加权摩尔彭罗斯马氏距离的重要性测度指标,通过构造多输出协方差阵的广义逆矩阵以及谱分解的策略,有效解决了协方差阵求逆奇异情况以及由于未能充分考虑多输出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导致的错误识别重要变量的问题,克服了基于马氏距离指标的局限性。数值算例与工程算例结果表明:所提重要性测度可以更加准确地获得输入变量对结构系统多输出性能随机取值特征贡献的排序,从而为可靠性设计提供充分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法(TOPSIS)在空战多目标威胁评估中对战场态势数据精度要求高这一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云模型和距离熵TOPSIS法空战多目标威胁评估方法。该方法运用云模型理论对战场态势数据进行模糊表示,并通过定义云元素的大小和距离测度公式实现了两者结合。考虑目标各属性的权重对分析结果的重要性,运用距离熵理论来分配各属性的权重,进而建立加权决策云矩阵,根据相对贴近度的大小确定各方案的威胁程度。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地面防空武器系统中目标优先级排序问题,建立了基于Vague集的目标优先级的模型。首先分析并量化了优先级影响因素中的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建立了基于Vague集目标优先级决策矩阵;其次,针对传统基于Vague集目标优先级求解问题中影响因素权重难以确定问题,提出了基于Vague值距离测度最大化原理的权重确定方法,该方法有效地避免了权重选择的主观性;最后根据综合贴近度进行优先级的排序。算例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证据理论由于自身的缺陷,面对高冲突下的证据组合无法正常融合,或者融合结果不理想。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一种修正的证据理论,运用模糊测度和置信距离相结合的方法产生新的权重,对冲突证据体进行加权和修正,从而获得较为理想的融合结果。通过仿真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处理冲突证据,并获得更好的融合结果。  相似文献   

8.
利用矩阵翻转实现二边逐次修正法求最佳哈密尔顿圈(H圈).首先构造完备加权图,并用距离矩阵表示之,使所选初始圈的顶点为矩阵主对角线的上方元素对应的顶点;然后对距离矩阵加边框并进行若干次"翻转",直到矩阵不满足二边逐次修正法的修正原则,最后得到的矩阵主对角线的上方元素确定了最佳H圈的权重及路线.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传统灰色马氏链组合模型的航空装备事故预测水平,引入加权马氏链,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灰色马氏链组合预测方法。该方法先通过建立灰色模型,提取事故序列的趋势信息,然后再利用灰色残余信息构建加权马氏链模型,合理发挥各步长马氏链的作用,以期准确刻画随机波动规律。为验证其有效性,在美国空军A级飞行事故万时率实际数据基础上,建立了灰色加权马氏链组合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模型对2000年~2002年预测的相对误差平均控制在4.59%以内,远高于灰色叠加马氏链模型,所建的模型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航空安全的未来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0.
一种基于专家赋权的综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综合评价过程中,为了克服专家组给出的意见不一致性,提出了一种基于专家意见差异和判断矩阵一致性的客观专家赋权法,根据判断矩阵提供的信息为各专家的意见进行赋权,通过被评价元素的权重向量和专家权重值的线性加权来确定被评价元素的优劣,并且将此方法运用到综合评价各阶段,以达到优化决策的目的。算例表明,该方法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图像配准算法的精度和适应能力,将超图约束和改进归一化互相关方法应用于图像配准。利用Hessian-Affine检测得到的仿射不变区域代替固定窗口来改进归一化互相关方法,获得初始匹配点对;通过马氏距离计算超边间的相似度,采用超图约束计算匹配分数对匹配对进行排序;利用分数高的部分匹配点对初始化变换矩阵,通过过滤匹配对来循环更新得到最优变换矩阵实现配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匹配和剔除错误匹配的效果,在不同类型的图像配准中也有较好的配准效果。  相似文献   

12.
针对混响背景中的动目标检测问题,根据基阵接收数据经过波束形成与匹配滤波后的输出结果计算高阶统计量,并将其视作观测空间。基于此空间中混响和目标回波的差异,利用多ping的高阶统计量构造特征向量,计算特征向量之间的马氏距离作为混响和目标差异的量化标准,再依据最大一致条件功效检测准则选择门限检测方法。波形数据仿真与海上实录数据检验均表明该方法的检测性能优于单ping波束形成及匹配滤波方法。通过蒙特卡洛仿真获得不同信混比下的ROC曲线,与单ping检测相比,在保证虚警概率小于0.01,检测概率大于0.5的条件下,最小可检测信混比降低约6dB。  相似文献   

13.
多属性决策已成为复杂系统评定的重要手段。属性标准化是多属性综合决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标准化方法应严格遵循属性的物理意义和对决策目标的影响,要求标准化前后属性值比较的物理意义一致或接近。首先在分析现有标准化方法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效益型、成本型和固定型属性标准化新方法,经过该方法得到的标准化结果,满足了标准化前后的可比性和线性化。其次,综合分析了加权和和加权积决策模型应用范围,得出加权积模型更适用于复杂系统的多属性综合决策问题研究。最后,将标准化方法和加权积决策模型应用于算例分析,分析结果验证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新型数字化单兵系统的功能特点,建立了数字化单兵系统作战效能评估的指标体系,提出一致性排序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评估方法,采用一致性排序法确定了指标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对系统效能进行了评估,为数字化单兵系统的应用实践和功能改进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基于对地空导弹战场适应能力的分析,结合地空导弹武器的特点,建立其多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同时反映各地空导弹方案与正负理想方案之间的位置关系和数据曲线形状的相似性差异,在传统的理想解法中引入灰色关联度,将欧氏距离和灰色关联度有机结合,运用灰色关联度TOPSIS组合评估方法对地空导弹战场适应能力进行多指标综合评价。此外,采用相对比较法和信息熵法的主客观组合赋权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实现了权重的主客观统一,提高了评估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最后,通过算例分析表明,利用该评价方法可对地空导弹战场适应能力进行合理有效的评价,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保证机场运行安全,防止事故的发生,依据模糊物元分析理论,结合机场运行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基于综合赋权的机场系统模糊物元安全评价模型。在该模型中,通过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主客观综合所确定的权重,为指标体系进行线性加权,实现综合赋权,从而将计算得到的综合权重用于模糊物元建模与评价。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步骤简单,过程科学合理,并兼顾了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评价结果总体反映了机场的真实安全水平,也为机场安全的科学评价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捷联式惯导系统由于自主性强等优势成为自主式水下航行器长航时、长航程导航的主要手段。针对水下环境中外部多导航传感器如多普勒计程仪提供的测速信息和水声单应答器提供的位置信息容易受到非高斯噪声污染的问题,提出基于马氏距离算法的联邦鲁棒卡尔曼滤波算法。在联邦鲁棒卡尔曼滤波算法中,通过马氏距离算法引入膨胀因子,对量测噪声协方差阵进行膨胀,以实现非高斯条件下水下组合导航系统鲁棒性的提升。同时基于子滤波器的滤波性能对信息分配系数进行自适应调整以确保水下组合导航系统的高精度。基于江试试验实测数据进行水下组合导航半物理仿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联邦卡尔曼滤波算法,联邦鲁棒卡尔曼滤波算法可在非高斯条件下实现更高精度、更加稳定的组合导航;能够满足水下组合导航系统对容错性和鲁棒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装备维修保障能力评估的准确度直接影响到装备的保障效能。在评估中,指标权重的确定尤为重要。针对熵值法赋权中单一指标权重过大,影响评估结果的问题,借鉴AHP赋权法,构建基于指标信息熵的判断矩阵来求解权重,克服了熵值法单一指标权重可能过大的问题。最后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对装备的维修保障能力进行了评估,通过分析评估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