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信息化战争需要新型的政工干部。新型政工干部培养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确保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基础上,着力强化信息素质、科技素质和军事素质的培养,增强与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相适应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谭玉龙 《国防》2005,(9):23-25
进入新的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的新军事变革正在进入一个崭新的质变阶段。信息化战争成为主要的战争形态,信息化武器装备逐步成为军队作战能力的关键因素,建立信息化军队与打赢信息化战争已经成为世界各主要国家军队建设的目标。我们必须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的需要,切实认清世界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抓住当前全军信息化建设和社会信息化发展的机遇,加快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为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奠定良好的基础。一、建设适应信息化作战的后备力量建设一支信息化的后备力量不仅是适应世界新军事变革的需要,更是完成双重建设历史使命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在新世纪新阶段,完成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任务,在凸显我军政治工作地位作用的同时,也对政工干部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信息化是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本质和核心。军队院校必须主动适应新军事变革的要求,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为此,要特别注重信息素质培养,大力推进信息化教学;要突出抓好实验室建设,着力改善信息化教学环境;要切实加强信息技术普及应用,不断提高院校建设整体水平。努力培养“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需要的新型军事人才。  相似文献   

5.
准确把握和高标准抓好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必须着眼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创新改进平时政治工作运行机制;着眼打赢信息化战争需求,加快建设战时政治工作信息系统;着眼官兵信息素质实际,组织实施信息化教育和人才培养工程.  相似文献   

6.
新世纪新阶段我军肩负的使命光荣而伟大。随着军队使命任务的拓展,以及军队建设的转型带来的一系列变化,对官兵的能力素质的储备和更新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是新时期军队建设的战略目标。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是当前最重要、最现实、最紧迫的战略任务。打得赢才是硬道理。提高能力素质,履行历史使命,关键要提高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能力素质。(一)培养高度的政治敏锐性。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战争,不仅仅是一场军事、经济实力的大比拼,更是一场政治、外交上的大较量。战争必定是一场政治、军事、…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工作在军队信息化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能培养和提高官兵的信息素质 ,为军队信息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思想政治工作能建设和维护良好的信息伦理环境 ,为军队信息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信息伦理秩序 ;思想政治工作能有效保卫军队的信息疆域 ,为军队信息化建设提供安全的信息环境。  相似文献   

8.
席桂文 《国防》2012,(11):47
一方面,要适应当代信息化潮流全面提高民兵建设信息化水平。仗怎么打,军就怎么建,动员就怎么搞。信息社会形态下战争是信息化局部战争,要求以军队为骨干的国家武装力量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实现信息化进行。民兵是军队的后备力量和人民战争的基础力量,与军队担负的根本职能任务一致,无疑要紧跟军队信息化建设步伐积极推进转型建设,充分利用社会经济科技发展成果,依托电子、通信等新兴产业,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信息行业,工程机械、光学仪器等精密企业,加强"信息支撑"力量,促进信息化建设。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9.
杜宗震  王伟 《国防》2012,(9):39-40
进入二十一世纪,战争形态加速向信息化演进,信息已成为最主要的作战能量,抓紧军事力量的信息化建设已成为世界主要军事强国的共同行动.中央军委胡锦涛主席站在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的高度,提出了"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思想,为军队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当前,空军部队信息化建设势头强劲、发展很快.作为空军整体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空军国防动员建设,必须适应实现"三个转变"(由机械能量型向信息智能型转变,由应战型向应战应急兼备型转变,由行政指令型向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型转变)的需要,着力将以物化动员能力为主适应机械化战争要求的空军国防动员,建设成为以信息动员能力为主适应信息化战争要求的空军国防动员.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具体需要抓好以下几个关键性环节.  相似文献   

10.
王顺龙  李海涛 《国防》2005,(9):66-67
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军队建设的核心。预备役部队作为我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点和“拳头”,必须紧紧抓住国家和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战略机遇,充分利用预备役部队信息化建设的特有优势,理清思路,抓住关键,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不断提升预备役部队信息化建设水平和信息作战能力。一是要大力开展预备役部队信息化理论研究。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先进的军事理论是战争的重要制胜因素,对军队建设和作战具有重大的牵引和指导作用。随着信息化战争的发展,世界各国军队的信息化理论及其体系正在经历着彻底的变革,并逐步趋…  相似文献   

11.
(一)时代之需,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军事人才客观上需要提高政工干部的信息素养。信息时代,知识将成为真正的资本和首要的财富。信息化战争要求军队必须成为人才密集型的群体。未来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必然是“一体化联合作战”,“一体化联合”的趋势对我军政工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政工干部要懂军事”的要求更具有特别的含义。  相似文献   

12.
外军在信息化建设中重点探讨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未来的战争将是在核威慑下的信息化战争——一种大量运用信息技术和信息化武器装备进行的战争。信息化是新军事革命的主要特征。信息化建设是未来军队建设的重点。当前,世界各国的军队正在由工业时代的机械化军队向信息时代的信息化军队转型。如何以机械化为基础、信息化为主导,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以机械化促进信息化,使二者相得益彰,是军队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本专题将从理论、实践和技术等侧面论及此事。  相似文献   

13.
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是中央军委适应世界新军事变革发展趋势、着眼我军面临的紧迫任务和长远建设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加快我军现代化建设跨越式发展,确保完成好“双重历史任务”的迫切需要。作为基层部队,必须适应新的形势,认真探索规律,积极开拓创新,立足现有条件,力争有所作为。如何抓住机遇,理清思路,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笔者认为,应着重把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科技素质是领导干部综合素质的重要基础,是履行领导职照的重要保证。而今.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军事迅猛发展,建设信息化军队的任务艰巨紧迫,对军队领导干部的科技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一定要站在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高度.深刻认识提高科技素质的极端重要性,不断把领导干部的科技素质提升到新的层次。  相似文献   

15.
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表现出来的信息传送网络化、信息处理智能化、战场环境数字化等特点,对军队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必须加大政治工作人才建设力度,使其了解信息化战争特点、熟悉信息化战争规律、掌握信息化战争技能.  相似文献   

16.
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围绕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及信息技术的发展规律、信息技术发展与信息化社会、信息化战争与军队信息化建设等军队信息化建设的若干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7.
黎仕林 《国防》2005,(7):13-15
随着新军事变革的深入发展,未来战争日益成为交战双方综合实力的较量,后勤保障日益依赖国民经济整体实力及其动员能力。因此,我国国民经济动员体系必须积极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要求,加速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快速反应能力,为保障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提供强大支持。一、科学确定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核心是信息化,并通过信息化建设,夯实新时期军队发展基础,提高我军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能力。国民经济动员作为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积极适应军队信息化建设大局,找准发展方向,把握客观规律,抓住…  相似文献   

18.
道德素质是军事人才素质的组成部分,是形成战斗力的重要因素.要培养适应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要求的军事人才道德素质,充分发挥机关领导、政工专业人员以及网络信息资源在培养军事人才道德素质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信息化正在给军事领域包括政治工作在内的各个方面带来深刻的变革。军队政治工作面临着为军队的信息化建设提供服务保证和实现自身信息化的任务,这对政治军官的信息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新修订的《政工条例》在总政治部的职责中增加了"领导全军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内容,在各级政治机关、政治干部的职责素质要求中也新增补充了相关内容。为此,必须重视加强政治军官的信息素质培养。一、增强政治军官积极的信息意识。积极的信息意识决定了政治军官捕捉、判断、利用信息的自觉性,政治军官要通过对信息理论的系统学习,从知识层面  相似文献   

20.
面对信息社会发展要求和世界新军事革命挑战,各级党委统领以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为目标的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必须首先转换传统思维方式。本文分析了信息时代军队党委思维方式转换的社会背景、实践基础,论证了需要转换的思维方式的重点问题及对策,力求对军队党的建设和军队建设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