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苏联军事工业曾出现过三次军工转产活动。第一次转产:1920年一1924年,列宁提出了建立保证国家独立以电力机械等重工业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第二次转产:卫国战争后,随着苏联经济从战时经济转向和平发展时期,苏联大量裁减军队,大量压缩军品:生产,军工企业转向生产民品;第三次转产: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以"和平共处"、 "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的政治路线作为党的"新理论",把工作重点转向经济改革和建设。苏联军工厂生产民品主要采取三种形式:军工厂设立民品车间或民品生产线;生产"军民兼容"产品;向民品企业转让技术和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军民结合的指导方针下,诸多军工企业利用自身的技术、资金、人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纷纷转产民品,向民品市场要效益。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国家下订单,军工企业只负责生产”的运行模式使这些军工企业无需炼就市场营销的本事。然而,一旦踏入民品市场,就意味着激烈的竞争。探索在民品市场的成功之道,是摆在这些军转民企业面前的一个课题。笔者更多的站在一个消费者的角度,在观察、分析的前提下,认为“品牌再塑”是这些军工企业在民品市场取胜的一个制高点。根据USP定位理论,即独特的销售主张(USP),必须找出产品本身的一个不同于其它竞争对手…  相似文献   

3.
调整产业结构,是我国当前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而国防工业军民兼容的产业取向直接关系到整个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文章就我国国防工业军民兼容的产业结构取向、产业技术取向以及产业组织取向等问题,提出了有价值的见解。怎样保证国防工业正确的产业结构取向?作者认为关键要靠产业政策杠杆的撬动,主要应实行下列政策:对军工企业转产不同的民品实行差别税率;民品生产列入国家财政贷款计划;提高优质新产品价格;鼓励产品出口;拆除民品行业壁垒和地区壁垒等。  相似文献   

4.
兵总三二三厂解困问题调研报告课题组关键词军工企业企业解困企业改革再就业工程23厂是1965年组建的火工装药装配厂,地处吉林省东丰县西南部偏远山区。1980年开始转产民品,从开发钢床、童车起步,发展到生产农用载重、轻便彩色自行车,并形成了主导产品。19...  相似文献   

5.
对于军工产品,严格执行产品图技术条件和技术标准是人人皆知的事。但军工企业在贯彻“军转民”方针的初期,对标准在民品中的作用却认识不足,加上企业转产初期急于上马,各种工作普遍存在不按正常程序组织生产的情  相似文献   

6.
军工企业开发民品,不仅是解决当前军品定货陡然下降,军工生产能力严重过剩的主要途径,更重要的是国防工业战略调整,建立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生产体制的长久之计。因此,它是国民经济调整、改革中的一个重大课题。一、军工企业开发民品的两大导向确定军工企业的民品开发方向,这是实现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宏观目标的微观基础,是当前军工企业开发民品的核心问题。决定民品开发方向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市场的需求;二是军工企业自身的技术结构。  相似文献   

7.
中央指示:国防工业各部在保证完成国务院、中央军委规定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外,要竭力地搞民品科研和生产。同时,随着商品市场机制的引进、渗透和作用,各行各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适者生存的规律同样作用子军工企业。军工企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和新的挑战。民品开发对军工企业自身,对消费者,对市场,对社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军工企业来说,民品开发将使企业进入一个全新的市场环境,军工企业利用自己现有的高技术力量开发民品,  相似文献   

8.
一、贵州国防科技工业军转民概况 贵州国防科技工业军转民八十年代初期开始起步,在“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的方针指导下,在优先保证军品科研生产任务的同时,适应形势需要,大力开展军转民工作,有力推动了军工企业产业、产品和组织结构的调整,增强了军工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促进了整个贵州国防科技工业由单一生产军品型向军民结合型的战略性转变。 我省军转民的主要成绩: 一是军工企业民品生产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军工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综合实力的提高。从发展总量看,我省军工的民品产值在“七五”期末,只有14.7亿元,到“九五”末期,民品产值已达到53.5亿  相似文献   

9.
军工企业军品生产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具体模式的选择有别于一般国有企业。其目标模式必须在既定的约束条件下选择既能满足国家军事需求又满足企业经济需求的企业制度:将行业总公司逐步改组成资产经营与实物经营相结合的混合型控股公司,以行政隶属关系为纽带的行业总公司下属的军工企业根据“军民分流”原则,改组为以资产为纽带的公司制,从而实现民品生产追逐利润最大化的经济目标与军品生产保障国家安全的社会目标。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一波接一波的降价大战,国内众多的军工企业的民品生产已是伤痕累累,过去的好景不在,成本上升,利润缩水是目前许多军工企业在民品生产中面临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市场占有率不能减少,不断地降价又使得国内众多军工企业面临困境和窘境之中。面对目前及将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汽车市场仍将供大于求、竞争激烈的情况,面对加入WTO国外实力雄厚的集团的冲击,国内军工企业除了科技创新、精简机构、挖潜改造来降低成本以外,向海外其他知名的企  相似文献   

11.
文章建立了军工企业进入民品市场下与民营企业之间的竞争均衡模型,探讨了成本变化对各自均衡需求数量的影响,并对军工企业选择进入民品市场的时机与领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三江机械厂是航空工业机载设备厂、三线军工企业。改革开放以来,工厂认真实施军转民战略,在确保军品科研、生产指令性计划完成的同时,大搞民品生产,先后成功地开发研制出成套制酒设备、民航进口客机零部件、圆筒塑料编织机、重型汽车阀件等民用新产品并投放市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由于市场竞争激烈,致使该厂在保持连续20年盈利之后,因民品生产订货量陡然下降,企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滑坡,进入困难军企行列。 2001年初,新一届厂级领导班子组建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当前军工企业国际民品技术合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军工科研院国际民品技术合作路径。认为军工企业应顺应新形势要求,融入国际协同创新体系,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民品技术国际合作,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国内重点科技和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2002年,山西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完成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和销售收入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分别达到20%、29%和20%,企业效益在连续数年经济高速增长的基础上实现了新的跨越——全系统盈亏相抵后一举扭亏为盈,结束了山西军工连续亏损长达13年的历史!大力发展民品 山西军工扭亏为盈的实践证明,坚持寓军于民,大力发展民品,解决了军工企业生存发展的一系列深层次问题。五年来,山西军工在确保完成军品科研生产任务,强军固本的同时,深入贯彻军民结合方针,充分发挥军工企业在技术、设备、人才等多方面的优势,大力发展民用产品,在电子信息、汽车零…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军工企业按照党中央提出的“军民结合”方针,积极开展军转民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许多企业结合自己的优势开发民品,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使企业摆脱了困境。但也有一些军工企业,没有开发出支柱民品,加上军品任务少,企业经营十分困难,如何尽快走出困境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被时代所淘汰是迫在眉睫的问题,对  相似文献   

16.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O61基地发挥军工企业的技术和人才优势,民品生产形成了较大规模。2004年基地军民品科研生产比翼齐飞,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6.36亿元,其中民品产值比上年增长21.13%,经济效益和职工收入稳步提高。今年以来,民品生产继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元月份民品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77.91%.  相似文献   

17.
国防科技工业军转民工作开展二十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领导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绩,国防科技工业已经实现了从单一军品型向军民结合型的转变,军工科研、生产能力已有三分之二转向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军工各行业形成了具有本行业特点的民品发展格局。军工民品工业作为我国工业经济的一部分,同样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军工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依然存在。“十五”期间,国防科技工业军民结合和民品发展工作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从企…  相似文献   

18.
一、军转民的目标与环境将国防工业多余的生产能力转移到国民经济领域,是对我国工业结构的一次较大规模的调整。其目标是实现国家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国防工业和国民经济效益,同时促进国家产业结构合理化,增强高技术产业的物质技术基础。军工企业转产民品,面临着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新环境。自1979年开始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在两个方面发生了比较显著的变化:一是企业有了一定的自主权。企业作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责任、权限和利益逐步明确。在国家计划指导下,企业有权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市场状况,制定生产经营计划,决定产品购销、资金使用、价格浮动、横向联合、干部任免、职工录用,以及奖惩等。企业自主权的扩大,意味着国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军工企业,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由国家重点投资建设起来的,军工企业在设备,技术和人才等方面有许多的优势,但是目前这些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如何发挥这些优势,实现由军品生产为主转向以民品为主,以为国防建设服务为主转向为四化建设服务为主。本文拟就湖北军工企业的情况试作一些分析和探讨。一、军工企业的主要优势及开发潜力军工企业,门类比较齐全,配套能力也比较强,其人才的深度,知识的广度,先进的工艺技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家工作着重点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转变,军工企业要由过去的单纯为国防现代化服务,转向为四个现代化服务;由单一生产军工产品,转变为既生产军品,又生产民品的具有双重性质、双重功能的军民结合型企业。怎样搞好这一转变,是军工生产部门和军事经济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