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003年10月2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俄国防部讨论武装力量现代化问题的会议上宣布,俄武装力量的削减过程基本结束,开始从改革阶段转向逐步发展阶段。自1992年建军以来,俄军先后进行了3轮裁军。短短的10余年时间里,俄军共3次裁减了近200万人,武装力  相似文献   

2.
在历史刚刚进入21世纪之际,俄罗斯军队在普京总统的直接督导下,高擎振兴俄罗斯大旗,频出改革举措,以打造适应新世纪的崭新俄军。4月25日,刚刚就任国防部长不久的伊万诺夫在俄罗斯军报《红星报》上撰文,首次公开正式地阐述了军事改革的主要举措,勾画了21世纪前10年俄军发展前景。 精兵简政 打造质量型军队 为了建立一支适应21世纪战争的全新军队,实现“军兵种结构合理、编制体制精干高效、机动能力快速灵活、武器装备精良,与国家经济实力相适应,有充分的遏制能力,能可靠保证国家安全”的建军目标,俄军决定走一条去“皮”保“核”的精兵之路。根据去年8月、11月和12月联邦安全会议拟订、由总统普京批准的未来5年内俄军建设与改革计划,2005年前,俄军将从现有的120万人的兵力中裁减36.5万人,其中陆军裁减18万人、海军5万人、空军4万人、空降兵5500人。裁减对象主要是“多余”的后勤保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总统普京执政以来,积极推行军事改革,大幅度削减战略核力量,将战略火箭军由军种降为兵种,并逐步对核力量结构进行调整。这些调整,对俄战略核力量的发展乃至世界安全环境,都将产生较大影响。俄战略核力量调整的特点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和俄罗斯战略理  相似文献   

4.
3月1日,俄罗斯总理普京主持召开了俄国防工业发展会议,专门讨论了俄空军装备现代化的问题。普京在会上表示,按照俄罗斯未来10年国家军事采购计划,俄军在此期间将接收1500架新式飞机和约200套防空导弹系统,新式装备在俄空军中的比例将不低于80%,在防空部队中的比例将不低于75%,“俄军战斗力将因此提高数倍”。  相似文献   

5.
10月2日,俄罗斯最高当局在国防部召开高级防务会议。总统普京与国防部长伊万诺夫发表了重要讲话。同日,俄国防部公布了一份题为《俄罗斯武装力量现代化学说》的文件。从俄两位领导人的讲话及文件的内容看,俄罗斯的军事方针有了明显变化。 变化集中体现在3个方面。其一,增强核遏制力量。普京强调,核遏制力量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都将是俄国防的主要基础。目前俄的核遏制力量处于良好的战备状态,俄还将继续发展核遏制力量。这表明,12年来俄罗斯核力量“只裁减不研发”的状况将得到根本改变。其二,实施“先发制人”战略。  相似文献   

6.
数字     
《环球军事》2008,(21):4-4
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10月8日在莫斯科表示,俄武装力量人数到2012年将裁减至100万。据报道,谢尔久科夫是在俄白两国国防部联合会议结束后做出上述表示的,俄军人数原计划到2016年裁减至100万,现在将提前于2012年减至这一数字,其中军官人数将缩减为15万人。目前俄罗斯约有120万现役军人。  相似文献   

7.
半月回放     
数字Numbers 100万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10月8日在莫斯科表示,俄武装力量人数到2012年将裁减至100万。据报道,谢尔久科夫是在俄白两国国防部联合会议结束后做出上述表示的,俄军人数原计划到2016年裁减至100万,现在将提前于2012年减至这一数字,其中军官人数将缩减为15万人。目前俄罗斯约有1202万现役军人。  相似文献   

8.
6月4号,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将收回向叙利亚政府运送S-300地对空导弹的计划。他的这一声明是在联合国调查员公布了“叙利亚内战双方都使用了化学武器”这一报告后作出的。普京还表示,暂时不向叙利亚政府提供S-300导弹系统,是因为这一做法很可能将会打破叙利亚冲突双方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总统普京日前宣布,由于国际恐怖主义威胁不断增长,俄将扩大武装力量的使用范围,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威胁采取对应措施。俄联邦安全会议秘书鲁沙伊洛也明确表示,俄军将对威胁国家安全的恐怖活动实施“先发制人”的打击。这表明,莫斯科人质事件后,俄开始大幅度调整国家安全战略。 10月23日车臣非法武装分子在莫斯科劫持800多名人质的恐怖事件在俄引起强烈震撼。俄特种部队果断采取行动,消灭了恐怖分子,使大部分人质获救。普京总统在反思这次事件的教训时说:“国家的  相似文献   

10.
出人意料的是,当年《反弹道导弹条约》的签署却开启了苏联核力量最为雄心勃勃的扩张时代。而时任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一普京在我们宣布退出《反弹道导弹条约》时的表态无疑给了军备竞赛神话一记“穿心箭”。普京表示,他很清楚,美国退出该条约不会对俄罗斯构成危险,并且俄罗斯希望大规模削减核力量。  相似文献   

11.
《国防科技工业》2010,(6):72-73
【俄新社】4月20日报道:俄罗斯总理普京当天在国家杜马发言时表示,俄罗斯将针对各主要战斗系统实施长期改装计划,最终使俄军现代化武器装备所占份额增加到70—80%。  相似文献   

12.
在俄罗斯第七届总统选举前夕,普京从2012年1月16日开始在俄罗斯各家重要的全国性报纸上发表了7篇文章。其中一篇《强大是俄罗斯国家安全的保证》中有一节是《对俄罗斯军工综合体的新要求》,现刊登如下:  相似文献   

13.
谈到战略核力量.如果没有它的话,俄罗斯充其量只能称得上是一个“步履蹒跚的地区大国”(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国务卿克里语)。而拥有它的话.俄罗斯就会成为美国的心腹大患。普京正确地预料到,美国不会做任何可能引发核武使用的事情。美国的情报人员可以无休止地争论。普京会对美国军事行动作出何种反应,但仅仅知道普京能做什么就足以慑止美国的决定性行动.即便是在普京下令占领乌克兰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4.
10月上旬,俄罗斯国防部长阿纳托利·谢尔久科夫在明斯克举行的俄白国防部联合部务委员会会议上表示,俄罗斯武装力量“预计将在近年内实施重大的改革措施。到2012年,俄武装力量的人数将减少到100万(目前为130万),这比之前的计划提早了4年。近期,俄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俄罗斯武装力量总参谋长马卡罗夫都表示将对俄罗斯军队进行大规模改革,以实现军队现代化,显然,新一轮的俄罗斯军事改革已汹涌而至。从以往俄军事改革来看,经常是声势浩大,计划得大刀阔斧,可在实施过程中却往往遇到重重阻力,最后半途而废,那么,这次又怎么样呢?  相似文献   

15.
连日来,一个不太起眼的社团组织——"全俄军官会议"在俄罗斯社交媒体火了.因其发表致普京与俄罗斯全体公民的一封公开反战信,明确要求普京辞职,而走红俄罗斯社交媒体."全俄军官会议"这究竟是个怎样的存在?该团体从一诞生起便是体制的反对派,从一开始就要求"普京辞职".这次不过是瞄准个机会,老调重调罢了.  相似文献   

16.
总公司召开一九九五年第一次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本刊讯)1995年2月21日,总公司召开了1995年第一次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会议由张俊九总经理主持。会议对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一些新要求:一、加强安全管理力度,坚决遏制重大事故。二、会议讨论了1995...  相似文献   

17.
时事月报     
国际国内兵团2日,沙特阿拉伯王国国王法赫德病逝。3日,沙特阿拉伯王国新国王阿卜杜拉登基。4日,非洲联盟拒绝接受由日本、印度、德国和巴西四国联盟提出的有关联合国安理会改革的方案。5日,千年发展目标亚太地区部长级会议在雅加达闭幕,会议通过了《雅加达宣言》。7日,朝鲜半岛核问题第四轮六方会谈第一阶段会议结束,开始休会。8日,伊朗重新启动了位于中部城市伊斯法罕的铀转化设备,并表示不担心欧盟把伊朗核问题提交至联合国安理会以及可能招致的制裁。9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俄中两国之间存在传统友谊和广泛的共同利益,2001年签署的《俄…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出台《国家信息安全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6月23日,俄罗斯安全会议在总统普京主持下通过了《国家信息安全构想》(以下简称《构想》)。把信息安全作为一个战略问题来考虑,并开始从理论与实践上认真探讨进行信息斗争的各种措施,这在俄罗斯尚属首次。这既是受西方“信息战”理论和实践冲击的结果,又是俄罗斯联邦国家建设和军事建设发展的必然。外界认为,该文件的通过,为俄罗斯进一步制定未来的信息政策奠定了基础,标志着俄罗斯信息安全战略的诞生。  相似文献   

19.
2010年3月,时任俄罗斯总理普京在会见印度前总理辛格时曾表示,考虑到与印度的战略合作关系,俄罗斯将不再与巴基斯坦发展军事技术合作。然而,时隔4年,2014年11月20日,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盖·绍伊古在结束中国之行后,对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进行正式访问。巴基斯坦总理和国防部长等官员与绍伊古举行了会谈,此后双方签署了"历史性"的军事合作协议。据悉,上一次苏联/俄罗斯国防部长访  相似文献   

20.
2002年1月,美国公布了《核态势评估报告》,俄罗斯赫然名列7个可以被英国实施“先发制人核打击”的国家之中,紧接着,阿富汗、伊拉克战争相继爆发、北约、欧盟陆续东扩,颜色革命的波潮在前苏联大地上此起彼伏,奉行单边主义的布什政府在全球范围内以压缩俄罗斯战略空间为目的的“孤形攻势”发挥到了极致并最终在2007年初,彻底将反导系统推进到了东欧——直逼俄罗斯国门,这一切都对俄罗斯赖以保身的战略核力量造成了极大的压力。2007年2月10日,普京总统在幕尼黑安全会议上对此进行了猛烈抨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