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1950年3月5日至5月1日,人民解放军第4野战军第15兵团所属第40军、第43军和部分特种兵部队,共10万余人,在琼崖纵队的配合下,发起大规模的渡海作战,共歼国民党军3万余人,击落敌机2架,击沉敌舰1艘、伤5艘,胜利完成了解放海南岛的光荣任务。这次渡海登陆战役,在没有海空军协同的情况下,利用木帆船等简陋航渡器材取得的胜利,为我军的登陆作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其中灵活运用陆上战术经验,进行应急训练,是取得战役胜利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2.
1950年春夏之交,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 15兵团指挥第 40、第 43军等部,在岛上琼崖纵队的配合下,横渡琼州海峡,突破国民党军海、陆、空三军组成的立体防线,胜利解放海南岛。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规模最大,也是继郑成功收复台湾之战以来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岛屿进攻战役。这次战役是依靠单一的陆军,主要以木帆船和少量机帆船为航渡工具,其现代化程度远不及两次世界大战中那些著名的渡海登陆战役,与发生在同一年的仁川登陆战役相比也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其成功经验对于我们研究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从而赢得…  相似文献   

3.
1949年 12月,粤桂边战役刚结束,我们在广西的十万大山接到上级命令,准备参加解放海南岛战役。当时我任第 43军第 127师政委,师长为王东保。第 127师的前身是著名的“叶挺独立团”,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历史最悠久的主力师之一。陈毅元帅曾评价我师:“是一支党指向哪里就打到哪里的钢铁部队。”解放战争时期,我师从东北的松花江畔一直打到南海之滨,征程万里,所向披靡。   我师受领渡海作战任务之后,全师上下决心打好解放中南地区的最后一仗。通过海上练兵,克服了晕船呕吐等不适应海上作战的各种困难;在老船工的精心指点下,弄懂…  相似文献   

4.
1949年10月15日至17日解放厦门之战,是我军有史以来头一次大规模的渡海登陆作战。我人民解放军参加厦门之战的部队,有第10兵团的第29军之第85、第86师和第31军之第91、第92师,并配属若干炮兵。兵团部署第31军从厦门岛西部北起石湖山,南到鼓浪屿突破,第29军从厦门岛北部西起神山,东到五通道地段突破。当时我任第85师  相似文献   

5.
1949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华东闽、浙沿海有两次激烈的渡海攻占敌岛的战斗,这就是金门岛战斗和登步岛战斗.金门岛进攻作战,系第三野战军第10兵团第28军和第29军各一部登陆金门岛,与国民党军3万余人激战两昼夜,两批登岛部队3个半团9086人,因后援不继,全部覆没.  相似文献   

6.
在信息科技快速发展下,传统的渡海登陆(岛)作战向着多战场空间覆盖、多作战领域重叠、多军种部队联合的方向演变。在这种新形势下,无人机蜂群的加入,为联合渡海登陆(岛)作战增加了新鲜的多元化作战方式,也为战争增加了更多不确定性。本文分析了渡海登陆(岛)作战的重难点,从无人机蜂群特点优势和应用前景入手,研究无人机蜂群对联合渡海登陆(岛)作战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民解放军琼崖纵队成立于 1927年9月23日,是一支经过长期革命战争考验,令敌人胆战心寒的人民军队,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远离中共中央的领导,独立坚持革命武装斗争 23年,前赴后继,红旗不倒,为琼崖人民的革命斗争与民族解放事业作出了不朽的功勋。广州军区海防某团是琼崖纵队唯一保留下来的部队,是琼崖纵队光辉战斗历程的一个缩影,其前身为广东省琼崖抗日游击队独立纵队挺进支队, 曾先后打响了琼崖人民武装革命和琼崖抗日战争的第一枪。抗日锋火担重任 1945年,琼崖抗日斗争进入了一个  相似文献   

8.
王贞勤 《环球军事》2011,(15):52-54
解放军首次渡海战役是哪一次?有人说是1950年4月国共内战历史上最后一场主要战役的海南岛战役,还有人说是1949年10月我军渡海作战部队几乎全军覆没的金门战役。其实,我军真正的首次渡海战役,是鲜为人知的1949年8月解放山东长山列岛战役。担任这次战役总指挥的,就是赫赫有名、时任山东军区副司令员的许世友,并创造了我军陆军...  相似文献   

9.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首批入朝参战的四个军(第38、第39、第40、第42军)兵分三路,跨过鸭绿江。我们第40军编成两个梯队:第118、第120师为军左翼第一梯队,第119师为军右翼第二梯队。我当时任第119师师长,刘光涛同志任政委。云山首战告捷我师万余名官兵入朝后,向预定作战地域球场洞开进。经过5个昼夜的急行军,于10月24日拂晓到达云山以北的草上洞一带。这时,敌人由南向北与我师遭遇,于是我师由军第二梯队后卫部队变成了军第一梯队的前卫部队。我师在云山地区与南朝鲜第1师和美第24师一部首先遭遇。我亲自指挥先头第356团就…  相似文献   

10.
1948年11月23日,东北野战军第5纵队作为右路先头部队挥师入关,参加平津战役.第13师作为该纵队的先头师,经过17天连续行军,越过喜峰口到达三河县后,长途奔袭并解放北平西北的军事要点沙河镇和红山口.尔后和该纵队其他部队一起抢占丰台,并在一天之内打退国民党军3次大规模反击,切断平汉与北宁铁路,封闭了北平守军的陆上南逃之路,提前50多个小时完成中央军委赋予的任务,受到中央军委嘉奖.  相似文献   

11.
解放一江山岛的战斗,是我所亲历的一次陆、海、空三军联合渡海登陆的现代化作战行动。当时,我在华东海军卫生部组织计划科任科长,直接参与了一江山岛渡海登陆作战联勤医救保障工作的全过程。至今,已经快50年了,我对这一难忘的战斗经历仍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12.
渡海登陆作战是一种重要的作战样式。在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渡海登陆作战中,登陆部队不仅长时间处于水战环境,而且面临敌方猛烈的火力打击。从集结、航渡、换乘到抢滩登陆的全过程,登陆部队无时不处在高度危险中,这种危险的战场环境必然会对官兵的心理造成影响。加强登陆部队官兵的心理训练,已成为提高登陆作战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血战琼崖     
2000年 5月 1日,是海南岛解放 50周年的纪念日,我作为当年参加解放海南岛作战的一名老战士,有幸再次踏上当年曾经战斗过的土地,心中不由得百感交集。回首当年的战斗往事,历历在目,记忆犹新,感到有责任把 50年前在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的那段战斗历史写出来,以告慰那些为了解放这片土地而流血牺牲的先烈,告知我们的后来人…… 战前请缨 率队出征   海南岛又名琼崖,屹立于滔滔南海之中,与祖国大陆隔海相望。波涛滚滚的琼州海峡最宽处距大陆约 27海里,最窄处与广东省的雷州半岛仅 11海里。 该岛总面积有 32200多平方公里,海岸线…  相似文献   

14.
程友敏  谢均球 《国防》2002,(6):50-51
登陆战役运用民船是我军的传统做法,从金门登岛作战,到解放舟山群岛;从海南岛登岛战役,到一江山岛登陆战斗,每次都动用了大量民船。可以预测,我军在未来的登陆战役中仍然需要征集民船。因此,在当前军事斗争准备中,应高度重视对民船输送登陆部队海上航渡问题的研究,着力探索解决在航渡过程中遇到的速度难掌握、队形难保持、控制难协调、防卫难保障等问题,以提高运用民船输送登陆部队能力。  相似文献   

15.
李英 《军事历史》2003,(6):59-64
1950年5月,海南岛战役刚刚结束,上级命令第40军登岛部队全部返回雷州半岛,准备北上到河南洛阳进行整训。当时,我在第40军后勤部汽车队当干事。战前动员7月初,部队北上到达汉口时,突然接到暂停的命令。军后勤部党委召开紧急会议,会后,教导员朱英才找我谈话,让我看点书,给司机们讲讲美帝侵华史。我一听就明白了,部队可能要到朝鲜去执行任务,因为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了。我到汉口书店买了几本书,写了一个提纲,就开始给司机们上课。从鸦片战争讲起,火烧圆明园,八国联军进北京,一直讲到美国支持蒋介石打内战;还讲了一些小的事件,如美国兵强奸北…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编制序列里,第40军因其势如雷霆、动如狂飙、所向披靡的作战特点和勇猛顽强的战斗作风,被对手恐惧地称为"旋风部队".在革命战争年代和抗美援朝战争中,这支英雄劲旅参加了四保临江、1947年东北战场的夏、秋、冬季攻势、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湘赣战役、衡宝战役、广西追歼、解放海南岛和温井战斗等许多著名战役战斗,战功显赫,功勋卓著.  相似文献   

17.
第16师团是日本陆军的常备师团之一,1905年7月在日本京都编成,立即被派往满洲驻屯至1909年,1919年、1929年、1934年3次,每次两年在满洲驻屯。1937年9月,师团长中岛今朝吾率部队在塘沽登陆,纳入华北方面军第2军(后纳入上海派遣军)。1938年1月15日该师团调归华北方面军直辖,后配属第1军,担负高邑、彰德、濮县、临清的警备和警戒黄河沿岸以及渡河点的侦察。7月4日,该师团调归第2军,师团长藤江惠辅中将。12月15日该师团编入华中派遣军第11军。1939年7月,该师团返回日本整编。侵华期间,该师团先后参加了侵占济南、保定、石家庄的作战,上海战役,南京攻略作战,华北平定作战,徐州会战,攻占武汉的作战,是“南京大屠杀”的元凶之一。  相似文献   

18.
君威 《军事史林》2006,(3):36-40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军是由晋绥野战军第3纵队发展演变而来的. 1946年6月,国民党蒋介石公然撕毁停战协定,挑起内战,发动了对我解放区的全面进攻.为了粉碎国民党军的进攻,适应大兵团作战的需要,中央军委命令晋绥野战军组成纵队建制.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军,是一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部队。其前身是由红一方面军第5军团的一部,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第129师第386旅一部和冀鲁豫、晋察冀几个分区的部分地方部队组成,解放战争中改编为西北野战军第6纵队,1949年1月,即改编为第1野战军第2兵团第6军。该军从组建到撤销,历时4年零7个月,参加大的战役17次,歼灭了大量敌人。特别是部队进军新疆,历尽艰辛,为新疆和大西北的解放及保卫边疆、建设边疆作出了重大贡献。 1947年下半年,解放战争经过一年多作战,全国形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国民党被迫将全面进攻改为重点进攻,继续将战争引向解放区。党中央抓住战局发展的有利形势,及时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  相似文献   

20.
王彦 《军事历史》2004,(4):74-75
1949年1月中旬,淮海战役胜利结束后,华东野战军特种兵纵队“特科学校”,进驻徐州九里山营房。这里原是国民党军进行所谓“徐州会战”惨败撤退后留下的一座空营。当时,我是“特科学校”的学员,毕业后被分配到华野鲁中南纵队炮兵营。我们这个炮兵营驻扎在徐州郊区进行休整。不久,华野鲁中南纵队改编为第三野战军第35军,我炮营与济南起义的部队扩编为炮兵团。第35军,是由鲁中南纵队和在济南战役起义的吴化文部合编而成的,由吴化文任军长,何克希任政委,胡大荣任副军长,张雄任副政委,孔繁彬任政治部主任。辖步兵第103、第104、第105师和山炮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