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今,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经济大潮奔涌而来。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积极投身市场经济,有的人武干部、专武干部也跟着“下海”。笔者认为,“下海”的民兵、预备役人员及人武干部、专武干部,要想当一个经济大潮中的优秀“弄潮儿”,切莫忘记多读《孙子兵法》。  相似文献   

2.
《国防》1996,(6)
预任干部是预备役部队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依据《预备役军官法》的要求,切实加强预任干部队伍建设。 一、强化法规观念,克服超编超配预任干部的现象。近年来,有的单位为了解决预备役部队建设的“三难”问题,将一些“有权(钱)”的人员挂上预任军官的头衔,从而给预备役部队的干部编配造成混乱,这很不利于预备役部队长远建设,有关部门要坚决以《预备役军官法》为依  相似文献   

3.
从编制特点出发,多选配“一专多能”型干部,少配“单打一”的干部。预备役部队现役干部编制较少,团、营、连没有政治主官和副职。这就要求每个现役干部必须具有“一专多能”的实际工作本领。军事主官要集军政工作本领于一身。机关干部在工作上要有身兼数职的能力。预备役部队具有民和兵的双重属性,现役干部还要有军地两套本领。  相似文献   

4.
兰州预备役高炮师最近举行仪式,为全师排以上预任干部颁发“预备役军官证书”。师里对预备役军官证书的管理提出具体要求,建立了《证!仆补填补发、注销登记制度,规定干部预任职务发生变化时按颁发权限进行补填,干部退出预备役部队时,及时盖章注销。  相似文献   

5.
专武干部“不专武”,必将影响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的质量。没有处理好“专职”与“兼职”的关系,没有把主要时间和精力用在民兵预备役工作上,究其原因,专武干部素质不高,是造成专武干部不“专武”的重要因素之一。专武干部的整体素质如何,与人武部有直接的关系。人武部对专武干部要加强督促领导,采取跟踪考查、定期培  相似文献   

6.
专武干部不“专”是新时期民兵预备役工作的一大“顽症”。云南省昭通军分区着力解决专武干部不“专”的问题,使长期困扰民兵预备役工作的难题迎刃而解。 专武干部不“专”令人忧虑 “专武干部不‘专’令人忧虑”——这是去年8月,该分区党委扩大会上所属11个县(市)人武部主官强烈反映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专武干部是民兵预备役工怍的一线组织者和实施者,加强专武干部队伍建设,是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的基础性工作。专武干部“难专武”“不专武”的现象,在一些地方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对基层武装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落实造成了一些不利影响。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一定要配齐配强专武干部,顺畅专武干部进出渠道,确保专武干部以主要精力做好武装工作。  相似文献   

8.
预备役部队双重领导体制的特殊性,使现役干部“八小时以外、营区以外”与地方接触渠道多,给管理和监督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加强预备役部队现役干部“两个以外”的管理工作,就要敢于突破传统的管理模式,在抓干部思想认识、落实监管机制、营造和谐环境上下功夫。[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做好预备役军官登记工作是抓好预备役军官队伍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如何解决好当前预备役军官登记难的问题,我们认为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抓住“两个时机”施教,增强军转干部转服预备役的自觉性。要注意把握好“离队前”和“岗前培训”两个时机加强思想教育,提高他们对转服预备役  相似文献   

10.
刘晋波 《华北民兵》2004,(10):39-39
由于编制调整和部队建设所需,许多野战部队的基层干部交流到预备役部队,怎样使新干部尽快熟悉新情况,适应新岗位,实现从“野战军”到“预备役”、从生疏到胜任的转变,结合实际情况,立足岗位工作,强化“传承”措施,是不断提高干部胜任本职工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黄浩 《华北民兵》2003,(3):25-25
近日,笔者在对天津预备役某团进行调查中发现,该团现有干部中,家住在营区附近的干部,占全团比例的67%。“家门口”干部的增多,一方面对于预备役部队开展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另一方面也给干部队伍的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具体讲,“家门口”干部有着“五多”的特点,即地方朋友多、外出应酬多、  相似文献   

12.
我军的预备役军官制度,随着国防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转变,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客观形势的发展。一是制度不完善,缺乏一整套完整的预备役军官队伍建设的法规,使这项工作基本处于“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状态;二是对预备役军官缺乏严格、正规的培训,除担任预任干部和人武干部的有点训练外,其他的预备役军官没什么活动,只是“花名册上的官”;三是预备役军官的结构不合理,普通军官数量偏多,而专业技术军官缺  相似文献   

13.
编辑同志: 预备役部队调整改革以来,现役干部队伍按照新的编制体制调整配备,为促进预备役部队健康发展,提高预备役部队战斗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预备役部队现役干部队伍存在着:营职干部到职到杠无法调整配备,形成营职干部“积累”,而连职干部严重空缺的现象。据统计,某预备役团有50%的营职干部已满3年,有的超过4年仍原地不动,而基层该编配的连职现役干部不足20%,只好由现役营职干部代理或空缺。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预备役部队现役干部进出渠道不畅。  相似文献   

14.
本刊传真     
《东北后备军》2006,(6):28-29
某预备役高炮旅——后装干部都“挂花”;白山市人大——开展“双拥”工作执法检查;黑龙江某预备役师——以制度促基层全面建设[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白城预备役师为适应现代高技术战争的特点,着眼根本职能的需要,运用三种途径,狠抓了干部“两套本领”的培养提高,使工作成果和人才成果一起出。 凭借军地兼容的优势,互帮互学。预备役部队寓兵于民,预任干部多在地方担任领导职务,这是提高现役干部“两套本领”可借助的优势所在。该师通过现役干部和预任干部互帮互学,不  相似文献   

16.
呼声与回声     
编辑同志:现役部队军官将实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这是令人欣慰的大事。我们想问一下,尚未移交地方的人武部干部是否也与编辑同志:最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第四条规定:“军官军衔按照军官的服役性质分为现役军官军衔和预备役军官军衔。”按照中共中央(1986)5号文件规定“人武部干部应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预备役军官”。请问县(市)人武部干部是否应授预备役  相似文献   

17.
人武干部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民兵预备役建设的质量和效果。在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要推动民兵预备役建设跨世纪发展,要加强人武部的全面建设,就必须下大力增强人武干部的能力素质。 我们在深入调查研究中感到,近年来,通过各级党委、机关狠抓人武干部的任用培养和教育管理,通过干部自我修养和实践锻炼,大多数人武干部的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但也要清醒地看到,与江主席对加强民兵预备役建设的要求相比,与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的要求相比,与“打得赢”、“不变质”的要求相比,部分人武干部的素质也存在明显差距。主要表现:其一,思想政治素质不能适应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的需要。其二,人武专业素质不能适应民兵预备役建设的需要。其三,科学文化素质不能适应科技兴训的需要。能力素质上存在的这些“短板”,直接影响到人武干部  相似文献   

18.
最近,听到不少基层专武干部、民兵干部反映,有的同志对调查研究民兵、预备役工作的新问题感兴趣,也舍得下功夫。而对摆在面上的“老问题”却视而不见,或见而不议,或议而不决,使诸如专武干部不专武,民兵、预备役基层教育训练和活动“人员难集中,时间难保证,经费难解决”等问题,成了久拖不次的“老大难”。这种忽视“老问题”的现象,严重地影响了民  相似文献   

19.
中发(1985)22号文件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民兵、预备役工作,应当是“减少数量,提高质量,抓好重点,打好基础”。那么,沿海民兵、预备役训练的重点是什么?我认为,应把干部训练当作重点来抓。这是由民兵、预备役干部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只有把干部训练好,才能促进整个海防民兵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经验点滴     
《华北民兵》2005,(6):48-48
山西省某预备役坦克团“轮岗挂职”培养干部;承德军分区机要保密工作过硬;平顺县人武部带领民兵“强县富民,强兵兴武”;太谷县人武部注重“三个结合”提高学习效果;山西省山阴县预备役坦克团绿化三晋大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