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辑同志: 人武干部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骨干队伍,是开展民兵、预备役工作的直接指挥者。县级人武部收归军队建制后,一部分野战部队的优秀干部交流到原籍或爱人所在县级人武部,解除了干部许多后顾之忧。然而,由“家门口”人武干部带来的负面影响却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2.
预备役部队双重领导体制的特殊性,使现役干部“八小时以外、营区以外”与地方接触渠道多,给管理和监督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加强预备役部队现役干部“两个以外”的管理工作,就要敢于突破传统的管理模式,在抓干部思想认识、落实监管机制、营造和谐环境上下功夫。[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专武干部是民兵预备役工怍的一线组织者和实施者,加强专武干部队伍建设,是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的基础性工作。专武干部“难专武”“不专武”的现象,在一些地方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对基层武装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落实造成了一些不利影响。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一定要配齐配强专武干部,顺畅专武干部进出渠道,确保专武干部以主要精力做好武装工作。  相似文献   

4.
从编制特点出发,多选配“一专多能”型干部,少配“单打一”的干部。预备役部队现役干部编制较少,团、营、连没有政治主官和副职。这就要求每个现役干部必须具有“一专多能”的实际工作本领。军事主官要集军政工作本领于一身。机关干部在工作上要有身兼数职的能力。预备役部队具有民和兵的双重属性,现役干部还要有军地两套本领。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昌宁县人武部党委把搞好专武干部理论学习作为加强民兵预备役工作的突破口,使专武干部的工作能力、政策水平、思想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民兵预备役工作有了较大的起色,近年来有多名专武干部被提拔到乡镇领导岗位。 一、结合工作,巧安排学习时间。专武干部的工作既多又杂,在学习上既难与人武干部的学习同步,又容易被地方同级党委所忽视,致使理论学习“两不靠”。因此,他们为提高专武干部的  相似文献   

6.
白城预备役师为适应现代高技术战争的特点,着眼根本职能的需要,运用三种途径,狠抓了干部“两套本领”的培养提高,使工作成果和人才成果一起出。 凭借军地兼容的优势,互帮互学。预备役部队寓兵于民,预任干部多在地方担任领导职务,这是提高现役干部“两套本领”可借助的优势所在。该师通过现役干部和预任干部互帮互学,不  相似文献   

7.
专武干部是民兵、预备役工作的一线组织者和实践者,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骨干。这支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民兵预备役工作的质量。最近,笔者先后3次带工作组到属于典型的“老、少、边、山、穷”地区的思南县,对该县专武干部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蹲点调研,在调查中发现,思南县委、政府和人武部在近年来加强专武干部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按“三个代表”要求,适应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形势  相似文献   

8.
吴伯勋  许景山  邓劲松 《国防》2000,(12):27-28
最近,我们邵阳军分区对所属县、市(区)人武干部队伍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总的感到,自人武部收归军队建制以来,人武干部队伍建设状况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亟待认真研究解决。 一、人武部“家门口”干部多,有亲人团聚、生活安定的优势,利于干部队伍的思想稳定,但外界干扰导致工作不专心的问题也比较突出 据统计,我分区所属各县、市(区)人武部中,本地干部占89%。这些“家门口”干部避免了夫妻分居之苦,消除了亲人怀念之忧,91.8%的不愿意转业到地方  相似文献   

9.
如今,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经济大潮奔涌而来。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积极投身市场经济,有的人武干部、专武干部也跟着“下海”。笔者认为,“下海”的民兵、预备役人员及人武干部、专武干部,要想当一个经济大潮中的优秀“弄潮儿”,切莫忘记多读《孙子兵法》。  相似文献   

10.
日前,山东省东明县人武部为进一步加强机关工作人员的管理,着力推行机关人员“工作日志”制度,取得了良好效果。该部由于干部流动较快,且单身干部、家门口干部和职工较多,影响了工作的顺利展开。  相似文献   

11.
崔爱锁 《国防》2002,(9):34-34
省军区系统的干部因其工作任务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存在着与地方接触多、关系多、联系多、交往多、家门口干部多、分散居住多、单独完成任务多等“七多”现象,容易造成管理上的失控。干部在对外交往中如果稍有不慎或抵御能力不强,思想观念就会偏移,个人行为就会出轨,甚至会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建立干部人际交往档案,全面掌握干部社会交往活动情况,动态把握其思想变  相似文献   

12.
专武干部是基层民兵预备役工作的直接组织者和指挥员。没有高素质的专武干部,就没有高质量的民兵预备役组织;没有专武干部的安心和专心,就没有民兵预备役组织的巩固和稳定。因此,我们在完成总参、总政部署的深化民兵工作调整改革的任务时,要把加强专武干部队伍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特别要在“如何使专武干部安心和专心”的问题上多下功夫,切实为他们排忧解难。 基于这一考虑,本刊决定从这一期开始集中一定的版面加强这方面的报道,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今年晚些时候和明年,本刊将就这方面的突出问题展开自下而上的专题讨论和宣传。希望广大专武干部关注这项  相似文献   

13.
近阶段,山东省微山县武装部在抓好民兵整组工作的同时,采取集中上课等形式,对从野战部队调入武装部工作的干部实施岗前培训。从1月7日开始,利用晚上时间对调入人员进行为多层次、多批次的上岗培训。从“如何做好民兵、预备役工作”、“做好民兵、预备役工作应把握的原则”、“做一名合格的专  相似文献   

14.
专武干部不“专”是新时期民兵预备役工作的一大“顽症”。云南省昭通军分区着力解决专武干部不“专”的问题,使长期困扰民兵预备役工作的难题迎刃而解。 专武干部不“专”令人忧虑 “专武干部不‘专’令人忧虑”——这是去年8月,该分区党委扩大会上所属11个县(市)人武部主官强烈反映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根据组织安排,笔者在蓬溪县宝梵镇代职锻炼期间,对全县乡镇武装部建设进行了调查。各乡镇武装部虽然在抓全面建设上有一定的进步,但与上级要求、与适应民兵、预备役建设需要还存在差距,主要表现在硬件设施不全、专武干部整体素质不高、武装部长兼职多、建设经费投入不多、抓建设力度不强等方面。 由于以上诸多因素的存在.致使乡镇武装部正规化建设滞后,民兵、预备役工作“三难”问题更“难”。因此,我们各级各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从作战部队交流到人武系统的干部较多,其中多数干部安心工作,敬岗爱业,为民兵、预备役工作带来了活力。但也有部分同志把到人武邯门工作当作为今后找退路、找出路的一个跳板,产生了从“一线”到了“二线”的思想。有的敬业精神不强,想自己的事多,谋单位的事少;有的缺乏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责任感,误认为民兵、预备役工作就是“二线”,滋生了“歇口气、松口劲”的消极思想。针对这一实际,我们要狠抓干部教育整顿,着重从三个方面强化干部队伍的“一线”意识。 开展形势教育,消除模糊认识。今后的战争是高技术条件下的现代战争,战争爆发的突发性大,战争进程快,对动员工作要求高。因  相似文献   

17.
最近,我们结合干部半年和年终称职考评,对机关干部教育管理情况进行了调查。从调查情况看,自人武部收归军队建制以来,人武系统干部队伍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特点,例如新调入干部数量多,教育管理缺乏针对性;“家门口”干部多,外界干扰大;考虑个人问题多,进取意识有所淡化等现象,极大地增加了干部教育管理的难度。为此,要进一步增强干部教育管理工作的责任  相似文献   

18.
最近,我们通过问卷调查、集中座谈、网上论坛等形式,对新编入预备役的300余名干部进行了广泛调查,普遍感到,新编预备役部队基层干部在职能意识、理论素养、能力素质及精神状态等方面与实现预备役部队跨越式发展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在适应新的工作性质和任务面前还存在着合不上拍、跟不上节奏的现象。因此,努力提高新编预备役基层干部的能力素质和理论素养,要在“四个起来”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9.
成都军区首长在检查四川达州军分区“四自”教育时指出:各单位要加强建立干部人际交往档案的研究。为落实军区首长的指示,我们针对省军区系统的干部存在着与地方接触多、关系多、联系多、交往多,“家门口”干部多、分散居住多、单独完成任务多等“七多”现象,容易造成管理上失控的实际,建立了干部人际交往档案,全面掌握干部社会交往活动情况,动态把握其思想变化过程,以增强管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刘晋波 《华北民兵》2004,(10):39-39
由于编制调整和部队建设所需,许多野战部队的基层干部交流到预备役部队,怎样使新干部尽快熟悉新情况,适应新岗位,实现从“野战军”到“预备役”、从生疏到胜任的转变,结合实际情况,立足岗位工作,强化“传承”措施,是不断提高干部胜任本职工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